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6-25 18:43:13 初中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初中音乐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X和XX.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

  大理想。

  【教学准备】

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初中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do”、“re”、“mi”、“fa”四个音的指法。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即兴创编乐句,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通过即兴创编乐句,合作互轮吹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三、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do”、“re”、“mi”、“fa”四个音进行改编创编乐句,形成二声部来丰富歌曲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学流程:

  一、导入(10分钟)

  (1)复习5、6、7三个音,用手号指示5、6、7三个音,学生吹奏出来。(2分钟)

  (2)教师即兴用这三个音吹奏一个小乐段,学生模仿。(2分钟)

  (3)教师给固定的节奏,学生进行即兴创编乐句。(6分钟)

  X X | X X |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 |

  如:5 5 6 6 | 5 5 7 — | 6 6 5 5 | 5 — — — |学生创编并试吹奏,请完成创编的同学上台试奏,评价表扬。

  (4)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刚刚即兴创编比较好的乐句。

  二、复习旧曲目(5分钟)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5、6、7三个音,还会用这三个音进行创编乐句,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一首竖笛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吗?我们一起来吹奏一次好吗?(教师钢琴,学生吹奏,并评议优缺点)(2分钟)7 6 5 6 | 7 7 7 — | 6 6 6 — | 7 7 7 — | 7 6 5 6 | 7 7 7 5 | 6 6 7 6 | 5 — — — |

  1、生评价(气息、吐音、乐感、吸气符号)(1分钟)

  2、评价再重吹奏一次。(2分钟)

  三、改编创编乐句(16分钟)

  师:刚刚我们吹奏了这首《我有一只小羊羔》,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来把这首曲子吹奏两次,同学们仔细听听,看看这两次吹奏有什么不同的之处,哪一种吹奏会更加好听一些。(4分钟)(教师改编吹奏改编二、四、六、八小节)

  7 6 5 6 | 7 7 7 — | 6 6 6 — | 7 7 7 — | | 5 5 5 — | | 5 5 5 — |

  | 6 5 5 — |

  7 6 5 6 | 7 7 7 5 | 6 6 7 6 | 5 — — — | | 5 5 5 — | | 5 5 5 — |

  | 5 6 5 — |

  师:老师和这位同学在哪些地方吹的不一样呀?

  生:第一次老师和学生吹奏的是一样的曲子,第二次老师吹的有几个小节和老师不一样的。师:那你们来评一评两种吹奏的方法有什么不用的效果吗?

  生:第一次是齐奏,大家都吹一样的,比较单调。第二次老师吹的和同学的不一样,老师把二、四、六、八这四个小节改编成了5 5 5 —,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曲子显得更加丰富了。

  师:刚刚老师是用一个音来改编乐句的,现在你们挑战一个自我,你们用5、6、7三个音来改编一下这首曲子好吗?(10分钟)

  1、先改编一个小节,其他四个小节用同一乐句。(同学们开始自己改编并试吹奏,再分别请四个学生改编好的.乐句并试吹奏,教师板书到黑板上。)

  2、选出优秀的改编乐句,然后把几次不同的改编合成一首,让学生练习吹奏及评价。)

  师:刚刚我们把选出的改编乐句都吹熟悉了,现在找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合作吹完这首曲子好吗?学生吹自己改编的乐句,教师吹原来的曲目。(2分钟)

  师:听完我们的合作曲目,同学们都有什么感想呀?

  生:整首曲子比原来更丰富多彩了。

  四、二声部合作(7分钟)

  师:下面我们一起合作一下,分组分曲目来吹吹这首曲子好吗?

  (分两个小组,一二小组吹原来的曲子,三四小组吹改编后的曲子,形成二声部。)

  师:下面我们请一些自信的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好吗?(二声部表演)

  (有时间的话还可加上小乐器合奏,来一次小型演奏会)

  五、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丰富一首曲子,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下一节课能把这首曲子吹的更棒,并能把这种丰富曲子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歌曲中去。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我们这一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初中音乐教案3

  ③ 打节奏,认识节奏名称

  ④ 播放录音

  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⑤ 跟琴有感情演唱歌曲

  ⑥ 纠正错误

  3、认识力度符号

  >重音

  f ff mf

  强 特强 渐强

  4、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1、观看升旗仪式

  2、小结

  学生看屏幕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弱唱

  急换气的方法解决,唱一唱。

  X X X XX

  X X X X X

  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学生演唱

  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

  学生唱国歌

  了解国歌

  教师做示范

  学习节奏,帮助填词。

  有助于学生演唱

  有错给于纠正

  巩固

  加深学生印象

初中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认识非洲鼓、马林巴等代表性民族乐器。

  2、聆听《布隆迪—鼓舞》片段,让学生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3、能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音乐,并知道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音乐的主要风格特点,并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教学难点:

  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教学用具:

  PPT课件、非洲鼓、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直接演唱《非洲赞歌》引出课题。师:老师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猜猜它是哪里的歌曲?(老师拍非洲鼓演唱)

  2、说说你眼里的非洲:那你们眼里的非洲是怎样的呢?非洲给你们什么印象?

  3、介绍非洲的人文风景

  (二)新课:

  一、歌唱中的灵感

  ⑴欣赏《非洲赞歌》;

  ①欣赏音乐片段一;

  ②请问: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在这段音乐当中感受到什么?

  ③欣赏音乐片段

  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出示幻灯片):

  1、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⑵学生演唱《非洲赞歌》

  1、学生学唱。

  2、欣赏提示:

  ①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旋律简单、乐句短小。

  ②注意感受该歌曲的伴奏乐器的音色特点?

  师:这是非洲的木琴,名字叫做马林巴,是非洲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③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说唱结合。师:在非洲,音乐不仅仅用来演奏,还常常模仿语言传递信息。请再听一遍《非洲赞歌》的开头部分。歌词与乐器的节奏、音高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并得出结论:乐器模仿歌词。

  二、乐器中的灵感——鼓

  1、观看世博视频引出——鼓

  2、出示图片,简单介绍非洲鼓及其功能。师:非洲鼓的大小、形态不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还是演奏的技巧都是独特的。鼓在非洲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

  3、欣赏《鼓宴》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鼓乐《鼓宴》。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音乐中节奏的变化。

  三、节奏中的灵感

  (1)单线条节奏练习。

  1、拍打出《鼓宴》基本节奏;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节奏练习。

  (2)多线条节奏练习

  1、用手把三条节奏分别拍出来。

  2、分组练习。

  3、合奏。

  4、加鼓合奏。

  四、舞蹈中的灵感

  1、欣赏视频片段。

  2、概括非洲舞的特点。

  动作简单随意,热情奔放,具有号召力,舞蹈时常常光脚。他们祭祀,欢庆、娱乐、狩猎、战争、表白等等都舞,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就有节奏,有节奏就有舞蹈,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

  (三)总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灵感拓展。问: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五)课堂小结。

  结语: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爵士乐、摇滚乐、拉丁音乐都有着非洲音乐的深深烙印,非洲音乐灵感无处不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了激情的非洲音乐,同学们在触摸非洲音乐灵感的同时,也让老师触摸到你们敏锐的音乐灵感,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灵感去生活、去学习,不断开启灵感之旅!下课

初中音乐教案5

  一、编写意图

  这一单元是为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成就,培养其热爱民族音乐而设立的。这一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的《八音之乐》是姐妹篇,都是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具体材料。设置的栏目中,在介绍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时,欣赏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歌词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旋律古朴苍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安排“音乐情景剧”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关送别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乐。这是在教学一线收集到的教学案例,可操作性较强,易于调节课堂气氛。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同时也为了以后的教材内容不过多地重复,我们没有不现实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完整性”,而是撷取了“几朵小花”,由点及面地对中国古代音乐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音乐故事”和“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唱歌”和“音乐情景剧”。

  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随后出现的《阳关三叠》《楚商》《秦王破阵乐》等或揭示了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浑古朴的乐风。在教学时,教师应对不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合理编排课堂教学环节。

  本单元可以按教学计划建议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两课时完成。

  第三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 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 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第三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1.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

  你的感受。

  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初中音乐教案6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

  (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主题略)――就象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

  (分段落)

  5、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

  (第二遍)

  6、要求: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8、小结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

  讲解:用不同的力度――强、弱

  还可以通过速度――快、慢来表现的。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六、下课

初中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③(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2、品读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教师准备:

  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②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体验反思,人物速写

  1、体验反思:

  ①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②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③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2、人物速写:

  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3、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展开想象,畅谈感受,写下心灵随笔

  2、走近大师:

  ①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②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初中音乐教案8

  教学内容:

  《青春舞曲》

  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欣赏

  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教师用卡拉OK式范唱歌曲,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击拍。

  2、学生试填歌词

  3、练唱美丽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处(放慢速度唱准)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处("别"字语气要加重)

  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四、表现与创造

  1、讨论和练习节奏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设计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阶段

  1、听一听《金梭和银梭》思考:与《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

  2、布置课后作业:为《青春舞曲》创编一段歌词。

  3、介绍王洛宾及其作品: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执著地热爱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们大家熟悉的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歌曲)

  六、结束部分(背景音乐《青春舞曲》演奏版)

  小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欣赏了几首优美动听的西部民歌,实际上,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多少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已经投身在大开发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异,

  教案: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同学,能立足现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七、学生在《青春舞曲》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初中音乐教案9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

  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教师语言导入。

  教师:彩虹万里白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课件

  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

  师: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请你们分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

  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生: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精彩,说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

  2、展示课件(介绍乐曲)

  (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学生介绍)

  (3)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教师简单介绍)

  师:刚才有同学介绍了这首乐曲主要是反映了人们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梁祝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去倾听音乐述说的故事吧!(请学生边听边思考,听完后分别归纳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形式不限。)

  故事就在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里开始了。

  (二)欣赏乐曲。(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画面和音乐进行解说。

  1、呈示部:引子―主部主题―副部主题。

  师: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南方的一座村庄祝家庄,聪明美丽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途中与善良、淳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音乐活泼、欢快),两人同窗三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音乐转慢)。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梁山伯送祝英台送了十八里,最后在长亭依依惜别,这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2、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师: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谁来给我们讲讲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1)学生讲述: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誓死不屈,再加上官僚马太守的威胁,为了父母和祝家庄,祝英台被迫屈服。

  师:这段激烈音乐表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音乐中似乎也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大封建势力的重压

  (2)师:听,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庄探望并打算提亲,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如诉如泣的曲调缠绵悱恻的音调,把两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师:谁来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生: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就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下定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在一个深夜里,她穿上了新娘嫁衣,独自来到梁山伯的坟前祭奠,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3、再现部―化蝶。

  师:接下来,乐曲出现了开始的引子部分,把我们带入了神话的意境。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三)出示课件。

  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由学生归纳,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

  2、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想和体会,形式不限。(学生讲述或用歌声表达等等,)

  (1)学生讲述。

  (2)学生演唱《化蝶》。.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都说出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所有的人都会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让我们带着感动欣赏一首歌曲,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寻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幸福吧!(播放歌曲)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初中音乐教案10

  一、课题:

  我们的牧场(人教版七年级)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感受柯尔克孜草原音乐的特点;根据歌曲《我们的牧场》即兴创编。

  四、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使学生充分感受草原民族音乐的特点,喜欢新疆柯尔克孜族音乐。激发学生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体验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根据《我们的牧场》音调进行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重难点

  柯尔克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及根据歌曲《我们的牧场》进行创编。

  六、教学准备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多媒体课件、合成器、库姆孜琴、民族服装等。

  七、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猜民族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三个音乐片段并说说你听到的音乐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

  生: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学生不知道)。

  师:同学们刚刚听到的第三个音乐片段是新疆的柯尔克孜族音乐。大家知道这个民族主要

  生活在新疆什么地方吗?想了解这个民族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专程请到了一位客人,请他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柯尔克孜这个民族,大家欢送不?

  (二)该学生自我介绍本民族

  生:我叫阿孜古丽,来自柯尔克孜族。我们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目前人口约有十七万人,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阿克陶、乌恰县及伊犁地区的新源、特克斯巩留等地,欢送大家到我们柯尔克孜草原去做客。

  (三)教师介绍柯尔克孜族

  师:今天我们就和阿孜古丽同学一起走进柯尔克孜族,并了解一下他们的民族风情。(课件展示) 1.壁挂:它是柯尔克孜民族手工艺品及家庭必备的装饰,也是小伙子选择新娘的重要条件。

  2.追姑娘是柯尔克孜族在喜庆集会和婚嫁喜事时举办的传统活动,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和求婚的一种最正确时机与方式。

  3.《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也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在

  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民间艺术的奇葩。居素普·玛玛依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当代荷马〞,也是唯一的一位能唱8部20多行《玛纳斯》史诗的大玛纳斯奇。

  4.服饰: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所以他们的服装有高原的特点。由于从事畜牧业,所以他们的服饰多用牲畜的皮毛制作,服饰艳丽多彩。

  5.库姆孜乐器:柯尔克孜语,意思是“奇妙之口〞,是一种全木质三弦弹拨乐器,民间有句谚语说:“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琴型有七、八种之多。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艺〞,柯尔克孜族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憨厚质朴、勇敢剽悍、充满智慧的品格。

  (四)欣赏、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感受柯尔克孜族的歌曲,听一听这歌声会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情境中?

  1.听柯语演唱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大家能不能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生:(发言)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

  2.教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用汉语演唱一遍。同学们听老师唱得好吗?

  生:好!师: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夸奖,我相信你们唱得会比我更好。

  3.视谱教学

  师:下面老师唱谱,请同学默唱歌谱。

  师:会唱的'同学唱歌谱,不会的学生可以用“啦〞模唱。

  4.填词演唱

  (1)朗读歌词

  教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感受歌词的美。

  (2)听琴填词演唱

  教师:学生说出不好演唱的地方,教师进行教唱。

  5.稳固歌曲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叫接龙演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接一句。师:下面请你们分成四大组,一组一句来接龙。

  6.总结草原音乐的特点

  师:有谁可以总结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的特点呢?

  生:旋律比拟欢快,优美动听。

  7.有感情地演唱

  生:用情演唱歌曲《我们的牧场》。

  (五)听歌曲《我们的牧场》即兴创编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所感染了。

  想给大家表演一段柯

  尔克孜舞蹈了。同学们你们想看老师表演吗?(利用学生演唱歌曲的同时教师换好柯尔克孜服装)

  生:想……鼓掌师:下面你们想不想表现这段音乐呢?

  生:想啊……

  师:大家就根据这首歌曲进行创编,比方:诗词创编,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双簧,乐器等。

  师:巡视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师生互动)各小组同学根据《我们的牧场》中的音乐,相互商量、现场即兴创编。(库姆孜乐器弹唱、舞蹈表演、游戏追姑娘、创编歌词、口哨表演)

  (六)总结

  学生小结:学生谈自己在这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初中音乐教案11

  一、设计理念:

  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

  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

  3、新课学习:

  (1)导入新课: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

  “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

  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旋律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感觉是在船上。它的节奏和速度既平稳而又具有一定力度,使人感觉象是在较宽阔平静的水面上行进,使人想象黄河是宽阔深广的。透过歌词内容,仿佛又看到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及无数船只和艄公形象。

  (3)欣赏抗战时期我军英勇奋战的片子《血战台儿庄》的片段。

  “他们也曾与黄河一起,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敌寇的铁蹄,捍卫了华夏民族的生存,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是战斗的武器。”

  (4)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选段《保卫黄河》

  (5)感受乐曲的情绪,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学生发表感慨)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正是祖国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保卫着黄河、保卫着华北、保卫着全中国!”

  (6)欣赏合唱《保卫黄河》,随音乐哼唱或自由的宣泄自己的爱国热情。(动作或手势)

  (7)了解曲作者冼星海及创作背景。

  (8)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轮唱的演唱形式和方法。

  (9)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方法及情绪演唱第一部分(齐唱部分)

  (10)分组看谱把握节奏及演唱方式练习轮唱。

  (11)各组展示其成果。(并自己分析哪一组唱的好,为什么?)

  (12)师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涵义,感受歌曲的情绪,合理运用力度表现,把握好节奏指挥全班进行大合唱《保卫黄河》。

  (12)加入拍打节奏或运用打击乐器(锸、鼓)渲染气氛。

  (13)共同探讨:

  师生共同探讨本课欣赏和演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学生进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育,并用一句话或诗歌来赞颂长江、黄河及其中华民族坚强不熄的斗争精神。

  4、音乐活动:

  (1)欣赏《长江之歌》,分析乐曲的旋律音调和节奏上与《保卫黄河》的不同之处,并选出符合《长江之歌》的结构图式。

  (2)学习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并做音乐活动2:歌曲的乐句划分

  5、总结今天的收获。

  6、推荐网站,搜索更多的关于歌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的资料。

  7、学生听音乐走出课堂。

初中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以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初中音乐教案13

  一、教 材 分 析

  凝固的音乐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综合“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凝固的音乐,本单元凝固的音乐采用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凝固的音乐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课题《凝固的音乐》应理解为:建筑艺术和音乐一样,能够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教材从欣赏进入,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两个教学活动按梯次由浅入深展开,从简单形体的制作尝试中理解建筑的某个部分,进而丰富学生的想像,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较完整的建筑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立体构成的制作技法,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

  资料库提供的术语解释: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与造型艺术通用的术语,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建筑在造型结构与空间上的艺术表现。

  学习大空间是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别从生活中构成形式的运用、中国古代建筑等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教材综合欣赏和制作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应以形体空间感受和认识为主线,联系建筑艺术的人文精神和立体制作的技能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与表现、知识与技能方面都能够有所获得。根据学生能力条件设置模型制作的难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动之间的梯次关系,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力求做出较完整的作品。

  二、教 学 目 标

  *赏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体会和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制作简单的形体,并构想建筑模型,画出设计草图,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首页图片用于欣赏活动,感受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学运用中应该有所侧重,能够让学生了解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

  布达拉宫随山势耸峙,俯瞰山峦环抱的一片广袤的平原,宏伟壮观;色彩搭配单纯、简洁,错落的组合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比较下图加拿大蒙特利尔某住宅,同样是直线造型,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

  天坛祈年殿层层台基和重重屈檐以平稳的节奏,造成向上的动感,表现与天相接,突出“天”的肃穆崇高。

  悉尼歌剧院富有诗意的建筑群,重复的壳体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让人联想到出海的白帆、盛开的百合。比较上海体育场飞扬的曲线造型,用以启发学生对建筑构图的认识。

  教学提示启发学生对建筑作品进行联想,引入对简单形体的思考。活动一设置的教学任务可以作为制作活动的第一阶段,让学生从简单形体的制作中学习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筑模型的构思。第16页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想像的参照。

  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创意制作,教材为此呈现挖切、折叠和粘合等制作技法详细的步骤图和相应的学生作业。创意制作应该在简单形体制作的基础上丰富和完整,体现教学的延续性。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多媒体、制作模型用纸张、工具刀、尺子、铅笔垫板、直尺、圆规、胶棒等;分小组制作模型;明确制作过程中安全、卫生以及爱护公物等注意事项。

  3. 教学策略

  从建筑艺术给人的视觉、形体和空间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乐”:即好的建筑不仅仅是用于遮风避雨的构筑物,它还像音乐一样,使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欣赏过程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于对建筑作品的评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穴或许是独特的?雪反应,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制作活动分两个部分,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第一课时:结合欣赏活动,参照图片中屋顶和墙体的造型,经过剪切、折叠、粘合,用纸做一个简单的造型;转动这个造型,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形体和明暗的变化;基于这个造型,设想添加其余部分后的小建筑模型,画出草图,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按设计风格进行小组组合。通过演示讲解折叠、挖切、粘合等制作方法。依据经典作品,讨论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曲直、虚实对比关系的处理和运用,进一步理解作品和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设计选择相应的方法,为小组制作提出建议。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不同能力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对教学做出总结,师生结合经典作品交谈制作体会。为进一步了解建筑艺术提供教学资源。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注意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评价内容包括视觉效果感受、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分别对教学过程中视觉意识的'表现、创意和制作水平做出评价;辅导过程中及时对制作工序、方法以及良好习惯等细节做出点评。

  四、教 学 选 择

  两个活动设置形成梯次又相对独立,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活动一的重点在认识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结合欣赏教学,在几何体制作的基础上稍加丰富和组合,便能成为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使教学活动相对完整,便于在时间、材料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单独实施。活动二应该建立在活动一的基础上,相对时间长,可以利用课时之间的空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两个活动之间建立知识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根据地域特点,可以考虑采用建筑写生的方法进入:运用前面所学的透视知识,对当地有特点的建筑进行写生,通过作业讲评,结合欣赏获得有关建筑的知识,再进入制作,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课堂欣赏的图片材料有主次之分,不宜平均对待。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进入,运用直线和曲线造型、节奏与韵律、重复与再现、环境等要素进行分类,举一反三,直接指向知识内核。

  强调综合学习的必要性,在欣赏活动中了解建筑体现的人文精神,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等等。

  为了加强欣赏和制作之间的联系,增加重复与再现、虚实关系等内容。如采用悉尼歌剧院的重复形状的方法,而不一定模仿形状;挖切可以体现墙体的虚实关系,而不仅仅是为了做窗户等等。

  模型制作尽量减少繁杂的表面处理,比如挖切很多的窗户。多采用体积组合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音乐运用于教学情境的烘托,不失为最佳手段,但其难度也不容忽视。建筑作品是时代的产物,蕴含着历史、宗教、地域和民族等复杂的文化内涵,音乐背景的运用主要是启发学生对人文主题的联想,如布达拉宫可以让人联想到宗教仪式上的大号、喇嘛、藏族服饰、蓝天雪山等等,与建筑的挺拔、宏伟相对应的音乐效果应该是浑厚、宽广的;而悉尼歌剧院让人联想更多的是阳光、海风、远航,悠扬抒情的女高音比较适合这种舒展、明快的建筑风格。针对学生对建筑和音乐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可以考虑在课前组织一次评选活动,让学生为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选配一段背景音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设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为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有机结合,随机调整师生的主从关系,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如:设置“阳光下的悉尼歌剧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筑的直线和曲线”等话题,让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描述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点评突出的制作,让学生介绍制作方法与体会等。诸如此类,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拍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图片运用于教学,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形成观察习惯。

  注重运用示意图归纳形体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作品;强调动手演示的作用,直观感受更有利于制作技巧的传授;制作几何体的展开平面图,供学生随时查阅。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利用校园网络或橱窗,举办“建筑博览会”;通过征文的活动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欣赏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压力。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几何体体积和它展开平面的形状有很大区别,帮助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转换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利用几何模型教具,从各个角度观察其平面投影。对学生而言,更简便的方法如:拆开一个旧包装纸盒,即可获得展开平面图。

  六、教 学 资 料

  建筑与音乐

  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崇敬、自豪、压抑、欢快等等情绪。建筑与音乐的联系突出体现在节奏和韵律、重复和再现以及对比等概念与方法上。

  节奏和韵律在音乐和美术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熏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熏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运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

  在音乐中某一主旋律的重复或再现,通常有助于整个乐曲的和谐统一。在建筑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一般说来,重复或再现总是同对比和变化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凡对称都必然包含着对比和重复这两种因素。中国古代建筑中常把对称的格局称为“排偶”,偶是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地出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祈年殿、故宫角楼的屋顶和香港力宝大厦等。

  建筑形式美法则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圆、正方形、正三角形这样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例如圆周上的任意一点距圆心的长度是相等的,圆周的长度是直径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体的各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等长,三个角相等,顶端处于对边的中线上。这些形状既然有明确、肯定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这种观点对建筑构图影响很大。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作品不论是平面形状、体形组合,乃至细部处理,都以上述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的依据?熏从而获得了高度的完整统一性。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参看希腊巴特农神庙、卢浮宫金字塔、台方斯大拱门等。

  直和曲的对比

  直线能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曲线则显示出柔和活泼。巧妙地运用这两种线型,通过刚柔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筑构图富有变化。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柱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举折变化都是运用直曲对比变化的范例。现代建筑运用直曲对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别是采用壳体或悬索结构的建筑,可利用直曲之间的对比加强建筑的表现力。如:悉尼歌剧院、上海东方之珠、上海体育馆。

  虚和实的对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对比将有助于创造出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实墙体显得和谐而富有变化。


初中音乐教案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

  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

  歌曲以环保为主题,对春的赞美,对绿的留恋,也是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知识目标:

  ①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

  ②了解转调的初步知识(1=bB 转1=D(前3=后1)),复习圆滑线、反复跳跃记号。

  3、技能目标:初步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够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参与合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用和谐圆润的声音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弱拍起节奏,休止符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给学生看几张(关于空气污染,森林被大量砍伐的画面),同学们,你希望我们未来的地球是这个样子?那么大自然的美景会给大家留下什么感想或感受呢?

  2、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其感受并导入新课《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1、完整聆听歌曲。

  2、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

  3、再次聆听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旋律、速度特点

  速度:中速稍慢

  旋律:流畅、抒情、婉转

  情绪:优美、抒情

  演唱形式:领唱、二部合唱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受歌曲

  1、跟琴视唱歌曲,教师纠正。

  2、学生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

  (师教学生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3、用自己喜爱的演唱形式唱歌曲,找出个别学生领唱,其他齐唱;分小组演唱。

  (四)总结延伸,培养兴趣

  1、聆听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进一步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主题。

  2、再次完整演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初中音乐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我和你》,能够从音乐中回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内涵,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习调式概念,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音乐演唱时的声部以及音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2018年奥运会入场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播放的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回答:是的,老师播放的是奥运会的`场面,那么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人类的大聚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将当年的“大聚会”推向高潮。老师顺势揭示课题《我和你》。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和你》,并提问: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聆听歌曲,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缓慢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深情的。

  (三)探究学习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开口音“a”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进行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用手画出旋律线。

  3.老师再次弹唱,学生跟唱。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的演唱时值,“这首歌本身很抒情且很多的音不止是唱一拍,尤其是每句结尾音都要保持四拍的长音,希望同学们能注意音的保持,还有注意分布音准。比如3这个长音,我们一起用手打拍子,一起再唱一次。”(突破难点)

  4.音准把握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发现了,歌词除了有中文之外,还加入了一部分英文歌词。那接下来我们来带入英文歌词来唱一下歌曲,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

  5.分小组完整演唱歌曲《我和你》,学生一部分唱中文,一部分唱英文,进行对唱。进一步感受奥运会当时的场景氛围。

  6.歌曲完整把握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人发现课本上新的知识点吗?

  学生回答:调式。

  教师总结回答:是的,这是我们今天新的内容,在我们刚才演唱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高低不同的乐音,那如果我们将这些音,按一定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体系,这就是我们的调式。

  7.教师播放音频伴奏,学生再次完整演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关于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及英国民歌《乡村花园》,并提问: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下这两首民歌,大家来听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视唱并进行表演。感受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方民族调式的不同。

  (五)小结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搜集更多的关于奥运会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初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案07-01

初中音乐教案【经典】06-08

(经典)初中音乐教案06-18

[精选]初中音乐教案05-10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08-17

初中音乐教案模板12-11

初中音乐教案优秀11-15

(通用)初中音乐教案04-14

【推荐】初中音乐教案05-27

[精品]初中音乐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