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16 12:23:13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优]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变娃。

  2、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

  3、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新颖、有趣的百变娃。

  教学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彩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展示“百变娃”玩具。

  2、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百变娃是怎样变的呢?它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百变娃。

  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三、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1、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变娃,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不同的百变娃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变娃和制作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百变娃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

  手制作呢?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

  人不一样的百变娃。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百变娃最

  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

  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

  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百变娃。

  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百变娃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

  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

  1、你在百变娃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每变一组

  可得一颗,多变多得。

  2、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

  一般满意非常棒

  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百变娃送给谁?理由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童谣《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烧砖窑。烧砖窑,为哪桩,青砖绿瓦盖高楼,一盖盖到天上头。天上头,有什么,雷公爷爷、云奶奶又吵又闹不开交,雷鸣电闪雨瓢泼。莫要吵,莫要闹,云开开,雨停停,架起一座七彩桥。太阳公公眯眯笑,‘‘七彩桥上走一遭一走走到外婆桥。山也清,水也绿,山青水绿美如娇,美不过外婆门前的外婆桥。

  二、导入:

  1.师生趣味互动,说一说你家乡印象最深的桥和塔有哪些呢?

  2.你家乡的桥或塔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自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乡桥和塔的阐述,教师补充,肯定学生观察,分析求知欲 望。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五、小结:

  优秀作业点评,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评选出“欢迎的作品”。

  六、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4

  课题:造船去远航

  年级:三年级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2,通过对远航船的设计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欣赏各种远航船的外形,通过想象,设计并画出“我们去远航”的船。

  通过对船的欣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我们去远航”的船。

  教学课件,学生用图画纸,黑色记号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范画。

  检查学生备品准备情况。

  黑板上画出大海,今天啊老师要领大家去大海远航!

  1、想不想知道今天知道老师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模型)这就是一艘远洋船的模型,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由几部分组成的?

  2、老师准备了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谁能用这几个图形拼出一艘船来?

  3、其实远洋船的种类有很多,下面老师就领大家去见识一下它们!(出示课件);边放边讲解,学生认真观察。

  4、看了这么多的远洋船,你想自己亲自造一艘这样的船吗?造船的工人叔叔们在造船之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设计船。通常是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要造的船的外形结构(船的外观造型,船舱等),还要表现出船的'特殊功能的部分。

  5、老师也设计了几种远洋船,你们看,有用线描的,有用排水法的,这些方法都可以设计远洋船。画的时候,第一步用水彩笔直接画出船的结构和轮廓,然后用水粉或油画棒涂色,也可以用勾线笔在轮廓内填画花纹。*(边讲边画)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带的是彩泥,这些同学可以用你手中的彩泥塑造出一个船的模型来。

  好了,现在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一艘远航船。

  引导学生从设计上,从造型上,从色彩上讲评,评出奖项,贴上小星星。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5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

  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奇妙的对印》

  一、教材分析: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

  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四、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生:想听)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

  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生:我感受到了画面中有山有水有小船。)(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说)(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1:廊桥)这张是一座廊桥的,倒影教案,上面的这个是:(生:真实的桥)下面的这个是:(生:倒影)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生:外行、颜色、、、)

  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上下方位不同、、、)(出示图片2:大理三塔)这张图上的真实景物和倒影一样吗?(生:真实的景物清楚,倒影模糊看不清楚。)为什么这张图片的倒影看不清楚呢?(生:下雨、有波纹、有水面)对,因为有波纹,所以倒影我们就看不清楚了。(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出示图片3)这张倒影清楚吗?(生:清楚)为什么清楚?(生:没有波纹)我们仔细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生说:先画,然后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出现两个问题: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教师再一次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7

  课题:家乡的桥和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现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学会制作简单的翻页小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学生对卡通画知识的.了解,并能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临摹卡通画形象。

  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画动漫形象。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讨论、制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前让学生们欣赏一个小小的动画片,同时也导出卡通片与动画片的各种名称来。

  2、教师总结:其实卡通解释就是我们的课题:《趣味动漫》(出示课题)

  二、了解动画片的各种相关知识

  1、“卡通”是音译词,它最早的意思是创作草稿,后来又多了漫画、连环漫画等意思,也有人称之为动画片、动漫。那么“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究竟有何异同呢?“卡通”是英语译音,“漫画”,“动漫”都是从日语而来,“动画片”是中国造词

  2、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各个国家的卡通漫画形象。

  3、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动画片(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卡通作品的表现方法除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绘画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种。

  4、名作欣赏:欣赏动画大师做的翻页逐帧动画。同学这回明白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是怎么动起来的了吧。

  三、作业:把你喜欢的小故事画成小小连环画,并给你的朋友看一看。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1、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找到你认为最满意的有关卡通概念的答案,然后告诉老师。

  2、说说图片中的形象出自哪部动画作品?

  3、学生观察漫画,问学生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学生欣赏、了解巩固制作方法。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9

  一、教 材 分 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盘泥条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盘泥条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盘泥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二、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示范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明了“学习制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体会失败、从头来过,再失败再从头来过的过程,”把握“泥条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环节设计:

  1. 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盘泥条。

  2. 自主探究,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第二,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 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6. 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教学应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泥条盘筑的方法,即搓泥条、泥条粘接的技法要领要让学生掌握,对于作品的造型无需做过多要求,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所长。

  *对于学生在做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给学生以提示。

  *陶艺课更注重做陶的过程,对学生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不要用对或错来简单评价学生的想法,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做陶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应适时进行评价和激励。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在陶艺教室上课,可以将学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烧制成陶艺作品,并进行陈列展览,提高学生对做陶的兴趣。

  [教案]贺佳妮老师的教案

  第6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0

  教材分析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想像中的怪兽都是神话中的主角,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使命。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总之,怪兽是无所不能的,它们会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也会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在形象上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其实,人们通过想像塑造出怪兽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创造生活的愿望。所以,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神话故事中的怪兽,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想像中的怪兽》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像创造的快乐。同时,再次了解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拓宽知识面。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表现中发展个性。

  2、操作领域: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像创作,用彩笔勾画山怪兽奇特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情感领域:在交流、表演、制作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游戏与想像创作来表现怪兽。

  运用联想、夸张、替代、变形、组合等方式进行巧妙构思,创作出奇异的怪兽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面团、范图、音像资料、怪兽玩具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作业纸、玩具,搜集卡通片中和神话传说中

  的怪兽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游历神话世界。

  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件,讲述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古埃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西游记》中的'怪兽。

  让学生同座位自由讨论怪兽的特征。

  教师简介怪兽的概念: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非人非兽,是人们为了某种愿望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神话中的怪兽:《西游记》中众多角色都是怪兽。

  让学生简单画山自己熟悉的《西游记》中的怪兽,展示点评。

  2、怪兽游戏。

  观看课件,竞猜卡通片中怪兽的名称和功能。如数码宝贝、宠物精灵、奥特曼等。让学生拿出怪兽玩具一起玩一玩,说—说。

  用面团捏一个自己喜欢的怪兽,交流欣赏。

  3、赏析怪兽。

  教师出示面捏的龙和风,介绍这两种人的吉祥动物。边看图片边介绍龙长着鱼的嘴,鹿的角,蛇的身体,鹰的爪。凤长着鸡的头,鸟的身体,孔

  雀的羽毛,都是古代统治者的象征,现在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有象征吉祥的动物麒麟、辟邪,让学生观察图片找找其他动物的影子。让学生说己知道的类似这样的怪兽:人面狮身象、人头马、鱼尾狮等,边说边看图。

  4、拼装怪兽。

  分小组各人画出一种动物身体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拼装,可以组合成许多种怪兽。

  教师启发学生夸大或变形某一器官,再进行拼装。

  教师再启发学生用增加或减少器官的方法进行拼装。

  展示用这些方法拼装出的怪兽,让学生刚才使用的方法: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夸张变形、有增有减

  5、异想天开。

  观看外国影片中奇异的怪兽片段,如外星动物等。

  启发学生用面团随意地捏出奇形怪状的怪兽的模样,比一比谁的创意更新奇。

  欣赏抽象派大师作品中的怪兽,如米罗、达利、毕加索的作品。

  6、创作怪兽。

  教师示范创作怪兽,板书创作要点:改头换面、移花接木、有增有减、奇形怪状。

  指导学生创作怪兽,出示一些动物图样。

  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完成后学生自评、互评。

  7、群怪乱舞

  欣赏乐曲《在山魔宫殿里》,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启发学生想像乐曲表现的意境和自己脑海中出现的怪兽。

  让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胸前,跟着音乐扮鬼脸,尽情乱舞。也可以把画好的画拿着放在脸上随音乐律动。

  8、活动拓展。

  可以将怪兽做成面具、泥塑,还可以将创作的怪兽创编故事,有条件的学校上一节电脑绘画课。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能区分教师提供的均衡的或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拚贴、绘画等方法,表示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与均衡。

  教学难点:

  作业中能否用对称或均衡的形式来表示作品。

  教学准备:

  课本、收集准备对称、均衡的图片或者实物若干。

  学具准备:

  课本、剪刀、彩纸、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同学说说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教师出示“轴对称”与“点对称”图形若干,请同学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并归类。

  1、轴对称2、点对称

  (1)、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

  2、发展阶段:

  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同学区分对称和均衡。同学讨论:均衡的作品是怎样坚持画面均衡的'。

  (2)、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称为均衡。

  动脑筋:用什么方法来绘画(制作)对称作品。

  作业要求:选择对称或者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绘画、剪贴等方式来做业。作业之前请同学讨论并交流:你准备选用对称与均衡的那一种形式来表示作业?你准备表示什么?怎样来表示?

  同学作业。

  3、收拾与整理:

  同学按常规做收拾整理工作,教师稍加指导。

  课后小结:

  本课使同学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了解到构图的均衡,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视觉感受。缺乏之处:同学表示平平稳稳时对称图形表示得较多,作品类型有些单。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与《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这两课,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的、随意的涂抹色彩,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以及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产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2、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风景画:

  1、彩色风景画;

  2、黑白

  师:你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预设:彩色,因为有颜色。

  师:你们都有一颗绚丽多彩的心,其实颜色仔细分来,数也数不清。有三种颜色很特别,互相调和能变出很多颜色,但是任何颜色都调和不出来,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生:红黄蓝师: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原色。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红色的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讲授新课

  1、生活中的红色。

  师:生活中有哪些红色的事物呢?

  生:······

  师:老师也带来了红色的图片,有没有你没想到的'?

  国旗(每周一我们都会升国旗,唱国歌,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爱护我们的祖国。)背景音乐氛围下图片欣赏水果、蔬菜、沙漠、民间扭秧歌、舞龙舞狮、腰鼓。

  2、师:红色使用的场合。

  提到红色,我不禁想到一个词:红红火火。

  我们中国最红火最喜庆的节日是什么?

  生:春节,过年

  师:在过年时你都见到哪些红色事物?

  生:对联灯笼鞭炮····

  师:红色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一般在重大活动庆祝或婚礼上都会用到它。

  3、红色的感受

  师:你觉得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生:喜庆热闹奔放

  板书:喜庆、热闹、奔放

  师:看到红色,我们心中充满了热情、希望。有个画家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想不想来认识他?

  4、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1)荷兰梵高简介和经历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却为艺术奉献一生。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出示作品《向日葵》《红色的葡萄园》

  师:他喜欢用鲜艳的颜色表现事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卖出的就是这幅作品《红色葡萄园》

  在他的眼里,天空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黄色

  师:表达作者对生活充满希望

  (2)法马蒂斯《红色中的和谐》描绘了什么情景?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3

  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

  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教学后记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

  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同 学 们 应 自主、主 动 、合 作 、探 究 、生 动 活 泼 地 学 习,自 觉 地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 本 的 美 术 素 养。能 够 欣 赏 美 术,进 行 一 些 简 单 的 评 述 。但 是 ,这 只 是 初 步 的 ,并 没有 达 到 一 个 高 的 层 次 ,学 生 的 造 型 、表 现 能 力 需 要 更 进 一 步 的 提 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规范作业评讲。

  2、 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 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显性内同与目标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兴趣爱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突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画面的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的照片或图片,采用回忆或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喜爱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设计和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和健康地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课件:欣赏图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问题:(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课件出示课题:《我的小天地》 3、讲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看看课件再结合自己的小天地说一说图片上的小天地以什么颜色为主? ②布置了哪些装饰品?装饰品越多越好吗?房间有什么特色吗?

  (2)课件演示:(利用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①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②观看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房间里的那些设施吸引了你?你觉得这样的好处在哪?

  (3)小组讨论

  ①怎样才能布置出自己喜欢的小天地?从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给出一些家具摆设让小组讨论,自己选择。想一想选出的东西该怎么摆放进自己的小天地?怎样才能美观呢?引导学生,在布置自己的小天地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前后、大小等。

  ②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室内设计及其优秀的学生作业。学生之间谈感受,提出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路。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4)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观察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车。

  3、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用的车。

  4、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绘画汽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略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巧妙选择、利用材料,应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趣的车。

  教学准备:

  收集废旧材料、水彩笔、剪刀、彩纸。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收集汽车的图片材料及带绘画工具情况。

  二、欣赏感受

  1、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汽车图片材料拿出来,与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它们。

  2、欣赏同学们带的汽车模型,说说汽车的外形结构。

  3、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车具有哪些特色,如有的车的细节局部有特色,有的车由于功能需要,外观上可突现出机车的.零件等。

  三、学习指导

  1、汽车一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

  2、除了汽车的这几个大的组成部分外,汽车还有哪些部分的特征和细节?比一比谁列举的又多又正确。(车轴、螺丝、车窗、反光镜、前后几两侧车灯、刮雨器……)

  3、引导学生从各类汽车的大体特征和侧面造型入手,来分辨它的特征及如何描绘自己最好表现的汽车外形。

  四、创造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造型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绘画表现。

  2、教师巡回指导。

  五、 评价交流

  1、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纸盒等手工制作的工具

  二、欣赏激趣

  1、请同学们拿出你上节课画的小汽车,与本节课学习制作的小汽车有什么区别?(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请看到书上左上角这辆“小汽车”,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如果你也想做一辆有趣的车,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车的哪个部分?”

  三、材料分析

  1、纸盒:要注意纸盒本身的长短、厚薄、大小巧妙的组拼。

  2、牙签等细木棍可用来做后视镜的支点。

  3、色卡纸可用来添加车身等其他的图案。

  四、方法选择

  1、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组拼汽车的车身。

  2、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车窗、车门、车轮、车灯等部件。

  五、自主表现

  1、学生可以以小组共用材料,独立制作的方式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六、 评价欣赏

  今天我们来举办个“小小汽车展示会”,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选组内最优秀的小汽车来参加汽车展示会”。

  第三课时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第二课时)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几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

  (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运用媒体,将实物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

  (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现。)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通过评价与赏析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优]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7-31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6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小学美术教案06-12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6-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优]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变娃。

  2、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

  3、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新颖、有趣的百变娃。

  教学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彩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展示“百变娃”玩具。

  2、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百变娃是怎样变的呢?它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百变娃。

  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三、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1、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变娃,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不同的百变娃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变娃和制作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百变娃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

  手制作呢?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

  人不一样的百变娃。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百变娃最

  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

  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

  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百变娃。

  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百变娃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

  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

  1、你在百变娃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每变一组

  可得一颗,多变多得。

  2、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

  一般满意非常棒

  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百变娃送给谁?理由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童谣《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烧砖窑。烧砖窑,为哪桩,青砖绿瓦盖高楼,一盖盖到天上头。天上头,有什么,雷公爷爷、云奶奶又吵又闹不开交,雷鸣电闪雨瓢泼。莫要吵,莫要闹,云开开,雨停停,架起一座七彩桥。太阳公公眯眯笑,‘‘七彩桥上走一遭一走走到外婆桥。山也清,水也绿,山青水绿美如娇,美不过外婆门前的外婆桥。

  二、导入:

  1.师生趣味互动,说一说你家乡印象最深的桥和塔有哪些呢?

  2.你家乡的桥或塔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自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乡桥和塔的阐述,教师补充,肯定学生观察,分析求知欲 望。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五、小结:

  优秀作业点评,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评选出“欢迎的作品”。

  六、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4

  课题:造船去远航

  年级:三年级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2,通过对远航船的设计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欣赏各种远航船的外形,通过想象,设计并画出“我们去远航”的船。

  通过对船的欣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我们去远航”的船。

  教学课件,学生用图画纸,黑色记号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范画。

  检查学生备品准备情况。

  黑板上画出大海,今天啊老师要领大家去大海远航!

  1、想不想知道今天知道老师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模型)这就是一艘远洋船的模型,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由几部分组成的?

  2、老师准备了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谁能用这几个图形拼出一艘船来?

  3、其实远洋船的种类有很多,下面老师就领大家去见识一下它们!(出示课件);边放边讲解,学生认真观察。

  4、看了这么多的远洋船,你想自己亲自造一艘这样的船吗?造船的工人叔叔们在造船之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设计船。通常是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要造的船的外形结构(船的外观造型,船舱等),还要表现出船的'特殊功能的部分。

  5、老师也设计了几种远洋船,你们看,有用线描的,有用排水法的,这些方法都可以设计远洋船。画的时候,第一步用水彩笔直接画出船的结构和轮廓,然后用水粉或油画棒涂色,也可以用勾线笔在轮廓内填画花纹。*(边讲边画)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带的是彩泥,这些同学可以用你手中的彩泥塑造出一个船的模型来。

  好了,现在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一艘远航船。

  引导学生从设计上,从造型上,从色彩上讲评,评出奖项,贴上小星星。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5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

  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奇妙的对印》

  一、教材分析: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

  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四、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生:想听)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

  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生:我感受到了画面中有山有水有小船。)(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说)(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1:廊桥)这张是一座廊桥的,倒影教案,上面的这个是:(生:真实的桥)下面的这个是:(生:倒影)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生:外行、颜色、、、)

  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上下方位不同、、、)(出示图片2:大理三塔)这张图上的真实景物和倒影一样吗?(生:真实的景物清楚,倒影模糊看不清楚。)为什么这张图片的倒影看不清楚呢?(生:下雨、有波纹、有水面)对,因为有波纹,所以倒影我们就看不清楚了。(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出示图片3)这张倒影清楚吗?(生:清楚)为什么清楚?(生:没有波纹)我们仔细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生说:先画,然后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出现两个问题: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教师再一次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7

  课题:家乡的桥和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现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学会制作简单的翻页小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学生对卡通画知识的.了解,并能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临摹卡通画形象。

  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画动漫形象。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讨论、制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前让学生们欣赏一个小小的动画片,同时也导出卡通片与动画片的各种名称来。

  2、教师总结:其实卡通解释就是我们的课题:《趣味动漫》(出示课题)

  二、了解动画片的各种相关知识

  1、“卡通”是音译词,它最早的意思是创作草稿,后来又多了漫画、连环漫画等意思,也有人称之为动画片、动漫。那么“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究竟有何异同呢?“卡通”是英语译音,“漫画”,“动漫”都是从日语而来,“动画片”是中国造词

  2、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各个国家的卡通漫画形象。

  3、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动画片(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卡通作品的表现方法除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绘画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种。

  4、名作欣赏:欣赏动画大师做的翻页逐帧动画。同学这回明白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是怎么动起来的了吧。

  三、作业:把你喜欢的小故事画成小小连环画,并给你的朋友看一看。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1、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找到你认为最满意的有关卡通概念的答案,然后告诉老师。

  2、说说图片中的形象出自哪部动画作品?

  3、学生观察漫画,问学生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学生欣赏、了解巩固制作方法。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9

  一、教 材 分 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盘泥条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盘泥条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盘泥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二、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示范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明了“学习制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体会失败、从头来过,再失败再从头来过的过程,”把握“泥条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环节设计:

  1. 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盘泥条。

  2. 自主探究,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第二,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 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6. 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教学应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泥条盘筑的方法,即搓泥条、泥条粘接的技法要领要让学生掌握,对于作品的造型无需做过多要求,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所长。

  *对于学生在做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给学生以提示。

  *陶艺课更注重做陶的过程,对学生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不要用对或错来简单评价学生的想法,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做陶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应适时进行评价和激励。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在陶艺教室上课,可以将学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烧制成陶艺作品,并进行陈列展览,提高学生对做陶的兴趣。

  [教案]贺佳妮老师的教案

  第6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0

  教材分析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想像中的怪兽都是神话中的主角,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使命。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总之,怪兽是无所不能的,它们会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也会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在形象上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其实,人们通过想像塑造出怪兽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创造生活的愿望。所以,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神话故事中的怪兽,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想像中的怪兽》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像创造的快乐。同时,再次了解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拓宽知识面。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表现中发展个性。

  2、操作领域: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像创作,用彩笔勾画山怪兽奇特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情感领域:在交流、表演、制作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游戏与想像创作来表现怪兽。

  运用联想、夸张、替代、变形、组合等方式进行巧妙构思,创作出奇异的怪兽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面团、范图、音像资料、怪兽玩具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作业纸、玩具,搜集卡通片中和神话传说中

  的怪兽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游历神话世界。

  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件,讲述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古埃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西游记》中的'怪兽。

  让学生同座位自由讨论怪兽的特征。

  教师简介怪兽的概念: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非人非兽,是人们为了某种愿望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神话中的怪兽:《西游记》中众多角色都是怪兽。

  让学生简单画山自己熟悉的《西游记》中的怪兽,展示点评。

  2、怪兽游戏。

  观看课件,竞猜卡通片中怪兽的名称和功能。如数码宝贝、宠物精灵、奥特曼等。让学生拿出怪兽玩具一起玩一玩,说—说。

  用面团捏一个自己喜欢的怪兽,交流欣赏。

  3、赏析怪兽。

  教师出示面捏的龙和风,介绍这两种人的吉祥动物。边看图片边介绍龙长着鱼的嘴,鹿的角,蛇的身体,鹰的爪。凤长着鸡的头,鸟的身体,孔

  雀的羽毛,都是古代统治者的象征,现在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有象征吉祥的动物麒麟、辟邪,让学生观察图片找找其他动物的影子。让学生说己知道的类似这样的怪兽:人面狮身象、人头马、鱼尾狮等,边说边看图。

  4、拼装怪兽。

  分小组各人画出一种动物身体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拼装,可以组合成许多种怪兽。

  教师启发学生夸大或变形某一器官,再进行拼装。

  教师再启发学生用增加或减少器官的方法进行拼装。

  展示用这些方法拼装出的怪兽,让学生刚才使用的方法: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夸张变形、有增有减

  5、异想天开。

  观看外国影片中奇异的怪兽片段,如外星动物等。

  启发学生用面团随意地捏出奇形怪状的怪兽的模样,比一比谁的创意更新奇。

  欣赏抽象派大师作品中的怪兽,如米罗、达利、毕加索的作品。

  6、创作怪兽。

  教师示范创作怪兽,板书创作要点:改头换面、移花接木、有增有减、奇形怪状。

  指导学生创作怪兽,出示一些动物图样。

  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完成后学生自评、互评。

  7、群怪乱舞

  欣赏乐曲《在山魔宫殿里》,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启发学生想像乐曲表现的意境和自己脑海中出现的怪兽。

  让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胸前,跟着音乐扮鬼脸,尽情乱舞。也可以把画好的画拿着放在脸上随音乐律动。

  8、活动拓展。

  可以将怪兽做成面具、泥塑,还可以将创作的怪兽创编故事,有条件的学校上一节电脑绘画课。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能区分教师提供的均衡的或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拚贴、绘画等方法,表示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与均衡。

  教学难点:

  作业中能否用对称或均衡的形式来表示作品。

  教学准备:

  课本、收集准备对称、均衡的图片或者实物若干。

  学具准备:

  课本、剪刀、彩纸、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同学说说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教师出示“轴对称”与“点对称”图形若干,请同学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并归类。

  1、轴对称2、点对称

  (1)、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

  2、发展阶段:

  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同学区分对称和均衡。同学讨论:均衡的作品是怎样坚持画面均衡的'。

  (2)、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称为均衡。

  动脑筋:用什么方法来绘画(制作)对称作品。

  作业要求:选择对称或者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绘画、剪贴等方式来做业。作业之前请同学讨论并交流:你准备选用对称与均衡的那一种形式来表示作业?你准备表示什么?怎样来表示?

  同学作业。

  3、收拾与整理:

  同学按常规做收拾整理工作,教师稍加指导。

  课后小结:

  本课使同学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了解到构图的均衡,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视觉感受。缺乏之处:同学表示平平稳稳时对称图形表示得较多,作品类型有些单。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与《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这两课,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的、随意的涂抹色彩,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以及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产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2、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风景画:

  1、彩色风景画;

  2、黑白

  师:你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预设:彩色,因为有颜色。

  师:你们都有一颗绚丽多彩的心,其实颜色仔细分来,数也数不清。有三种颜色很特别,互相调和能变出很多颜色,但是任何颜色都调和不出来,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生:红黄蓝师: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原色。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红色的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讲授新课

  1、生活中的红色。

  师:生活中有哪些红色的事物呢?

  生:······

  师:老师也带来了红色的图片,有没有你没想到的'?

  国旗(每周一我们都会升国旗,唱国歌,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爱护我们的祖国。)背景音乐氛围下图片欣赏水果、蔬菜、沙漠、民间扭秧歌、舞龙舞狮、腰鼓。

  2、师:红色使用的场合。

  提到红色,我不禁想到一个词:红红火火。

  我们中国最红火最喜庆的节日是什么?

  生:春节,过年

  师:在过年时你都见到哪些红色事物?

  生:对联灯笼鞭炮····

  师:红色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一般在重大活动庆祝或婚礼上都会用到它。

  3、红色的感受

  师:你觉得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生:喜庆热闹奔放

  板书:喜庆、热闹、奔放

  师:看到红色,我们心中充满了热情、希望。有个画家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想不想来认识他?

  4、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1)荷兰梵高简介和经历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却为艺术奉献一生。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出示作品《向日葵》《红色的葡萄园》

  师:他喜欢用鲜艳的颜色表现事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卖出的就是这幅作品《红色葡萄园》

  在他的眼里,天空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黄色

  师:表达作者对生活充满希望

  (2)法马蒂斯《红色中的和谐》描绘了什么情景?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3

  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

  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教学后记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

  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同 学 们 应 自主、主 动 、合 作 、探 究 、生 动 活 泼 地 学 习,自 觉 地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 本 的 美 术 素 养。能 够 欣 赏 美 术,进 行 一 些 简 单 的 评 述 。但 是 ,这 只 是 初 步 的 ,并 没有 达 到 一 个 高 的 层 次 ,学 生 的 造 型 、表 现 能 力 需 要 更 进 一 步 的 提 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规范作业评讲。

  2、 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 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显性内同与目标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兴趣爱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突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画面的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的照片或图片,采用回忆或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喜爱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设计和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和健康地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课件:欣赏图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问题:(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课件出示课题:《我的小天地》 3、讲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看看课件再结合自己的小天地说一说图片上的小天地以什么颜色为主? ②布置了哪些装饰品?装饰品越多越好吗?房间有什么特色吗?

  (2)课件演示:(利用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①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②观看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房间里的那些设施吸引了你?你觉得这样的好处在哪?

  (3)小组讨论

  ①怎样才能布置出自己喜欢的小天地?从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给出一些家具摆设让小组讨论,自己选择。想一想选出的东西该怎么摆放进自己的小天地?怎样才能美观呢?引导学生,在布置自己的小天地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前后、大小等。

  ②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室内设计及其优秀的学生作业。学生之间谈感受,提出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路。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4)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观察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车。

  3、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用的车。

  4、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绘画汽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略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巧妙选择、利用材料,应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趣的车。

  教学准备:

  收集废旧材料、水彩笔、剪刀、彩纸。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收集汽车的图片材料及带绘画工具情况。

  二、欣赏感受

  1、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汽车图片材料拿出来,与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它们。

  2、欣赏同学们带的汽车模型,说说汽车的外形结构。

  3、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车具有哪些特色,如有的车的细节局部有特色,有的车由于功能需要,外观上可突现出机车的.零件等。

  三、学习指导

  1、汽车一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

  2、除了汽车的这几个大的组成部分外,汽车还有哪些部分的特征和细节?比一比谁列举的又多又正确。(车轴、螺丝、车窗、反光镜、前后几两侧车灯、刮雨器……)

  3、引导学生从各类汽车的大体特征和侧面造型入手,来分辨它的特征及如何描绘自己最好表现的汽车外形。

  四、创造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造型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绘画表现。

  2、教师巡回指导。

  五、 评价交流

  1、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纸盒等手工制作的工具

  二、欣赏激趣

  1、请同学们拿出你上节课画的小汽车,与本节课学习制作的小汽车有什么区别?(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请看到书上左上角这辆“小汽车”,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如果你也想做一辆有趣的车,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车的哪个部分?”

  三、材料分析

  1、纸盒:要注意纸盒本身的长短、厚薄、大小巧妙的组拼。

  2、牙签等细木棍可用来做后视镜的支点。

  3、色卡纸可用来添加车身等其他的图案。

  四、方法选择

  1、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组拼汽车的车身。

  2、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车窗、车门、车轮、车灯等部件。

  五、自主表现

  1、学生可以以小组共用材料,独立制作的方式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六、 评价欣赏

  今天我们来举办个“小小汽车展示会”,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选组内最优秀的小汽车来参加汽车展示会”。

  第三课时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第二课时)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几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

  (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运用媒体,将实物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

  (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现。)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通过评价与赏析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