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理念变了 面孔变了
学校设施建设凸显“以人为本” 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建设,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反映着校长的办学理念。如何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使学校的设施、设备及环境适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些学校从校园环境建设到教室、桌椅等设施的设计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你置身其间,会感受到它的不同寻常。在这不同寻常的背后,你会领略到现代校长深邃的思考和智慧。 【扫描1】 隆冬时节,走进江苏锡山高级中学,一派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这是苏南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正在移址重建。然而,它的出名不在于楼高,不在于地大,也不在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而在于它具有现代化的办学理念。 校长朱世雄介绍说,开工之前,我们首先召开了论证会,请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设计规划部门的专家论证,什么样的设计是21世纪学校所需要的?学校建设如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朱校长接着说,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室的设计上,除了主空间之外,还规划了一个用来自学、个别辅导或谈话的小空间,即辅助教室。而且,大教室也建成组合式的,根据学生需要可以随时变化。这样,就为实现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方便。 为了方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室里全是可以拼接组合的桌椅。另外,对黑板的设计、课桌椅的设计、信息化接口以及校园的生物点缀等都进行了论证。教室、图书室、艺术室、体育室都围绕孩子不同年龄特点建设。图书馆加强了数字化建设,设置了许多让孩子进行互助学习的工作室、研究室,孩子们可以随时上网、获取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在整个学校的投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学科实验涵盖了理科教学的全部内容,从设备的配置看,有助于由原来的“验证型”向“探索型”转变,使学习更为直接和便捷,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为中学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校园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公园的座椅一般都是并排的两人座或三人座,而锡山高级中学设计的座位全是岛式的,而且高低错落有致。为什么要搞成岛型的?朱校长兴奋地告诉记者,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便于孩子们交流,学生4—6人环坐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舒畅地交谈。周围留有很大的空地,让孩子们课间奔跑、玩耍。 学校还设计了13个生态园区,将苏南农村地区发展的文脉设计到校园的每一景观,绿化占了总面积的52%,自然景观占了15万平方米。这样,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里面集中了苏南地区上百种典型的亚热带植物,以及岩石标本和完整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使人文景观、地理景观、生态景观浑然一体,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流连于这样的校园,让人处处感受到校长不同寻常的办学思路。 校长观点:构建学习化、审美化、数字化校园 朱士雄校长认为,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它必须首先是一个文化场所,不能流行什么搞什么,追逐表面浮夸的东西,而忘却了办学的本意。管理好学校,说穿了也很简单,关键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每个人融入其中。教育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一切设施建设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的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这才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校舍的布局、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建设、设备的配置,首先要方便每一个教师、学生的学习;同时,学校应该是一个审美的校园,塑造人格;第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校还应该是数字化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内涵,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提供设施和环境。 教育的现代化,不是学校现代化设施的攀比,而是对现代课程实施的满足,对人才发展需要的满足,任何一项设施,都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校园的环境要美化,但校园不是公园,不是城市广场,它不仅是孩子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放松、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地方,应当有智慧的启迪,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教室是学生进行学习与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去,教室一般都是设计人员从成人的角度设计的,究竟孩子们喜欢不喜欢,他们渴望怎样的学习环境,设计者很少考虑。过去教室的空间利用单一,只能用来听课,而无法实现娱乐、休憩、展览、活动等功能。学生学习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因此,应当设计出简洁、现代、可变通,实用、经济的新型教室,教室规格形式具有弹性,空间规划多样化,设备设施生活化,教学仪器现代化。 【扫描2】 近年来,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率先尝试“走班”上课,这一创举的举措,得益于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得益于学校建设的超前规划。 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课,无论从师资的配备、设备的配置等都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年前,学校根据课改的需要,结合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大了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以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由于原来的美术、音乐专用教室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课教学要求,学校建设了一个艺术专用教室;改造和利用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建立了综合配套的科学课实验室等。 为了适应学生选课的需要,学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充实师资、教材、仪器、设备等必要的教学条件,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同时,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建立了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了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了使用效率。由于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的,所以必然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让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走班上课。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对听课学生人数、所需活动场所、设备等进行细致的测算,并做好必要的调控工作,保证各科有学习场所和学生的及时到位。 校长观点: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设施和环境 原上海晋元中学校长赵凤飞说,21世纪的学校,办学格局更加开放与灵活。同样地,随着学习内容、学习时空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的个别化、开放性成为可能。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学校如同一个“学习超市”,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自由,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此,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建设要与新课程接轨,要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未来的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强调“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将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其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探索精神的培养尤为关注”。“研究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这种学习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相应的资源,提供大量的书籍资料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尤其要建设好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的多媒体光盘。 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我们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空,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学校建设要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把“设备设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为学校建设和管理追求的目标,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方便师生使用,满足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为首要原则。 【扫描3】 冬天,走在北京实验二小的校园里,却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身心被那别致的“亲子园”、“文化园”、“欢乐角”所吸引。在小小的“文化园”里,有一组石雕,镌刻着古今著名科学家的塑像,塑像的周围是一组石凳,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坐在这里,观赏、遐想、沉思、畅谈。欢乐角、动物乐园里养了上百种鸟,让人感到自然、和谐。在“亲子园”里,一组石头做的12生肖惟妙惟肖,上面是绿色的藤萝架,周围还有高高低低的石墩,孩子们坐在这里一边寻找自己的属相,一边和家长聊天。 教学楼主楼外墙的浮雕壁画,既有装饰功能,又有教育意义,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教室里色彩各异的桌椅、柜子,为孩子创设了符合年龄特点的人性化学习环境,科学长廊里几百种动物标本、实验仪器全部展示出来,学生随时可见,触手可及。在大厅的一角,摆放着一架钢琴,课间,孩子们可以弹上一曲。据说,这架钢琴摆在这里已经6年了,从未被损坏。每一间教室的门前,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圆墩,矮矮的,周围还有小草,下课了,孩子们在这里玩耍、交流…… 校长观点:围绕着学习生活布置环境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认为,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美丽的,但是拥有美丽建筑的学校并不一定是美丽的学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围绕着学习生活布置环境,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壁,都应该细致而有品位,虽然默默无言,却又意味深长。一个美丽的校园应该是一幅舒展的画卷,又如一部无字的书。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校园内几乎见不到现代建筑,但只要你一走进那里,就会为校园里散溢的文化气息而陶醉。 其实,对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而言,大楼可以迅速盖起,设备可以短时积聚,但人的素质的提高、文化的积淀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应当严禁搞不切实际的标志工程,尤其不得在校内建设非教育设施。学校建设要体现教育特点,要符合教育功能的要求,保证有效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中去。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讲究实用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方便学生的学习,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投资方向,而且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 【扫描4】 走进北京育才学校,这里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校园典雅而不失活泼、古朴中透出现代。育才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学校不断吸收着时代的精神,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的传统。作为今天的“育才”师生,如何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长王建宗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培育学校的文化精神。王校长深知校园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而且这种功能通过非强制性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着师生,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信念与情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在校园中矗立着前校长徐特立的雕像,墙上镌刻着党中央三代领导人的题词,用一处处精美的景致唤醒了学校历史的记忆。 为了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学校开辟了“动手园地”、“数学活动室”,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动室的墙体由几何图形组成,地面是一幅巨大的九宫图,学生可以摆多米诺骨牌,可以画几何图形,还可以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测量、观察、组合、拼搭学习数学。在“动手园地”里,有各种各样的模型、画板,学生的任何奇思妙想,都可以到这里来展现。 为了让教室成为学生自主的天地,学校还开设了11间研究性学习工作室。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主发展,使思维得到碰撞,成果得到交流,智慧得到升华。学校还在操场旁为学生建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取名为“憩园”,地面铺着红色的方砖,周围长满青青的绿草,一棵棵参天古树下,摆着石桌石凳,学生特别喜欢来这里交谈。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很新鲜的做法,每位教师的办公桌旁都多了一把椅子,一问才知道,这是为学生准备的。在育才学校,老师找学生谈话,先请学生坐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让人感到温馨,感到平等,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校长观点: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北京育才学校校长王建宗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充分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现代技术在学校的应用,重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期的办学理念。然而,这一办学理念如何体现在学校环境建设与设施建设之中,是办学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漂亮豪华的校舍不等于优质资源、优质教育。那么,什么是优质教育?创建优质教育,离不开必须的资金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有利于教师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学校何以办成名校,不在于楼高,不在于地大,而在于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统一,国际化与民族性的统一,现代与传统的统一。 相关链接 前不久,教育部组织专家考察日本教育时发现,日本在东京新建了一些高中。在这些学校里,图书馆不是建在固定的地方,而是建在楼层的各个角落,学生的阅读可以随时进行。为了方便学生,学校固定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交替开放,而且实行超市式全天候开放。 计算机室不是建在远离学生的地方,而是将电脑摆放在走廊里,计算机上网接口任何地方都有。就连教室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强调教室的多功能、灵活与变通,教室不再是一间一间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墙的上下修很多轨道,随时可以把教室分成不同的空间,有利于不同小组、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验室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设备不再是演示设备,很多都是半成品,方便学生探索。
【理念变了 面孔变了】相关文章:
人变了心变了的伤感句子11-19
她变了09-04
变了的作文08-26
家乡变了03-22
家乡变了08-20
学校变了作文08-24
谁变了作文08-24
爸爸变了作文08-30
变了优秀作文08-31
真的变了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