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当代工人优秀代表许振超

当代工人优秀代表许振超

时间:2023-02-27 10:26:38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代工人优秀代表许振超

许振超正在指挥装卸。 新华社记者 刘海民摄                                                   许振超的“绝活”

新华社青岛4月12日电(记者刘海民、林红梅)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绝不敢相信许振超的“无声响操作”会是那样神奇。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居然做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外国船员称“匪夷所思”,但中国的码头工人许振超出神入化般地做到了。  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其实他所以创造了这种操作法,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装箱、船舶的磨损,尤其是降低桥吊吊具的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它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有一年,青岛港老港区承运了一批经青岛港卸船,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化工剧毒危险品,这个货种特别怕碰撞,稍有碰撞就可能引发恶性事故。当时,铁道部有关领导和船东、货主都赶到了码头。为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派了武警和消防员。泰然自若的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在关键时候把“绝活”亮出来了。只用了一个半小时,4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地从船上卸下,又一声不响地装上火车。面对这轻松如“行云流水”般的作业,紧张了许久的船主、货主们迸发出了欢呼。  许振超是位创新的探索者,他的认识很朴素: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的“绝活”。这些“绝活”可以使我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这是时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许振超的“技术口袋”里的“绝活”愈来愈多了。  “一钩准”是许振超20世纪70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集装箱上有4个锁孔,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很难分辨,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一次把锁眼都对齐,把集装箱抓牢靠了。但是,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做到了。许振超练成“一钩准”的诀窍是,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一条线”。他的大徒弟张显新操作起来,轻松自如,一钩一个准。他笑着说:“我练了1年才练出来的。”  “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在青岛港开吊车的司机,都知道一个“四稳”的口诀:就是在舱内起钩要稳,旋转时要稳,落钩时要稳和变幅时要稳。但要协调做到这四个方面很不容易。特别是落钩,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货物撒漏。如何能做到不让货物撒出来?许振超开始练习,练了半年后,做到了吊具一钩下去,一点不撒,他把这种技术起名为“一钩净”。抓粮食时,吊具一抓斗重10吨。要准确地把抓起来的10吨粮食装入长12.5米,宽2.7米的车厢,很不容易。因为吊车的抓斗伸张开有3.4米,比车厢要宽。许振超就反复练习,琢磨抓斗的嘴张多大正合适,终于找出了恰当尺寸。铁路运粮食时,对装车的标准要求很严格,粮食要在车厢内打个尖,高出车厢80厘米,码头工人叫起“龙骨”。打这个“龙骨”很难,坡度要合适,坡面要平滑,盖上篷布后,才能不存雨水。许振超用他的“一钩净”,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  许振超发明的“二次停钩”如今已经被桥吊司机们广泛应用。他经过统计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箱子一起一落的时候。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他要求桥吊队每名司机在吊箱时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许振超的另一个“绝活”叫“无故障运行”。结合青岛港口的实际,许振超提出了一个核心班轮保班作业“一二三”的工作法,“一”就是“一个目标”:桥吊呈现无故障运行;“二”就是“两个制度”:凡是保班作业,一是技术主管昼夜值班制,二是出现突发故障15分钟排除制度;三是“三个事先”:对桥吊,保班作业前要技术主管事先检修一遍,事先掌握船舶技术资料、作业箱量,事先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实现了保班作业无故障运行的目标。之后,他们又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实现了“核心班轮保班全部100%”的目标。  工友们都说许振超能琢磨也会琢磨,他创造的那些“绝活”推广后,铸造了青岛港的新优势,也引领了工友们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许振超的境界

本报记者  宋学春  李丽辉

    

     3月的青岛,尽管还有点春寒料峭,但和煦的阳光,金色的海滩,银色的浪花和动人的海鸥声,让人心旷神怡,激情奔放。在这个春天里,更让人激情难抑的,是已经走入青岛千家万户的许振超的先进事迹。连日来,记者奔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和机关、企业,采访熟悉许振超和听过他事迹的青岛市民,感受许振超家乡人眼中的许振超。老师、同学:  “他是个忠厚老实、埋头学习的好孩子。”  “许振超,不简单!”说起许振超,67岁的邢秀芬老师很是自豪。尽管时隔30多年,尽管她教过的学生数不清,但作为许振超的班主任,许振超还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她和老伴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听到、读到许振超的事迹时,她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是我的学生。”  邢秀芬老师回忆说,许振超是个忠厚老实、埋头学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与同学团结得好,与老师教学配合得好。遗憾的是“文革”把他给耽误了,没有上大学。邢老师说:“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能用心干、在意干,就会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了不起。”  青岛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杨柏林是许振超中学时的班长。杨柏林说,在班上许振超就有股钻研精神,学习上很灵活,不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连与同学们一起劳动,他也爱动脑筋,不死干。铺教室地砖是每学期开学要做的第一件事,许振超不光抢着干,还铺得好。杨柏林深有感触地说:“许振超能在16000多人的青岛港中脱颖而出,有其必然性。不是说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出路,只要认真钻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照样能成才。”同事、工友:  “许队铁面无私,又有情有义。”  赵显新是许振超开桥吊带的“大徒弟”,跟许振超一起干活有20年了。在40米空中的桥吊操作室里,赵显新做起了示范:“你们看,车一动,风一吹,几根钢丝绳牵引的吊具就晃悠。要做到吊时一钩准,放时悄无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赵显新说,许队纠正违章操作不留情面,2个多月光起落钩环节违章就处理了11名司机,其中包括两名值班队长。  王军曾在许振超手下当过副队长,和许队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后来,王军调到流机队管理拖车运行。一次装卸作业时,王军队里的一辆拖车不小心与一台桥吊发生了小碰撞,按照规定,这属于事故必须上报。王军看到拖车和吊具都没碰坏,以为凭与许队的交情,两个队私下说说算了,没有必要把这件事捅到公司。没想到许振超却很较真儿:“安全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必须严格按公司规定找出责任人,查明事故原因。”结果,这件事上报了公司,王军的流机队受了批评和处罚。王军说,在工作上许队有股倔劲,从不肯“通融”。  工友管洪大说,许队管得严,但不是六亲不认的人,他心里装着职工。许队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给桥吊司机的“安全卡”,上面写着“禁止疲劳驾驶;登高作业必须系牢安全带,安全帽要生根”等10条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另一张是给职工家属的“爱心卡”,上面印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有事找振超”,下面是许队的联系电话。  桥吊队女大学生张英明述说了她难忘的一件事:去年大年初二,天空中飘起了雪花,高速公路都封了。许队开着自己的那辆二手车,跑了7个小时赶到德州,到张英明家走访。看到连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的许振超,张英明的父母十分感动,他们嘱咐张英明:“孩子,一定要在队上好好干,别辜负了队长的一片心啊。”张英明说,这个春节,许队跑了大半个山东,行程1000多公里,把队里7名大学生在农村的家全走访了一遍。妻子、女儿:  “他太忙顾不上家,但他很爱这个家。”  在许振超宽敞、温馨的家里,记者见到了许振超的妻子和女儿。  提起老许,妻子许金文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老许平时顾不上家,但他很爱这个家。”许金文说,老许是家里的长子,他孝敬父母、关心弟妹。前些年,单位给许振超分了一套两居室住房,老许就把父母接到了这套新房里,自己带着老婆孩子住到只有13平方米的旧屋里,一住就是好多年。老许很有大哥的样子,隔上十天半月,就要让她把弟弟、妹妹们叫到家里来聚一聚,吃顿饭,问问他们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许金文说:“后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老许便东挪西借,凑钱买了现在这套房子,说不能老让我们跟着他受苦。老许现在工作忙,差不多一周才能回一次家。但他只要一回家,就会主动提议全家一起去逛街购物。其实,老许根本不喜欢逛商店,他纯粹是为了‘讨好’我们!”  女儿许玉雪大学刚刚毕业,谈起爸爸她有说不完的话:“在我眼里,爸爸不是劳模、先进,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爸爸。”许玉雪说,爸爸对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爸爸就经常把她扛在肩上,带她到海边玩水,到码头看大吊车。上大学她选择了机电专业,老师和同学们夸她的电路图画得工整漂亮,她便骄傲地告诉大家,她4岁时爸爸就教她画二极管了。  小雪说:“我很佩服爸爸,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像爸爸那样当一名桥吊司机,把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机电专家。”干部、群众:  “他的事迹真实感人,他的精神值得学习。”  “听他的事迹,感到特别真实,能打动人。”青岛钢铁集团职工宋扬、姜从滨说,虽然许振超干的是港口码头的活,我们是炼钢炼铁的,但都是天天干着同样平凡的工作,所以,一听他的事迹就觉得很真实。许振超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踏踏实实工作,又肯动脑子的人。作为年轻的产业工人,只要有许振超这种精神、这种态度,就同样能达到许振超的标准。信国强、臧银仕说,许振超是我们产业工人的骄傲,许振超的精神可敬可佩,当前很需要。现在,向许振超学习的劳动竞赛活动已在青钢全面展开,涌现出了许多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优秀班组长。  青岛捷能汽轮公司工人技师杨振强感慨地说,许振超身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他那种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优秀的现代企业工人,既需要继承传统产业工人身上那种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勇于创新、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  青岛市委机关干部罗丽云说,30年来,许振超从一个普通的码头装卸工人到技术工人,再到技术能手、技术专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的人。从许振超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境界,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学到了一种精神。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13日 第一版

                                           许振超的启示李俭

一个普通工人的名字,在人们耳畔响起,他就是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见人民日报4月12日一版)。  我与许振超同志曾面对面交流。他的事迹极为感人。作为同龄人,最受感动的是他用知识干事业的不懈追求。上学读书时的许振超品学兼优,有着考大学、当工程师和科学家的种种憧憬。来到青岛港当上装卸工人后,许振超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兢兢业业的工作,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说:“一个人可以没有大学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能进不了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做个能工巧匠”。凭着这样的信念,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几十个春秋中,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方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的工友称他为“桥吊专家”,青岛港将这一世界纪录命名为“振超效率”。  不容易、了不起!许振超干出了令人惊叹的事业,为青岛港、为中国工人阶级增光添彩。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许振超假如不苦学苦钻,而是认命,就不可能练就一身“绝活”,成为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假如不苦学苦钻,就摆弄不了科技含量极高的桥吊,更不可能成为“桥吊专家”,当上桥吊队长,掌控昂贵的桥吊设备;假如不苦学苦钻,没有高超的技艺,就不可能向世界装卸纪录挑战……从这些假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勤奋的可贵,知识的力量,技能的重要。如今,许多老职工不无钦佩地说:“老许不容易,了不起!”从他的身上,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许振超创造出了“超人”的业绩,但他不是“超人”。他的求知的条件、环境,许许多多的人都具备,或者比他更好,然而相比之下却缺乏许振超那种不懈追求、超越自我的精神,缺乏那种渴求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毅力和勇气。“年龄大了,不好学”、“底子薄,不会学”、“条件差,不能学”、“文凭到手,不用学”,乃至“已经富了,不必学”等等观念和思想并不少见。  当代之世界、当今之中国,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知识、技术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提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许振超的事迹表明,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整个人生的第一需要,成为我们社会的最好时尚。有位作家说过:“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要改变把人生简单地分成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理念和认识,坚持全天候、全过程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人们常说,人来到世界上既十分不易,又十分荣幸,那末,就一定要倍加珍惜,活出丰富、活出精彩。而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人明目,使人醒脑,使人提高,使人开朗,使人健康,使人高尚,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一句话,学习可以使人生价值得到最充分展现。  让我们学习许振超,牢记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至理名言。 

 

 

                       成功在不懈的追求中

李长虹

许振超奋发进取、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的时代风采和优良品质,可钦可敬可望可及,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许振超最令人钦佩的是那种进取意识。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到同行赞誉的桥吊专家,他两度刷新代表现代港口实力和竞争力的集装箱单船装卸世界纪录。这个过程是他积极进取、执着追求、刻苦钻研的历程。他常说的话是“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起点在哪里,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积极进取最重要,勤奋刻苦最可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永不停歇的追求中不断获取的。许振超为攻克进口控制系统模板技术难点,花了4年时间,画了两尺多厚的电路图纸,倒推12块电路模板,掌握了其中奥秘,这是何等的毅力。许振超走过的路,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路。事业的成功就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许振超最令人尊敬的是那种奉献意识。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有奉献精神。青岛港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许振超临危受命,担任桥吊安装总指挥。他把家搬到了工地上的一个集装箱里,40多天吃住在工地,常常干啃方便面、凉馒头;睡在集装箱里的硬纸箱上。超大型桥吊按时矗立在前湾宽阔的码头上,而许振超的风湿病却加重了。直到现在,他每天都得穿上厚厚的毛裤毛袜子。妻子含着眼泪说:“这么苦,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许振超笑笑说:“做心里喜欢的事,就不觉得苦。”从许振超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而是快乐的升华,幸福的源泉。任何平凡的工作都可以有出息有作为,关键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许振超最令人感动的是那种责任意识。从苦练“一钩准”、“一钩清”绝活到创造“15分钟排障”、“无声响操作法”,无不蕴含着他强烈的责任心。他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给桥吊司机的“安全卡”,写着“禁止疲劳驾驶,安全帽要生根”等十条注意事项;另一张是给职工家属的“爱心卡”,写着“有事找振超”和联系电话。他铁面无私,两个多月就因起落钩环节违章处理了11名司机。过去的老搭档管理的拖车与桥吊发生了小碰撞,他也不通融不留情,上报公司严肃处理。人们从事的工作不同,能力和作用不同,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做到心忧天下,但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应当具有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心。  许振超是平凡的,他做的事普通人能够学到、做到;许振超又是不平凡的,他的成就是经过不懈追求取得的,没有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没有勤学苦练的硬功夫和绝活,很难做得到、做得好。许振超不愧为我们时代的楷模,不愧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14日 第四版  

     


【当代工人优秀代表许振超】相关文章:

许振超精神在这里闪光08-13

当代优美优秀诗歌03-21

当代青年事迹材料优秀12-11

清洁工人优秀作文08-24

清洁工人作文(优秀)11-19

描写环卫工人的优秀作文[优秀]11-11

《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教学设计08-07

环卫工人优秀作文05-09

环卫工人作文优秀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