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2 14:46:57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优]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优]

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

  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

  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

  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②出示“10人要多少钱?”

  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

  ①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 ②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③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

  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

  20×7=200 ×7=20xx ×7=

  20 ×4=40 ×6=60 ×8=

  600 ×5=500 ×4=500 ×8=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

  2、提高练习

  40×( )=1201 ×( )=210

  80 ×( )=24050 ×( )=250

  700 ×( )=4900600 ×( )=3000

  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出示神舟六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然后出示题目:神舟六号的飞行速度大约每秒8千米,1分钟它大约飞行有多远?

  请班里的男同学作答。

  ②出示嫦娥一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之后出示题目:它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秒9千米,半分钟大约飞行多远呢?

  请班里的女同学作答。

  4、游戏

  以刚才做完的两个题目为男生命名――神州队,为女生命名――嫦娥队。指名选取队长各一名。各队代表从袋子里先抽一张数字卡片(1~9的数字卡片各有两张),任意放在其中的一个因数上;再抽一张放在另一个因数上。所得的积较大的队获胜。

  游戏一共进行两到三次。

  三、课堂总结

  教师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时你会注意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说明

  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又如著名的邮递员送信最短路线问题。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优化的问题,比如企业要考虑怎样安排生产能使利润最大,农民会考虑怎样安排播种能使年产量最多等等。当年华罗庚先生提出的“优选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了,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例如,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例4就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去思考在这个报数游戏中先报数的人采用怎样的对策就能保证一定获胜。

  教学建议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运筹思想和对策方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使用运筹、优化和对策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2.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教材首先给出一幅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妈妈正在烙饼,并且说出了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也就是说总共要烙3张饼。然后小精灵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接下来教材呈现出3个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的场景。第一个学生说的方法是一张一张地烙:“烙一张饼要6分钟,烙3张饼要18分钟。”旁边的小女孩说:“一张一张地烙太费时间了。”提示学生还可以有更快捷的方法。接下来另一个小女孩给出了她的方法:“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这样省时间。”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只需要12分钟,比第一种方法节省了6分钟。当然,这还不是最优的方法。所以,教材接下来提出: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让学生继续探索。这里最好的方法是: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这种方法只需9分钟。最后,教材提出: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方法独立思考,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可以提问: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饼呢?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教师可以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如果学生已经想出了最好的方法,老师对此可以再加以详细的.分析;如果学生只出现课本上的两种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更优的方案。

  在探索更优的方案时,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接着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2张饼呢?

  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试一试,并要求把实践的结果记录下来。可以用硬币、课本或者写着“正”“反”两字的橡皮来代表饼,分别用他们的正反面代表烙饼的正反面。学生记录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还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记录(供参考)。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用这种方法烙饼总共只需要9分钟。

  1

  2

  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上面讨论过的各种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其正确的结果是: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例2。

  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实际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在情境图下给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种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时间。然后呈现学生们讨论怎样安排的场面。在这些内容中包含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方法: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比如“要烧水,必须先洗水壶,接水。”小男孩想:“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呢?”等,提示学生有些事情(烧水和找茶叶、洗茶杯等)可以同时进行。教材还提示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教给学生设计方案的具体方法。最后,教材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更合理;再一次揭示了讨论这一问题的目的:探讨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

  教学例2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可以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出问题。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学生讨论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给出的图例。

  接下来可让学生分小组来设计方案,要让学生首先思考并讨论清楚: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箭头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图表示出来,再让各小组把自己的方案用这种流程图表示出来,然后在全班展示。

  最后,让学生比较同学们设计的方案,看看每一种方案中,沏茶的顺序对不对,所需的时间各是多少。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下面是参考的答案(当然还可以显示出时间):

  “做一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案最合理。

  第1题是与例1配合的,意思是:餐厅现在同时来了3位顾客,每人点了两个菜,而只有两个厨师,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比较合理呢?与例1的解决方法相同,应先给前两个人各炒一个菜,接下来给第一个人和第三个人各炒一个菜,最后给后两个人各炒一个菜。汇报交流时,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第2题是与例2对应的,是关于生病吃药中各项事情的安排问题。这里通过表格的方式给出吃药时要做的各项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让学生来合理安排。与例2的解决方法相同,一方面要考虑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比如要先倒水,然后才能等水变温;另一方面要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比如在等开水变温的时候可以找感冒药,还可以量体温,这样就能节省时间了。

  第3题是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去考虑,但主要还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身边的事例中寻找。比如在学校里,打扫卫生时怎样合理安排各项事情能节省时间,在家里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还可以同时整理房间等等。在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例3。

  例3是关于排队论的问题,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教材出示了一个码头卸货的情景: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三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等候时间包括卸船时间)最少呢?教材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里卸货顺序的种数是一个排列问题,一共有6种不同的方案,主要是要让学生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学生可以计算出每种方案中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各是多少,从而找出最优的卸货顺序。

  接下来的“做一做”安排了3名同学同时到学校医务室看病,每人就诊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可以使他们的等候时间之和最少。要解决的问题和例3基本相同。

  教学例3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然后提出问题: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接着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①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②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在这里卸货顺序的方案是一个排列问题,学生一共可以找出6种不同的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的方式罗列出来。可以用船1.船2和船3分别代表三艘货船(教材图中从上到下的顺序),并让学生算出每种方案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

  方案

  卸货顺序

  船1的等候时间(时)

  船2的等候时间(时)

  船3的等候时间(时)

  等候时间的总和(时)

  1

  船1→船2→船3

  8

  8+4

  8+4+1

  33

  2

  船1→船3→船2

  8

  8+1+4

  8+1

  30

  3

  船2→船1→船3

  4+8

  4

  4+8+1

  29

  4

  船2→船3→船1

  4+1+8

  4

  4+1

  22

  5

  船3→船1→船2

  1+8

  1+8+4

  1

  23

  6

  船3→船2→船1

  1+4+8

  1+4

  1

  19

  然后,让各小组汇报所找出的最优方案。老师可以提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先卸船1的货,那么三艘船都要等候8小时;而如果先卸船3的货,每艘船只需等候1个小时,所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船开始卸货,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这一点只要求学生有所体会,不作为教学的要求。

  接下来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问题,同样的也可以让学生用列表的形式给出不同的就诊顺序,并算出等候时间,从中找出最优的方案。当然如果学生能运用例3里分析的优化思想直接找到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同学开始就诊也可以。学生完成设计后,先分小组交流,再在班上汇报。

  4.例4。

  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够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这个故事,并让学生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列出来,通过比较让学生看到:虽然在同等级的马中,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如果拿同等级的马进行比赛田忌一定会输,但是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却让他赢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对策论的方法在这场比赛中的重要性。接下来让学生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并让学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列出来,通过对照来找到答案。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获胜的。最后,教材让学生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4后面有一个“数学游戏”,让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每人报的数连续相加起来,最后一个报数使和为10的人就是获胜者。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思考:如果先报数,采用怎样的策略能够确保获胜?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的应用。

  教学例4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田忌赛马”的故事,也可以请同学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让学生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教材给出的表格上补充完整(见下表)。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并让学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入表中(见下表,田忌1代表他的第一种策略),并指出每种策略获胜的一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方

  齐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2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齐王

  田忌3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4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齐王

  田忌5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

  田忌6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齐王

  老师把各小组汇报的结果展示出来,通过对照学生很容易看到答案。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比如前面提到的乒乓球团体比赛,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

  做“数学游戏”时,教师可以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学生明确方法后,让同桌的两人一组来玩这个游戏(每次游戏先报数的人可以交换)。学生对这个游戏方法比较熟悉后,老师再让学生来做一遍,这时第一个报数的人要思考:要想确保获胜,第一次应报几?接下来该怎样报?另一个人考虑怎样应对有获胜的可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可以进行实验,并在小组中讨论。

  如果有困难的话,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因为每次可报1或2,那么如果一方报1,另一方就可以报2;一方报2,另一方就可以报1,这样总能保证每个回合连续两次报数之和是3。因为谁最后报数使和是10谁获胜,所以你一定要设法报数使和是7,这样对方无论怎样接着报数,你都可以保证最后报数使和是10。同理,要想保证报数使和是7,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报数使和是4,再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报数1。如果两个人都清楚这个策略,那么,谁先报谁获胜。如果对方不知道这个策略,那么在报数的过程中要设法能够报数使和是7,就可以获胜。

  利用减法原理就是:从最后报数和是10中每次减去3,减去3个3还剩1,即

  10-3-3-3=1,用除法表示是:10÷3=3......1

  所以第一个报数的人先报1,就可以保证控制局势。

  同理,如果把最后报的数扩大到50,就是50÷3=16......2

  所以第一个报数的人先报2,就可以保证获胜。

  依此类推,如果每个人每次可以报2或3,就要把5做除数。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后,教师可以把最后的和10改为30或更大,或者每次可以报2或3,再让学生试一试。

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简便算法--教材第55页例1-2,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二6-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解答完后,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种解法: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从总本数中减去故事书的本数,再从减得的差中减去科技书的本数,求出连环画的本数;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故事书与科技书的和,再从总本数中减去求出的和,求出连环画的本数。)

  它们的结果怎样?(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先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例1思考:因为128与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数,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边分析边板书出计算步骤:

  说明虚线框中的计算步骤初学时可以写出来,以后可以省略不写。

  2.做第55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6-8题。

  1.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7题,计算时,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不写简算过程。

  3.第8题,这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少加了的要再加上,少减了的要再减去。

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例2,练习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关键是要掌握解题思路,抓住最后求什么,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最后列出综合算式,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一学生板演)

  2.口答。(面向全班与板演同时进行)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要想求出和、差、积、商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被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25-64÷8)

  订正第1题:说明两步计算文字题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及为什么使用小括号。

  二、学习新课。

  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2。

  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读题后与前面复习题1比较,题目条件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了复习题直接告诉了除数是6,而例题中的除数没有直接告诉,是用45与39的差来表示的。

  问:那么在计算步骤上还能用两步解答吗?为什么?

  讨论:

  (1)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是45与39的差。把45+39与45-39两式分别写在关系式下面。)

  (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必须先算被除数是45+39=84,除数是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除数45-39写在后面。)

  45+39÷45-39

  (6)怎样表示要先算45+39和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2.引申、变化。

  如果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投影出示)

  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出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明确题目最后求积。求积应该用被乘数乘以乘数,但这两个数都没有直接给出,被乘数是45与39的和,乘数是45与39的差,所以应该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最后被乘数乘以乘数。因为要表示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所以45+39和45-39必须加上小括号。

  (45+39)×(45-39)(投影出示)

  =84×6

  =504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分析、讨论可知:较复杂的文字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文字题组成,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明确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要写在前面的,哪部分写在后面;列出算式后,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综合算式中还要注意小括号的使用,同时要注意题目叙述过程中的变化,分清“乘以”和“乘”、“除以”和“除”,因此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第一部分:基本题。

  1.口答。(说出解题思路,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笔算。(做在练习本上)

  用169除以13的商,去乘99与88的差,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变式题。

  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文字题,用线连起来。

  (1)36×18-36÷18(1)36乘以18的积再减去36所得的差,除以18,商是多少

  (2)(36×18-36)÷18(2)36与18减去36除以18所得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3)36×(18-36÷18)(3)18乘36的积,减去18除36的商,差是多少?

  做完后引导学生把3个题进行对比,观察有什么相同及有什么不同,从而明确题中数据、符号以及排列顺序都一样,但由于加上小括号或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导致运算顺序不一样,结果也不同。由此看出括号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874234205

  ÷÷

  216

  ×+

  9615

  +×

  [综合式:96+874÷23×2][综合式:(16+420÷5)×15]

  订正时说说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第(2)题要用小括号?

  第四部分:提高题。

  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以4的积,加上54乘以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3)(45-15)÷(32-29)(45减去15的差,除以32与29的差,商是多少?)

  (4)30+(96-12×5)(30加上96减去12与5的积所得的差,和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练习一第3~6题。

  板书设计:

  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加数+加数=和例2:45与39的和,除以45与

  39的差,商是多少?

  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

  45+3945-39

  被乘数×乘数=积(45+39)÷(45-39)

  =84÷6

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

  教材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提出“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这一问题来介绍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并结合豆豆身高的数据依次说明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在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如: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复习完后我们再进入第二环节新授。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即: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近似数吗?

  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

  (4)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四年级数学教案6

  检测目标:

  1、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3、学生能否运用学到的混合运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检测内容:教材配套练习卷

  一、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计算:两步计算混合运算。

  三、判断,改错

  四、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运算顺序的选择)

  五、不计算比较大小。

  六、解决问题:

  1、张叔叔到文具用品商店买了2枝钢笔,每枝钢笔18元,他付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食堂运来面粉4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120千克。如果每天吃掉大米12千克,这批大米够吃多少天?

  3、林场栽了450棵松树苗,栽了270棵柏树苗。将这些树苗栽成40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4、同学们参加暑期夏令营。低年级参加夏令营的有21人,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是低年级的11倍,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低年级多多少人?

  5、江老师买一张光盘用去26元,买5张软盘用去75元。一张软盘比一张光盘便宜多少元?

  6、(1)一本像册有24页,每页可放照片4张。3本这样的像册可放照片多少张?

  (2)一本像册有24页,每页可放照片4张。放288张照片,需要几本这样的像册?

  7、张师傅要加工600个零件,已知他前3天加工了120个零件。

  (1)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2)加工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天?

  练习分析:

  总体情况:

  本次单元测试合格率为97%,优秀率为63%。最低分43,一人60分,一人70,满分学生有8分。本单元分成两大部分:一是计算类,二是解决问题.计算部分总体情况良好,问题存在于少数学生因计算没有过关。

  主要成绩:

  本单元的重点是混合运算,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掌握得比较牢固,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都比较快。在计算过程中逐渐养成耐心、细致、塌实的良好学习习惯。

  本次练习的解决问题,都是一些三年级教材所学过的内容学生也都能认真分析,并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混合运算,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当清晰。

  存在问题:

  本单元的练习内容比较单一:计算类和解决问题,题量也不是很多,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计算能力计算时的细致耐心程度都存在极大的问题。就解决问题而言,小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策略都有待提高。

  努力方向:

  1、近来学生中间有玩游戏的现象发生,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有厌学现象,老师一方面找学生谈心,一方面多多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努力克服计算中的“低级”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加大个别辅导的力度,在认真做好培优的同时,重点做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掉队。

  单元评价反思:

  一、整体情况:

  本次单元测试3班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55%。最低分57分,满分学生有7人;4班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74%。最低分66分,满分学生有4人。本单元分成两大部分:一是计算类,二是解决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计算没有过关。

  二、具体情况:

  本次单元练习的重点是混合运算,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掌握得比较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过关。但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3班,基本都出现了计算错误。特别是如780÷26,14×18,325-295,48+192等,许多学生都错了。一些学生对于过去的计算有遗忘。

  三、改进措施

  1、一方面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防止学生因有进步而自我满足,产生骄傲情绪。

  2、利用自习适当补充计算习题,提高计算能力。

  3、加大个别辅导的力度,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掉队。

  单元评价反思;

  一:整体情况:

  本次单元测试1班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70%。平均分91分,最低分57分,满分学生有6人;5班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66%。平均分90.6分,最低分48分,满分学生有7人。本单元分成两大部分:一是计算类,二是解决问题。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混合运算因运算顺序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学生在改正时有学生没有将计算改正过来,而将题目按计算改了。这需要学生明白,在改正练习中,首先要看编的题目本身是否有错,如果有错的话,要改题目。当题目本身没有错误的话,就要改正错误的计算。

  3、用符号连接两个混合运算,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大小时,学生受前面练习的干扰,认为只要改变了运算的顺序结果也回变化,判断结果也没有用计算来检验,造成判断错误的情况比较的多。

  4、应用题最后1题“张师傅要加工600个零件,已知他前3天加工了120个零件。(1)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2)加工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天?”

  在解答第2问时,很多学生算成了一共用了多少天。说明对问题的审题还需加强。

  5、在应用题的计算中小括号的运用也有问题,该用没用,不该用的乱用。

  三、解决问题措施

  1、加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巩固。

  2、加强学生对审题的训练。

  3、在认真做好培优的同时,重点做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掉队。

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

  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4、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四、升和毫升的进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

  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5.练习:20xx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2、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课后小记:“1毫升概念的确立”,让学生观察1毫升在量器、瓶盖中的情况、用滴管装,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学生感兴趣。认识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约10毫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具。

  授后小记:

  前两课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学容量单位应该以动手操作及实物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我利用学生群体收集了大量练习中出现的容器实物,在课上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切实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及各种小容量容器的实际大小。

四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p5----6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2.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计数器

  五.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看书,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大数,如p2的人口普查,大家试读一下。

  指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问:看到这课题,本节课你要学会什么?(明确目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同桌之间,互相读数。

  5432500252005020

  让学生说说读万以内数的'方法。(初步体会)

  2电脑课件出示数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3讨论提纲:

  (1)这些数有哪几级?

  (2)496和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3)应怎样读24960000?

  (4)6407000和85000300又应该怎样处理?

  4.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5.总结方法:

  让学生讨论p5的三个框图的问题。

  6.同桌互相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读数的基本方法。

  7.看书质疑。

  (三)联系新知,解决问题

  1.P5做一做

  2.判断题:

  (1)30003中两个3所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2)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个级的数表示多少个1。()

  ......

  2.读一读,比一比

  306和306000012850000和1285

  ......

  3.先分级,再读数

  135841232000004908067......

  (四)课后延伸

  1.看书p5

  2.P8n3

  课后反思:本节课以自学为主,学生对读数的方法都掌握,特别体会到分级的作用。由此可见,四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强的,能否表现出来,就要看教者的引导。

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八册P46-4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

  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平面图形,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到大家,那么下面这个平面图形大家认识吗?

  师:这是一个梯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导入课题:认识梯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图片,红色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

  2、小组合作,想办法自己做也个梯形,在小组里交流。

  3、师:各小组做的非常好,拿出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以前学过的平行

  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师:再拿出刚才做好的梯形,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想一想,怎样画出线段再测量梯形的各条边都有自己的名称。

  5、请先阅读课本第47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并观察右边图,说一说梯形各边的名称及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6、师:出示一个等腰梯形跟我们做的梯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两腰相等)

  7、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学量一量书上47页中间的那个梯形。我们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检验)

  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想想做做

  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

  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想想做做

  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记录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想想做做

  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和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再出示一个梯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接着出示四幅生活中的梯形,让学生对梯形有个初步的感知,到导入课题;其次,让学生通过“想办法做一个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

  第二道例题,先通过“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初步认识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义;在让学生量出书上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通过比较,认识等腰梯形。最后通过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巩固新知。

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学会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关键: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算盘、计算器。

  学前准备: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xx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技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一)认识算盘:

  1、出示算盘:

  (1)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例如(边说边操作)10、325、4709、6890

  (二)计算器的认识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师:如果你是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对你的同伴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评价,有利于自我构建知识,体现主体地位。)

  五、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On/c开和清除键

  Off关闭键

四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9-1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或()。

  4.0.307的3在( )位上,表示 ( );7在( )位上,表示( )。

  5. 1米=( )分米,1分米= ( )米;

  1千克=( )克,1克=( )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0.69 ○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 )>( )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

  (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部分相同,就从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 0.9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

  5元4角 =( )元 150克 =( )千克

  4. □0. □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材57页,练习十四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2.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步可以省略,省略后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4×20xx×30025×40300×2260×2

  304×24100÷413700÷37

  2.计算下面各题(分小组完成)

  306×213621×167

  提问:结合具体题目说一说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287×304

  (2)启发学生自己计算:

  287×304=87248

  (3)揭示简便算法

  教师提问:从式题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口述:第二部分积是0,既然这一步乘积为0,在计算中是不是可以省略?引导学生明确:用0乘这一步分可以省略.教师提问:省略这一步作你能准确计算吗?应该注意什么?试试看.学生在书上完成.学生板演.

  请板演的学生讲述计算过程:第二部分得零不写,第三部分的积末位与百位对齐.

  3.把计算补充完整

  4.完成57页做一做(学生能运用法则和所学简便算法去完成)教师订正.并提问用2和5去乘被乘数所得积的末位与哪位对齐?

  5.小结新知: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投影出示)

  6.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三、巩固发展

  1.填空.(投影出示)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就要和()对齐.

  2.判断并说明理由(投影出示)60页4题.

  [此练习设计突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这一步乘可以省略,但要注意下一位的对位这一难点,强化重点]

  3.计算:(小组赛)

  60页1题的后2个

  60页2题的前2个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

  五、布置作业:60页3题.

  六、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121页-122页例4、例5、例6,122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九1-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

  2.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小数的数位;

  3.学会两位小数的读、写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地读、写两位小数;

  2.通过直观演示、迁移类推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根据小数点易丢、易错,对学生进行做事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数位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米尺、投影仪、米尺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答:1米=()分米=()厘米

  1元=()角=()分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大家知道,1分米是10厘米,那么1厘米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分米?1厘米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这节课继续学习两位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两位小数

  2.教学例4.

  出示米尺示意图.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②2厘米、5厘米、15厘米......

  使学生明确:1厘米可以用米来表示,几厘米可以用米来表示.(引导学生在米尺示意图上标出各分数)

  (2)鼓励学生任意举例.

  (3)教学两位小数的写法.

  提示:百分之几的分数也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①回忆写成0.1的方法;

  ②米写成小数.不够1米,整数是0;也不够1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也写0.米要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写“1”,就是0.01米,读作:零点零一米.

  ③类推:2厘米、5厘米、15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要求学生说出思考方法,注意:将15厘米写成0.15米后,读数可能有难度,教师给予点拨)

  ④学生任意说出几个两位小数.

  ⑤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3题.(独立填空,同桌交流)

  3.教学例5.

  (1)引导学生讨论:1分、2分、2角5分、1元3角8分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元?

  明确:

  ①元、角、分为单位的钱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表示方法;

  ②区分2分、2角5分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义.

  交流后板书:1分=元=0.01元

  2分=元=0.02元

  2角5分=元=0.25元

  1元3角8分=1.38元

  (2)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4.教学例6.

  出示复合片(抽拉)

  (1)引导学生观察:一小格用分数、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3个格、36个格、10个格......

  (学生任意举例)

  明确:

  ①每个正方形图都表示整数1“.

  ②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渗透”十进“关系.

  讨论:0.10为什么等于0.1?

  点拨:10个小方格是即0.10,也可以看作1个长条,即,小数表示是0.1.

  明确:①10个0.01是0.1;

  ②10个0.1是1.

  板书:=0.01=0.36

  =0.03=0.10=0.1

  (3)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同组互议)

  5.教学小数数位和读法.

  (1)引导学生自学122页上半部分.

  思考:通过读书你明白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

  ①小数的数位顺序;

  ②小数的读法.

  (2)点拨:

  ①整数、小数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②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③百分位后面还有数位,以后再学.

  (3)检查效果:出示120.85

  要求:

  ①指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

  ②读出小数.

  板书:(见板书设计)

  (4)质疑.

  (5)反馈练习:读出下面各小数,说出各小数的数位名称.

  出示:10.115.49100.480.70.340.0590.062.07

  三、巩固发展

  1.124页二十九第1题(填书,同桌互议)

  2.124页练习二十九第2题

  (互问,重点明确同一个数字”1“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填空.

  (1)10个0.01是().

  (2)0.01是()分之一.

  (3)98厘米=()米.

  (4)4元零7分=()元.

  (5)=().

  (6)=().

  (7)=()=()

  4.判断.

  (1)0.37中,没有整数部分,只有小数部分.()

  (2)7.25读作:七点二十五.()

  (3)3.02元表示3元2角.()

  5.出示:7、0、6三张卡片,一学生将”.“放在三个数字之间,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数和一个较小的数,并读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渗透做事要认真仔细的思想)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对小数又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懂得了小数的数位和读法.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后还要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九.3题.

  六、板书设计

  认识两位小数

  例4

  例5例6

  1分=元=0.01元=0.01

  2分=元=0.02元=0.03

  2角5分=元=0.25元=0.36

  1元3角8分=1.38元=0.10

  =0.1

  读作:一百二十点八五

四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小数表示的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或复名数--教材第101页例3-4,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三4-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把单位间进率是10、100、1000的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算理,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能正确进行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改写是教学的重点。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根据题目灵活处理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5米=()分米=()厘米3千克=()克

  4吨=()千克6平方米=()平方分米

  2米=()厘米7千米=()米

  2、直接说出得数。

  0、82×100=0.4×10=0.57×1000=

  2、57×100=8.2×10=6.39×1000=

  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把单位间进率是10、100、1000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有时,有的题目算出得数以后,还需要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写的方法。

  1、教学例3。

  教师板书:3米=()厘米

  教师指名学生填写,然后提问:把米数变换成厘米数是什么样的变换?(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米=100厘米,求3米等于多少厘米,要用3乘进率100。)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3的'第1小题:0.35米=()厘米。

  教师:这道题也是把米数变换成厘米数,应该怎样算呢?(也要用它乘进率100。)

  教师:0.35米是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乘进率100,用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怎样做就可以了?(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行了。)

  指名让学生填写0.35米=()厘米。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3的第2小题:0.58千克=()克。

  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怎样的变换?(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应该怎样算?(乘进率,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要乘1000。)

  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只要把0.5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行了。)

  指名让学生填写:0.58千克=()克。

  教师:观察上面两道小题,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都是怎样改写的?(用它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改写方法?

  让学生先同桌讨论一会儿,然后指名让学生说,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改写方法: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2、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01页,试做“做一做”中的第1题。

  做完以后,集体订正,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例如,0.86平方米=()平方分米。可启发学生说出:

  把平方米数改写成平方分米数,要乘进率100,只要把0.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以0.86平方米=86平方分米。

  3、教学例4。

  我们刚才学习的是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教师板书例4的第1小题:2.05米=()米()厘米

  教师:想一想怎样改写呢?如果我们先做0.05米=()厘米,谁会做?

  指名让学生填写:0.05米=()厘米。

  教师:那么2.05米=()米()厘米应该怎样做呢?2.05米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表示多少?(整数部分的2表示2米,小数部分的0.05表示5厘米。)

  教师:谁能具体说一说应该怎样做?整数部分直接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单名数,小数部分则按照刚才例3学过的方法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所以2.05米=2米5厘米。

  可以多请几位同学具体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教师板书例4的第2小题:5.42吨=__吨__千克。

  教师:谁会做这题,并且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先同桌讨论一会儿,再发言。

  指名让学生做,并说一说是怎样改写的。

  教师:通过做上面的两道题,你能说一说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如何改写成复名数吗?

  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要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直接写成复名数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小数部分要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只要用小数部分乘进率,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4、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01页,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小结

  教师: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了单位间进率是10、100、1000的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名数的相互改写。通过四道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写的方法。

  现在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在改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我们看到题目后,先要弄清什么?例如0.48米=()厘米。(先要分清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0.48米=()厘米,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确定什么?(确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接下来,要考虑什么?(要弄清改写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还是100或者是1000。)

  最后,要确定什么?(确定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讨论后,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1、分清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决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2、分清改写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确定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5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做时是怎样想的。

  例如3.61米○3米6分米2厘米,可想3.61米=3米6分米1厘米;

  所以3.61米<3米6分米2厘米。

  五、课外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6、7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教案11-02

四年级数学教案08-16

四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15

四年级数学教案11-07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10-2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7-21

四年级数学教案【荐】11-30

【精】四年级数学教案12-01

【热门】四年级数学教案12-02

四年级数学教案【热】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