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大自然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描写春天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吟唱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悠扬的、是激越的、是振奋的。我们用双耳倾听,春天的声音是微妙的、是含蓄的。所以我们要用心感受。
教材设计理念:
课前先让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或拍照片、或收集图片、或寻找描写春天的古诗、散文、儿歌,让学生对春天有初步感知,体现资源共享。课上放有关春天声音的录音,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课中用自主合作方法练习读文,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将课文读流利,读熟。
2、激发学生想象,春天里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审美情趣。
3、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录音(流水声、鸟叫声……)词语卡片、课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钢琴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先谈话后听录音引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回家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古诗、散文、儿歌,你们找到了吗?”“好!一会我们就一快欣赏。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拿出录音机放录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流水声、鸟叫声、虫子叫声)“听到这些声音,你们想到了什么?”是啊!春姑娘已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这些奇妙的声音奏响了美丽春天的交响乐,这些声音就是“春天的声音”。(板书课题)
二、看看读读
1、播放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小朋友,图中都画了什么呢?(生说图意)“这是一副多么漂亮的春景图呀!你们知道吗,图上小动物发出的声音更好听,不信你听!”
3、打开书读课文
三、读中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书,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看音节拼、问同桌、小组合作研究、还可以问老师。
3、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试读。(会读的站起来读)
四、指导朗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可以自己读、默读、大声读、同桌互读。
2、画己喜欢的词或句,说说喜欢那一句话,为什么喜欢,然后再读一读,要求读出喜爱之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大胆评议。
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会读的更好,就再读一遍,让大家评议,进行一次擂台赛。
3、最后全班同学采用配乐朗诵方法齐读课文。
五、延伸拓展
春天多么美好呀!把你们画片、儿歌、古诗拿出来和我们大家一同分享吧!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到前面展示。(渗透环保教育)
六、实践活动
说一说,你还听到过哪些春天的声音。
画一画,将你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并给她取个好听的名字。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结语: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2、学习用对比突出变化,用列举数字说明变化的方法。 活动准备: 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变化,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这些变化吗?
2、师板书“变”,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变”组词。
3、师简单归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周围生活的变化。
二、组织活动:
(一)看一看:
1、我们知道时间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机器,永远向前飞转;时间又是一匹永不停蹄的骏马,永远向前飞奔。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随着时间也都在发生变化。
2、小组内交流: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无忽略的现象?看一看谁的发现最新奇?(确定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我们的学习用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全班交流。
(二)找一找:
1、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呢?
2、根据反映的问题收集材料,选择好方式。 用数字显示变化 用图片或摄影作品的显示变化 用实物显示变化……
(三)说一说:
1、我向同学们报告:xx(如电视、笔、住房)的变化
2、我朗诵搜集的诗歌
3、我放了访谈录音……
4、评价:谁的发言最精彩?谁的'点评最得当?
(四)写一写:
1、习作要求:内容真实、科学,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有一定条理,语言通顺。题材、体裁、题目都不受限制,主题紧扣“变”。
2、指导习作: (
1)出示反映变化的图片、资料,然后进行描述。
(2)明确写作要点:要求写出今昔的变化;“昔”的内容少写,“今”的内容要多写。
(3)学生各抒己见,讲讲身边的变化。
3、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或写一篇新闻等。
4、写完后小组交流,学生自评,小组评价。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3、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
1、交流精彩导读: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荚里的一粒小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荚们这么可爱,你一定有很多话对小豆们说,先说一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难句的理解,感受富兰克林的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二)教具准备:
小推车、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词语。
雷暴爆炸揭开钥匙不足为奇
上帝推测毙杀骤然欣喜若狂
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可用哪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为什么说它可怕?古时候人们把他看成什么?这说明什么?读这段时应用怎样的语气?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5自然段。
第2自然段:
介绍富兰克林。
这段有几句话,各是什么作用?介绍过渡段。
第3自然段:
富兰克林观察到雷暴与静电有哪些相似之处?得出的大胆推测是什么?“人们熟知”指什么?人们的态度怎样?什么叫“冷嘲热讽”?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
自读讨论富兰克林做了个怎样的'实验?这个风筝特殊在哪里,怎样放的,发现什么,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复述内容。
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讲什么?“震惊了世界”?(使世界上人们大吃一惊)“宣告”?(公开告诉人们)“无稽之谈”?(没有依据的话。)“天火之谜”已被富兰克林解开,与第2自然段设问自答的内容互相照应,“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指导朗读。
(3)你觉得富兰克林是怎样的人?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
3.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进行了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研精神,说明了只有经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4.练习用“推测”和“不足为奇”造句。
(1)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指名口头造句,集体评议。
(3)书面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5.布置作业:
凭借段落大意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5天火之谜
早就观察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放风筝--震惊世界
(四)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书写“引”和“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内容,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青蛙 烂泥塘 老牛 挺舒服 采集草籽 绿草如茵 野鸭
读词,指名复述20课的内容。
2、青蛙听了野鸭的话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青蛙的泥塘到底卖出去没有呢?今天继续学习,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青蛙卖泥塘下中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想读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字读完课文后多读几遍。(课件出示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
(1)学习田字格中的字,请人读。
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再请小老师带读组词。同桌之间组词读。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2)认读双横线中的字。先自由读,再请人读,交流能读准认会的方法,哪些字平时我们见到过或者已经认识了?重点读一读平时见得少的几个字。全班齐读。
(3)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娃娃自由组合分成了小组做游戏,想请你们帮每个小组起个名字呢!
引 尽
应 愣 泳 通
泉 灌 所
3、记忆生字。
我们知道有些生字不仅要会读,还得会写得记住它的样子。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检查读词:应该、道理、吆喝、缺点儿、栽了树、修了路、愣住了
5、以“缺点儿”和“吆喝”为切入口练读文中两个比较难读的句子。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里应该盖所房子。
“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路通向城里……”
要求:读通句子,不要添字掉字,读出节奏。
6、整体读课文,做到通顺流畅。
三、快速阅读,理清课文内容。
在青蛙买泥塘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小动物给青蛙提出了建议?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野鸭告诉青蛙,泥塘里的水太少了,那么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分别画出想和做的句子。
2、指名朗读,重点指导青蛙是怎样做的(引水),感悟青蛙引水的不容易。
3、小青蛙种了草,引来水,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接下来青蛙又听取了其它小动物的建议,泥塘又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随文学写生字“引”、“泉”。
1、观察生字,学生交流生字的特点及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师范写,生练写。
3、评议,交流。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老牛 种草
野鸭 引水
小鸟
蝴蝶
小兔
小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掌握“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表示危急和数量多的词语。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创新点:
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四字词语,请一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2)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3)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4)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生订正写错的字)
二、选择默写的词语来说说主要内容(划线部分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织语言)。
我和同伴及一个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 。当我们看到 ,不顾向导劝阻,( )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 ,就从巢中( )。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 )拯救了一些幼龟,但还是无济于事,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三、抓向导的话,初次感悟“道”
(1)《自然之道》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带“自然之道”的那句话。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齐读——你刚才是带着怎样的语气在读向导的话?(理解“若无其事”)再读
(2)过渡:那沙滩上真的是没有事吗?找找向导说这句话前发生了什么事。
指读第一只幼龟遇险的文字: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探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随机补充表示情况危急的词语:危在旦夕、为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等)
(3)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
(4)我们的万分紧张、焦急与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对比,探讨缘由。(初次理解“自然之道”)
四)抓事情的结果,再次感悟“道”
1.引:也许是时间的紧迫,他不救,其他人也会救,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解释,向导极不情愿地把海龟抱向了大海,使得成群的幼龟都离巢而出。
指名读文章5-6节,作者用了很多词描写离巢幼龟之多,请你边听边画出这些词语。
2.汇报。(鱼贯而出、成群、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成百上千、结队而出)说明幼龟受害的也多。这么幼龟鱼贯而出,他们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3.本来海龟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场面。请大家对照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
我仿佛看到了———————————————————————————————。
4.这时的我们才认识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责、痛惜、愧疚等)带着这种心情指读7、8两节。
5.介绍作者及原文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省略了。出示课文的结尾句: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五、拓展延伸,内化“道”
我们对自然之道不解和违背亲手导致了一些幼龟被害的惨剧。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曾经学习过,记得吗?(如《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的都是同一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本课设计意图及反思:
由于这篇课文在上周完成了第一教时的教学,经过一个双休日之后再来上第二教时,所以课始先复习回顾了重点词和主要内容,以利于新课的推进。之后,紧扣课题“自然之道”展开教学,并随机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为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存,我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了表示情况危急和数量多的词语,并批注在句子旁,有利于学生语言积累。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如在学到幼龟鱼贯而出时,让学生思考:“这么多绿龟争抢着爬向大海,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让他们与文本融为一体。另外,让学生对照插图,借助“文本”的“留白”,展开想象,补充令人震惊的场面。通过超文本的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得群鸟叼食龟群的画面在学生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不过,这个环节如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的话,则更能静下心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更让人感受到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项链》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