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孩子感受“牢里生活” 污点教育火了拘留所
■每天有电话预约,让孩子感受“牢里的生活” ■贵州准备在拘留所建首家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教育孩子的担子落在拘留所引发争议 最近,在贵州省南部一个偏僻的中小城市——都匀,出现了一个新奇的社会现象,众多的市民打电话给市公安局治安拘留所,纷纷要求把孩子送到拘留所,让违法人员讲述他们的违法经历。都匀市治安拘留所领导也尽可能地给予了安排。但这种以违法人员的“人生污点”教育青少年的方式,在当地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李民海第一个想到要犯人教育自己的孩子 都匀市治安拘留所兼容收容教育所和强制戒毒所为一体。该所现有民警11人,雇有协勤人员11人,常年拘留违法人员在600人左右,青年占守押人员总数的70%以上。正是由于这里主要以关押青年犯人为主,所以一些都匀市民想到了把调皮的娃娃送到拘留所接受教育的新招儿。 都匀市河滨路的李民海是第一个想到这个招数的。8月14日晚,记者来到他家,与他聊起了他当初是怎样产生这个念头的。李民海与妻子于1970年结婚,1972年生下一个男孩,1986年儿子刚过完14周岁的生日不久,一件令他们夫妻俩至今都不堪回首的事件发生了。儿子由于暗地里同社会上的一些“渣渣”们混在一起,不但学会了逃学,而且还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同年5月,儿子伙同他的哥们儿一道背着父母,离家外出到广东“淘金”,可随后不幸的事便发生了,儿子在广州打群架时被人杀害,夫妻俩悲痛万分。 ■“坐牢可以当大哥”误导了儿子 1989年8月,他们又生下一个儿子,有了前车之鉴,夫妻俩对儿子从小严加管教,到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李民海夫妻俩都要到学校接送儿子,生怕儿子又与社会上的坏人混在一起。但是,今年5月的一天,儿子无意中说:听说坐牢可以当老大。就是这句话,让夫妻俩陷入了无限担心中,原来,李民海的邻居家中有一个劳释人员,这个劳释人员在跟李民海的儿子闲聊时,大吹特吹“坐牢可以当大哥的好处”,误导了儿子。再严密的家教措施也抵挡不住外界对儿子的诱惑,要怎样教育好儿子,成为夫妻俩最为头疼的事情。 7月的一天,李民海突然产生了一个“将错就错”的念头,既然儿子以为“坐牢可以当大哥”,那么就让儿子到监狱里看看。7月24日上午,李民海夫妇俩带上儿子来到了都匀市公安局治安拘留所。令李民海夫妇俩没有想到的是,当天竟然还有像他们一样的两对夫妇,也带着娃娃来到拘留所,他们的目的惊人的一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这儿接受违法人员现身说法,让孩子们真正地认识到失去自由的可贵。 ■违法人员的经历让儿子变乖了 那么,孩子们到拘留所里是否真正受到了教育呢?7月24日,在拘留所里,一名违法人员向李民海的儿子讲起了这样的往事:违法人员汤某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特别受父母的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日子。可到了读初中的时候,母亲遭遇车祸身亡,父亲终日以酒浇愁,汤某便过上了食不果腹的辛酸生活。汤某开始出来流浪,流浪期间,一位社会青年对他说“如果想过上不用劳动就有饭吃的生活,那咱们就想办法进去坐牢”。于是,汤某几名小伙伴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坐牢的“机会”,这时,那位社会青年趁机拉拢汤某,唆使汤某等几个少年进行盗窃、抢劫。由于他们作案所获的赃物太少,没有人报案,汤某等几人每次都侥幸逃脱了法律的制裁。2002年5月,汤某等几人作案的胆子越来越大,在一次“行动”中,被公安机关抓获。被拘押的日子里,汤某想了许多,想起了死去的母亲,本想今年的6月份在母亲的忌日里给母亲上个坟,烧上一炷香。但是,已经不可能了,自己作为一个被拘人员,正在接受处罚与教育。自由在身边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懂得珍惜,而失去自由之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被拘押的日子,除了悔恨自己的无知和莽撞,再也没有别的。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李民海儿子的脑海里,激起了很大的冲击波。8月14日晚,李民海向记者讲起了儿子的可喜变化,他说儿子自从到拘留所受到现身说法的教育后,竟然出乎意料地写了一篇《观拘留所感想》,儿子在文章里写了自己许多危险行为和曾经在认识上发生的错误,并且,儿子还把这篇文章贴在卧室的墙壁上,每天早晨起床,都要默默地读上一遍。事实证明,儿子变得乖了许多。 ■拘留所里的一堂法制课胜过无数次的棍棒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都有偶像来崇拜,这些偶像中有歌星、影星、作家等等,他们崇拜的目的不一,有的是喜欢他(她)的歌、有的喜欢他(她)“乖乖的样子”。而都匀市锻压机床厂职工陈某13岁的儿子则喜欢上了武侠书中的反面人物,比如《笑傲江湖》里的“青城四秀”便是他所崇拜的,他为“青城四秀”的不择手段叫好。孩子的异常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极大担忧,于是陈某夫妇想:不如让孩子到拘留所里认识学坏会给他带来什么。在拘留所里,管教干警给他们的孩子安排了两名被拘人员,通过被拘人员的现场说法,孩子当场就向干警表态“回家一定当个好孩子”。8月14日,都匀市治安拘留所民警张福贵打电话给陈某,对其儿子回去的情况作了追踪调查,陈某说现在孩子听话了,许多事情都愿跟父母交流,我们确实没有想到拘留所里的一堂法制课,会胜过无数次的棍棒教育。 ■现在每天有电话预约让孩子感受“牢里的生活” 对于将孩子送到拘留所里接受教育的现象,社会各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都匀市治安拘留所所长令狐昌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7月24日,我们所里从未接到过上级部门的任何指示,就突然有市民带着孩子来到拘留所,请求所里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对于市民采取的这种特殊教育方式,所里从未遇到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想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家长、老师的事,同时也是我们公安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这样一份义务。于是我们安排了几名被拘留人员现场给孩子讲他们的案例,讲他们现在的懊悔,然后我们的干警再结合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就是这样一些活生生的教材,塑造了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一次看似简单的法制教育,却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7月24日,第一次有市民带孩子到拘留所接受教育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进入8月份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市民来电话预约,要将孩子送来拘留所感受一下‘牢里的生活’。市民们对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这么大的关注,确实出乎全所的预料。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上级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将考虑在拘留所里建立贵州省首家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管教干警吴明星认为:“市民们将孩子带到拘留所里接受教育,是市民们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的表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认为在其成长的过程里,应该有法律的补充,才算完整。带孩子到拘留所接受法制和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一个新招儿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支持。” ■教育孩子的担子缘何落在了拘留所 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陈寿江老师针对这种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市民们像在突然间找到了一条教育孩子的捷径,便蜂拥而上,这正表明了我们学校教育形式的单一和其不灵活性,在新形式下、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教育界人士去探索。如果教育孩子的担子都落在了拘留所,这将成为我们教育界的一个笑话。”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教育局一位领导说:“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是第一位,学校是第二位,社会才是第三位,如果能将这‘三位’有效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就不会显得这么吃力。把孩子送到拘留所这种教育方式,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在都匀,让孩子到拘留所受教育的现象越演越烈 也有市民对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持否定态度,都匀市人民政府的李灵松认为,孩子们到拘留所里看到和感受到更多的会是一种不安与颓废,试想:森严的监狱氛围和隐约间透露出的淡漠人情味,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积极向上吗?何不在家长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多读些高雅的文学作品,多看些弘扬人间真、善、美的电影、电视节目,多带孩子们走走祖国的大江南北,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不管人们对此有怎样的议论,在都匀,把孩子带到拘留所里接受教育的新奇现象却仍然还在继续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让孩子感受“牢里生活” 污点教育火了拘留所】相关文章:
目光不要被污点所蒙蔽作文05-05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03-07
军训生活感受08-23
感受生活的经典句子01-30
感受生活作文08-15
生活的感受作文12-24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08-26
生活里的那些细碎08-24
生活里的感恩作文09-16
感受生活优秀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