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

时间:2024-07-18 17:28:1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

  2、能正确说出"一个"和"许多"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萝卜卡片若干、兔子耳朵头饰若干(数量均和幼儿的数量相等)、两个小筐子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课,有请可爱的小白兔,→幻灯片小白兔

  (二)游戏拔萝卜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每个人都带上兔耳朵头饰扮演小兔子→(黑板上贴了许多的萝卜卡片)老师问:"小朋友们看看山上有多少萝卜啊?"(引导他们说出有许多)那现在我们一起上山拔萝卜吧→每人拔一个,而且要边拔边说"我拔了一个萝卜"→拔完了,老师问:"现在山上还有萝卜吗?"(幼儿答)→"你的手里现在有几个萝卜?"(幼儿答)→"刚才山上有许多的萝卜怎么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呢?"(幼儿答)→引导并讲出"许多"的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萝卜看起来好好吃哦,而且萝卜很有营养小朋友多吃萝卜呢会少生病哦,你们想不想吃呢?(幼儿答)→可是刚拔的萝卜凉凉的又不干净我们吃了会肚子疼的,不如我们让厨师给我们做成好吃的菜吧→收萝卜→"我放了一个萝卜"→老师问:"你的手里还有萝卜吗?"(幼儿答)→"筐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幼儿答)→"刚才筐子里一个也没有现在怎么有许多的萝卜呢?→"引导并讲出"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就成了许多萝卜"总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1,一个一个的"1"和在一起就成了"许多"延伸: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1和"许多",我们一起来找找吧→使用幻灯片看图并引导幼儿正确说出1和"许多"

  活动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进一步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二、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小房子1座,小白兔1只,许多萝卜(个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小篮子1只。

  三、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兔拔萝卜》,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白兔)。

  幼:“小白兔”

  师:“这是几只小白兔?”

  幼:“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萝卜)。

  幼:“拔萝卜”

  师:“小白兔的萝卜地里有多少萝卜?”

  幼:“许多萝卜。”

  2、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拔萝卜》,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师:“小白兔很爱劳动,它在地里种了许多萝卜。萝卜一天天长大了,小白兔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拔出萝卜时说:“我拔了一个萝卜。

  师:“原来地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地里还有多少萝卜?”

  幼:“一个也没有了”

  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把萝卜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师:“小朋友帮小白兔拔完萝卜,现在咱们把萝卜给小白兔送回家好不好?”

  请小朋友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萝卜。”

  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

  幼:“许多萝卜。”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白兔拔萝卜,并帮它把萝卜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幼:“累。”

  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白兔再见吧!”

  幼:“小白兔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兔跳蹦出教室。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比较1和许多的兴趣和动脑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一个盘子放一颗糖和一个盘子放许多糖。积木若干,.

  学具准备:每个小朋友画有2个圆的图画纸1张和画笔1支。

  活动过程:(开始导入语)小朋友好。我是陈老师,今天带来了糖,积木,画笔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哟我们的小朋友的眼睛都看见了,也笑眯

  眯的哦。

  活动1.老师想你们告诉我(一只手端一颗糖,问小朋友这是多少颗啊,小朋友回应1,(老师说)哦

  是一颗,引导再说"1颗个",一只手端许多,问这又是多少呢?有不同的回答,但要表扬说好多的和许多的)老师引导

  幼儿重复说2遍"许多",(老师)小朋友都好棒哦,看小积木也想和我们玩玩,一只手拿一个,问小朋友这是多少个啊,小朋友回应1,老师说:哦是一个,一只手拿"许多",问这又是多少呢?这次小朋友几乎都能准确地回应)老师举起

  "1个"小朋友说"1个",老师举起"许多"小朋友说"许多",反复调换2遍。(小朋友真聪明)

  活动2.提问。老师说:请小朋友看看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1",哪些东西是"许多",请举手回答,(请几个小朋友回答小朋友

  通过观察发现了,知道1个风琴,电视机1台,茶柜1个和口杯许多,老师的凳子和小朋友的凳子许多,老师人1个人小朋友是

  是许多人)

  活动3.老师说:小朋友都是聪明的宝宝(用食指在大脑转转)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画"1"许多,也让我们的小手也变成顶呱呱,学老师一起搓搓手拍拍手,(口中念念:搓搓小手搓搓小手,我的小手很能干。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我的小手最最棒,把

  图画纸和画笔发给每一个小朋友,老师把装有糖的盘子展示在显眼的地方,说小朋友我们的画纸上有2个盘子呢,先在一个盘

  子里画1颗糖,然后在另一个里画出许多糖,一边观察,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小朋友。有画别的物体的也不要紧,只要分别画1和

  许多的,都要表扬。(画好啦。小朋友)老师说:哟你好棒啦----画的和糖一样香甜,老师鼓励发糖给小朋友,小朋友去洗手

  (有保育老师的帮助)。

  活动延伸:老师把小朋友的画贴在作业墙上,小朋友一边尝糖一边看自己和许多小朋友画的画。(小朋友互相讲解自己画的画)老师收拾

  好教具学具。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4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一

  活动名称:我们去郊游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别1和许多》3篇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

  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

  活动与指导:

  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朋友。)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示。

  4、小朋友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猴儿摘桃子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小猴头饰、桃树模型。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儿,围着桃树唱歌、跳舞。并引导他们说出“树上有许多桃子。”

  2、请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边摘边说“我摘了1只桃子。”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小猴子们每人举起手中的桃子,大声说出:“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三

  活动名称:我把小熊送回家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活动准备:

  教师将多只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房子模型1个。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熊宝宝们都出来做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吗?(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后每人说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2、请小朋友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里。并请每名小朋友说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后,请小朋友观察现在的“小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1只1只小熊合起来就是许多只小熊,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感知1和许多。

  2、发展触摸感知力、判断力。

  环境创设

  大盒子一个,幼儿每人一堆雪花片

  重点与难点

  能用触觉感知1个和许多个雪花片,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将大布袋出示给幼儿看,让幼儿看清布袋上有什么?请幼儿一起来摸雪花片的游戏。

  将布袋面向幼儿,请一幼儿上来摸布袋,并告诉大家:“我摸到了1个雪花片”或“我摸到了许多雪花片”

  。

  (二)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看到上面的小朋友摸到

  了1个雪花片,大家就拍一下手,若摸到许多雪花片就拍许多下手。

  (三)幼儿根据了;老师的.要求,每个人从自己的篮

  子里摸雪花片(1个或许多个雪花片,摸到后学小动物叫,叫一声或叫许多声,或学小动物跳,跳一下或许

  多下)。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6

  案例背景:

  “1”和“许多”是小班第一学期数学领域的学习内容,理解“1”和“许多”的实际意义便是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学习的目标。结合我班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他们已经能用“1”和“许多”来表达事物了,例如:他们在玩桌面游戏时,时常有孩子来跟我说:“老师我只有一个玩具,XX有许多呢!”孩子对“1”和“许多”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还会用“1”和“许多”来描述事物,我设计了“寻找‘1’和‘许多’”这一活动。在活动中,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通过图片观察、实际操作、拼图游戏等,帮助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1”和“许多”,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个”和“许多”个物体,并能感知和理解“1个”和“许多”的关系。

  2,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1”和“许多”,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

  3,体验用“1”和“许多”进行拼图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兔飞飞大卡片。

  2,自制的大苹果树1棵,可取放的苹果人手一个,果篮一个。

  3,“1”和“许多”的大游戏图。

  4,幼儿操作练习“找果子树”。

  5,自制的“1”和“许多”游戏拼图

  活动重点:

  能区分“1个”和“许多”个物体,并能感知和理解“1个”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1”和“许多”,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飞飞大卡片,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叫兔飞飞,他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教师以兔飞飞的口吻演唱歌曲《苹果》。

  师:“刚才兔飞飞唱的是什么歌呀?(苹果)”“那苹果树上有多少苹果呀?”教师出示贴有许多苹果的苹果树,引出“许多”的数概念。

  师:“歌曲里唱的是怎样摘苹果的?”(一个一个摘下来)

  (二)游戏“摘苹果”。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教师请每个小朋友摘1个苹果,边摘边说“我摘了1个苹果”。

  2,师:“刚才我的苹果树上有许多苹果,1个1个被你们摘了下来。那么,许多可以分成多少呢?”(1个、1个、1个的……)

  3,教师请每个小朋友将他们摘的苹果放到果篮里。

  4,师:你们把苹果1个1个地放进果篮里,果篮里有多少苹果呢?(许多)

  5,教师小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集体操作,寻找1和许多。

  1,教师出示“1”和“许多”的大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画面中“1”和“许多”事物。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到的“1”和“许多”事物。

  3,教师再次从事物的大小、颜色、放置的位置、形态等多个角度引导幼儿寻找画面中所包含的“1”和“许多”事物。

  (四)幼儿自主操作练习“找果子树”。

  1,出示“找果子树”练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哪些东西是一个的,用笔把它圈出来。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集体评价幼儿练习,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练习给大家说一说。

  (五)游戏:“1”和“许多”好朋友拼图。

  1,教师出示拼图,讲解游戏玩法:每个小朋友都拿一张拼图,有是1个事物的,有是许多事物的。例如:贴有一个小红色正方形的拼图要去找她的朋友,贴有许多小红色正方形的拼图,两个好朋友一拼变成一张贴有许多红色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

  2,幼儿拿着自己的拼图去找好朋友,最后完成拼图,进行展示。

  (六)延伸活动:寻找身边的“1”和“许多”。

  引导幼儿在周围的环境中,寻找“1”和“许多”。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7

  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活动,感知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感知理解“1”和“许多”的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

  ppt、玩具萝卜、糖果若干、盒子等。

  活动过程

  1,以“小兔过生日”为主题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感知“1”和“许多”:以小兔请了谁,有多少客人,结合ppt让幼儿感知1只熊和许多小鸡。

  3,幼儿区分:1和许多

  4,游戏:拔萝卜送礼物。

  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拔一颗萝卜,然后送一颗萝卜,感知“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及其包含关系。

  5,游戏:变魔术(巩固1和许多)

  教师变魔术,幼儿说教师变出1还是许多。

  6,分享教育,唱生日歌吃糖果自然结束。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8

  活动名称:

  “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鸡头饰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虫若干,2、母鸡头饰一个,小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演母鸡妈、幼儿扮演小鸡,以游戏的形式出场。

  教师:“我是鸡妈妈,你们是小鸡宝宝”(老师带幼儿出场)。

  教师:“你们看,鸡妈妈有多少小鸡宝宝?(许多小鸡)

  有多少鸡妈妈呀?(一只鸡妈妈)咱们一起去捉小虫吧?

  二、游戏:小鸡捉虫

  首先要求每只鸡宝宝只能捉一只小虫。一只一只的送到鸡妈妈的小筐里。一边放一边说(我捉到了一只小虫)

  讲评:刚才筐里没有小虫,你们每人捉一只,小筐里变成多少小虫?(许多小虫)

  然后,每只小鸡再从小筐中那一只小虫。一边拿一边说(我拿走了一只小虫)讲评:刚才筐里有许多小虫,你们每人拿走一只,小筐里的小虫还有么?(没有)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26页,观察方框里有什么?

  哪个方框里是一个东西,哪个方框里是许多个东西?请幼儿用手指一指。

  请小朋友给在有许多东西的方框旁涂上黑色。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

  2、能正确说出"一个"和"许多"

  3、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萝卜卡片若干、兔子耳朵头饰若干(数量均和幼儿的数量相等)、两个小筐子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课,有请可爱的小白兔,→幻灯片小白兔

  (二)游戏拔萝卜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每个人都带上兔耳朵头饰扮演小兔子→(黑板上贴了许多的萝卜卡片)老师问:"小朋友们看看山上有多少萝卜啊?"(引导他们说出有许多)那现在我们一起上山拔萝卜吧→每人拔一个,而且要边拔边说"我拔了一个萝卜"→拔完了,老师问:"现在山上还有萝卜吗?"(幼儿答)→"你的手里现在有几个萝卜?"(幼儿答)→"刚才山上有许多的萝卜怎么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呢?"(幼儿答)→引导并讲出"许多"的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萝卜看起来好好吃哦,而且萝卜很有营养小朋友多吃萝卜呢会少生病哦,你们想不想吃呢?(幼儿答)→可是刚拔的萝卜凉凉的又不干净我们吃了会肚子疼的,不如我们让厨师给我们做成好吃的`菜吧→收萝卜→"我放了一个萝卜"→老师问:"你的手里还有萝卜吗?"(幼儿答)→"筐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幼儿答)→"刚才筐子里一个也没有现在怎么有许多的萝卜呢?→"引导并讲出"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就成了许多萝卜"

  总结:

  "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1,一个一个的"1"和在一起就成了"许多"延伸: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1和"许多",我们一起来找找吧→使用幻灯片看图并引导幼儿正确说出1和"许多"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

  2,尝试讲出故事中感兴趣的部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配具有音效的对话),大、小图书各一本,狮子表情图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更换发型的经历;欣赏过动物角色的故事。

  活动过程

  1,采访小朋友换发型的感受,调动对发型的已有经验。

  (1)指导语:今天的发型有什么改变?换了新发型有什么感觉?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伙伴发型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经历讲出换发型时的心情,为故事中的线索做铺垫。

  (2)指导语:有一只狮子也梳了新发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猜想。

  (由于调动了孩子们对发型的经验,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孩子们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对改变发型的看法。)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边播放ppT边带领幼儿欣赏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指导语: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段?

  重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中喜欢的部分。

  (这是个开放的提问,孩子们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得细致,所以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地方基本与预设的关注点一致,在帮助幼儿分享的同时梳理和提炼需要掌握的要点。)

  3,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

  (1)集体讨论狮子表情的变化。

  指导语:狮子喜欢这个发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狮子一共出现了几次不同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重点: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

  (孩子们理解了狮子的表情变化,包括现场探讨了大狮子最后躲在洞里的孤独,让大家印象深刻。可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表达的热情不高,与设想的表现以及平时参与活动的激情很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调整后,在这个环节我加入了如果你是狮子,心里感觉怎样,效果也不十分明显。)

  (2)幼儿操作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故事中的语言再现故事。

  指导语:在什么情况下狮子出现这样的表情变化?

  重点:摆表情图的重点情节;讲的重点使用故事中的语言。

  (由于材料十分吸引孩子们,大家在操作环节比较投入,但请孩子们讲时,大家都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好,把故事简单呈现,但讲时也没有更多的热烈气氛,显得比较沉闷。)

  活动延伸

  教师展示故事的原版图书,拓展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故事梗概(略有改编)

  大狮子来到小兔子的家,发现小兔子头上梳着一条大辫子,可爱极了!小兔子说:大狮子呀,你的头发真乱啊!大狮子说:是呀,真不好意思!小兔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说:那我来给你梳梳头吧。大狮子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说:好啊,谢谢你!小兔子给大狮子梳头,梳着梳着,给他梳了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头上有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点也不喜欢。太难看啦,太难看啦!大狮子用手捂住脑袋,逃出门去。大狮子跑过小马(陆续跑过水牛、山羊、骆驼)的身边,小马(水牛、山羊、骆驼)说:大狮子,你的头发好特别啊!特别,特别难看吧?大狮子反问。好看,你的头发就像麻花一样,多可爱啊!最后大狮子躲进山洞里,藏起来了。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了。他看见了小马、水牛、山羊、骆驼。小马把辫子梳在鬃毛上,水牛把辫子梳在尾巴上,山羊把辫子梳在胡子上,骆驼把辫子梳在驼峰上。大狮子看到大家,笑着说:哈哈,原来你们也梳辫子啦,真好玩啊!由《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带来的反思

  邓老师:

  您好。看了您的教学案例,活动中有思想有层次的引导式问题,勇于质疑并挑战自我的反思性问题,使这篇案例充满了创新、质疑、探索的精神气质。和您一样,初接触这一案例时,我除了感到童话故事文本的文学性稍差以外,也对孩子们对大狮子的情绪变化不感兴趣颇感疑惑。是您在反思中质疑的难道是描写心理活动的绘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欣赏,提醒我去查阅有关幼儿情绪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解读幼儿的经验水平和学习特点入手来思考与探讨这一问题。

  让我们针对您所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和反思性问题,循着分析幼儿、分析文本素材的思路,来反思这一教学案例。

  一、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应具备的情绪认知水平与社会认知经验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这一故事的欣赏要点。我们知道,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以其有趣的情节、紧扣主题的清晰线索、文学戏剧冲突点的设置以及为此而做的巧妙铺垫,来吸引并打动读者的。《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也是这样。这一故事的戏剧冲突点是惊讶,因此您将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故事的欣赏要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幼儿与大狮子产生惊讶共鸣的话,就能取得预想的教育效果。但无论是面对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还是主动反思后的调整,幼儿一直不惊讶,也就无法沉浸到故事所营造的.特有的情感氛围中。

  惊讶,也就是心理学所指的惊奇这一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惊奇情绪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情绪,这里的信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情境的主观看法或认知评价,是理解客观事实和人类行为的中心。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想法、看法等。当事物或情境表现出与人们原先的以为、认为反差过大时,惊奇才会产生。研究证明,4~5岁儿童才逐渐理解惊奇这一情绪状态,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及共鸣离不开自身的愿望与信念,而且幼儿虽然能够正确说出他人所持有的信念,却较难根据这一信念正确推测他人的愿望(想要还是不想要)。

  结合故事情节,大狮子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新发型感到惊讶呢?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说出自己认为什么样的发型好看,但通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以及后来大狮子看到全体小动物都梳了辫子后释然的情绪,我们可以读出他对难看发型的看法(信念):第一是大家比较少采用的特别(各色)发型,第二是男生梳了女生的发型。于是他开始时不想要这样的发型,尽管众多小动物当时就告诉他大辫子多可爱啊。但当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发型不再特别、各色时,他也就不再纠结于男、女,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新发型。

  按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中班4~5岁幼儿对理解大狮子的这一信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还处于以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推断他人的阶段。对于发型、衣着,他们会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想要和不想要的愿望,却并无性别成见以及让会不会各色这类的想法来束缚他们自由自在的思维与心灵,而且当今社会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态度是十分宽容和开放的,幼儿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有关发型的明确的男、女界限,以及标新立异是难为情的这一类几乎是二三十年前的社会观念。因此他们难以由己推人地理解大狮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倒可能有点儿迷惑于狮子的大惊小怪。

  让我们循着教师的提问,层层递进地分析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进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引导幼儿对改变发型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明显可以理解到这些情绪变化(其实这里的理解到更准确地说似乎应该是识别到,即幼儿只是进行了情绪判断与识别)。但对于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真正指向个体信念的提问,幼儿则是表达的热情不高、效果也不十分明显,说明幼儿并不能深刻地去理解故事中基于大狮子信念的看法。即使后来教师使用移情的方法再提出如果你是大狮子,心里感觉怎样,他们仍然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大狮子认为标新立异、男扮女装是难看的想法。于是幼儿无法和大狮子一样惊讶,无法感悟由惊讶而营造的故事意境与效果,教师期待的平时参与活动的激情没有出现,孩子们复述故事时更是简单呈现、没有更热烈的气氛、显得比较闷。这些表现证明了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

  二、你最喜欢的故事是哪一段?该班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的特点

  这一提问体现了鼓励幼儿个性化、自由欣赏故事的理念,孩子们的回答也为我们分析他们喜欢的故事类型提供了依据。他们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可见,幼儿喜欢的故事显著呈现着对话重复与有趣、动作性强、大家都一样以及互相帮助等状态描述的特点。而教师作为第一目标提出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在故事文本中只以一个比较抽象的吓了一跳来交待作为戏剧冲突点的惊讶,这怎么可能使惊讶产生异峰突起的文学效果,从而鼓动起孩子们的欣赏热情与兴趣呢?对比来看,故事中以捂着脑袋,逃出门去、躲进、藏起来等相对生动的动作描写了大狮子的害羞,就使孩子们现场探讨了大狮子最后躲在洞里的孤独,让大家印象深刻。可见,能打动幼儿、让幼儿浸润其间的文学作品,必须充分运用有趣的对话、形象的动作以及能打动孩子的状态描写这些文学手段,来巧妙地编织线索、铺垫情节并揭晓结局。

  其实,教师对幼儿的故事欣赏特点与经验是心里有数的。案例中,您虽然将感受情绪作为了故事的首要目标,但却在教学的设计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重点描画了大狮子的一路狂奔以及与小动物的对话,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经过截图、特技处理的动态ppT,将故事里动物的对话提前做成录音音效,果然孩子们对这一段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的故事部分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绘本不适合孩子欣赏?激发幼儿热情与主动参与的策略

  难道描写惊奇这一基于信念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的童话故事真的不适合幼儿欣赏吗?还记得一本名为《兔子先生去散步》的绘本吗?它通过兔子在散步路上遇到的重重险情,以标志为线索,以看见标志形成个性化解释(看法或者信念)意想不到的结果反馈的情节铺垫方式,以滑落、跌倒、掉进、逃出等构成戏剧冲突点,最终以哥俩好这一孩子们喜欢的在一起(大团圆)的状态为结局,生动描画了与惊奇相关的惊讶、惊恐、惊喜等一系列情绪。对于标志,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孩子们并不陌生,诸如交通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早已为孩子们初步形成标志是便利人们生活、提醒人们小心的这一信念打下了基础。曾有教师把这一绘本改编成童话故事,给中、大班的幼儿欣赏,孩子们完全被故事吸引,跟着兔子先生不安、疑虑、惊恐、惊喜,较好地体验了相应的情绪变化,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把《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与《兔子先生去散步》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本案例中教学活动没有达到教学效果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选择教学资源(故事文本)的失误。根据中班幼儿的欣赏特点,教师选择的童话故事应具有以下文学特征:

  语言表述,以生动有趣、充满机智、韵律感强、语音语调感强且重复较多的对话和大段的动作性叙事描述为主,描述场景时的语言要具有画面感、色彩感强的特征;

  叙事情节,三段对比式的叙事方式较多,带有循环重复的元素,属于开放式的重复,情节在角色的行动与结果的对比中推进,使读者被故事情节牵引而深入地对比;

  情感线索,较紧密地随故事结构展开,故事虽有悬念,但在幼儿可联想的心理空间内起伏,符合幼儿的心理承受力,还有的作品出现了心理活动描写;

  主题表达,以惩恶扬善的基本伦理、正义战胜的昂扬基调为主,具体分为表达朋友情义、爱的主题和想像的世界、聪明机智、诚实等。

  四、你从哪里知道的?教育活动反思中对幼儿反应的具体描述

  这一提问本来是老师问孩子们的,目的是引导幼儿注意欣赏文学作品的细节、描画手段、氛围与意境。但这一案例还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观察、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参与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质疑与反思。正是教师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具体记录,才使我们能从解读幼儿的经验、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入手,更加准确地锁定问题,正确归因并为找到解决策略提供有效路径。我在分析中不厌其烦地引用教师的原文,意在于此。

  这一案例也有让我们感到些许遗憾的地方,在很关键的第三步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幼儿没有如教师期待的热烈讨论狮子的情绪变化,没有热情参与复述故事。这里教师应该呈现几条有代表性的幼儿的具体回答,以使我们能够循着孩子们的思想,进一步探讨、分析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狮子的大惊小怪的。

  当教师们把问向孩子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也用于反问自己时,我们将会更深透地理解并遵循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幼儿、研究领域学科与教学资源、研究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鸭妈妈头饰。

  2、积木若干。

  3、糖果若干。

  4、大篮子一个。

  5、课件。

  活动难点:

  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1和许多。

  师:小鸭子们,这里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跟她们打个招呼吧?

  我们的鸭宝宝真有礼貌。今天,鸭妈妈我要带你们这些鸭宝宝到小熊家去做客,你们看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鸭宝宝?

  幼:1只鸭妈妈,许多鸭宝宝。

  二、创设情境“去小熊家做客”。

  师:真棒,那我们去小熊家吧!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鸭宝宝,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鸭宝宝,要去小熊家里。

  师:小熊家到了,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的家吧。(播放课件)

  幼: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大杯子,许多小杯子,一个大鱼缸,许多小鱼缸。

  师:咦,这这里怎么没有鱼啊,奥,原来是请我们鸭宝宝帮忙,鸭宝宝愿意吗?那该怎么去放呢?我们来听听小熊的要求。(播放录音1、2段,说明操作规则小缸放一条,大缸放许多条。)

  师:鸭宝宝们,你们会了吗?

  那好,转过身,到后面的桌子上,找到鱼缸,快快帮小熊的忙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四、游戏“小熊送礼物”。

  师:鸭宝宝们真的很棒,这么快就帮小熊完成了任务。我们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我们鸭宝宝,你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许多),(播放录音3段)。说明拿棒棒糖的规则,即每个鸭宝宝只能拿1根棒棒糖)现在请鸭宝宝上台拿,但是要告诉小朋友,我拿了一根棒棒糖。

  五、结束语。

  师: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吧?——一只鸭妈妈,许多鸭宝宝,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鸭宝宝,我们要回家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区分1和许多,知道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哪些东西的数量是许多。活动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首先这次活动中有很多优点,比如能用故事情节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使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并且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使孩子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幼儿对“许多”理解不清楚,另外,操作材料应该在丰富一些,这样会更精彩。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教案07-18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2-12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03-29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别1和许多》07-15

数学《1和许多》小班教案含反思08-29

1和许多小班数学教案07-29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01-04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和许多》02-18

小班数学《感知“1”和“许多”》教案03-29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