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1 08:54:21 一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

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多媒体画面,画面中大头儿子,到超市想买一盒水彩笔,摸头自问:超市这么大,我该到哪儿去找呢?

  2.提问: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3.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回答大头儿子提出的问题。

  2.学生说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

  (1)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

  3.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

  4.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谈话:小朋友,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们圈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点击画面上的动物,画上圈,并发出该动物的鸣叫声。除了图上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

  (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来表示。

  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

  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

  (3)学生首先认识题中的小动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动物。学生在跳跃轻快的音乐声中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并回答。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4)小组讨论,学生纷纷互相说出各在哪里行驶。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六、课末板书设计

  分一分

  按同一标准分按不同的标准分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

  (1)54=50+()68=8+()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2)30+(7-2)=70-40+5=

  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进入第二关.)

  1.揭示课题.

  (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

  (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现在,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

  (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

  (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2.教学36-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

  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

  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

  ④学生互相说.

  (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

  28-6=__66-5=__

  /\↑/\

  20□─┘□□□

  3.教学36-20=.

  (1)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让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提问:为什么不从6根里拿走2根呢?(因为要减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怎样想36-20=?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6页,填上方框里的数,并同桌讨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3)练一练:

  48-30=__77-50=__

  /\↑/\

  40□│□□

  └────┘□

  4.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先把36分成30和6;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

  (唐老鸭):你们真了不起,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加油呀!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

  1.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第1题.

  45-()=()

  问:括号里填多少?为什么?(因为去掉的是3个一),45-3等于多少?(说出计算方法.)

  ②出示图(2).(方法同上.)

  2.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火车就开得快.

  ①54-2=__②54-20=__

  /\↑/\

  50□─┘□□□

  直接说得数

  ③76-60=____④88-5=____

  ⑤47-6=____

  3.第57页“做一做”第2、3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判断对错.(错误的要改正.)

  小朋友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动物学校里有小羊、小猫、小猴、小狗.它们每个都做了一道题.小朋友们,你们也当一回小老师,看看它们都做对了吗?

  56-3=5399-80=19

  47-2=2786-50=30

  你们说它们中间谁最聪明,学得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做题时要细心.

  5.开锁游戏(电脑演示).

  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

  6.翻板游戏.

  20+11=

  64-3=

  76-40=

  25+2=

  38-7=

  87-40=

  45+3=

  81-50=

  17+40=

  你们看,这里有9块板,可以拼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画,你们想拼出这幅画吗?只要你做对每块板后面的每一道题,就能把这幅图拼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吧!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幅画拼出来了,漂亮吗?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你看,他们多高兴呀!你们想带红领巾吗?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带上红领巾,最后老师祝你们早日带上红领巾.

  四、课堂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

  六、闯过三关,进入数学王国(课件演示.)

  同学们,你们看,数学王国里多有意思呀,我们以后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你们愿意学吗?

  教学设计说明

  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比较少,在每节课上逐渐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在全课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特别选择36+2和36+20,为学习36-2和36-20时的迁移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主动获取新知,在分组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提出2个问题,为什么从6根里拿出2根?为什么从3捆里拿出2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对比36-2和36-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口算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贯穿在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巩固练习更是设计了多个游戏,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①使学生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②认识计数单位百、数位百位,以及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③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数的复习

  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生起来数。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

  四、数的组成的复习。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

  (板书该数)

  2、你能有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

  3、请几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

  问:刚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组成。

  4、这回小猫也介绍了几个数,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小猫。大象。小兔。让学生在练习纸中做一做。

  做完后汇报,其中,小猫: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大1。请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哦,小猫是根据数据数位上的数来介绍的。

  除了小猫指着个位和十位以外,我们还认识哪个数位?(百位)

  它们这三位是怎样排的?

  板书:百位十位个位

  (各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的数表示……百位上的数表示……)

  写的数是两位数的请举手,三位数的起立,一位数的招手。

  5、请个位上的数是7的同学起立。

  请十位上的数是5的同学起立。

  请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能把像这样的数都找出来吗?写一写练习纸上)

  五、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

  2、你写的这个数和老师写的这个数来比一比(板书),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4、完成练习,校对。说说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符号把它们连起来吗?

  ()>()>()>()>()

  ()<()<()<()<()

  请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小蜜蜂们也排着队出发去采蜜了(出示图片)它们该采哪朵花呢?

  你能帮它找一找吗?完成练习。

  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师: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数,复习了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大小的比较……

  七、游戏:抢答

  在64和66的中间

  比79少1

  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1

  由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

  教学目标: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 练习四5。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领巾够不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为什么?(40<46,所以不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6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孰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九第5、6题主题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练习

  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把学生零散的`语言进行整理:柜台上摆着饼干、小蛋糕、巧克力、薯片要6元,饼干4元一块蛋糕3元, 一筒薯片要6元,小云想买3包饼干,小红想买2盒巧克力,小明想买5块蛋糕。他们3个各要用多少钱?

  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 3×5=15 5×2=10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说给大家听)

  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三、四人小组讨论。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3、4题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九种人民币,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2、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学生答: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组内交流,初步认知。

  每个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知道它是多少元。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大写的'汉字还有壹、贰、伍等。

  板书:壹、贰、伍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我是通过看颜色认识的。1元是绿色的。

  生2:我还认识5角的纸币,5角的正面有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像,背面有国徽。

  小结:

  1、认识人民币的办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颜色、数值,还可以通过图案进行辨认,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辨认。

  2、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1)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分类的方法。

  (纸币和硬币)

  (2)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角、分)

  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

  这些付款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

  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板书:1角=10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后强调:认识人民币可以通过颜色、图案、文字来辨别,以及1元=10角,1角=10分)

  (1)填数。

  1角=()分

  8角=()分

  70分=()角

  60分=()角

  2元=()角

  30角=()元

  3元2角=()角

  4角8分=()分

  12角=()元()角

  12分=()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7分=2分

  12分○5分=1角7分

  90元○4元=94元

  8角○3角=1元1角

  40分○60分=1元

  9角○5角=1元4角

 1、在○里填上“>”、“<”或“=”。

  9角○1元  8角9分○9角8分  1元○10角  3角7分○4角

  9分○1角  1元○9角  9分4元○4角4分  8元4角○10元

  2、计算。

  5角+2角=  7元+3角=  5分+4分=  3元4角-8角=

  2元8角+5角=  30元+8元=  1元-7角=  1元-10分=

 一、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3、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张2元和()张1元。

  二、应用题

  1、明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去50元,还剩多少元?

  2、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

  3、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用去16元后还剩下1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钱?

  4、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个56元的足球和一个40元的篮球,王老师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1

  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6指)它添上2是几?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一是几?

  2.故事引入:

  师:在数学王国里,数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设计问题情景目的一是复习9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二是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生: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0合在一起……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关于数10,你想知道它的什么?

  (在这里让学生提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它,好吗?

  a)学习10的含义

  i.出示主体图:和平广场。

  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ii.汇报交流数的结果。

  师:哪个组愿意汇报你们组数的情况?

  谁还有补充?

  iii.学生动手摆学具:

  师: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摆一个图案,看谁想的好、摆的快。

  生:我用10小棒摆了…

  师: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个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数学就在身边。)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象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捆小棒,一组的.人数,都可以用10来表示。大家看,“10”的字型象什么?

  b)学习10的顺序

  i.作排队游戏:

  师:请小朋友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

  如果让第一排有10的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人?

  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那一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ii.教学“尺图”

  师: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那里,为什么?

  生: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请同学们把空格里的数字补上。

  问: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排法。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3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4

  1~5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

  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8题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突破措施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再示范写。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数数,在数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数的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有序地去数。关于数的意义的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体会1~5各数的意义,再联系生活,广泛选取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教师教拿笔姿势

  5、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

  描红。

  四:练一练

  自主练习的第1~8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

  (师生一起测量。)

  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师: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

  (2名学生同时上台。)

  师: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师: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进行比较,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测量。)

  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师: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动三: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

  师:那就自己完成吧!

  (学生独立完成。)

  (四)活动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6-1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1-22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优选]06-12

[集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5

(精品)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1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8-16

【精】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5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热】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