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学生经历圆柱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建立空间观念;
3、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自学、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逐步达到善学、乐学、会学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立空间观念;
2、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你都认识哪些立体图形?
2、说说你见过的圆柱。
3、自学课本28页,说说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4、观察你手中的圆柱实物,你发现了什么?
5、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幸运52》吗?(看过)现在,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语猜一个数学名词。(出示课件)提示语
1、墙壁;
2、平静的湖面;
3、镜子。
生:平面。
师:你真聪明!那请同学们看老师(师将一张纸卷起来),同学们看,现在的这个面还是平面吗?(不是),那我们就叫它曲面。师出示四个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生:将物体分类(曲面和平面两大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生:举例。
师:同学们都是有心人,那么善于观察生活。同学们刚刚说的都是直直的,而且上下同样粗。像这样的圆柱就叫做直圆柱。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直圆柱。
二、探究新知自学课本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吗?请打开课本31页看一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
生:底面、侧面、高。探究圆柱的特征。
A、圆柱的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3、教师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B、圆柱的高。
师:(出示两个圆柱)哪个圆柱比较高,哪个比较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师:那你量出圆柱的高吗?
①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纵切模型,(师出示圆柱纵切模型图)感知两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②媒体演示:圆柱的高可以在圆柱的侧面上来表示。(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生小组讨论——发现
①圆柱可以有无数个纵切面,每个纵切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对边平行,说明圆柱纵切面可以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
②侧面上可以作无数条高;
③在两底面之间只要量出垂直于底面的线段的长度都是圆柱体的高)(师板书: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
生:练习,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C、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两个底面与侧面相交的线是底面的什么?
生:底面周长师:侧面是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生:动手操作。
师: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生小组讨论——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师:画一画、议一议——展开图可以是一个其它图形吗?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剪开可能是什么形状?
生:尝试。
师: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生思考——回答(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三、课堂小节、质疑
(教师结合板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议论,总结学到的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
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师:知道了这么多,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
你觉得你这节课学的怎么样?(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巩固性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课本)
2、针对性练习(教师补充设计)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如果把它围成圆柱状,围成后的圆柱侧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这个圆柱底面周长和高各是多少。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底面周长和高各是多少厘米?(以上各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结果。)
(3)算一算:能不能做成圆柱已知底面直径6厘米,长方形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设计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以花瓣图案为例,来说说花瓣图案是如何通过图形A得到的?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教师演示)
生: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B。再绕点O旋转
5、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作出图形A沿虚线的轴对称图形B,再
6、教师小结:
现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课堂练习。
1、下面的图案分别有哪个图案旋转而成的?
2、下面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3、利用平移或旋转,对称制作出漂亮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计划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会反比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底面积”和“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师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底面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2.探究反比例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体会函数思想,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继续探究圆柱体积问题,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将从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开始。
2.引入课题
如果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高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本节课将探究圆柱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反比例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初步感知反比例的量,并思考如何探究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思维完整性。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教师出示以杯子的底面积为自变量,水的高度为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表格。
教师:请观察下表,思考其中的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如何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学生1:表中包含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学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升高。
学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也就是底面积×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4)明确反比例的概念及特点。
由于水的体积保持不变,因而杯子的底面积变化就会影响水的高度。杯子底面积增加,则水的高度相应地降低,而当杯子底面积减小时,则水的高度反而会升高。然而,无论杯子底面积和水的高度如何变化,它们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比例关系,即杯子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 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恒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下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相等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 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2、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3、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
①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2、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电脑演示操作
(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灵活应用
闯关1.
1、填表。(课件)
2、一根圆柱形钢材,横截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闯关2.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什么?(生:底面积)
闯关3.
1、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它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就是( )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 )乘( ),用字母表示是( )。
2、圆柱底面半径为r厘米,高为h厘米,体积v=( )立方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我是小法官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相等,他们体积也相等。(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 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
3.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 体积越大。( )
4.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5.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
4、填空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
2. 一根横截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拓展:把一根圆柱形木材横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1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根木材长2.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生汇报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1页练习三第1-4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A类:1、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
B类:1、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C类:1、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几何图体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情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预习作业】
1、预习78页,回忆思考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完成表格
2、回顾与交流的第2题
3、78页巩固应用的第2题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谈话引入。(A1/3分钟)
师: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见过很多优美生动、栩栩如生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看上去很神秘,复杂。如果你仔细的观察,你会惊喜的发现其实他们的组成也有一定的规律,你知道它们其中的奥秘吗?(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图形变换所得到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去学习了解它。揭题:图形与变换
现在请大家欣赏这些漂亮的图案,第二板块:、自主探索,整理概括。(A2、B1、B2、C2/17分钟)
师: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你知道哪些图形变换的信息?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交流预习作业1.
1、小组交流:
1)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呢?
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交流预习作业2
[第三板块:综合运用,拓展思维。(B1、C1、C2、/15分钟)
师:
1、请打开预习作业3
2、利用所学知识动手完成下列各题。
3、说出下列各题的变换过程
四,全课总结回顾。欣赏优美图案(C2、C3/5分钟)
今天我们用40分钟的时间复习了图形与变换,回顾整节课,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呢?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图案都是经过变换所得到的,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大脑,会有更多美丽的图案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学好数学,用知识去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五:课后作业——设计优美图案。
图形与变换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平移:方向与距离
旋转: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
1.根据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小结: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长的增长而减少,在变化过程中,面积24cm2的长方形的相邻两边长的积都是24。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的积都不相等,但他们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表,你从表中发现什么?
自行车大巴车小轿车速度/(千米/时)106080时间/时1221。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1)需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反而扩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3、总结。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桌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1234……剩下的页数797877……
提问:已读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数/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3)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吗?
4.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师:同学们,进行“物物交换”活动,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写出你的想法。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这个比例中x是多少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己动脑写出想法。
(2)小组交流。
2、师:哪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想法。
板书: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3、总结:
师: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项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对,先写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数的值。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三、课堂练习
1、解比例
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是0。4和0。3,两个外项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项是4,第二项是8,第三项是x,第四项是10。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节课继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揭示课题)
二、回忆整理,再现旧知。
1。欣赏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生3:天安门城楼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4:紫荆花的图案是其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5: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奥运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缩小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提问:誰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在不同学段学习了图形变换的知识,所存在脑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记忆,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分别出示5幅观赏性强,并藏着不同的变换特征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再现,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系统地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
三、综合运用,复习旧知
欣赏课本第104页板报花边图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图案大多是设计师们设计的,瞧,这是一位同学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的板报花边,仔细观察,你们知道他利用了哪些变换的知识吗?(出示课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识,把第一个图形连续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这一排花边。
生2:他利用了旋转的知识,首先在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画好三个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将这一组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度7次就得到了这个图案。
生3: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缩小排列的。
生4: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5:其中的每幅图案是大小不同的三个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得到的。
小结:这个板报的花边是综合运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至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设计意图:在上个环节中将所学图形变换的知识一一再现,回顾特征,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书上提供的板报花边图案,呈现的是图形与变换内容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图形变换的过程,并借助多媒体进行验证,发现这个图案综合运用了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知识,从整体上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再次感受到这些变换的魅力所在。)
四、巩固提高,拓展思维
1。做一做。
要求:仔细观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
2。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有的不只一条。
3。练习二十第3题。
要求:先独立想一想,如果还不能解决,在小组内可以利用学具转一转。(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空间感较弱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知道旋转可使一个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切身体会到变换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4。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时请学生演示是怎样画的。
五、小小设计家。
师:今天要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家,利用图形的变换来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请同学们分小组选用学具开始设计,完成之后将你的设计方法说给小组的伙伴听听。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并及时交流。学生作图后展示作品,并张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本堂课最后,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家的环节,把本课所复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乐此不疲的设计图案当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会数学的神奇与玄妙。)
六、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有,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进成长记录袋中。
七、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第2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实际距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设未知数时对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2.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生可能会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进行鼓励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发言,师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这一思考过程。
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挑选出完成较好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在教师对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齐。
4、师: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求实际距离
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抽样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理解抽样问题中的某些基本原则,并能够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2.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样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样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示例
示例: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球和4个蓝球,要摸出至少两个同色的.球,最少需要摸几个球?
1.猜想答案。
鼓励学生猜想至少要摸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抽样2个球,有多少种可能?
结果:可能抽中2个同色的球。
(2)抽样3个球,有多少种可能?
结果:一定可以抽中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抽样球的数量与颜色种类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可以发现:只要抽样数量比颜色种类多1,就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
二、练一练
问题1:
(1)独立思考,判断是否正确。
(2)和同学们交流,并解释理由。
问题2:
(1)请您说明至少抽多少个球,您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
(2)如果抽样4个球,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练习12的问题1和问题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周末老师去超市买饮料,看到同一品牌两种包装的饮料售价都是3.5元,你能帮老师挑选出哪一种饮料含量最多吗?
出示:两种圆柱体饮料。
师:对,它们的粗细、长短都不同,要知道它们的体积才行。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
师:首先想一想,在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
(出示:圆面积推导过程)
1、师: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学生:把圆柱切开,拼成长方体)
师: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2、师:请小组内想一下,把怎么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3、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演示。
(演示将圆柱的割拼过程)
师: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
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用V表示体积,用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h表示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
4、师:刚才我们共同研究出了求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能根据公式计算两瓶饮料的体积吗?(师给出有关数据,由学生计算。)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圆柱体积。
2、用数学
(1)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半径是0.4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从水杯里面量,水杯的底面积直径是6厘米,高是16厘米,这个水杯能容多少毫升水?
(3)金箍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200厘米。这根金箍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这根金箍棒是铁制的,每立方厘米铁的质量是7.9g,这根金箍棒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学习目标:
1、动手操作,验证交流,经历探索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用长方形纸条制作莫比乌斯带;
2.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 双面胶 彩笔 5条长方形纸条
教师:5条长方形纸条 2枚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课
(师拿出一张纸条和两枚回形针)
师:大家看老师手上有什么?(纸条)它可是一张神奇的纸条哦!它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玩个魔术,(边操作边问)大家看这两枚回形针有没有连在一起?(没有)老师可利用这张纸条让它们手牵手连在一起,信吗?成功了,你们可要给我掌声哦!
师:其实一张普通的纸条也有它的神奇的地方。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个数学游戏,边玩边研究,看看这样一张纸条究竟有多神奇!(板书:神奇)
二、活动一: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制作普通纸环
师:观察老师手中的这张普普通通的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4条边2个面)
师:那能不能把它的边变少些,变成2条边2个面?取出①号长方形纸条试试看。(生试做---汇报)
师;如何验证这个纸环真的只有2条边2个面呢?(学生动手验证:摸一摸,数一数)果然变成了2 条边2个面,同学们真是厉害!既然大家如此厉害,来点高难度的,你们敢挑战吗?(敢)
2.制作莫比乌斯带
师:能不能把这纸条再变一变,让它的边和面变得更少些,变成只有1条边1个面?取出②号纸条再试试看。(学生试做:有学生会就学生教方法,没有学生会,学生跟着师做)
师: 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能做吗?(学生试做)大家看看老师怎么做?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段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这个纸圈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打算怎么验证“只有一个面”呢?小组内讨论交流。(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摸;二是画。)。
师:刚才我说它只有一个面,那么它是不是一个面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你打算怎样验证?(用笔在纸圈中间画一条线,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直画一圈)你有什么发现?
生:又回来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它只有一个面.
师:同意的举手,真棒!像①号纸条做的纸环,我也像这位同学设一个起点,沿着面画一圈,也是从起点回到起点,你们看,我只画过了哪个面?这说明这个纸圈不止一个面。
师:那这个纸环是不是只有一条边呢?怎么验证?谁为大家说一说?
生:用手指沿着纸圈的边走一圈,我发现了……
师:同学们真的很会观察发现,像这样,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神奇的`纸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可别小看这个圈,在当时发现这样一个圈就好比在浩瀚的星空中发现一颗不为人知的行星一样惊世骇俗,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补充板书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三、活动二:研究莫比乌斯带
师:自从莫比乌斯带诞生以后,它神奇的特性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刚才我们发现它只有一条边一个面这一神奇特性,听说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哦!想不想知道啊?
1.合作探究1
师:(出示幻灯)下面请大家拿出③和④号纸条分别做成普通纸环和莫比乌斯带,(沿二分之一虚线处剪开)根据要求小组合作,猜一猜,剪一剪,说一说,并完成下面表格。(略)
2.反馈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分享?(由学生汇报、提问、质疑)
3.归纳过渡
师:刚才我们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分之一的虚线处剪下去,原本以为会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圈,没想到验证之后才发现竟然变成一个2倍长的大圈,而且这个大圈已不是莫比乌斯带。真是难以置信是吧!够神奇吧!还有更神奇的想不想玩?这么好玩这么神奇的还是你们自己去发现吧!
4.合作探究2
师:(出示幻灯)
⑴. 用⑤号纸条,制作一个莫比乌斯带。仔细观察后,猜一猜,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三分之一处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把你的猜想与小组成员分享。
⑵.小心用剪刀剪一剪,验证你的猜想正确吗?
⑶.在小组内说一说,莫比乌斯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5.反馈汇报
师:(问题3边剪边讲解)其实这还是和莫比乌斯带的特点有关。因为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所以剪不断,沿三分之一处剪,还好刚才一样,剪出一个2倍长的大圈,而中间部分没剪到,还是莫比乌斯圈,只不过它瘦了身,变得细窄了,这样就变成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够神奇吧!
四、活动三
1.介绍莫比乌斯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个看似简单的纸圈竟然如此神奇。它不但好玩有趣,其实在生活中你还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呢!(课件演示)
2.拓展延伸
原来莫比乌斯带它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神奇是魅力,后来很多人迷上了它,其中德国的一位数学家克莱因由他名字命名的“克莱因瓶”……
五、课堂小结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希望这节课能到同学们有所启发,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凡事多问为什么,做到大胆猜想,小心验证,说不定下一个伟大的发现会在同学们身上诞生哦!
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1条边 1个面
(大胆)猜想 剪(操作) (小心)验证
1/2 两个圈 一个两倍大的圈
1/3 三个圈或… 大圈套小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0-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追问: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 “,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
指名列式。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巩固训练
1、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2、做练习五第11、12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13-15题。
教学反思: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学习新课
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组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通过试做,体会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简便?
(3)订正,并且说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因为计算分数乘、除法时,有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所以,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1)审题:例5与例4有什么不同之处?
(例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想一想,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a.运算顺序;b.选择合理恰当的方法。)
(3)小组讨论:这道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简便,还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4)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5)订正。
(6)小结:我们把题目中的小数都化成了分数,这样在乘除过程中,有时可以先约分,使得做起来比较简便,同时得到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7)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进行计算。在本册教材中,一般要求只取两位小数,这种算法在现在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大多数电子计算机都是用小数来计算的。请你用这种方法试做这道题:
≈5.2÷3.2-1.67×0.7(注意:这一步用“≈”)
=1.625-1.169
=0.456
订正此题,并且教师要强调: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小结。
两位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1)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怎样计算简便?
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采用分小组巩固练习的形式。
1.用题板做练习,大面积反馈。
举题板订正,再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一些。所以解题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如数的特征、运算符号等决定怎样做简便就怎样做,故在掌握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
2.互相帮助:1,3,5组同学做题(1);2,4,6组同学做题(2)。之后,同桌同学交换检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哪组的同学都做对了就给予表扬。
3.全体同学齐做。
把题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3×0.56-16.24÷3.5
=7.28-4.64
=2.64
(四)课堂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今天,小明带来了几张自拍照。仔细观察图片,这些照片中那些像,那些不像?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师:那两张照片像呢?为什么?
它们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所以就像。
师: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们就用等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谁能举几个比例的'例子?
师:你能给比例各部分起名字吗?
2.练一练:
下表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写一写,与同伴交流。)
3.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这些比例,除了它们的比值相等外,你还发现什么?
师:谁愿意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这个发现是不是一个规律呢?请同学们来验证一下。
师:对,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在数学上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课堂练习。
1.
(1)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例。
(2)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8和30:36 4:8和5:20
1/4:1/16和0.5:2 1/3:1/9和1/6:1/18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10:1.5和8:1.2 6:9和12:18
4.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90.4=1.2 3a=2b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0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9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1-08
新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8
【热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2-13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3
【推荐】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华】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