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提高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
提高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安恬小学邵玉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似乎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一个注重人文性,一个更注重工具性。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要为中学语文作好铺垫,注重人文熏陶、感情激发的同时,增加思维含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利用阅读期待,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用赏识评价树立学生思维自信心,引导回顾思考过程,层层深入品位语言,让思维与情感同步发展,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含量 质疑 阅读期待 赏识评价 留足时间 品位语言
几年前,我们东阳市曾举办过一次“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衔接教研活动”.外国语小学的两位老师和吴宁镇中的两位老师分别都上了《刻骨铭心的国耻》、《山中访友》两篇课文。课后,与会老师争议激烈。当时作为观摩者之一的我感触也颇多。下面我就以《刻骨铭心的国耻》为例,初初比较一下小学、初中语文教学间的一些异同。
案例一:外小老师上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创设情境,引出句子“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
2、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纪念馆,来感受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是怎样的40多个日日夜夜呀!短短的40多天内,日寇究竟是怎样残害我们中国人的呢?我们一起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走走,看看那里到底记录着一段怎样的历史。
2、 自由读课文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深入感悟日寇暴行,激起学生愤怒之情
默读课文,划一划哪些画面给你强大的心灵震撼。
1、 联系下关草鞋峡屠杀和“万人坑”,体会日军杀人不眨眼。
然后用痛心的语气读句子“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
2、 以“助广”军刀事例和其它杀人手段的补充,体会日军对中国人的羞辱。
然后带着耻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日军全部屠杀了!”
3、 体会杀人面广:手无寸铁的市民,受伤的军人,甚至老人、小孩,体会日军的灭绝人性。然后带着愤怒的语气再读句子“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
四、升华情感,激起学生奋起情怀
1、 看图片,再次激情读课题。
2、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理解“奇耻大辱”.
如此泱泱大国,竟被这样一个小国家任意宰割,面对这段屈辱史,你想说点什么?
案例二:初中老师上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一、想一想
1、 出示课题,齐读,什么叫“刻骨铭心的国耻”?
2、 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老师看看大家读得怎么样。请大家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标题中的“国耻”指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个“国耻”吗?
二、品一品
文中的哪些介绍或语句让你“刻骨铭心”?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推敲词句,师随机点拨)
三、说一说
文章说“历史,不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的启迪。”读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
四、议一议
1、 题目中的“国耻”能否换成“耻辱”?
(“国耻”一词包含了对侵略者的愤恨,对死难同胞的悼念,对旧中国无奈的悲凉,对祖国强大的渴望,对和平的追求等,不是一般的“耻辱”.)
2、 通过作者的介绍,你觉得这个纪念馆有什么特点?
五、写一写
假如你是当时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你想对日本人说些什么,请用书信的形式写下来。
比较一下这两堂课,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某些差异:小学语文是感性的,初中语文比较理性;小学语文是细腻的,初中语文则比较粗放;小学语文注重感情的激发,把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挖掘的很深刻,感情朗读非常到位,而初中语文更注重字、词、句的推敲,体现了阅读为写作服务,把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学语文的思维含量明显高于小学语文。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表述。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早些年,人们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现。
作为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听过不少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每次听课,总能感受到作课老师的真情流露、激情四射。他们非常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善于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把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功能发挥得很到位。一堂课有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学生感情到位的朗读相得益彰,可谓是高潮迭起、激情飞扬。这样的课给人的享受是美的,但在热情昂扬的课堂中,思维含量相对来说就显得较低了,学生质疑问难、安静思考的环节显得较为薄弱。语文课堂教学走到今天,的确应该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整合。但我们应该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亮点,迎合所谓的理念,而失之偏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但我们在看到累累硕果的同时,也要看到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浮华现象。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似乎只有突出了人文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充分关注语文的人文关怀,才是把握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纷繁复杂的诱惑前,我们该怎样把持语文教学的底线?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在重视语文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增加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一点想法。
一、鼓励质疑问难,利用阅读期待,为学生开启思维之门,搭设思维的跳板
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也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的条件。只有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他们的思维才能自觉地活跃起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及学生自身的质疑等,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叩问文本,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古人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探索的状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课题、词句、插图、文中的关键处等提出问题,进行质疑,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从文本的角度看,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以至于某个特殊的标点符号,都可以成为思维的诱发点,都有可能成为整个文本的缩影。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讨论是思维的交锋。阅读教学起始阶段的引疑推导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即阅读期待。寻找到文中最佳的思维诱发点,以便从最佳的角度与文本展开对话,不仅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又可跳出繁琐的情节分析、条块分割的窠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课题质疑
有些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如《伟大的友谊》,“友谊”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揭示了课文的思想意义。点题时可引导学生对课题蕴涵的内容和中心进行引疑推导:本文写的是谁和谁的友谊?他俩的友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他俩的友谊是是伟大的?再如《草船借箭》一文,请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有个学生提出:“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但在这个故事里,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明明是诈箭,课题为什么要说是借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激活了全班同学的阅读欲望和思维,潜移默化中,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抓重点词句段质疑
抓准关键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整个春天。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些词句或段落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点,所要拈的那一朵梅花。这些词句段概括性很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全文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找到了它进行质疑推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白杨》,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文中有一句话:“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句话体现了课文的两条线:明线写白杨,暗线是赞扬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如果学生能抓住这句话进行质疑推导,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白杨的形象——白杨的品质——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把作者的思路转化成学路,领悟作者是怎样借白杨抒发建设者的志向情操的。
(三)抓空白处质疑
有些课文,构思巧妙,除了运用语言文字直陈其意外,还安排了意思含蓄言尽意未尽的部分。我们可以在这些精当、深邃处引疑。如:有的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处留下空白,有的在故事的结尾处设下悬念,有的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的在事件情节之间出现跳跃。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空白”.当然,这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有据有度的,必须以文本为依据,以文本所要体现的价值观为红线。《忆铁人》一课,当铁人得知自己错怪了托儿所保育员的时候,有一处人物的语言: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对标点符号进行质疑探究。“哦?”表达了铁人怎样的心情?你能把省略号的内容补上去吗?“咳!”又表达了铁人怎样的心情?教师须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空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激起探究的热情,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
(四)找前后矛盾处质疑
《小珊迪》一课,在课文开头,那位先生对小珊迪的态度非常冷漠,他花一个便士买一盒火柴只是为了摆脱纠缠,但到课文结尾,他却心甘情愿花几千倍、几万倍的代价郑重承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阅读文本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读先生前后言行的句子,然后在对比中质疑:为什么“我”前后会有如此悬殊的举动?通过矛盾的对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二、赏识评价,营造宽松氛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树立思维自信心,呈现思维过程
“如果班组里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印象和感受、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是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审视自己在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尊重他们,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共同丰富教学文本,追求新的发展与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成长。一方面,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有求知的动力,乐于走进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呈现思考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富含真情的语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柔的触摸,来展现一个真情投入的自我。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充分的信任。面对学生的正确答案,不忙着首肯,而要引领学生回顾思考的过程,使其最有价值的过程和方法让全体同学共享;面对错误答案,不忙着否定,要肯定其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因素;当学生的表现与教学要求有距离时,且慢武断评价,要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案例:
教学《小站》,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小站的小?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后,纷纷发言:
生1:我从“小站上两个工作人员在商量着什么”这句话看出小站小。
师:噢,是吗?我想其他同学肯定和老师一样,很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吗?(没有对错的评价,只是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深层的思考。)
生1:如果这是个大站,一定不会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
师:你能从工作人员的多少来推断站的大小,这是个好办法。同学们还有其他办法吗?(不看重结果,只肯定思考方法,激励其他学生。)
生2:我是从“蜜蜂翁翁地飞舞,使这个小站非常宁静”这句话看出小站的小。
师:啊?这也能看出?(师意想不到,但没有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
生2:如果这是个大站的话,人多嘈杂,就不会听见蜜蜂的嗡嗡声,所以能看出小站小。
师:同学们读书真是越来越仔细了!还有吗?(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鼓励,并不影响其他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
从上面的案例看,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是接纳,是乐意倾听。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不止于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和思考,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这样的评价显得很丰满,既营造了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学生思维的自信心也自然而然地树立了起来。
三、留足时间,咬文嚼字,层层深入品味语言,迸发思维的火花,让思维与情感同步发展
萨特曾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这句话也许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它凝练但意蕴丰富,所以,学习语文,不仅要有理性的分析,还要重视整体感悟。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揣摩、推敲、咀嚼语言文字,从中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但在课堂中,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都只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的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形象的生活画面,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找准切入点,突破一点,读活全文。如《荷花》一文中有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内涵丰富,可以紧扣这个语感点,重锤重敲,设计教学:
1、 谈体会: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 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词?(长、探、伸、露等)
3、 用心读读整段话,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使劲、急切、痛痛快快、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等等)在“冒” 的前面加上这些词再读一读。
4、 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 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后,它们想干什么呢?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似乎寻找伙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好象是要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
6、 教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就像纯洁活泼的小姑娘。大家看,就简简单单的一个“冒”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把荷花写得那么美。简单吗?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也像白荷花那样地冒出来吧!(学生起立诵读)
对于“冒”字,通过换词比较,领悟作者用词的分寸感,通过丰富的表象领悟其形象感,通过激活体验领悟其情味感,通过扩词诵读领悟其意蕴感。随着五个有层次性的问题的解决,学生脑海中的“冒”已经非常丰满了。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培养,情感与思维得到了同步发展。
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激发思维的潜能。
教学实践证明,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后,让学生阅读文本,自己去解决目标中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地完成。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提供机会。教学《将相和》一文中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我先让学生思考:廉颇到蔺相如府上后会怎么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思考后,便有学生写到:
“蔺上卿,您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您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啊,我太自私了,请您处置我吧!”
“蔺上卿,我们赵国能有今天,全凭您的机智勇敢和博大的胸怀啊,我实在惭愧啊!”
“蔺上卿,您重重地责罚我这糊涂虫、自私鬼吧,我居功自傲,差点害了咱赵国啊!”
……
从学生的描写片段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思维流动跳跃,潜在着的智慧和灵性,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要的吗?学完课文,再放手要求学生编写课本剧《负荆请罪》,发挥小组优势互补作用,对课本进行再加工与创造。
关注生命,共同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不管是小学语文还是中学语文,都是为了给学生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处于不同阶段,但小学语文的教学必须为中学语文作好铺垫,这是毋庸质疑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强调人文熏陶的同时,不能淡化对文本的思考、感悟,提高思维含量,让思维和情感同步发展,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提高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相关文章:
提高河南烤烟钾含量的技术措施08-08
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课堂效果08-05
发展思维提高素质08-07
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分析08-08
翻转语文课堂,让学困生自主思维08-01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思维08-05
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08-17
培养创造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08-13
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益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