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音乐课教案1
设计意图:
打击乐是幼儿平时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各种乐器,简单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乐,的确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往往也面临一种难题--乐器不够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教室里常见的一些东西来替代正规的乐器,经过简单的加工改造,也能成为满足孩子乐趣的一种"乐器"。而《机器猫》这首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他们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节奏也比较明显。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打击乐《机器猫》。
本次活动为第二课时,整个活动以"机器猫"这个形象来贯穿,从简单地拍打身体部位到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幼儿在讨论、实践、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简易的"乐器"带入歌曲。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我们平时对打击乐器的定义,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意识地改造,积极地投入到"打击乐"活动中。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拍打出一些简单的节奏。
2、根据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利用各类"生活中的乐器"为歌曲《机器猫》拍打节奏。
3、通过用另类的"器乐"来演奏歌曲,从而巩固对歌曲节奏的把握,提高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已听过《机器猫》音乐,熟悉音乐节奏。
物质准备:
1、节奏谱。
2、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箱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跟音乐舞蹈,回忆感受节奏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用手指跳个舞欢迎客人老师吧。
2、你知道刚刚我们玩手指操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节奏谱)大家是不是还能看着节奏谱来为这首乐曲打一打节奏呢?
3、除了大家一起来拍手,你觉得还能用什么动作以怎样的形式来打节奏会更有意思呢?
二、为音乐伴奏,自由选择乐器
1、大家知道,机器猫身上有一个什么东西最神奇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机器猫的袋袋里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逐一出示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盒、积木等"乐器"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这些物品出了刚刚大家说到的那些常见的作用。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你听。当我用手拍打牛奶箱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有了声音我就能拍打出好听的节奏。你能吗?
4、除了牛奶盒你还能利用我这里的什么东西拍打出好听的节奏呢?谁愿意来试试?
提示:当拍打不能使一样东西发出声音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它和谁一起合作就能发出声音了。
5、大家真棒,能够把我的这些没用的东西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乐器,为了感谢机器猫,我们就利用这些"乐器"来为这首歌曲打一打节奏吧。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三、听音乐表演,完整演奏歌曲
1、谁来说说看,你手中的乐器表演哪一段会比较合适呢?我们来尝试一下。
2、对比每一种演奏方式,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3、交换乐器。
4、大家刚刚的表现真棒,机器猫听了大家的演奏也很满意,特意为我们大家准备了它最喜欢的"铜锣烧"来跟我们一起分享呢。
活动反思:
打击乐《机器猫》说课打击乐是幼儿平时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各种乐器,简单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乐,的确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幼儿往往对于这类活动也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往往也面临一种难题--乐器不够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教室里常见的一些东西来替代正规的`乐器,经过简单的加工改造,也能成为满足孩子乐趣的一种"乐器"。本次活动中,我就利用"牛奶盒"、"铁罐子"、"纽扣"、"积木",通过教师的提示、幼儿的想象,分别改造成"鼓"、"沙球"、"碰铃",让幼儿分别以拍、摇、敲这三种形式来表演乐曲。而我之所以选择《机器猫》这首歌曲,是因为它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他们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节奏也比较明显。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打击乐《机器猫》。
本次活动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就已经让幼儿初步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能够以拍手的形式为歌曲打节奏,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在第一课时过程中其实有一个难点,就是最后一句的节奏,也是幼儿比较难以掌握的。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机器猫"这个形象贯穿始终,从简单的拍手,到拍打身体部位,再到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层层递进。出示"乐器"后让幼儿自己在讨论、实践、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简易的"乐器"带入歌曲,到最后还能分段看指挥合作演奏,不断对幼儿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的兴趣点始终围绕着活动的进程。
另外,本次活动中我的图谱也是加入了自己想法。既然《机器猫》是一首非常活泼富有童趣的音乐,那么传统的"叉叉"不免有些煞风景,因此我想到何不就利用与机器猫有关的一些物品,如机器猫的小铃铛,机器猫最爱吃的铜锣烧等来替代传统的"叉叉",这样会更有意思。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我们平时对打击乐器的定义,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意识地改造,积极地投入到"打击乐"活动中。
大班音乐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图画提示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3、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图谱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看,谁来了?这只小鸟名叫落落,请听!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完整欣赏一遍曲子旋律)
二、基本部分:
(一)感受旋律:
1、这首曲子好像告诉我们小鸟落落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落落到森林里飞一飞吧。(第二次完整欣赏一遍曲子)
3、你听出这是几拍子的旋律?(第三次完整欣赏一遍曲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打三拍子节拍)
4、看着节奏谱来打节奏一遍。
(二)感受歌曲:
1、这首曲子是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就叫《小鸟落落》,我们来听听这首歌?
2、感受歌曲第一遍——播放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优美的,欢快的)
3、进一步感受歌曲。
(1)范唱第一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根据幼儿说的.有节奏地念歌词。
(2)范唱第二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
(3)范唱一遍。
你觉得这首歌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引导时教师可以清唱提示)
——通过节奏谱重点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停顿、连音的感受与学唱。
(4)再次完整欣赏一遍。
(三)学唱歌曲:
1、很美的一首歌,不少小朋友都已经在唱了,那我们就来一起来唱唱吧。
——引导幼儿大胆学唱歌曲数遍
2、站起来一起试一试。
3、坐在位置上边学小鸟落落飞飞的动作并演唱
三、结束部分
跟着落落一起到外面自由的飞翔吧!
活动反思:
《小鸟落落》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虽有两段但有重复,唱起来轻松、明快。它向人们展示了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不失为对幼儿进行自然生态和环境教育的好教材。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迎小鸟落落,为什么呢?因为这儿的风景最好,这儿的人们最好。同时,在歌曲的最后,点明了“欢迎小鸟落落””的根本原因,因为“爱鸟爱在心窝”。
在活动开始,我以《小鸟》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导幼儿初次倾听歌曲,感受三拍子乐曲节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意境中。提问幼儿对乐曲的初步印象激起幼儿的思考并再次聆听熟悉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然后,在幼儿谈论歌词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压力。再在我层层递进的提问中不知不觉记住歌词。在学唱部分,听好一遍范唱后,我鼓励幼儿跟着伴奏练唱,让幼儿初步获得成功感,然后再次倾听并与自己演唱的作为比较,将有几处唱的不够好的地方加以纠正,再演唱。我重点指导了休止符的演唱。“请你们再看看图片,小鸟、小鸟后面要停顿,落落两个音要连贯。”并随即画上休止符和连线,加深幼儿记忆。
在教学时,我注意范唱要活泼、优美,歌曲中的休止符应唱得较轻巧跳跃,而其他不分则要连贯优美。幼儿在我的影响下,对于休止符演唱的较为准确。但也有不足之处,提问有待更为严谨,应引发幼儿去探讨和学习,在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大班音乐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2.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点难点:
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环境与材料:
1.小帆船图片3-4个。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次备课
学说歌词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倾听,理解,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歌词。
再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中间停顿部分,在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第三次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哟额为歌曲拍3/4拍的节奏,并在中间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学唱歌曲
教师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一起唱歌,教师在幼儿身后,悄悄地将小帆船藏在幼儿的椅子底下。
歌曲结束后,幼儿找小帆船,找到小帆船可中新开始
游戏"小帆船"
玩法:幼儿扮小帆船,边唱歌边模仿小帆船随意"漂"动,每唱到歌曲中停顿部分,都要马上立正站好。看谁听的准,做的对。
教师作示范,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学生进行思考帆船是考什么进行运动的?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较好的进行回答。但是下个问题,帆船运动时,帆船的风帆面和风向的之间的关系。首先设想简单的问题:船向北航行,刮南风,帆面是怎样的?如果刮东南风或者是西南风,帆面是怎样进行悬挂的。学生进行进行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个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在课堂上没有条件进行,进行课下进行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活动。但是活动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这需要更好进行引导。还要更好地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更容易的进行进入活动角色。
大班音乐课教案4
设计意图: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3. 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与幼儿相同数量的红绸带、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看电视,关于新年景象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加深对新年的印象。
2.谈话
师:小朋友,过心年是让我们最开心得事,你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
幼: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花灯,扭秧歌……(小朋友每说一样都让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大家跟着模仿。)
3.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问: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好象看到贴对联、扭秧歌……,听到了锣鼓声,鞭炮声……
4.老师帮助把思路理顺一下(老师边说边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动作)
我们听到了锣鼓声、喇叭声,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小朋友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到外面去放鞭炮了。大人们在家切菜、和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吃完饺子我们去看花灯,有“孙悟空”灯、“孔雀开屏”灯、“荷花”灯、“猪八戒”灯等等,我们又去看扭秧歌,我们也欢快地扭起来……
5.放音乐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把上面这段话表演一遍。
6.舞蹈《新年乐》
为幼儿发放彩条、手绢,分配角色,安排对形,和幼儿一起编排《新年乐》舞蹈。
活动延伸:可以把这个节目做为保留节目,元旦联欢时表演。
大班音乐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2.尝试用浆糊粘贴彩纸的技能。
3.喜欢参加粘贴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准备活动:
1.课件。
2.音乐《尝葡萄》。
活动过程:
一、欣赏葡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漂亮的图片,请小朋友来看一看。"
2.教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知道一串一串葡萄长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这些葡萄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颗葡萄要和妈妈靠在一起的,一串一串葡萄长在藤上。
师幼共同讨论,尝试用浆糊粘贴彩纸的方法。
3.教师:"(出示范画)看,老师做了一串紫葡萄,你们知道这串葡萄是用什么做的吗?"
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个别幼儿尝试粘贴葡萄,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1.教师:"一颗颗葡萄就像是好朋友,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2.教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
三、出示画好的葡萄架,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试一试,在纸上贴出一大串紫葡萄,要一个挨着一个紧紧地贴在一起!"
四、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1.教师:"你认为哪一串葡萄贴得好,为什么?"
2.教师:小朋友真能干,贴出的葡萄真漂亮,我们来跳舞好不好。(播放音乐)
18、大班情景阅读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反思
(一)活动设计
1.设计意图《妈妈摘的葡萄》第一眼吸引读者的是每页上那火红的身影。满眼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哭泣、紧张,有狐狸妈妈的奔波、焦急。第二次细读,还是那片火红,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难过、孤独、无助,狐狸妈妈的辛苦、紧张、坚定。那份浓浓的母爱尽现眼底,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心中有隐隐的痛,那是为狐狸妈妈的去世、小狐狸的孤苦无依;心中又有无限的感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儿女的妈妈。
学前期的孩子可能还无法体会妈妈对于自己的爱,有时还难免对辛劳的妈妈发发脾气,使使小性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来感动孩子,使他们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拳拳爱心呢?
2.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中的狐狸妈妈,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2)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
3.活动准备●PPT●妈妈关心孩子的相关图片或录像·每人一张上面结满大大葡萄(紫色外框、内部无色)的图片·粉色水笔人手一支
4.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教师出示第一面:
猜猜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7你肚子饿得时候,谁会来帮助你7看看故事里,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 (讲述故事第二面)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总是妈妈,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
(2)好妈妈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对宝宝说?你来学一学。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7看看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仔细看,待会儿请你来介绍你看到了什么。
①观赏PPT地5-10面:
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走?
狐狸妈妈找到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走路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听一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地5-10面)小结: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再累也不停下来。
②观赏PPT第11-1 3面: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听听你们发现的和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一样?(教师讲述故事第11-1 3页)小结:妈妈为了宝宝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实在是太累了,妈妈真辛苦。 '
(3)我的好妈妈你的妈妈辛苦吗? 。 ·片上的一个葡萄里记录下你觉得妈妈最辛苦的地方。
要求:时间为5分钟,让大家能明白是什么。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教师以"你的妈妈真辛苦"、"你的妈妈真不容易.''烘托)观赏妈妈照顾孩子的图片或录像。
小结:妈妈为宝宝做那么多的事情,再累也不怕。
(4)伟大的妈妈①教师讲述故事第1 4-1 6页:
看看是谁来了?他正往狐狸家走,怎么办7猜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狐狸妈妈会怎么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狐狸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②观赏PPT第1 9-24面:
小狐狸为什么又哭了?
小结: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
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事,你也会感动?
猜猜小狐狸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怎么说?
(二)活动拓展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画在剩下的`"葡萄"里,记得带回去对妈妈说、为妈妈做。
教学反思:
《妈妈摘的葡萄》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情节虽然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整篇故事以母爱为线索展开,让孩子通过观察图中小狐狸和狐狸妈妈的表情、动作,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整个教学过程以观察图片为主线,让孩子对故事大胆猜测,从中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并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角色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引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说出妈妈对自己爱的事例,知道妈妈的辛苦、不易,知道感恩,并用语言及行动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因此活动中我加入了幼小衔接的内容,让孩子学会看书的方法,以及对重点字的理解和尝试复述故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次活动目标达成,效果良好。阅读常规有待提高。
大班音乐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苹果丰收》、《采茶》、《淘米洗菜》。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
三、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1、复习歌曲,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歌唱。
(1)全体幼儿齐唱歌曲一遍。
(2)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一遍。
2、创编歌曲动作。
(1)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
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
(2)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
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我们一边用快乐的声音来歌唱一边来表演。进行分组轮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3、教师放音乐,幼儿边跟唱边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复习歌曲《秋天多么美》,结束本活动。
大班音乐课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一次备课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
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
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
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对京剧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班又是以闽南高甲戏为特色,高甲戏与京剧间或多或少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孩子们对该活动特别感兴趣。
首先,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京剧、京剧脸谱的了解,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欣赏歌曲后我利用与歌曲歌词相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歌词,让孩子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幼儿学唱歌曲环节,我采用了听旋律、用儿歌的.形式说念歌词、合演唱的形式逐句将歌词唱出来,并配上了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内容,效果很好。
再次,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来了解京剧的唱腔。在第二次欣赏的时候,孩子们居然能跟着音乐节奏哼起来,虽然谈不上什么韵味,但很投入,孩子们特别开心。
最后,在完整表演的环节,我利用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让孩子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唱再一次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4、大班音乐优质教案《京剧戏说脸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察图片的排列顺序,熟悉歌词的顺序。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喜爱京剧的情绪。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游戏,认识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根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认识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游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诉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教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游戏,教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变化,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秘密导入,尝试多次的比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量,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音乐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
活动过程:
一、通过练声,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1.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2.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完整范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并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
3.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念诵歌词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并表现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幼儿跟唱,结合图谱练习高音和接唱部分为什么这个小气球飞的那么高?
还有飞高的小气球吗?它和前面的的高气球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自主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3.鼓励幼儿在快乐的演唱中自主创编动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现快乐的心情呢?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1.幼儿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2.利用课件中幼儿的照片,玩游戏"唱唱你和我",体验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乐趣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五、游戏"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玩法。
2.幼儿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活动反思:
对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通过这两次活动,让我知道了,抓住和把握好每个领域活动的目标和特点很重要,活动前的知识准备很重要,活动的切入点很重要。将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学什么”和“怎么学”,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幼儿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便能较快地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时候我常想,为什么身边的老师上课能上得这么好,自己却总是要出现那么多问题?其实答案很明显,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会付出多少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自问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自己所付出的能和那些优秀的老师比吗?不能。不,是现在还不能。其实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课会越上越好,因为我一直都有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因为付出才会有收获。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经验的积累,我相信自己的课会越上越好。
大班音乐课教案9
设计意图:
猫和老鼠使幼儿常见的小动物,为了让幼儿知道它们两个是大自然中一对天敌,了解在以前的时候,猫主要是以老鼠为食物,更进一步的明白猫是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老鼠则是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坏东西。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幼儿的思想认识,有爱憎分明的意识和勇气。并通过游戏强化身体机能。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主观意识和能力,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猫的头饰若干老鼠卡片若干小宝粮食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地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并和幼儿一起布置好场地。
1、游戏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见过猫和老鼠吧,都非常喜欢可爱的小猫,同时你们也知道知道老鼠是个坏家伙,它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但你们知道猫和老鼠的关系吗?幼儿回答———不知道,那么老师告诉你们,在以前的时候,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是吃喝被吃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一起回答———好!并且我们看看今天谁能捉到老鼠,捉到的最多。
2、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
先把幼儿分散到场地上,部分幼儿扮演猫,戴上了猫的头饰,部分幼儿扮演老鼠,戴上了老鼠的头饰,扮演猫的幼儿在场地的中间闭眼下蹲表示睡觉,扮演老鼠的幼儿偷偷地将粮食运往洞里,当听到猫来了的信号时,扮演老鼠的幼儿们立即跑向老鼠洞,扮演猫的幼儿赶紧的去抓未进洞的老鼠,在游戏中,老鼠只能那一小包粮食。被捉到的老鼠站在场地边上,游戏进行完一圈后,变换角色在游戏。
教师和一个幼儿示范游戏的过程,其他幼儿认真看。
3、幼儿开始游戏游戏
将全班幼儿安排好,各自有自己的位置后,游戏开始。
4、游戏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统计被捉老鼠的数目,对优异者表扬鼓励。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2、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看着画面一起试吧。
二、分组尝试配音
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三、分节探究
1、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2、评价幼儿语言表述情况并引导幼儿动脑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2)怎样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四、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1、 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反思与分析:
1、选材新颖
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非常浓郁。
2、紧扣目标
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有个较好的配音环境,我将动画片段重新制作,输入电脑让孩子自己操作,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干扰较少的环境,同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引导孩子们创编更丰富的语言,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4、注重分层引领
作为语言活动,重点在解决“听”“说”的问题上,考虑到孩子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创编角色语言时,对能力强的孩子侧重评价其语言能力,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当某小朋友配音很精彩时,我会说“他的配音不快也不慢,当画面结速束他的配音也完成了!”“我能听出这是一只生气的猫。”对能力弱的孩子则侧重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
2、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
大班音乐课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圆舞板
3、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面人图片,记忆歌词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北京的老爷爷(出示图片),我们向老爷爷打个招呼!这位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播放课件)教师:老爷爷带来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幼儿说)好多好多,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1、教师:老爷爷今天还捏了几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的面人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师徒四张图片)
2、(出示圆舞板)师问:咱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答!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依次问答唐僧、沙和尚、孙悟空)
3、教师: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请你们说,我帮你们打节奏,开始!(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4、教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范唱)教师:你听到什么了?(幼儿说,教师出示对应图片并学唱)
5、提问:这次请你们再仔细听听,特别是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师再次范唱)师: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谁愿意来试一下?(个别幼儿示范)
6、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幼儿练习2遍。
教师:这首歌曲很特别,有唱、有说、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边说边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师幼互动)教师: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京剧脸谱》一样,我们再来试一试!(师幼互动)
(三)说唱表演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来分成两部分,说的和唱的分开,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说说的部分,请说的部分的小朋友边说边做动作!(男女生互换)
2、教师指着图片问: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幼儿说)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咱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把他们表演一遍,好吗?(教师鼓励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一个故事主题。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故事。要不我们也来编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赶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个什么故事好呢?(幼儿自主讨论)
2、教师:刚才老师听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谁来说说看?(幼儿说)
3、教师: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了,要不我们来试着编一编这个故事,好不好?
4、教师:老师这儿找到了他们的面人图片(PPT),不过得请小朋友想想捏它们在做什么动作好呢?我们要捏一个喜洋洋在干什么?谁能跟着节奏说说看,边说边做动作!(接着说美羊羊等)。
5、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教师:喜洋洋的故事是我们大家一起编的,那我们要记得很牢哦!来,咱们把他们编到老爷爷捏面人的歌里吧!(师生共同演唱创编好的歌曲)。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不光能唱,还能编呀,我知道小朋友今天学了这首歌曲,肯定也想玩一玩捏面人的游戏,咱们有机会来尝试一下!
大班音乐课教案11
一、名称:故事与儿歌:颠倒歌
二、设计意图:
“颠倒歌”以他诙谐的语言吸引幼儿,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愉悦,依据《纲要》第2、3、4条。
三、目的:
1、理解颠倒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喜欢念诵颠倒歌。
2、能胆地运用夸张的动作表演颠倒歌《真稀奇》。
四、玩具准备:
磁性教具
一只老母鸡,一只小麻雀,一只蚂蚁,一个老头睡在摇篮里。
五、课题设计:
1、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念诵颠倒歌《真稀奇》给幼儿听,听后让幼儿说说这首儿歌与过去念的儿歌有什么不同?引发幼儿的兴趣。
3、教师与幼儿一起复念诵颠倒歌《真稀奇》。
4、让幼儿用各种夸张的动作表演颠倒歌。
5、让幼儿讲述颠倒歌错在哪里,并通过“换词”尝试改编儿歌(列为延伸)。
大班音乐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唱准歌曲旋律,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
2、迁移知识经验,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3、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歌唱,表达唱"家"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诗歌、想象画"家"的仿编经验。
2、人手一张纸和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在《小手歌》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感受歌曲《家》的旋律与节拍
1、倾听乐曲旋律和节拍。
2、随音乐拍出新曲节拍。
3、表现乐曲的连贯与跳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理解和记忆歌词。
3、整首学唱。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看图边唱歌。
4、有表情地歌唱。
四、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五、复习活动
六、《幸福拍手歌》
在乐曲伴奏下,继续创编新词,并边唱边走做动作。
效果分析
我们班的小朋友对音乐很多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我把歌曲的'歌词和前几天学习的儿歌《家》结合起来,小朋友学得非常快,效果也很好。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儿童网站
大班音乐课教案13
设计意图:
一个节奏乐活动如何吸引孩子,如何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设计这一活动,意在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不同的声音效果,学会创作节奏。活动以故事为线索,循序渐进地开展,发展幼儿对声音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让幼儿寻找生活中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基本节奏:X-;XX;XX XX。
2、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表现不同的节奏,为故事配上美妙的声音。
3、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活动的成功。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ppt、塑料筐、杯子、塑料瓶中有沙子。
2、节奏谱X-︱X-︱X-︱X-;XX ︱XX ︱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着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进入教室,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故事导入
1、师(PPT):看,这是谁?幼儿答:这是一只灰老鼠。
2、师:有一只灰老鼠住在桥底,一天,它在桥下等它的客人——一只蓝老鼠,等着等着,这时,(看PPT出示四个大脚印)
(1)师:猜猜是谁来了?幼儿回答。
(2)师:大巨人还是小矮人?为什么?幼儿回答。
(3)数数他用了几步走过了桥?我们用一个节奏型来表示,出示节奏卡:X-X-X-X-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幼儿练习)
(4)师:巨人的腿长脚大,不慌不忙走过了桥。我们一起来学学巨人,看着节奏型,一起过桥。(幼儿练习)站在桥头,巨人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咚—咚—咚—咚—走过桥。巨人腿长脚大,不慌不忙走过了桥。巨人转身,回去喽!1—2—3—4—走过了桥。
3、师:“哦,原来是一个巨人从桥上经过,他不是我的客人。”灰老鼠有点不高兴。
(1)“咦!又有人来了。看看是谁?”(出示小狗脚印ppt)大家看,是谁来了?(狗),幼儿回答。
(2)师:你怎么知道是小狗啊?幼儿回答:(因为看到了小狗的脚印)。看看小狗走了几步?一起数数。(八步)
(3)师:奇怪了,巨人走了四步,小狗走了八步,为什么?幼儿回答:(小狗的脚小),巨人走一步,小狗走几步?(两步)
(4)师:巨人走的时候是“咚—咚—咚—咚—”,那么,小狗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趴趴趴趴趴趴趴趴),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表示。(拍腿)小狗爪子准备好,“出发!趴趴趴趴趴趴趴趴走过桥。”
(5)师:巨人和小狗一起出发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巨人先走,小狗再过桥。
4、师:可是灰老鼠还是不开心,因为不是他的朋友。听听又有人来了,这次会不会是蓝老鼠。灰老鼠开心的拍起手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幼儿回答:(因为他的好朋友蓝老鼠来了)来,我们拍手欢迎一下蓝老鼠。
师:灰老鼠听到了蓝老鼠走路的声音,我们没有听到,我们想想蓝老鼠走路的声音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1)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声音,怎么样来表示?(拍手)
(2)我们来看看蓝老鼠总共走了多少步走过了桥?(16步)用拍手来表示。
(3)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怎么正好用手拍16下的呀,大家来学学。
(4)用数的,大家一起来试试。
(5)这次我们不数出声音,把数数数在心里,再来试一次。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小老鼠也过桥了。
5、巨人、小狗、小老鼠都过桥了,如果把三种声音连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分组表演一下,好不好?(分组表演,换组)
三、故事配音
1、师:刚刚,老师讲故事叫做《大桥上的蓝脚印》,故事里有没有声音(音乐)啊,我们来给故事配音怎么样啊?配音需要工具,看看我们用到了什么工具。(塑料箩筐,杯子,沙瓶)
2、让我们一起听这个故事一起来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四、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声音
(1)师:刚刚我们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给故事配音,如果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组合在一起会变得非常的美妙,相不相信?就有这么一群阿姨她们做到了,我们来看一下。观看视频《快乐大妈——铃儿响叮当》。
(2)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的.物品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一起去找找,再把它们放进美妙的乐曲中去吧。
活动反思:
应该来说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对于节奏乐还是有一定基础,所以在前面识记图谱的环节,孩子们基本能通过模仿声音,过渡到掌握节奏型,并能徒手打出节奏。之后确定什么角色该用什么乐器,孩子的思路也很清晰,如塑料箩筐的声音粗粗的,适合用在巨人这个角色。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缺点是我本身没有把握好节奏点,忽快忽慢,没有掌握好时值。导致幼儿在配乐打节奏时,也是节奏忽快忽慢。
还有在操作前提的要求不明确,孩子就是孩子,要求不讲清楚,现场就开始混乱了,当孩子拿到新鲜的操作材料前,我应该在孩子没拿材料前就讲清操作方法,而不是让他们把操作材料拿在手里讲,这是一个我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的地方。
当孩子在打节奏,还不整齐的时候,我应该停下来,对照节奏谱,让幼儿清楚知道节奏,而在活动中,我没有做到,只是一带而过。
活动已经结束,通过老师们的评课,我知道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有次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动的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应该严谨一些,平时的一些小动作、口头禅应该减少,因为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你在跟他游戏,而不是上课,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以后的活动这是我该注意的地方。
活动评析:
教师关注生活,善于发现本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与故事相结合,为故事配上美妙的声音,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让塑料箩筐、小杯子、小沙瓶为故事增添音味,孩子不仅学到了基本的节奏性,而且感受到配声音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寻找生活中不同物品来配声音的激情。
活动中教师尊重孩子的意愿,体现了孩子为主体的观念,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教师能较好的用其特长,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其价值,形音结合,服务于整个教学活动,结尾的视频欣赏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更让幼儿激动与惊叹,乐于探寻与表现。
建议冯老师能将挖掘到的好素材有机进行整合,提炼教师的提问语,使《大桥上的蓝脚印》活动更具活力与魅力!
大班音乐课教案14
教材分析:
《山》这首歌抒情、优美,歌词生动、形象,表现出在四季中山上的不同美景。在设计时为了丰富演唱形式,更好地表达对四季的山的美好情感,在歌曲的每个句末的休止部分进行伴唱处理(啦啦啦),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歌唱的积极性。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的形象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图片感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提示理解、记忆歌词,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并尝试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词。
2、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图片若干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
1、(出示“山”)——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山上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呢?春天的山是什么样的?
——春天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真像一个花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春天的山呀是花篮。
2、——夏天的山是什么样的?夏天的山是一只什么篮呢?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夏天的山呀是果篮。
3、——春天的山呀是花篮,夏天的山呀是果篮。哎!那么秋天的山呢?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了,远远看去,真像一只金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秋天的山呀是金篮。
4、——冬天的山像是什么篮?为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冬天的山呀是银篮。
5、——又有花又有果,又有金又有银,家乡的山上装了这么多的宝贝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家乡的山呀是宝篮。
6、完整念歌词。
(1)——家乡的山美不美呀?我们一起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家乡的山吧!(加入旋律)
(2)——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的山!(加入旋律)
三、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吴老师不仅能说着夸家乡的山,我还能唱着夸一夸呢!(加入伴奏)
——出示图片“啊”,这张图片表示什么呢?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学唱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一样把家乡的山夸一夸?
——我们看着小图片一起来唱一唱!
4、加入衬词演唱
(1)幼儿唱歌曲,师唱衬词。
——家乡的山有这么多地宝贝,这么美!我们多自豪呀!这一次我们用自豪地声音唱一唱。(师加入衬词“啦”。
——你们唱得这么好听,老师也忍不住跟你们唱了起来。唉!我刚才唱了什么呀?在什么地方唱了“啦”呢?请你们再听一听。你们帮吴老师唱歌曲,好吗?
——出示“啦啦啦”,谁来帮老师放一下这个图片?
(2)师唱歌曲,幼儿唱衬词。
——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老师唱歌曲,你们来唱“啦”,好吗?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
——怎么样唱这个“啦”才好听呢?用轻快的声音来唱。
——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轻快的声音来唱“啦”。
(3)分组演唱。
——现在,这边的小朋友来唱歌曲,另一边的小朋友唱“啦”。
——我们交换一下。
(4)——让我们把这首好听曲子唱给客人老师听。
大班音乐课教案15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阅读过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并已经熟悉故事《倒霉的狐狸》(附后)。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线索匹配音乐,引导幼儿创编部分动作。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线索。
师:在故事《倒霉的狐狸》中,狐狸都遇到哪些倒霉的事情?
幼:掉进了池塘。
师:狐狸掉进了池塘里。
幼:狐狸掉进了草堆里,狐狸还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他一次说了2件狐狸的倒霉事情。还有吗?
幼:狐狸还被掉下来的面粉埋了起来,狐狸扑过去抓母鸡时被母鸡发现了,母鸡跑了。
师: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掉进了池塘里,又掉进了草堆里,还被面粉埋了,当他向母鸡扑过去时又被母鸡发现了。
(教师一边按顺序指图片一边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
师:母鸡发现狐狸后是怎样回家的?先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谁能连起来说?
幼:母鸡先钻过篱笆,狐狸也钻过篱笆;接着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游过池塘;后来母鸡跑回家,狐狸跟在后面追。
(2)教师随音乐边讲故事边合拍指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狐狸走路时的节拍、遇到倒霉事情时的停顿。
师:这个故事还藏在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找一找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教师随乐边指图边讲述故事。)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创编部分动作。
师:狐狸一出门就遇到了什么倒霉事情?
幼: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谁能学一学狐狸被钉耙打到头的样子?(幼儿用手捂住了头)
师:接下来又遇到了什么倒霉的事情?
幼:狐狸掉进了池塘里。(幼儿边说边做了一个向下跳的动作表示狐狸掉进了池塘……幼儿分别又创编了狐狸掉进草堆、被面粉埋、扑向母鸡、钻过篱笆、游过池塘、追母鸡的动作。)
(教师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内容中精选了部分作为音乐表现的重点内容,通过逐层的提问帮助幼儿明确了狐狸在跟随母鸡的过程中遇到的倒霉的事,并借助讨论规范了狐狸的系列动作,为下一环节狐狸与母鸡的互动表演打下了基础。)
2.集体随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倒霉的狐狸,跟着音乐去捉鸡。
(2)教师随音乐指图,幼儿看图片表演狐狸动作。
师:这次你们来做狐狸,看看你们在这些地方是不是能停住不动,不被母鸡发现。
(教师在对音乐作品特性准确把握和挖掘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活动的情节和动作,在表现狐狸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随乐模仿狐狸偷偷摸摸跟踪在母鸡后,不断用动作表现慢速、中速时的合拍走,逐渐感受了乐曲的节奏:通过越来越快的追逐、敲门等情节的表现,感受并表现音乐中渐快的速度:通过母鸡向后看的动作、狐狸保持造型不动来感受和表现每个乐段的结束。紧密地抓住音乐特性,借助狐狸与母鸡的动作呼应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该活动设计的重点。)
3.尝试母鸡与狐狸合作表演。
(1)教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
师:这次我来扮演母鸡,你们扮演――(幼儿:狐狸)
当母鸡回头看时,狐狸们――(幼儿: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那当我第一次回头时,狐狸保持什么样的动作不动?(幼儿用被钉耙打到头的动作表示)第二次回头时呢?(幼儿用掉进池塘的动作表示)第三次呢?……当我跑回家关门时,狐狸们做什么呢?(幼儿做使劲的敲门状)关窗户呢?(幼儿做使劲敲窗户状)
(直接针对“母鸡××”与“狐狸××”有趣情节的提问,再次使幼儿明确动作表现的关键内容,从而帮助幼儿在下面的随乐游戏中更准确地感受和表现乐曲中的乐段。同样重要的是,在幼儿两两结伴表演之前,全体幼儿有和教师配合表演的经验,更有利于降低记忆困难,保障幼儿结伴时的流畅和舒适。)
(2)教师帮助幼儿明确狐狸保持不动的时间。
师:狐狸们,刚才在你们跟在我身后的时候,我这只好心的母鸡悄悄地给了你们一些小提示,你们有没有发现?
(幼儿用手指做出1、2、3、4的动作)
师:我的1、2、3、4手势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幼:告诉我们1的时候要做狐狸掉进草堆的动作,不能动了。
师:当你们记不得要做什么动作的时候,看到我手中的数字你们就知道要做第几个动作不能动了,是吗?(幼:是的。)
(当幼儿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暗示,有序记忆动作。)
(3)教师扮演母鸡,请一位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师:这次有哪一只狐狸敢上来抓我这只母鸡?
4.幼儿两两结伴,分别轮流扮演母鸡和狐狸的角色。
师:你们也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扮演母鸡,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狐狸。(幼儿1、2报数,分别扮演母鸡、狐狸的角色,母鸡坐在椅子上,狐狸蹲在“母鸡”的后面随音乐表演。第二次交换角色、位置游戏。)
(“ 追与捉”的游戏向来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母鸡跑、狐狸追的游戏情节不仅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也非常符合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和结构,特别是乐段结束处,母鸡回头、狐狸停顿的动作,引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在整个游戏中,对于扮演母鸡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在固定的音乐中突然回头看狐狸有没有跟在自己身后:对于扮演狐狸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当母鸡回头时立即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跟踪时躲避母鸡的视线,不被发现。这种微秒的关系是激发幼儿一遍遍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原动力。)
5.幼儿和客人老师一起合作表演。
师:下面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客人老师当母鸡。
请狐狸一定要紧紧盯住自己的'鸡。母鸡要在回头看的时候看看后面有没有狐狸跟在身后,最后一定要跑回自己的家。
(充分利用观摩教师的资源,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和客人老师互动游戏,不仅体现了平等对话的新的学习精神,同时也让执教教师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更多孩子的学习状态。)
附故事:
倒霉的狐狸
有一只狐狸守在母鸡家门口,准备捉一只母鸡吃。母鸡出门后,狐狸悄悄地跟在母鸡的后面,走啊走,一不小心,狐狸被地上的钉耙打到了头。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因为他怕被母鸡发现。狐狸又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池塘,狐狸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走啊走,母鸡走过草堆,狐狸一不小心又掉进了草堆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磨坊,狐狸一不小心又被从天上掉下的面粉给埋了。狐狸还是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在母鸡后面走,母鸡钻过篱笆,狐狸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向母鸡扑了过去,就在这个时候,母鸡发现了狐狸。母鸡快速地钻过篱笆,狐狸也跟着钻过篱笆;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跟着游过池塘;母鸡赶紧跑回家,狐狸在后面使劲地追。母鸡关上家门,狐狸使劲地敲门,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母鸡关上窗户,狐狸使劲地敲窗户,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狐狸生气地继续敲,怎么都没有敲开,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唉!只好等下次的机会了。
(注: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欣赏活动配套磁带》中。)
设计分析
本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以往较成功的活动:将音乐《动物狂欢节》终曲、社会生活经验“按摩”和影视作品欣赏活动结合创作的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再将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和绘本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巧妙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配上音乐和动作进行表现,让幼儿获得更加丰满的多种艺术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经验。此次我们再次尝试将音乐活动与语言活动相整合,用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与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相结合,从绘本中的另一个角色――“狐狸”的视角出发,通过跟随音乐的合作动作表演,生动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再次拓展了幼儿使用语言、绘本、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整体地进行艺术理解、感受、表达的机会。
音乐分析
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是由两个乐句短曲连续重复18次,在速度上越来越快,音量上越来越强,最后再加上一个情绪更强烈的尾声构成的作品。其结构中旋律重复所造成的幽默趣味,和《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情节和绘本画面的重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趣味。
2.跟随音乐动作表演,尝试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
3.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自我克制和相互配合。
【大班音乐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课教案11-09
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06-24
大班音乐课教案03-17
(精)大班音乐课教案06-26
大班音乐课教学教案07-20
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02-12
大班音乐课教案颠倒歌10-12
大班音乐课教案《小鸟落落》08-11
《小小帆船》大班音乐课教案07-28
《唱唱我的名字》大班音乐课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