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

时间:2023-02-24 19:30:35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一精辟论述,既阐明了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的伟大意义,又指明了科教兴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棗中小学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创新的历史使命。
  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广泛开展了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改活动,创新教育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蒸蒸日上。校长在创新教育中应该如何作为呢?我提出这样一个思考,一是基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一规则。陶行知先生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校长更应该是学校创新教育的灵魂。二是基于现代学校层次管理中校长的“凸现作用”。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大追求,必然孕育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校长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唯有直面挑战,放大校长的“凸现作用”,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是基于目前对创新教育虽有多要素、多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但真正把视角聚焦于校长身上,对校长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功能的研究尚见之不多。因此本文试图对校长的创新素质要求、办学创新策略以及校长创新素质形成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

  明确校长创新素质要求是指导和确立校长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有一学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的素质要求是:1.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相结合的政治素质。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思想素质。3.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文化、能力素质。4.敢试敢闯,锲而不舍实现目标的创新精神。这是创新人才共有的素质特征的概括。我认为,在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中,校长更要把握好如下素质要求。
  ——要敢于出创意。邓小平讲“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显然,校长只有行前人未行之路,干前人未竟之事,才能出品牌,出形象,出事业。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校长办学的创意。校长出创意应注意把握三个关键点: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3.继承与创新的理性对接。抓住三个切入点:1.课程改革;2.课堂教学的改革;3.教育教学的评价。一句话,就是要紧紧抓住创新办学特色的主题。例如深圳实验学校以办现代化新型实验学校为创意,以我为主,敢为人先,学校一派生机。
  ——要有批判精神。一个校长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拿起批判的武器,鞭旧扬新,兴利除弊,往往工作会流于平庸,会丧失校长角色的“理性”。文革十年,曾有过批判,但那是批判的“滥用”;对付应试教育,多年来也有“讨伐”,但更多的是传统与定势的外在张扬,正因力如此,教育的“假、大、空”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天怎样弘扬批判的理性呢?陈云讲:“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以为这个实就是要有一种建立在吕型伟先生倡导的“思维革命”基础上的“实”,养成鲜活的头脑。否则,新瓶装陈醋,换汤不换药,误国,误己,误人。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转型时期教育批判的理性升华,因而极具生命力。
  ——要有前瞻性思考。美国一学者指出: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能感受到能不能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事情的成功还是失败。人类生存的崭新时代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深刻地影响并改造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需要我们重新对人的特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本的内在联系,创新人才的培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更深入和更富有现实性的思考。换言之,校长只有站在这一制高点上,审时度势,“咬定青山不放松”,素质教育才会有质的结果。
  ——更具有合作态度。合作是现代人道德与能力的双重杠杆,也是创新教育赋予校长的一个基本属性。校长要具有良好的合作习惯,尽可能多地发展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兄弟学校以及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尽可能好地建构多层次、快节奏的、高效能的合作流程,智慧的火花往往孕育在合作的温床上。

(二)

  只有把校长良好的创新素质内化成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行为,创新教育才有逻辑的可能。这里面就有一个校长创新策略建构的问题,我认为确立中小学校长创新策略应该抓住三个关键:
  第一“开放”。开放是一面旗帜,是一面思想解放的旗帜。回顾历史,我们为什么能从“文革”那种空前的灾害中走出来?聚焦现实,我们又为什么能用20年的功夫取得举世公认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成就?一言以蔽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目前中小学的现实而言,开放的关键就是要从一种强势行政管理和传统农业文化的定势下,研究怎样从人的可持续发展,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找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世界、学校与未来的逻辑点,开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直通车。也就是说校长要有一种“站在学校,看全国;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地球,看宇宙”的教育视野。我认为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开放”。一是课程开放,就是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构,形成学校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二是活动的开放,就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网络的学生活动系列的建构,把学生置身于一种活的教育场景之中。三是管理开放,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建构,使学校成为学生“人性与青春”的天堂;成为教师“道德与成就”的乐园;成为社区“文明与发展”的港湾。四是校园开放,就是通过开放性办学模式的建构,形成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世界、学校与未来的有机联系。
  第二“开明”。它也是学校“文明与发展”的旗帜。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为旗帜,使“科学”与“民主”成为北大两座永放光彩的灯塔。中国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自身,对教育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开明既是办学过程中教育规律的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办学者基本价值观的理智反映。因此作为校长要大胆举起“开明”这面旗帜。就当前的现状而言,要特别注意抓好二件事:其一,建构人性化校园。也就是要让校园弥漫着人的理想,人的发展,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使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完整而又和谐的张扬,进而达到吕型伟先生主张的“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怪才”的教育境界。其二,倡导发展性评价。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面对历史检索精华的过程,又是一个面向未来萌发思想的过程。换言之,学校孕育新观念、新思想、新创意是人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这里面就有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我认为一个成熟的校长是会用一种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来审视这一切的。向青春让步,向学生学习,从而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现代文明进化。
  第三“开化”。学校从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这种进步实际上就是人开化的“渐变”与“突变”。学校就是要创风气之先,得风气之先,成为一个地方一个社区文明的摇篮。反观现状,我认为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道德意识。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强化人的现代道德观,使师生能在知识产权等现代文明的深层次问题上更具人格魅力。二是竞争意识。就是要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确立人的现代竞争观,让师生适应竞争,学会竞争,不逃避竞争。敢于承受挫折,敢于“头破血流”,敢于捍卫真理。三是民主意识。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制的约束下,形成人的现代民主观,用民主催化创新,用人权推动发展,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生活落在实处。

(三)

  要使校长的创新意识符合人的发展水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创新教育的基本规律,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旨在不断活化校长创新意识的生发机制。我感到要抓住四个重点:
  ——强化道德需求。理性的常识告诉我们:一种意识只有道德化了才具魅力。有鉴于此,只有将校长的创新意识内化成为一个道德需求才具有生命的风采。当然,校长的这种道德需求是以社会的民主和人权的事实表达为基础的,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因此它拒绝“假、大、空”,拒绝急功近利,呼唤“实事求是”,呼唤“标新立异”,呼唤“敢为人先”,并把这一切自觉地融合在自我的主动发展之中。
  ——提升社会地位。多年来,教育系统的“低收入”和“官本位”一直蚕食着校长创造的天性。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如果能通过年薪制和重大成果重奖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建立,使校长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让校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对教育事业的推进会十分有利。因为这既可以使校长的创造性劳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分配原则,又可以缓解社会转型期传统“官本位”文化对校长地位的惯性冲击。
  ——建立竞争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以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契机,实施校长竞争上岗制,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打破校长的铁交椅,实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校长管理体制。同时,还可面向全社会,建立校长资格考核制,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事校长职业,形成“鲶鱼效应”。
  ——加强岗位培训。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校长更是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校长培训方式,让校长了解社会、了解未来、了解现代科技,从而自觉地站在人类发展的制高点上,审视教育,审视未来,把创新教育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吴秀娟等编著.成功校长的实践和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丁纲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创新教育椕嫦?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吕型伟著.为了未来棗我的教育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叶 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7〕叶士山.邓小平的创新人才观与创新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相关文章:

师德是教育之魂08-13

篮球之魂作文07-25

阅读之魂作文04-26

梅之魂作文06-04

明礼,民族之魂08-16

冬之魂作文02-26

爱学生———师德之魂08-16

创新引领时代的办学理念08-13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