- 相关推荐
沟通与对话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1999年,党中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评价体系,价值取向,教育的活动方式都将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改变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仍然是站在应试教育的此岸遥望着素质教育美好的彼岸。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呢?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精神,本文试图从教学语言的视角,就如何改善沟通方式,改革教学语言策略,实现教学规范的转型方面谈谈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日本教育家木下百合子在《教学沟通与教学语言之研究》一书中指出:“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话”。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课堂教学由于倡导“教师权威”和“知识本位”,常常是否定或弱化沟通与合作的,往往用简单粗暴或虚伪华丽的语言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力,使学生沦为教学活动的附庸或陪衬。请看以下案例: 其一,“配合-猜测”。一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面向全市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为了尽快与教学对象“沟通”,这位教师的导入语是:“今天来了很多老师,与平时不太一样,所以,老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谁知道是什么要求?”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或答认真听讲,或答积极发言,或答要配合老师......老师根据这些猜测性的回答总结肯定为两点,即“配合老师”、“积极发言”,并表扬了这几个学生。接下来,一切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或讲授或展示挂图,或让学生作答。在场的教师无一不为主讲教师的教学技巧折服。整堂课在学生配合教师的表演,猜测教师的意图中圆满结束。 其二,“纪律-惩罚”。A是刚刚从县里作为人才引进的优秀教师,自认为是“名师”,并要求学生说:“名师要出高徒”。这位教师在上五年级语文课时经常写错字或读错音,且方音明显。且经常以重抄作业惩罚全体学生,全班同学颇有微辞。学生B是经常举手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之一。一天,老师又罚抄作业,B提出作业太多,影响睡眠。A狠狠批评B,“罪名”是没有家教,不守纪律,并说像这样不守纪律的学生在“我们那里”是要挨打的。同时告诫其他学生,今后如果有类似的“不守纪律”现象要受到老师的惩罚,即赶到教室外面去。 面对以上这两种现象,目前许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实际上,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没有沟通的教学是及其野蛮的、不文明的。没有沟通的教学语言是虚伪、粗暴的。例1的教学活动是虚拟的沟通,同样没有平等的对话。其实,这就是传统沟通的弊端。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接连的提问,学生习惯的举手,教师点名后,学生回答,最后教师补充总结。教学活动成了一种机械的问答仪式,教师预先设定框架,并由教师垄断沟通,源于学生的对话几乎是不允许或不能容忍的,甚至是异类的。教与学的关系似乎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是极端不平等的,更谈不上愉快的合作。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一门学科的教学,基本上都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语言,教学也在无形中有意无意地训练着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沟通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教学都是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优秀的教师即使没有理想的教材文本也能与学生和谐沟通,借助充满教育情感的语言化腐朽为神奇,平凡的教师即使拥有最好的教材文本也不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这不是否定课程教材,而是因为教师本身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而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观念,改善沟通方式 作为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伙伴关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教师如果不尊重沟通伙伴,不能实现平等对话,教学关系是不能维持的,教师的权威也是不能维持的。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的认知功能、交际功能和文化功能始终干预、制约着沟通,任何语言上的失误都会造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矛盾、不平衡、不和谐,甚至造成对学生的终身伤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在教学中怠于沟通,套话、废话、假话连篇,以专家的姿态,将各种概念、经验、理论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这决不是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语言必定是乏味、枯燥令人生厌的。所有不平等的、虚伪的沟通方式下产生的教学语言都是如此。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的过程。只有转变观念,改善沟通方式才能适应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语言档次。 特级教师王希元老师,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学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这一原则。她的语文课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语言亲切,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同学生的沟通和活动展开指导。王老师善于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思想,交流情感和观念,与学生真诚沟通,处处体现合作与关怀,教学互动,如春风化雨。她的课教学内容丰富,不拘泥课本,力求有新的发现,常达到师生情感共振的美好境界。更可贵的是,王老师还把这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延伸到课外,通过“阅读与欣赏”活动,让学生彼此交流,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还通过“献贡品”的方式积累格言警句,全班选取最好的格言警句打印成册或传抄。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彼此信赖,彼此合作,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和认知方式,并良性循环。这样的沟通方式使师生建立了融洽平等的教学关系,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平等对话,改变语言策略 克林博格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它拥有对话的性格。今天的教材改革,要求教师摆出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克服一言堂,实行平等对话。请看案例: 其一,一位教师的作文教学。鉴于初中生“作文难”的问题,在高一的第一堂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做一篇“我与作文”的作文,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只要写出我与作文的关系,作文时的感受即可。学生在惊讶之余,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感人令人回味的作文。有对传统作文教学抹杀学生创造力的控诉,有对初中应试作文教学“千篇一律”的嘲讽,有对写作的恩恩怨怨等等,体裁有诗歌、杂文、散文、小品,五花八门,但都表达了学生想写作文但框框太多,无话可说的烦恼。教师借助对这次作文评讲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观察体验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放开胆子写自己想说的话,给作文教学“松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后来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出了许多观察细致,立意深刻的文章,投稿的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发表了许多习作。 其二,“我们是科学家的后代”作文训练。教师把镜子放在一个盒子里,蒙上布,放在讲台上。 老师:“我们这个小小的古城,出过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沈括。谁是他的后人呢?秘密就在这个盒子里。有谁想解开这个谜?”“当你知道这个秘密,你不能说出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跃跃欲试,每一个学生揭开盒子的一角,然后回到位置上,这时每个人的心情是复杂的,表情是生动,真是千姿百态。 老师最后问:“谁是这位科学家的后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接着教师简短地布置了作文训练的要求,学生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写作文。写完后,教师只要求学生按照作文批改的一般要求交流并互批作文。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老师言语不多,但学生人人参与,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而不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地位。只有这样的均衡的教学语言风格才能确立、维护老师的权威。比起那种唠唠叨叨的老生常谈,这是明智的语言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并通过课程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创新的空间和余地,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新旧观念、新旧评价标准同时存在,这是一个令人激奋的时代。变革和冲突使教育者心潮澎湃,教师应从新的课程改革、评价标准中取得心理支持,勇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合作技术,实现新的教学规范的转型,去倾听、谈话、沟通,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用你最美好的教学语言给教育带来勃勃生机,给自己和学生带来学习的幸福和愉悦。
【沟通与对话】相关文章:
对话08-17
沟通08-24
对话的日记02-05
对话作文04-22
对话的作文04-08
沟通必读之团队沟通的误区08-17
沟通的作文06-06
沟通的作文01-30
沟通的心得04-03
课桌的对话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