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究竟是谁在宣誓?
现教传媒网 2004年1月7日 这样的场面或新闻我们可能不会陌生:某学校上千学生为某种承诺而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告别电子游戏”或“决不考试作弊”等等。有时候类似的宣誓活动不是出现在某一个学校的操场而是在城市广场,上万名学生宛如参加阅兵式矗立在广场,场面极为宏大。而且,无论在学校操场还是在城市广场,这样的宣誓有时还伴随着签名,百米长的白色条幅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孩子们的名字……当晚的电视新闻或第二天的报纸头条往往便是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报道。 据说这是德育改革的“新举措”,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不是吗?让学生庄严地举起右手大声地说出庄严的话,然后再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教育方式比起过去由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灌输大道理,不是要进步得多吗?于是,到了期末或年底,这样的活动往往会作为“成果”在总结里被大肆渲染一番。 但是,组织者是否在这样的宣誓活动之后搞一个实事求是的跟踪调查,看究竟有多少学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就以“告别电子游戏”而言,那些痴迷电子游戏的学生果真因为参加了宣誓和签名就真的不再迷恋电子游戏了吗? 没有人会搞这样的调查的,因为组织者的目的达到了,他们要的就是千人宣誓的壮观场面和万人签字的轰动效应,追求的就是这种德育形式本身!至于效果如何,是无关紧要的。很难说组织者是有意搞虚假德育,他们不过是沿袭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传统”而已;但这的的确确是标准的虚假德育——因为这种活动只有形式而没有效果! 哦,不对,其实是有“效果”的,这就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庄严地说谎。 他们之所以要宣誓,本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而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举起的右手;同样,他们之所以要签名,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按老师的统一安排在白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们不过是老师意志的执行者而已,如同一个木偶,老师如何拉线,他们就如何动作。 如此一来,我们不得不问:究竟是谁在宣誓? 令人忧虑的是,如果仅仅是麻木地动动手还好些,问题是学生们在这煞有介事的表演中,不但学会了而且习惯了说别人希望自己说的话、做别人希望自己做的事,而且还要装出特别真诚的样子! 这不是陶行知当年所痛斥的“假教育”吗?双重人格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废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如此教育,真是可怕! 教育需要活动,需要感染,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生活的体验……但这一切都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宣誓也好,签名也好,应该是学生真正达到某种认识后的自觉的行为,只有这样,举起的右手和写下的名字才能为他们心灵的见证,我们的教育才真正收到了实效。否则,为了让学生树立某种崇高的思想而动员组织他们说出老师规定的话,这和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对心灵的粗暴侵犯。 □ 李镇西
【究竟是谁在宣誓?】相关文章:
谁在哭泣作文10-17
入党宣誓感想05-31
《谁在叫》教学反思03-30
小班音乐教案谁在敲门03-12
小班音乐是谁在敲门教案01-06
公务员宣誓誓词04-04
期末考试宣誓词08-21
在入党宣誓大会上的讲话08-21
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程序08-22
谁在绑架哈贝马斯或德里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