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5 14:57:0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采取小组合作、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境

  让问题来源于生活 为了创设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我先让学生看电脑显示,(在海边堆沙堆的画面),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沙堆都是近似圆锥形的,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有的的同学想知道圆锥的特点,还有的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确定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样一来教学问题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现场从生活实际巧妙地引进课堂。这一环节的处理,使问题来源于孩子们,来源于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体是圆锥体的?通过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圆锥体的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制作圆锥体,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纸做的扇子、铅笔、转笔刀、直角三角形等材料,让学生在制作的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圆锥,从而概括出圆锥的特征。同时用课件演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指一指实物圆锥的高,从而明确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才是高。同时置疑,从实物中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的高呢?我将先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测量方法,并根据汇报出示课件,然后再实际测量自己制作好的圆锥的高。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当了一名引导者,提示着研究方向,我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作品。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提供时空,让学生品位研究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联想猜测 让学生猜测、设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设想:

  1、以长方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以三角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而得到圆锥体,由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而联想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

  2、学生也可能认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锥把一个倒过来拼不成一个圆柱,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等等各种设想。这里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联想和交流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步:探索质疑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得到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倍数。 接着教师用电脑出示一个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并提问:“你们所说的圆柱是这样的圆柱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显示出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这样的设计,解决了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心中的疑问。

  第三步:分组验证 学生动手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案:

  1、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受到启发,用几个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的圆锥体,捏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有的学生利用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物体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发现实体圆锥三次排出的水正好装满空圆柱。

  3、还有的学生利用传统的装沙或装水的方法进行实验等等。 这样的设计,由教师操作演示变学生动手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步:形成共识 通过学生演示、交流、讨论、教师演示(课件),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设想、探索、实验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回归生活,让探究变得富有魅力

  1、以练习的形式出示例1。 例1:一个圆锥体冰淇淋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5厘米。据统计,每毫升冰淇淋约可以产生5.02焦耳的热量。这个圆锥体冰淇淋大约可以产生多少焦耳热量?(得数保留整数)

  2、口答

  3、变式练习: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2)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这道题是培养学生联系旧知灵活计算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操作练习。

  让学生把实验用的沙子堆成圆锥形沙堆,合作测量计算出它的体积,或是利用学生从生活中找的一个圆锥形物体,想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这道题就地取材,通过这道练习,给了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的现象的解读。书本知识是生活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它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一座平台。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以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创造性地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原本枯燥的探究也变得充满灵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xx)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学习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贯彻唯物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公式。

  2、利用教具演示,清晰地了解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数量适当;学生需要准备用于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学具。

  教学设想

  学习《圆柱的体积》需要学生基础的圆柱、圆和长方体相关知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方面,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联系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后,水龙头还是不停地滴水。看一下,这是一刻钟的结果。

  1、出示已装好水的.圆柱形容器。

  (1)激发思考:容器中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体)你们能够测量这些水的体积吗?

  (2)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1:可以用计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水的体积;

  学生2:可以称出水的重量,然后推算出水的体积;

  学生3: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中测量出长度、宽度和水面高度后计算。

  教师:现在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们会怎么测量?

  学生1: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学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测量出长度、宽度和高度就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生活情境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渗透新问题和已知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情境创设

  教师:假设你是一个建筑师,需要计算某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职场背景创设情境,并提出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引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旧知

  教师:请问圆柱体与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学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与圆有联系。

  学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与长方形有联系。

  教师:大家觉得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学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学生2:不对,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并理解与当前学习有关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请思考一下,如何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

  学生:我们可以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进行计算。方法是将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切开圆柱并将扇形拼起来即可得到类似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猜想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将圆柱的底面分成多个相等的扇形,再对圆柱进行切开和拼接,就能把它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当学生将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时,他们将越接近于一个长方体的形态。与此同时,还可以展示一个动画,将圆柱底面分别划分为32、64、128等份。

  [设计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猜测和探究,在自学、实践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和发现者。]

  (3)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发现,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而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我们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sh 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使用工具进行演示。

  (4)总结概括:

  通过圆柱与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我们可以用字母V来表示其计算公式V=sh。

  [设计目的:首先,我们使用学生的联想来建立圆柱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接着,我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圆柱和长方体转化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P702– 7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学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谁能来说一说: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数量、总量;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

  二、先观察、后概括:

  1、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如下表: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60

  120

  180

  240

  300

  360

  ……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中有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⑵、路程是怎样随着行车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⑶、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从上表可以看出: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或一定的),这个比也就是速度。

  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2、新改例2:一种铅笔,支数与总价如下表:

  支数)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3

  0.6

  0.9

  1.2

  1.5

  1.8

  ……

  由上表可以发现什么特征?

  (哪几个量是相关联的?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成关系式是:=单价(一定)

  比较例1、例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概括:

  ⑴、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这两种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⑵、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么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则数量关系可以概括下面的式子:

  = K(一定)

  (结合例1、例2说一说)

  3、练一练P75

  三、巩固练习:

  1、 P76看后判断,并连起来说一说。

  2、 P76 – 2先观察,再分析。

  3、 P76 – 3

  四、小结:

  要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依据什么来判断?

  1、两个相联的量?

  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

  五、作业:

  P76 3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储蓄的含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1、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钱。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2、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质疑,理解相关概念。

  (1)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11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讨论或做上记号。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汇报交流。

  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存款方式

  1)活期

  2)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5)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4)教师说明: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

  (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师讲解:存期是几年,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年利率。本金与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两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

  先提问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14页第9题。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存款凭证后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思考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应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周末老师去超市买饮料,看到同一品牌两种包装的饮料售价都是3.5元,你能帮老师挑选出哪一种饮料含量最多吗?

  出示:两种圆柱体饮料。

  师:对,它们的粗细、长短都不同,要知道它们的体积才行。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

  师:首先想一想,在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

  (出示:圆面积推导过程)

  1、师: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学生:把圆柱切开,拼成长方体)

  师: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2、师:请小组内想一下,把怎么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3、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演示。

  (演示将圆柱的割拼过程)

  师: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

  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用V表示体积,用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h表示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

  4、师:刚才我们共同研究出了求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能根据公式计算两瓶饮料的体积吗?(师给出有关数据,由学生计算。)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圆柱体积。

  2、用数学

  (1)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半径是0.4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从水杯里面量,水杯的底面积直径是6厘米,高是16厘米,这个水杯能容多少毫升水?

  (3)金箍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200厘米。这根金箍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这根金箍棒是铁制的,每立方厘米铁的质量是7.9g,这根金箍棒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30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五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7 ×2 5/8 ×1 1/10 ×5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12 “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1/2,然后出示问题

  红花有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1/2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1/2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

  (2)绿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10÷5×2=4(朵)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2/5是多少也可以用10×2/5来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

  计算10×2/5可以先约分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讨论:10朵的2/5,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

  计算10×2/5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

  1.根据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小结: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长的增长而减少,在变化过程中,面积24cm2的长方形的相邻两边长的积都是24。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的积都不相等,但他们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表,你从表中发现什么?

  自行车大巴车小轿车速度/(千米/时)106080时间/时1221。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1)需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反而扩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3、总结。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桌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1234……剩下的页数797877……

  提问:已读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数/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3)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吗?

  4.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师:同学们,进行“物物交换”活动,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写出你的想法。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这个比例中x是多少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己动脑写出想法。

  (2)小组交流。

  2、师:哪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想法。

  板书: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3、总结:

  师: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项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对,先写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数的值。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三、课堂练习

  1、解比例

  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是0。4和0。3,两个外项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项是4,第二项是8,第三项是x,第四项是10。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节课继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揭示课题)

  二、回忆整理,再现旧知。

  1。欣赏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生3:天安门城楼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4:紫荆花的图案是其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5: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奥运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缩小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提问:誰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在不同学段学习了图形变换的知识,所存在脑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记忆,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分别出示5幅观赏性强,并藏着不同的变换特征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再现,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系统地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

  三、综合运用,复习旧知

  欣赏课本第104页板报花边图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图案大多是设计师们设计的,瞧,这是一位同学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的板报花边,仔细观察,你们知道他利用了哪些变换的知识吗?(出示课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识,把第一个图形连续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这一排花边。

  生2:他利用了旋转的知识,首先在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画好三个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将这一组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度7次就得到了这个图案。

  生3: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缩小排列的。

  生4: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5:其中的每幅图案是大小不同的三个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得到的。

  小结:这个板报的花边是综合运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至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设计意图:在上个环节中将所学图形变换的知识一一再现,回顾特征,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书上提供的板报花边图案,呈现的是图形与变换内容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图形变换的过程,并借助多媒体进行验证,发现这个图案综合运用了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知识,从整体上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再次感受到这些变换的魅力所在。)

  四、巩固提高,拓展思维

  1。做一做。

  要求:仔细观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

  2。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有的不只一条。

  3。练习二十第3题。

  要求:先独立想一想,如果还不能解决,在小组内可以利用学具转一转。(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空间感较弱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知道旋转可使一个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切身体会到变换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4。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时请学生演示是怎样画的。

  五、小小设计家。

  师:今天要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家,利用图形的变换来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请同学们分小组选用学具开始设计,完成之后将你的设计方法说给小组的伙伴听听。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并及时交流。学生作图后展示作品,并张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本堂课最后,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家的环节,把本课所复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乐此不疲的设计图案当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会数学的神奇与玄妙。)

  六、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有,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进成长记录袋中。

  七、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第2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设未知数时对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2.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生可能会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进行鼓励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发言,师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这一思考过程。

  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挑选出完成较好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在教师对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齐。

  4、师: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求实际距离

  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会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反馈、应用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解方程:χ+60%χ=48χ—25%χ=27χ—35%=0。52

  2、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六年1班有学生5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2)六年1班有男生比女生多1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设计意图】:旨在唤起学生解形如ax+bx=c、ax—bx=c方程的方法,解决第二题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为新课的教学环节中解决重、难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引导学生画图:提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一条线表示哪个量?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如何画?

  追问:怎样表示36人?

  引导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本环节通过追问“怎样表示36人?”让学生思考两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为列方程解决了难题,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3)确定解题策略: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你是怎么想到的?

  追问: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逐步完善线段图)

  (4)组织学生列方程、解方程。

  (5)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检验让学生尝试检验;

  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前面读题画图的体会,自主确定解题策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解方程以及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生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不仅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数量关系有了认识。教学时,交流“问什么想到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量关系式对于列方程的重要性。

  2、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是经历怎样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虽然短,但很重要。有效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理清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特点,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

  3、出示例5的比较题: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4人。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教学“练一练”

  (1)学生练习

  (2)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追问:你觉得怎样的问题适合列方程解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是人脑把各种相关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突出寻找等量关系解答这些题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特点。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2、3两题。

  四、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

  做练习四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和“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的含义,再解答。

  2、联系。

  3、小结: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整数、分数和百分数都能表示,这两个问题与例题的解题思考方法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本环节的拓展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通过与书本有联系的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36人

  x人

  男生

  ()人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解: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就有80%x人。

  x+80%x=36

  1。8x=36

  x=20

  80%x=20x0。8=16

  答:美术组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生已有的基础是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由于这套教材在六年级上册没有安排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教学就有了难度,也更显得重要。教材选择了已知总数和两个部分数之间用百分数表示的关系求这两个部分数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例题,这种结构的问题基本数量比较明显,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教材先用线段图使数量关系直观化,然后引导学生填写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继而呈现了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全过程,为学生示范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材还安排了检验。“练一练”第一题是与例题结构相同的题目,第二题与第一题情节紧密联系但数量关系发生变化,安排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练习四第1至4题安排解方程和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法指导:例5是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列方程解答。例题把相并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是学生早就认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复杂的百分数情境里不容易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给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教材完整地写出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已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1”的数量,还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正方体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小结: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一个曲面图形转化成以前学的长方形,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也要运用转化的思想同学们猜猜会转化成什么图形?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反复播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说演示过程,总结推倒公式。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删掉)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删掉)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出示一组习题

  一个圆柱的半径4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直径12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周长12.56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和底面周长和高,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4、教学例6

  (1)出示例,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删掉)

  (1)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2)学生见解例题,师补充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56厘米,高87厘米,水桶装多少水?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2米。如果每立方米约中75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

  4钢管的长80厘米,外直径10厘米,内直径8厘米,求它的体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或V=πr2h

  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教学反思:

  以旧引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转化思想”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xx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xx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xx元的 10%

  超过20xx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三段不同的收税看作三个档次,先用总收入减去1600,看超过的部分是属于哪个档次,如果超过的部分少于500,属第一档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xx就属第二档次,第一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20xx小于5000就属第三档次,第一、二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xx)乘15%,再相加。

  关键是这里第一、二档次的,要全额交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3(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精选】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1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06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1-0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2-1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30

新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8

[集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1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华】11-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采取小组合作、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境

  让问题来源于生活 为了创设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我先让学生看电脑显示,(在海边堆沙堆的画面),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沙堆都是近似圆锥形的,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有的的同学想知道圆锥的特点,还有的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确定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样一来教学问题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现场从生活实际巧妙地引进课堂。这一环节的处理,使问题来源于孩子们,来源于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体是圆锥体的?通过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圆锥体的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制作圆锥体,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纸做的扇子、铅笔、转笔刀、直角三角形等材料,让学生在制作的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圆锥,从而概括出圆锥的特征。同时用课件演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指一指实物圆锥的高,从而明确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才是高。同时置疑,从实物中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的高呢?我将先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测量方法,并根据汇报出示课件,然后再实际测量自己制作好的圆锥的高。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当了一名引导者,提示着研究方向,我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作品。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提供时空,让学生品位研究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联想猜测 让学生猜测、设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设想:

  1、以长方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以三角形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而得到圆锥体,由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而联想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

  2、学生也可能认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锥把一个倒过来拼不成一个圆柱,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等等各种设想。这里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联想和交流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步:探索质疑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得到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倍数。 接着教师用电脑出示一个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并提问:“你们所说的圆柱是这样的圆柱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显示出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这样的设计,解决了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心中的疑问。

  第三步:分组验证 学生动手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案:

  1、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受到启发,用几个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的圆锥体,捏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有的学生利用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物体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发现实体圆锥三次排出的水正好装满空圆柱。

  3、还有的学生利用传统的装沙或装水的方法进行实验等等。 这样的设计,由教师操作演示变学生动手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步:形成共识 通过学生演示、交流、讨论、教师演示(课件),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设想、探索、实验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回归生活,让探究变得富有魅力

  1、以练习的形式出示例1。 例1:一个圆锥体冰淇淋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5厘米。据统计,每毫升冰淇淋约可以产生5.02焦耳的热量。这个圆锥体冰淇淋大约可以产生多少焦耳热量?(得数保留整数)

  2、口答

  3、变式练习: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2)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这道题是培养学生联系旧知灵活计算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操作练习。

  让学生把实验用的沙子堆成圆锥形沙堆,合作测量计算出它的体积,或是利用学生从生活中找的一个圆锥形物体,想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这道题就地取材,通过这道练习,给了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的现象的解读。书本知识是生活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它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一座平台。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以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创造性地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原本枯燥的探究也变得充满灵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xx)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学习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贯彻唯物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公式。

  2、利用教具演示,清晰地了解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数量适当;学生需要准备用于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学具。

  教学设想

  学习《圆柱的体积》需要学生基础的圆柱、圆和长方体相关知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方面,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联系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后,水龙头还是不停地滴水。看一下,这是一刻钟的结果。

  1、出示已装好水的.圆柱形容器。

  (1)激发思考:容器中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体)你们能够测量这些水的体积吗?

  (2)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1:可以用计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水的体积;

  学生2:可以称出水的重量,然后推算出水的体积;

  学生3: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中测量出长度、宽度和水面高度后计算。

  教师:现在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们会怎么测量?

  学生1: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学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测量出长度、宽度和高度就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生活情境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渗透新问题和已知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情境创设

  教师:假设你是一个建筑师,需要计算某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职场背景创设情境,并提出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引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旧知

  教师:请问圆柱体与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学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与圆有联系。

  学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与长方形有联系。

  教师:大家觉得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学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学生2:不对,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并理解与当前学习有关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请思考一下,如何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

  学生:我们可以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进行计算。方法是将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切开圆柱并将扇形拼起来即可得到类似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猜想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将圆柱的底面分成多个相等的扇形,再对圆柱进行切开和拼接,就能把它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当学生将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时,他们将越接近于一个长方体的形态。与此同时,还可以展示一个动画,将圆柱底面分别划分为32、64、128等份。

  [设计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猜测和探究,在自学、实践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和发现者。]

  (3)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发现,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而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我们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sh 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使用工具进行演示。

  (4)总结概括:

  通过圆柱与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我们可以用字母V来表示其计算公式V=sh。

  [设计目的:首先,我们使用学生的联想来建立圆柱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接着,我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圆柱和长方体转化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P702– 7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学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谁能来说一说: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数量、总量;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

  二、先观察、后概括:

  1、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如下表: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60

  120

  180

  240

  300

  360

  ……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中有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⑵、路程是怎样随着行车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⑶、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从上表可以看出: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或一定的),这个比也就是速度。

  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2、新改例2:一种铅笔,支数与总价如下表:

  支数)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3

  0.6

  0.9

  1.2

  1.5

  1.8

  ……

  由上表可以发现什么特征?

  (哪几个量是相关联的?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成关系式是:=单价(一定)

  比较例1、例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概括:

  ⑴、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这两种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⑵、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么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则数量关系可以概括下面的式子:

  = K(一定)

  (结合例1、例2说一说)

  3、练一练P75

  三、巩固练习:

  1、 P76看后判断,并连起来说一说。

  2、 P76 – 2先观察,再分析。

  3、 P76 – 3

  四、小结:

  要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依据什么来判断?

  1、两个相联的量?

  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

  五、作业:

  P76 3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储蓄的含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1、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钱。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2、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质疑,理解相关概念。

  (1)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11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讨论或做上记号。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汇报交流。

  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存款方式

  1)活期

  2)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5)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4)教师说明: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

  (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师讲解:存期是几年,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年利率。本金与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两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

  先提问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14页第9题。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存款凭证后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思考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应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周末老师去超市买饮料,看到同一品牌两种包装的饮料售价都是3.5元,你能帮老师挑选出哪一种饮料含量最多吗?

  出示:两种圆柱体饮料。

  师:对,它们的粗细、长短都不同,要知道它们的体积才行。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

  师:首先想一想,在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

  (出示:圆面积推导过程)

  1、师: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学生:把圆柱切开,拼成长方体)

  师: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2、师:请小组内想一下,把怎么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3、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演示。

  (演示将圆柱的割拼过程)

  师: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

  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用V表示体积,用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h表示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

  4、师:刚才我们共同研究出了求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能根据公式计算两瓶饮料的体积吗?(师给出有关数据,由学生计算。)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圆柱体积。

  2、用数学

  (1)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半径是0.4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从水杯里面量,水杯的底面积直径是6厘米,高是16厘米,这个水杯能容多少毫升水?

  (3)金箍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200厘米。这根金箍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这根金箍棒是铁制的,每立方厘米铁的质量是7.9g,这根金箍棒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30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五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7 ×2 5/8 ×1 1/10 ×5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12 “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1/2,然后出示问题

  红花有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1/2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1/2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

  (2)绿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10÷5×2=4(朵)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2/5是多少也可以用10×2/5来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

  计算10×2/5可以先约分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讨论:10朵的2/5,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

  计算10×2/5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

  1.根据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小结: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长的增长而减少,在变化过程中,面积24cm2的长方形的相邻两边长的积都是24。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的积都不相等,但他们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表,你从表中发现什么?

  自行车大巴车小轿车速度/(千米/时)106080时间/时1221。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1)需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反而扩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3、总结。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桌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1234……剩下的页数797877……

  提问:已读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数/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3)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吗?

  4.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师:同学们,进行“物物交换”活动,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写出你的想法。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这个比例中x是多少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己动脑写出想法。

  (2)小组交流。

  2、师:哪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想法。

  板书: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3、总结:

  师: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项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对,先写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数的值。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三、课堂练习

  1、解比例

  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是0。4和0。3,两个外项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项是4,第二项是8,第三项是x,第四项是10。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节课继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揭示课题)

  二、回忆整理,再现旧知。

  1。欣赏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生3:天安门城楼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4:紫荆花的图案是其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5: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奥运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缩小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提问:誰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在不同学段学习了图形变换的知识,所存在脑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记忆,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分别出示5幅观赏性强,并藏着不同的变换特征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再现,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系统地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

  三、综合运用,复习旧知

  欣赏课本第104页板报花边图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图案大多是设计师们设计的,瞧,这是一位同学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的板报花边,仔细观察,你们知道他利用了哪些变换的知识吗?(出示课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识,把第一个图形连续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这一排花边。

  生2:他利用了旋转的知识,首先在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画好三个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将这一组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度7次就得到了这个图案。

  生3: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缩小排列的。

  生4: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5:其中的每幅图案是大小不同的三个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得到的。

  小结:这个板报的花边是综合运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至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设计意图:在上个环节中将所学图形变换的知识一一再现,回顾特征,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书上提供的板报花边图案,呈现的是图形与变换内容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图形变换的过程,并借助多媒体进行验证,发现这个图案综合运用了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知识,从整体上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再次感受到这些变换的魅力所在。)

  四、巩固提高,拓展思维

  1。做一做。

  要求:仔细观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

  2。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有的不只一条。

  3。练习二十第3题。

  要求:先独立想一想,如果还不能解决,在小组内可以利用学具转一转。(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空间感较弱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知道旋转可使一个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切身体会到变换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4。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时请学生演示是怎样画的。

  五、小小设计家。

  师:今天要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家,利用图形的变换来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请同学们分小组选用学具开始设计,完成之后将你的设计方法说给小组的伙伴听听。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并及时交流。学生作图后展示作品,并张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本堂课最后,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家的环节,把本课所复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乐此不疲的设计图案当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会数学的神奇与玄妙。)

  六、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有,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进成长记录袋中。

  七、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第2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设未知数时对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2.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生可能会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进行鼓励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发言,师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这一思考过程。

  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挑选出完成较好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在教师对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齐。

  4、师: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求实际距离

  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会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反馈、应用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解方程:χ+60%χ=48χ—25%χ=27χ—35%=0。52

  2、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六年1班有学生5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2)六年1班有男生比女生多1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设计意图】:旨在唤起学生解形如ax+bx=c、ax—bx=c方程的方法,解决第二题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为新课的教学环节中解决重、难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引导学生画图:提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一条线表示哪个量?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如何画?

  追问:怎样表示36人?

  引导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本环节通过追问“怎样表示36人?”让学生思考两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为列方程解决了难题,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3)确定解题策略: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你是怎么想到的?

  追问: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逐步完善线段图)

  (4)组织学生列方程、解方程。

  (5)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检验让学生尝试检验;

  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前面读题画图的体会,自主确定解题策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解方程以及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生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不仅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数量关系有了认识。教学时,交流“问什么想到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量关系式对于列方程的重要性。

  2、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是经历怎样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虽然短,但很重要。有效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理清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特点,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

  3、出示例5的比较题: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4人。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教学“练一练”

  (1)学生练习

  (2)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追问:你觉得怎样的问题适合列方程解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是人脑把各种相关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突出寻找等量关系解答这些题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特点。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2、3两题。

  四、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

  做练习四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和“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的含义,再解答。

  2、联系。

  3、小结: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整数、分数和百分数都能表示,这两个问题与例题的解题思考方法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本环节的拓展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通过与书本有联系的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36人

  x人

  男生

  ()人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解: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就有80%x人。

  x+80%x=36

  1。8x=36

  x=20

  80%x=20x0。8=16

  答:美术组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生已有的基础是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由于这套教材在六年级上册没有安排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教学就有了难度,也更显得重要。教材选择了已知总数和两个部分数之间用百分数表示的关系求这两个部分数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例题,这种结构的问题基本数量比较明显,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教材先用线段图使数量关系直观化,然后引导学生填写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继而呈现了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全过程,为学生示范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材还安排了检验。“练一练”第一题是与例题结构相同的题目,第二题与第一题情节紧密联系但数量关系发生变化,安排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练习四第1至4题安排解方程和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法指导:例5是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列方程解答。例题把相并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是学生早就认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复杂的百分数情境里不容易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给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教材完整地写出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已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1”的数量,还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正方体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小结: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一个曲面图形转化成以前学的长方形,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也要运用转化的思想同学们猜猜会转化成什么图形?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反复播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说演示过程,总结推倒公式。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删掉)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删掉)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出示一组习题

  一个圆柱的半径4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直径12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周长12.56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和底面周长和高,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4、教学例6

  (1)出示例,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删掉)

  (1)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2)学生见解例题,师补充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56厘米,高87厘米,水桶装多少水?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2米。如果每立方米约中75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

  4钢管的长80厘米,外直径10厘米,内直径8厘米,求它的体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或V=πr2h

  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教学反思:

  以旧引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转化思想”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xx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xx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xx元的 10%

  超过20xx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三段不同的收税看作三个档次,先用总收入减去1600,看超过的部分是属于哪个档次,如果超过的部分少于500,属第一档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xx就属第二档次,第一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20xx小于5000就属第三档次,第一、二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xx)乘15%,再相加。

  关键是这里第一、二档次的,要全额交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3(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