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牧童短笛》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闻名中外,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复聆听第一乐段,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乐曲情绪。
2、第二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②反复聆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
3、第三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和哪一段相似?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
④反复聆听第三乐段,用心体验乐曲恬静、安逸的情绪。
4、教师对乐曲进行小结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1、了解贺绿汀
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四、再次聆听,体会乐曲的民间风格。
学生聆听音乐,课件播放中国水墨画——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教师分别弹奏《欢乐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乐句,当《牧童短笛》的乐句出现时,学生快速举手示意。
六、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一)拓展欣赏
多媒体欣赏朗朗现场演奏的《牧童短笛》,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教师简单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风琴版、长笛版的。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会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学习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牧童形象田园风味的背景图打击乐器音乐下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二、欣赏乐曲了解性质
1、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
2、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
3、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4、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
(2)听赏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3)听赏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三、乐曲伴奏升华情感
1、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老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3
【设计思路】
《纲要、艺术》的“内容与要求”里说的,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音乐欣赏《牧童短笛》是《我是中国人》主题中的一次集体活动。幼儿对中国民族音乐有初浅的认识,通过音乐律动《牧童之歌》直接把孩子带入音乐主题。活动前幼儿欣赏过水墨动画片《牧笛》,感受田园风味的牧童生活。活动中选用同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画与《牧童短笛》音乐组合,视觉上直观感受水墨画和具有中国风味的旋律的完美统一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绪和形象的变化,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幼儿在“静听细看”中感受中国式的美,在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创编各种牧童和小牛在田边嬉戏的动作,想象各种有趣的游戏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情节,用语言与肢体动作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
2、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增加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点】
跟着音乐节奏创编牧童和小牛游戏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语言与肢体动作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幼儿观看过《牧笛》的动画片,对小牧童的田园生活有初步了解。
(二)环境准备:
1、由牧童及田园风味的水墨画制作成的PPT。
2、牛角头饰和自制短笛,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进入音乐情景(音乐律动《牧童之歌》)
“今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玩,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完整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
(一) 完整欣赏音乐,展开想象
重点提问:
1、田野到了,你们瞧远处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谁?
2、瞧瞧,今天他带谁来了?
(幼儿欣赏音乐,老师用表情提示)
(二) 配乐讲牧童和小牛的故事(配上由水墨画制作成的PPT)
重点提问:
牧童和小牛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分段欣赏
(一)AB段对比分辨
重点提问:
1、哪段音乐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
(模仿跟着音乐吹笛子的动作,教师捕捉孩子的亮点)
2、哪段音乐牧童和小牛在做游戏?
小结:A段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悠闲地吹着短笛。
B段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玩耍。
(二)重点欣赏B段
1、幼儿和老师合作游戏
重点提问: 牧童和小牛会做些什么有趣的游戏?
2、两位幼儿合作
重点提问:请大家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孩子们把平日玩过的游戏都迁移到活动中来,教师提示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游戏。大家猜上来的两个孩子玩的游戏,起到上下互动的作用。)
3、弟弟朋友和妹妹朋友合作游戏
请妹妹朋友做牧童,弟弟朋友做小牛,一起合作跟着音乐做游戏。
(找出亮点:节奏、表情、动作。请几对小朋友做示范,大家一起学一学。)
(三)欣赏A‘段
重点提问:游戏做累了,牧童会干些什么呀?
小结: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四、完整表演
提供牛角和短笛,分角色进行完整表演。
(提供道具,进一步让幼儿融入音乐情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天真的牧童和淘气的小牛,完整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大胆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活动评析】
(一)活动的选材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选用同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画与《牧童短笛》音乐组合,视觉上直观感受水墨画和具有中国风味的旋律的完美统一给人带来的美感。幼儿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获得美的感受,从而大胆的表达表现。
(二)根据乐曲内容,以角色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幼儿有情感地参与其中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以牧童的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三)善于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基调
《牧童短笛》的A段清新悠闲,B段活跃欢快。教师通过音乐故事,帮助幼儿区分音乐段落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差异,能够准确地表现和传授引导幼儿在领会各种情绪、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4
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赏析-阅读-学唱-交流-表现等环节,从感知入手,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逐渐升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学生会欣赏、善交流、能创造的艺术能力。本课拟采用多科切入、横向渗透的形式,充分发挥艺术教师自身的学科优势,取长补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其更具人文性。
程序:
一、激趣
1、教师自我介绍
2、为大家表演节目:老师唱一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3、对学生提出要求聆听音乐感受词曲之美交流感受初步感知主题(这一环节目的是活跃气氛)
二、揭示课题
1、出示画面:李可染的《牧牛图》
2、教师弹奏三段音乐要求学生为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片断并说出依据
3、过渡到主题《牧童短笛》看画面听音乐说主题
三、展开课题
1、钢琴曲《牧童短笛》旋律、曲式赏析
2、介绍贺绿汀生平,引入人文化话题交流对钢琴曲的感受,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与因素的关系
四、交流与技能表现
1、引导学生自行赏析李可染的《牧牛图》组画,挖掘作品内蕴,提升学生的情感。
交流:
1)画了什么?
2)你有些什么感受?
3)哪些字最能体现题意?
2、学生朗读刘心武的散文《牧童短笛》片段,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生读散文,感悟艺术作品的魅力
3、引导学生
1)利用已有的材料运用自己擅长的艺术手法尝试创作一与主题有关的作品
2)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配曲。
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分组完成练习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认真分析突破尝试创作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五、评价师生互动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或表演并进行评价
六、小结课题适当延伸
1、小结课题
2、适当进行延伸以深化课题的人文性
(通过小结进一步感悟课题的人文性。)
七、教学后记这是一节公开课,借班上课往往师生比较隔膜,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在开始时设计了一个环节,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这样学生很快与老师熟悉起来。课堂配合也比较理想。这一节课老实说我们准备得并不是很充分,课前也未与学生接触,我们的目的是想让各位老师听一节原汁原味的艺术课,不带表演成分,因此我们一直和学生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而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则动了一番脑筋。几易其稿,直至上课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调整课件,上课那天早上我们还加了两个环节:让同学读刘心武的散文《牧童短笛》片断。最后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在座的听课老师,让听课的'老师参与课堂评价,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纵观本节课,我觉得我们基本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学生虽未提前铺垫,但配合还是比较到位的,显示了一定的艺术能力。当然,由于我们准备得不够充分,因此在时间的把握上,课堂节奏的调整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结题部分也显得冗长。再有,就是本节课的人文性的体现也略显不足。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5
一、设计意图: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
二、活动目标: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重点:
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五、活动难点:
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六、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
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
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
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
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
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
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7、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6
设计意图:
《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这是一首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乐曲。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活动。这首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三段体音乐,第一段四分之四拍的节奏,舒缓、悠扬,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牧童骑在牛背悠扬的吹着笛子;第二段转换为四分之二的节拍,以欢快、跳跃的节奏,展示牧童和水牛在水中、田间嬉戏的的场面,和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音乐主题,夕阳西下,牧童返回乡村,给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人之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活动目标:
1、区分音乐的性质,了解乐曲ABA三段体曲式的结构特点。
2、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理解音乐。
3、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
活动重点:区分乐曲的音乐结构。
活动难点:分析了解乐段的表现情绪。
活动准备:
1、《牧童短笛》音乐。
2、《牧童短笛》水墨动画。
3、水墨材料及笛子。
教学手段:口头语言,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技术。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幼儿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
师:什么乐器在歌唱?(钢琴、小铃、铃鼓)
师:小朋友还知道什么乐器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
基本部分:
一、欣赏音乐《牧童短笛》了解笛子的演奏特点
(1)幼儿静听欣赏音乐。
师:听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悠扬、欢快)猜猜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
(2)认识乐器————笛子。
师:见过这个乐器吗?见过谁吹笛子?怎么吹笛子的?这么美的音乐会在什么地方吹呢?
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它能吹美妙的音乐来。
教师:笛子演奏的这段音乐有几段呢?我们接着听。
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
师:听出来了吗?有几段?音乐的节奏都一样吗?
哪一段是舒缓优美的?哪一段是欢快活泼的?
小结: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第一段的音乐比较缓慢、抒情;第二段的音乐听起来比较欢快、跳跃;第三段的.音乐和第一段一样是缓慢抒情的。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一次我要边听边画了。
三、教师听音乐“画”牧童短笛的故事,了解乐曲表达的意义。
1、教师听音乐快速绘制“牧童短笛”的水墨画图。
师:看出来了吗?有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到底谁在吹笛子呢?(幼儿根据画面自由讲述)
2、小结:这个音乐就叫《牧童短笛》,讲述了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事情,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扬的吹着笛子的故事。
师: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听听音乐,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四、分段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
1、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悠闲、缓慢的特点。
师:这一段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优美、抒情、缓慢)牧童在做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优美抒情的音乐表现牧童悠闲自得的骑在牛背,吹着手中的短笛,看着随风飘动的柳条,飞舞的小鸟,走在美丽的田间小道。
2、欣赏第二段,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师:这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节奏一样吗?他们来到了哪里?牧童这时候在干什么?
小结:欢快活泼的音乐表现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斜靠树枝休息,水牛在水里嬉戏,在田间逗乐的场景。
3、欣赏第三段,再次感受抒情、优美的音乐特点。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的哪一段音乐一样?(第一段)牧童又在干什么?
小结:和第一段的音乐一样,牧童又骑上牛背,悠闲自得的吹着短笛,走远了。
五、幼儿欣赏视频,教师配乐讲述故事,感受水墨画与音乐结合的意境美。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听一听。
故事:弯弯的溪水旁,柳条随风摇动。在小路的尽头,一头水牛缓缓走来。牛背上,穿着短裤短褂的牧童悠然自得吹起一首悠扬小曲,悦耳的笛声,飘到郊外每一个角落,鸟儿、蝴蝶、花儿都被他的迪声陶醉了。
小河里,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水牛下入河中,享受难得的清凉,水牛一会儿在水中和鱼儿嬉戏,一会儿在田间和蝴蝶逗乐嬉闹。牧童斜靠在树枝上,进入梦乡。
夕阳西下,牧童醒来,拿起笛子,唤回远处的水牛,骑在牛背上,牧童又悠然自得的吹着短笛,笛声飘向郊外的每一处角落,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结束部分:
教师梳理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用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还有用钢琴演奏的《牧童短笛》呢,下次活动我们继续欣赏,看看不同乐器演奏的《牧童短笛》有什么不一样?
延伸活动:
结合区域活动,将《牧童短笛》的音乐投放表演区,幼儿听音乐表演。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7
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
活动目标: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2、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7、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活动反思:
《牧童短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它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全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乐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二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递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风格的五声调式特点。歌曲《牧童之歌》,是根据《牧童短笛》的主旋律改编而成。
这堂课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来引一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小百科:牧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 tóng,是指放牧牛、羊的儿童,出自《吕氏春秋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⒈感受乐曲表现出的两种不同情绪,尝试用动作表现牧童在牛背和嬉戏的场景。
⒉了解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牧童短笛》水墨图ppt、音乐、笛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笛子及其音色特点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仔细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
第一次欣赏后
⒈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图)
⒉关于笛子你们了解过什么?
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一般来说笛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它能吹奏出不同风格的旋律,还能模仿鸟叫声呢!
⒊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笛子演奏的各种声音)什么感觉?
小结:声音很连贯,越来越长,越来越远,这样的声音表现的是悠扬、安静的感觉。声音停顿、跳跃表现的是欢快、活泼的感觉。
过渡:那么刚才听到的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再听一听,感觉一下。
二、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
第二次欣赏后
⒈说说看这首笛子演奏的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感觉?
预设:优美、欢快
小结与过渡: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而且,反复地听还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是整首乐曲表现的都是同一个感觉,还是几种感觉都有呢?(边听音乐,边播放旋律图)
第三次欣赏后
⒈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提示,刚才是什么感受,现在又有了什么感受)
追问:哪一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
小结并过渡:一般来说平稳的、连贯的旋律会给我们优美、安静、柔和的感觉(哼摇篮曲一段),而跳音、起伏较大的旋律会给我们欢快、明亮的感觉(哼六一)。而且我们会发现一首曲子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旋律风格。
⒉这首曲子里就有悠闲和欢快两种情绪表现,它们藏在哪一段里呢?(观察旋律图)
过渡:你知道吗,每一首乐曲都藏着一个故事,旋律在变化就是故事情节在变化。这首乐曲里悠闲和欢快的两种情绪在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结合乐曲仔细地看一看接下来播放的画面。(结合画面,教师简短讲述故事)
三、结合画面了解乐曲背景
第一次欣赏水墨画与乐曲后
⒈这首乐曲讲的是谁的故事呀?什么样的故事呢?(根据回答出示三张相应的图)
⒉这三个情节在乐曲中是用哪一段来表示的呢?追问为什么?(根据回答听乐曲验证)
小结:从平稳、悠闲的音乐开始,经过起伏、跳跃的旋律再回到平稳、悠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表现出来了。有的时候故事不一定要用语言讲出来,音乐也能讲故事。
过渡:你在听乐曲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
四、尝试随音乐用动作表现骑牛的悠闲和嬉戏情节
⒈牧童骑着牛一路走来,还可能看见了什么?
预设一:语言表达
预设二:做一做动作,给音乐
⒉假想一下,你就是那个坐在牛背上的孩子,把你的悠闲和欢乐随着音乐尽情地表现出来吧!(老师用语言提示)
五、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这么优美的乐曲,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可以再听一听,也许你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03-19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08-24
音乐教案-牧童短笛08-17
大班音乐牧童短笛教案02-27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牧童短笛01-23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7篇03-19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牧童短笛01-11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08-24
音乐教案-牧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