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活动重点
①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利用国庆节搜集资料,调查、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资料整理成PowerPiont讲稿或将小组资料整理文字材料。
活动方法:
竞猜
活动手段:
多媒体
课时: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见课件)
二、小组确定活动目标
1、从媒体学语文
2、从名字中学语文
3向人民群众学语文
4从传统文化中学语文
5从广告中学语文
三、小组成果展示
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五作业(见课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3、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⑴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读通课文:
⑴自由练读课文。
⑵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说说自已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3、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⑵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⑶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己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1、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2、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1、同座练说。
2、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1、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2、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3
我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简介
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再加上现在的考点把握,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我就从语言的得体方面进行了一个整理。我觉得“语言的得体”这个话题很切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还有就是受到了十月上旬隆昌的教师到我县献课后的交流后的启发。他们认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对知识的整理。我也有同感:教学方面,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其他方面,应该说是大同小异,但知识的整理,经验的交流方面却有一定的欠缺。语文这门学科知识点特多,学生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经常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效果不理想。一旦把知识点进行恰当的梳理、归类,形成线条清晰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形成知识板块。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就要容易一些了。我也就借这次机会选择了这样一个话题,以期和同行们有一个交流、沟通。
2、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些要求,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给出的材料的内容,并能根据问题作准确、恰当的分析。
能力目标:能基本掌握说话要注意的因素:对象、场合、敬谦词、褒贬色彩、目标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人。
3、分析教学内容、思路的安排以及重点难点
本节课主要是语言实例的训练,由此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实例的基础上,对语言的得体与不得体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如“李秀才为何挨打?”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的道理。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从理性上对语言的表达获得一定的启示。
教学重点:把握事例的内容,理解讨论分析的问题,了解说话应注意的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事例时准确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趣味性较强,应该说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其中的个别联系也有一定的难度,要适当引导、启发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突破难点。
2、能力分析
学生对给出的故事性的例子应该能理解并作出分析、判断。
3、一般特点和学习风格差异
有的学生怯场,不太愿意在班上回答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尽可能多的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培养锻炼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说教法与手段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标准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对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设置法
在刚上课的时候,我就会对学生提出极为不合常规的要求,再提一个合理的要求,二者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内容看样子有些不同寻常。在选择实例的时候也注重了趣味性,达到寓乐于学的效果。
2、互动讨论法
在分析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都动起来,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3、学生表演法
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性强的环节当中,一边表演一边注意其中的对话,从中去体会话语的得体或不得体。
4、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本节课的话题就是“语言的得体”, 整节课的实例还是练习都紧紧围绕着这个话题,应该能很好的把握住核心话题。
教学环节安排:
(一)导入: 4——5分钟
由我的提问加故事引入,设置了悬念,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事例分析及小结 18——20分钟
1、主要是讨论完成,我知识适当点拨。
2、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从事例的探究中进行小结,认识到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重、难点的突破的`关键环节。
3、让学生明白如果语言不恰当,轻者得罪人,重者有辱国格。培养学生说文明语,做文明人。
(三)、巩固练习 10——12分钟
1、训练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并作强调。
2、让学生登台表演,既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故事中的话语的得体与否,体会其效果。
(四)、总结 2分钟
1、学生总结。
2、老师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文明得体的语言。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在说话的时候,自己的语言一定要符合语言环境,用语也要巧妙。
(五)作业设置: 1分钟
1、当你的同桌考试考得不理想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当你的同桌考试考得非常好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从生活中去发现,收集一些你认为很有意思的话语,自己进行一个小结。
2、教与学多边活动安排
每个教学环节都尽量安排合作探究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尽量展示自己多彩的一面,多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处理
分析探讨故事中运用的语言,应该让学生先感知,再讨论,可以形成争论的场面,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对语言的得体与否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可以这样设置问题:(1)、请你说出故事中的话语恰不恰当?请说出理由。(2)、如果你认为不恰当,该这样说才较恰当?
4、在放映幻灯片的时候,动作设置方式不单一,在声音效果上注意恰当。
5、板书设计
语言的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 ——用语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
场 合 、 对 象
影响因素 敬、谦词 褒贬色彩
主要有—— 语体色彩 目标重点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写好“车字旁”和“舟字旁”的字。
2.了解含义深刻的多字成语,并能正确填写。学会转述他人的话。读读背背山歌歌词,感受劳动人民语言的精炼,寓意的深刻。
3.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培养对民俗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能正确填写多字成语。
教学准备:
1.以大舞台对话框为例,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2.查找成语的出处、作者、相关故事及成语意思等。
3.搜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日风俗以及有关节日的故事、趣闻、诗词句等。
教学过程:
万花筒
1.我能写:
(1)背诵形声字歌诀: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想(字义)。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
(2)(课件出示带有“车字旁”和“舟字旁”的两组生字)说说怎样根据形旁和声旁去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并说说与车和船有关的其他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
(3)指导观察,总结写法:“车”与“舟”变成部首以后的变化:“车”最后一笔变“提”;“舟”中间一横也变“提”,右边不出头。复习两个部首的笔顺。的间架结构:“撤”是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凑。其余五个字是左右结构,分占左右半格,“车”部稍窄,带“舟”部的字两部分要均衡。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根据总结的写法互评。5)认识、书写其他带有“车”和“舟”部的生字。
2.我能填。
(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它一般是四字的`,但也有三字的、多字的。指名读填写的多字成语。
(2)很多成语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前两条成语大家很熟悉了,谁来说说后两条成语的出处、作者及成语的意思?
(师生交流查找的资料)
(3)你最喜欢哪条成语?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4)课外拓展:搜集积累三字、多字成语。(如:露马脚、此地无银三百两……)
3.我会读。
(1)出示例句,比较异同:
小明说:“我每天都坚持读书。”
小明说,他每天都坚持读书。
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讲的是同一件事。不同之处:第一句直接引小明的话,第二句是转述小明的话。所以,标点改变,人称改变。
(2)总结方法:
转述他人的话时,注意改冒号、双引号为逗号,人称也要改变。
(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第二人称“你”改为第一人称“我”)
(3)出示教材例句,指名读例句,练习改写。
评一评:人称标点改写是否合适。
(4)练习巩固。
妈妈说:“你说得对,我就听你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好“车字旁”和“舟字旁”的字。
2.了解含义深刻的多字成语,并能正确填写。学会转述他人的话。读读背背山歌歌词,感受劳动人民语言的精炼,寓意的深刻。
3.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培养对民俗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能正确填写多字成语。
教学准备:
1.以大舞台对话框为例,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2.查找成语的出处、作者、相关故事及成语意思等。
3.搜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日风俗以及有关节日的故事、趣闻、诗词句等。
教学过程:
百宝箱
1.听一听:欣赏歌曲《山歌不唱忧愁多》。
2.读一读:指名读歌词,纠正读音,注意停顿。自由练读。
3.议一议:这首山歌中你最喜欢哪句?从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幸福快乐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赛一赛:比赛背诵歌词。(可建议学生观看电影《刘三姐》)
大舞台
1.(课件出示: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傣族泼水节场景)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我们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借大舞台举办民族节日交流会,请各民族的代表来介绍自己民族最富特色的节日。
2.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民族节日?
(相机板书:节日名称、日期、民俗活动、传说趣闻、文学作品或诗词对联……)
3.学生独自或分组上台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节日。
(如:汉族的新年、清明、元宵等节日,白族的火把节,瑶族的女儿节……)其他同学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质疑或作补充。
4.课外拓展:
墙报中开辟一个“民族节日大观园”栏目,鼓励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小帖子或手抄报贴上去。评一评,可设立资料详尽、制作精美、最有趣等奖项。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课:你喜欢动物吗?在保护动物方面你做了哪些?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
1、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
2、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树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3、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
4、大雁是小孩的宠物,小孩也成了大雁的宠物。
5、他们过马路时,像飞行时那样一个挨一个,排成单行,汽车过来了,他们毫不理会,荏苒摇摆着身子向前走,直到最后一个走过去,车才开走。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儿子们》(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课题也许有问题要问,别着急,先用心听老师读课文,看能不能在听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和已经找到的答案,还可以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等,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解决。
【欲扬先抑。安排短暂的等待是为了学生学习在倾听中增长见识,在沉默中学习思考。】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用铅笔把它划出来,在想办法认读。(老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对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先划出来,再想办法认识。)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共16个生字,出示15张卡片,其中“沉甸甸”以词语形式出现),请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希望学生能在读字后,再用它组一个词,对“沉甸甸”一词可放在最后出示,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还要学生了解该词的意思(这里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可顺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再接着搬动一下桌子或讲台问学生:“老师要搬动的这张桌子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通过对比,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2)同桌合作,互相听一听对方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l.谈话:同学们,听着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知道,许多同学都能流利地读课文了。下面,我要请两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井边发生的事,第二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路上发生的事。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3.提问:谁能说说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
【课文内容明显分为“妈妈夸孩子"和“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两部分,把判断内容起止的权力交给学生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让二年级的孩子们直接说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将文章内容分为两部分,不仅渗透了“文章是分层次写的”这一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很快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效,找到研究的目标,也便于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主动帮助。】
4.学生的回答,分别学习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学习前半部分:
(1)请学生拿起笔,在“妈妈们夸儿子”这一部分找一找,划一划,看妈妈是怎样夸儿子的?
【老师巡视,一定要引导学生动笔去找,别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教师正是要借助这一点,去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
(2)比一比:请学生试着用妈妈们的语气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看谁读得像。
【比一比的目的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妈妈们语气的过程中体会妈妈们对孩子的爱。这里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第三个妈妈的话的反应。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保留意见,随着课堂进程的深入,学生会有新的认识的。】
学习后半部分。
谈话:同学们,听了这些妈妈们的话,谁能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个妈妈,为什么?
(1)请学生动笔划出“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并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你喜欢哪个孩子的表现,为什么?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此时,如果学生的汇报只注重结果,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句子,如“—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沉甸甸”等,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去深入阅读课文。最终意识到: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她。)
四、总结课文,质疑。
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请学生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指着课后生字读一读,看一看,说说自己能把哪个字写得漂亮、美观?
2.学生先练一练,然后指名个别学生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写一写,提醒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最后评一评。
3.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将每个生字抄写三到四遍,会组词的还可以写一个词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