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教案(共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唱脸谱》,激发学生了解京剧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中国的京剧脸谱,并且可以掌握演唱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
欣赏全曲,并能用准确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唱脸谱》。
教学准备:
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苏三起解》,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课。
1、简介京剧的形成。
2、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京剧的知识。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京剧的行当及京剧中的角色的扮演。
3、多媒体播放《唱脸谱》,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学生听歌曲,自由谈论。
4、歌曲范唱。
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5、学唱新歌。
(1)、教师领唱,学生随教师指挥一起跟唱。
(2)、难点突破,倚音、下滑音。
(3)、随教师一起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八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杏花天影》的音乐情绪。
二、熟练掌握《杏花天影》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一、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二、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欣赏了《杏花天影》,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朗诵诗歌,体验诗中之情。
2、学唱《杏花天影》。
A、老师范唱《杏花天影》。
B、师教唱《杏花天影》主旋律。
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发现什么了吗?
生:曲调慢。
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3、听赏合唱曲《杏花天影》。
边听边思考歌曲唱法。
4、听赏埙吹奏的《杏花天影》。
为了深切体会这种情感,请同学们欣赏埙吹奏《杏花天影》,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想象。
三、结束本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4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的音乐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聆听学习了国内外众多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授课教师选择的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欧美览胜”中的相关内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和欣赏以芬兰民歌改编的《在森林和原野》为主线。授课教师运用聆听、歌唱、合作、小乐器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型、情绪、演唱形式等方面,整体感知船歌的风格,辨别演唱和演奏形式的异同,并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基础上,采用以学测评的模式,在教中学,在测中学,同时,感知欧洲当地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在聆听、演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认识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识。
3.教师教学生用排箫吹奏《桑塔露琪亚》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旋律伴奏。
4.教师教学生辨别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箫为一声部伴奏。
2.能准确辨别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调。
(三)教学重点
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的主旋律声部。
(四)教学难点
通过不同作品的赏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辨歌曲,展示地图
问题1:同学们,请仔细聆听作品,结合地图,找出相对应的国家。
问题2:观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亚》。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聆听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用地图导入国家,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再运用视频介绍导入——意大利。
2.播放介绍意大利的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音乐及文化。
(二)教唱《桑塔露琪亚》(出示课题)
1.初步聆听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并随乐打拍子,初步感知船歌摇曳的特点。
2.节奏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拍击预设节奏型,使学生在了解三拍子强弱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拍出重音,初步感知作品情绪。
3.分析节拍及情绪特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音乐情绪,为下面划分段落做情绪上的铺垫。
4.作品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船歌”的特点。
5.进一步感受作品
设计意图:分乐段对比A段与B段的情绪差异,引导学生观察曲谱上旋律线的走向。
6.介绍并听辨大小调
设计意图:自上而下地进行知识串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欣赏聆听,以作品的情绪对比为主线,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然后,教师演奏《青春舞曲》(旋律高八度、低八度慢速弹奏),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及视觉的双重感受辨别“西洋大小调”。
7.母音模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看指挥手势,边用母音模唱旋律,为接下来的填词演唱做准备。
8.填词演唱
设计意图:将情绪融入歌词,让学生自学演唱歌曲主旋律。
9.加入排箫,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请排箫社团的学生吹奏旋律中的骨干音,其余学生带歌词演唱主旋律,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多声部音乐的和谐。
10.评价测试
设计意图:利用测评,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接下来《在森林和原野》的导入做准备。
(三)欣赏《在森林和原野》
1.初听作品(四重奏片段)
设计意图:介绍作品背景,进行导入,并让学生了解有关弦乐四重奏、弦乐器、室内乐的相关知识;以学唱作品为评测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歌曲的演奏形式。
2.评价测试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辨别出小提琴独奏、弦乐合奏、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合奏。
(四)总结
1.梳理重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整理本节课的相关重难点,带领学生再次强化记忆。
2.结语
设计意图:利用语言结束课程。
四、教学反思
在准备本节公开课的过程中,基于“艺术测评”的背景,授课教师思考了如何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整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授课教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一直以测评为有效手段,服务于教学本身。不论是课前情境的导入,还是课中的所有评价测试,教师的安排都是在翻看了苏教版七年级、八年级四册音乐书后,结合本单元授课内容有机选择并不断整合的结果。这些作品多为艺术测评中的一级演唱曲目或一级欣赏曲目。在最终的艺术测评中,音乐教师本身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演唱形式、演奏形式、作品国家、作品体裁、曲作者等。授课教师在本节公开课中以测评为切入点和线索,贯穿整节课,着眼于归纳、梳理整个三年的音乐知识,带领学生统一复习已学知识,并为未学知识先行做好铺垫。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发现,这种新颖的授课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知识点,使其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在学唱《桑塔露琪亚》的环节,授课教师在尊重学生听觉的基础上,以聆听、欣赏为主,尝试让学生通过听辨,感知作品情绪的变化。随后,通过旋律线的对比,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划分段落,更直接、更科学地带给学生全新的音乐体验。最后,在欣赏《在森林和原野》时,教师也以测评为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授课教师以学为测,以测用学,紧密围绕测评要求,努力将每个知识点都归纳、梳理好,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引入校本课程
在平时的音乐课中,如何通过有效手段让校本课程真正服务于音乐课程本身,是授课教师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排箫是本校的校本课程。除了每周一次的社团排练,该课程也可以让排箫社团的学生发挥作用。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排练作品也并非音乐教材中的`,教师发现,排箫社团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每周社团课上的排箫学习及社团展示。在本节公开课教唱《桑塔露琪亚》时,授课教师尝试用排箫抓取主旋律声部中的骨干音,让排箫社团的学生练习吹奏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主旋律伴奏,给予排箫社团的学生一个除正常社团排练之外的自我展示机会。在实践中融入校本课程,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在上课时,学生在这一环节兴趣盎然。师生配合,达到了共赢。
综上所述,授课教师认为,运用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梳理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从聆听、歌唱的角度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考点。这远比在课堂上罗列单一的知识点更加科学、有效。授课教师依据本校学生的学情,在艺术测评的背景下,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学以致用。通过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授课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手段,构建了学生正确的审美导向。
八年级音乐教案5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唱歌《阳关三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什么乐器呢?
(2)交流知识
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
①提问:琴面上的白点的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
②老师介绍古琴的结构:琴有头、颈、肩、腰、尾、足,琴的背面有两个孔,是古琴的出音孔。
③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④老师介绍琴名与音色
⑤听一段古琴曲,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
⑥老师讲解琴歌的基本概念
2、(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五、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
二、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
问:通过听赏,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播放录音。
3.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几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教师简介编钟、骨笛和埙的相关知识。
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五)课堂练习:
1、看图识乐器
2、听音乐辨别乐器音色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学目标
1.在两段唱腔的欣赏过程中,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及培养学生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的内心情感。
2.借助教材内容,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点。
3.(1)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这两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欣赏歌曲《粉墨人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是哪种艺术形式?生:京剧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晴》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的梨园风采——京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结合课本我们来了解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它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相继进京,结合当时流行的昆曲、秦腔、汉剧等,并结合北京地方方言,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在发展过程中,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雕塑等多种类。
教师:从图片上可以发现京剧服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华丽、颜色鲜艳、刺绣精美
教师:很好。京剧服饰首要特点就是华丽,材质一般用绸缎,刺绣精美,视觉效果好。常用的道具:刀、枪、剑、马鞭等。头饰也是很精美、华丽。(图片展示)
教师:了解了京剧的服饰与道具,就不得不说京剧行当。京剧可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老生、小生、武生等(男性角色)
旦: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女性角色)净: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丑:文丑、武丑
教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发现京剧的妆容与平时我们所见到的大不同。京剧化妆。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它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以庄重而富有夸张的图案和鲜明斑斓的色彩,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造型。
教师:京剧形成后,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此后才人辈出,以四大名
大为主要代表人物。同学们知道四大名旦是哪些人?
学生:梅兰芳等
教师:介绍梅兰芳。了解了梅兰芳,就让我们一起见识他是如何演绎女性的柔美情怀。欣赏《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晴》,叙述该唱段的音乐特点和情绪
学生:哀怨
教师:音乐华丽委婉,表现杨玉环自怨自艾的惆怅心情,这样的唱腔就是四平调。教师总结梅派唱腔的特点。
教师:京剧旦角的流派有很多,除了梅派之外还有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他们在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尚派的《双扬公主》、程派的《窦娥冤》、荀派的《红娘》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来欣赏这些优秀剧目。
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体会一下旦行和生行这两个行当的不同之处。
完整聆听唱段,并思考:生角的嗓音有什么特点?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它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
跟随老师模仿演唱“我正在城上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一句,注意咬字准确。教师简介唱段内容。教师简介马连良。对比分析旦行与生行
总结与交流
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声腔艺术丰富多彩,表演异彩纷呈。希望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
八年级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三、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意境。
教学重点: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载,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也。’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
4、欣赏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
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三、教师总结。
八年级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听、看音乐剧,体会音乐剧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音乐剧的表演形式。
2.过程与方法:
感受音乐剧的经典片段,丰富情感体验,增强表现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模仿音乐剧的形式表演,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培养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听看音乐剧,体会音乐剧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音乐剧的表演形式。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剧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由于生节奏的的加快,现在人越来越注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了,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在课余时间你喜欢采取哪些方式放松、休闲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二、音乐剧欣赏
1、欣赏
师:看电影也是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老师带来两个电影片段,
我们来看看。出示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歌曲
〈孤独的牧羊人〉师:这两首歌曲同出于哪一部电影呢?歌曲的名字你知道吗?这电影是根据哪部经典音乐剧改编的呢?
2、了解音乐剧的相关知识。
师:音乐剧亦称为“音乐喜剧”、百老汇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发展而成的一种娱乐性音乐体裁。概括的说,音乐剧是一种歌、舞、演并重的现代舞台综合艺术形式,常以叙事为主的戏剧,结合优美通俗的人声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态动作来进行表演,其内容轻松,音乐通俗易懂,体裁内容广泛。
音乐剧的发展,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戏剧界人士终于发现世界上的.音乐剧不仅有动人的故事、赏心悦目的歌舞、令人炫目的舞台,而且,这些载歌载舞、又说又唱的舞台形式,在艺术构成上与我国的戏曲非常接近。于是他们引进欧美音乐剧的成功经验和优良剧目,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戏剧有效嫁接,产生出了式的、现代化的本土音乐剧艺术。
师:音乐剧表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请你来说说音乐剧表演包括哪些表演形式?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3、概述音乐剧及发展。
4、欣赏经典剧目《金沙》
-----《总有一天》
三、欣赏分析
1、学生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
3、教师提出问题:
(1)作品《总有一天》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作品的演唱风格为流行风格。
(2)歌剧与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和表演形式有什么不同?
音乐剧中的歌曲演唱多用流行风格,而歌剧中的歌曲多用美声或民族风格(特指歌剧)音乐剧中的舞蹈多为唱者自舞,而歌剧中的舞蹈多为单纯的舞蹈表演。
(3)在音乐剧中,歌曲有什么样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戏剧表现力。
(4)《总有一天》在剧中开与结尾演唱,在两个场景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开时重在突出对未知的希冀与探索,而结尾却表达了一种分离的痛苦与刻骨的思念。
(5)通过欣赏《总有一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一步分析,深入体会。同时,讲述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4、再一次聆听《总有一天》,更深入的感受体会作品。
四、实践与创造
完成课后第21页第四题
五、课堂
附《总有一天》歌词
作曲:三宝作词:关山
我常常想,
在几千公尺以下的地核,
那里究竟藏着些什么,一些什么,
如同我的沉默
但岩浆奔涌着,血液流淌着,
就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到了深夜,你就会听见,
那无言的歌。
我常常想,
在几千年那无尽的岁月,
倒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一些什么,
往事起伏错落,
三叶虫的呢喃,恐龙的寂寞,
藏在石头缝里的传说,
闭上眼睛,你就会听见,
那无言的歌
是谁在那里温柔的呼吸,
谁的手把谁的手紧握着,
谁在荒野中点亮了灯火,
再去将夜色轻轻的触摸,
美丽的花纹是谁镌刻,
为她涂抹颜色,
青铜的光芒闪耀着,
刹那间将夜空刺破
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什么,
拨开尘雾和泥土,我会让她复活,
总有一天,让她告诉我,
她曾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生活
八年级音乐教案8
课时:一课时
课题:孤独的牧羊人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弹性的声音和幽默、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了解音乐剧和约德尔调特点。
3、通过欣赏、演唱接触欧美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的愿望和兴趣。
4、学会小组内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分角色表现歌曲,尝试自己设计歌曲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告知学生今天要选出金牌团队和表现优秀的同学,请每一位同学都要努力。
二、视频导入
观视频《孤独的牧羊人》
思考:作品中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三、新歌教唱
1、第一遍聆听听出歌词的'演唱顺序
2、第二遍聆听生谈谈自己对歌曲印象最深的一句
生自由谈谈,师小结。
找出衬词有几处?哪几处是相同的?
唱一唱,用手画画旋律线,体会旋律的特点
3、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师演唱主体部分,生演唱衬词部分。要求生思考主体部分旋律有何共性。
4、生完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5、主体部分有几个角色?他们在做什么呢?
四、拓展与延伸
再次观看视频《孤独的牧羊人》
1、看看歌曲的演唱声音有何特点?
2、了解约德尔调的特点
3、了解音乐剧
五、活动与创造
尝试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六、 总结
七、评出金牌团队以及优秀表现个人
八年级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
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八年级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对歌曲进行分段,并了解各段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同时对比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听辨主题音乐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它的再现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作品的关系。
3、通过学习和欣赏,能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化蝶》,听辨乐曲的主题,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难点:掌握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归纳三次陈述表达了什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相关资料、图片、音乐和视频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由越剧《十八相送》(视频)选段导入。
3、作者简介:
阎肃,词作家,剧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作有歌剧脚本《江姐》,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北京的桥》《长城长》等。还曾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撰写主题歌歌词。
4、歌曲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化蝶》,思考问题:
①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②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
③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①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②第一次陈述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二次陈述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第三次陈述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③第一次陈述:赞美,明亮轻快
第二次陈述:舒缓,依依惜别
第三次陈述:同情,悲切伤感
6、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伴奏学唱。
7、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思考问题:
①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
②爱情主题在再现部出现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压抑凝重b、朦胧暗淡c、明亮轻快
学生欣赏,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8、小结:
《化蝶》的歌词精炼地概括了民间故事《梁祝》中相爱、惜别和化蝶的三个阶段,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音乐教案11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的音乐风格。
2、使学生从音乐中重温历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3、通过赏析,能结合音乐讲述楚汉之争的这一段历史,初步知晓音乐描述历史事件的一些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相关知识。
2、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
教学难点
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教具
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
教法
演示、体验、讲授。
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开发右脑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构造及其音色特点。音乐的情感体验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唱)。
“一边倒”。
二、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并提问。)
1、大屏幕上的乐器叫什么?
2、观看大屏幕,了解琵琶的基本构造。
3、播放一首琵琶独奏曲的片段。
4、听乐曲,试回答琵琶的音色。
举例:你知道此乐器独奏的乐曲有哪些?
5、欣赏乐曲片段,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十面埋伏》。)
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1、叙事曲。
2、讲述和十面埋伏相关的历史楚汉之争。
3、乐曲取材。
4、播放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师)跟随音乐进行讲解,每一段音乐情绪的变化,描写场景的变化等。
四、《十面埋伏》不仅是我国琵琶武曲中的精品,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并被誉为我国十大名曲之一。
中国十大名曲有哪十首?(试回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琵琶的结构;音乐体裁叙事曲的风格;重温了历史楚汉之争;历史与音乐相结合,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力。
六、作业
1、课下重新欣赏音乐《十面埋伏》。
2、通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八年级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进行欣赏,通过聆听、感受、模唱、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主课题:母亲的情怀。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
二、感受欣赏
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一)游源头(引子部分)
师:先让我们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仔细听辨,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演奏的?源头是由几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旋律线是小波浪起伏还是激流澎湃?
(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
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
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
师:作者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
(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
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02:50~03:43)
音乐(2)B、岸边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03:44~04:32)音乐(3)C、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嬉戏。(05:04~06:26)
(采用了音乐活动“听主题连线”的方式进一步感知交响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四)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①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②思考:斯美塔那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民心灵的呼唤,呼唤着他们心中的祖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艺术拓展创编
①斯美塔那资料收集
②母亲河(中外)
③朗诵(主题音乐为背景)
④舞蹈(随主题音乐做波浪动作)
四、
1、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作描绘的母亲河中蕴含斯美塔那对于生命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2、你能说出哪些我们所热爱的自己的河流吗?有没有描绘这些河流的作品呢?我们家乡有没有河流呢?同学们今天回去后尝试着用我们擅长的艺术形式,如写首小诗、画幅画、唱首歌、写一小段曲调啊,把我们对家乡河流的情感表达出来。
八年级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音画这种题材的音乐,并体会这种题材的表现方法及特点。
2、想象并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与重点:
1、对两首音乐的欣赏(建议:难点为正确感悟两首音乐作品的意境美,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体会音乐作品对自然风光的描绘
教材分析:
1、九寨沟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因为仅有九个藏族村斋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本课为节选自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
2、音乐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特点是立足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又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清新脱俗。
3、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有力的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乐曲在琶音与分解和弦中结束。
4、《日出》是一部游记音乐表现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关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接着英国管吹起一段晨曲。
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通过对两部音乐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用音乐的形式表现美丽的大自然;进一步了解音画这种音乐题材。
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乐资料、搜集相关音乐素材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
复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听由著名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通俗歌曲《神奇的九寨》。引入新课:九寨沟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因为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
三、教材分析
1、《九寨沟音画》
本课为节选自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
音乐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特点是立足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又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清新脱俗。
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有力的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乐曲在琶音与分解和弦中结束。
2、作品欣赏《瀑布与溪流》,并同时观看九寨沟风情图片。
请同学们在聆听的同时发挥想象,体会所感觉到的意境。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用美妙的诗句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表达。
3、《日出》
《日出》是一部游记音乐表现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接着英国管吹起一段晨曲。
4、作品欣赏
启迪学生认真体会:
这首作品是首游记音乐,乐曲中定音鼓所表现的形象、短笛所代表的形象、以及单件乐器的独奏和乐队合奏的不同效果。 5、课堂总结
请学生来谈谈比较各种不同效果后的感受:
音乐进行有时间上的规律、定音鼓由弱渐强表现太阳渐出、短笛模仿鸟鸣等等。
单元总结:
本单元意在教导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创造一个绿色的、美丽的地球。
八年级音乐教案14
教学内容:
1、能够跟着音乐足球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的律动用肢体表现音乐的节奏。
2、感受其他各组同学设计的动作,互相学习。
3、跟着音乐的律动自己编创。
教学目的:
1、音乐与活动课旨在训练学生通过听、动觉的联觉效应,通过音乐刺激感官,使全身对音乐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做出反应而获得音乐感受,在此体验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2、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体验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开启自身心灵的能力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教师的要求要清楚、具体、明确。
2、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独特的'肢体表达方式。
3、强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和统一。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师:复习歌曲《奥林匹克号角》,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生:全体演唱。(录音)
2、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听赏《生命之杯》。
1、播放乐曲,初听,整体感知。
2、简介。
3、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4、师补充:这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歌曲鼓舞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这首洋溢着生命力量的歌,其传播已超越球赛和国界的范围。它鼓舞人民弘扬个性,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复听《生命之怀》请问: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6、学生回答,教师可做补充。
三、学唱《生命之杯》。
1、感受歌曲: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体会歌曲的含义。
2、学唱歌曲:跟琴学唱。大跳音程延演唱困难时,可以用激发情感来带动气息的准备。
3、拓展歌曲:在了解歌曲的含义的基础上,学生能用正确的情绪和声音演唱。
4、个别表演。(时间允许)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体会。
2、教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歌曲。
八年级音乐教案15
教材分析: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
教学目标:
1、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和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革命热情(情感目标)。
2、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力目标)。
3、舞剧、芭蕾舞剧知识(知识目标)。4、亲自体验芭蕾形体训练和舞剧的表演(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背唱《红色娘子军连歌》教学难点:尝试学习芭蕾片段、舞剧的表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踢踏舞《大河之舞》录像。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踢踏舞。
(二)播放第二个舞蹈《胡桃夹子》录像。这个又是什么舞蹈呢?芭蕾舞。
二、体验芭蕾舞手位,了解芭蕾舞的起源。
师:同学们跳过芭蕾舞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学学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先来看看图解。(播放幻灯片)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芭蕾手位。
师:同学们知道芭蕾舞的起源吗?
师: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演员用足尖舞蹈,芭蕾(包括其它舞蹈)是最能表现情感、善于抒情的,但它又是最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直接叙述一个故事的艺术。后来我们国家也学习了这种高雅的舞蹈,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用芭蕾舞作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比如《红色娘子军》,我们来欣赏这部舞剧的片段。(播放录像)
三、学唱《红色娘子军连歌》
师:同学们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吗?
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电影,后改编为芭蕾舞剧,在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的工农红军
【八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音乐教案06-30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03-24
最新八年级优秀音乐教案01-23
八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30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划船》08-17
八年级音乐教案《巴蜀山歌》08-24
八年级音乐教案(通用15篇)06-30
八年级音乐教案[集合15篇]06-30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对鸟》08-17
音乐接龙音乐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