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 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活中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例子。并参照教材第46页、47页示意图试剪出图形。
2. 活动用具:作好教科书上第129页、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写有记分统计表的小黑板、铅笔、彩纸、剪刀、五种颜色的牌子。
3. 以分组形式摆好桌椅。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人
玩具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玩的了,现在拿出你们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9页的玩具,我们跟老师一起玩,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纸片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变成白色的了!你们知道吗,这是图形旋转形成的奇妙现象。数学就是这样神奇,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吧。
二、分队发牌并介绍活动规则
1. 按班级人数分5队,发五种颜色的牌并由牌的颜色给每队命名。
2. 活动规则:在记分统计表上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队的成绩。没进行答题的'学生都可做裁判,老师是主裁。
三、活动内容
活动1:感知平移和旋转---举例比赛
1. 各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比赛,每人各举一个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例子。要求不能重复,语言叙述要严密、准确,说对一个得1分。
2. 各队选一名代表,做出一个平移和一个旋转的动作。要求只能利用现场的实物,边做边说介绍。(如:我把窗户向左推是平移)做对一个得1分。
活动2:体会平移和旋转---玩学具回答问题
1. 拿出作好的教科书上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转。并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限时一起亮答案,按接近准确数的程度给5~1分。
2. 各队选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个组合?是怎样得到的?喜欢的理由是什么?根据说的情况评5~1分。
活动3:实践平移和旋转---剪纸
下面我们进入剪纸活动,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呦。
1. 上学期我们剪过对称图形,剪一个小人怎样剪又对又快呢?抢答并能演示剪出者得2分。
2.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2个或更多的并排排列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6页示意图剪。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说出方法者得3分。
3.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围成一圈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7页示意图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得3分。
4. 设计比赛:请每位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剪出一幅最漂亮的带有平移和旋转特征的图案。我们来评选今天的“小小设计家”。
1) 队内交流,各队先自评出本队最有创意的最佳设计图案。
2) 各队轮流上台展示,由设计者介绍创作思路,队代表说推荐的理由。
3) 学生评论它好在哪儿,并共同欣赏。
4) 评出最佳者获“小小设计家”称号同时其所在的队得2分,其余队各得1分。
四、为优胜队发奖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验了图形变换的奇妙,领略了数学的美。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显露出了你们的智慧和才华。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教学反思: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的特色也是亮点之一,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它的教学,更有甚者几乎将其一带而过。这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误。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 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象本节课就达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不仅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教后的效果可以证明这一点。本班学生做此内容的习题时正确率为100%,并且课后又自发的继续着剪纸活动,交上来许多好的作品,我将这些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课记分表的设计,也让学生体会了统计知识的运用。所以我们教师要重视活动课,精心设计和上好活动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这些运动还是平移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现象。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3,观察这些游乐项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围着中心转动。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扇叶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旋转门是旋转现象。
请伸出你的手,模仿一下这些旋转现象。
三、知识应用
1.下面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用教材第121页中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来是什么形状呢?想象一下,再转一转。
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不同的陀螺,看看能转出什么美丽的图案。
4. 我们冬天看到的美丽雪花,也和今天认识的旋转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3.你能利用这一片花瓣,通过旋转,制作出一朵美丽的花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34页练习七,第8题。
第35页练习七,第9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达到熟练。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中间问题,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中间问题,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
媒体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完成练习四,比一比谁审题最认真,计算最细心。全部做对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二、练习
P22、23页 1、连线。 先用直线画出第一步,再计算、连线。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使学生逐步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7题。 提示:认真审题,画批,先写出中间问题,再列式解答。 按提示、要求自主完成。 巡视判,有问题的个别辅导。
注意:解答可以用两种方法,对于小括号的使用不做要求,但对于一些好的学生使用综合算式解题的同学,一定要提醒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由发言。
注意:第5题和第6题是变式练习,要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作相应的引导和提示。 2题、 第7题完成以后,要引导学生比较观察:两道题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你是怎样进行思考的?
预设:第一题的问题变成了第二题的已知条件,第一题的已知条件变成了第二题的问题。在思考时,要注意找准中间问题。
【设计意图】总结好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练习四
五、作业设计
基础:课上没有做完的练习题,做在作业本上。
拓展: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7倍,小猴和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提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两步计算式题
第27题做书上
二、复习连续两问的文字题
第28题
三、复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1、第29题先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关系?(第一个问题是求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第31、3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补应用题条件或问题
第33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校对。
四、口编应用题
第34题
思考题:50÷6=8......2红:8×3+1=25黄:8+1=9
蓝:8白:8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算线,并会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2、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
3、 利用算线解决实际相差问题。
4、学会在1个情境中用不同形式表述相差多少。
5、培养学生的算法多样性。
教学重点:
1、通过图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理解有关“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式求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寒假中小丁丁发明了一条算线。
出示:
师:它其实就是从数射线演变而来的,变得更简化,只需标出数的大致位置,但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不能出错,观察一下,这些数怎样排列?(小的数在左,大的数在右)
2、师:下面我们也来尝试画画算线,并在上面标出数的位置。
⑴29 36生独立画后展示评讲。(如没有下列几种情况不必再讲)
①没有标出数所在位置的记号
②小数在左,大数在右
⑵34 57 19
(3)师:我们可以将解题的思路借助算线更清晰地表示出来。
(箭头向右表示加)
师:加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
(1)第一步加第二加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加第二加数个位上的数。
(2)第一步加第二加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加第二加数十位上的数。
(3)先将第一加数加几凑成下一个整十数,再加上第二加数中去掉已加的数后剩余的数。
2、减法:
(1)要求:借助算线表示计算过程: 71-28=
尝试将计算方法用算线表示出来(箭头向左表示减),独立练习后汇报,纠正错误。
3、求相差问题
(一) 观察图意,理解“相差”
1、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编一个数学问题:
东东身高100厘米,丽丽身高78厘米,东东比丽丽高几厘米?
4、小结:通过比较,丽丽比冬冬矮,可以说冬冬比丽丽高或丽丽和冬冬相差多少。
(二) 在算线上计算
1、思考:如何计算100和78相差多少呢?
生1:100-78
生2:78+( )=100 板书
2、学习计算过程用算线来表示。
3、请你在算线上尝试着自己算一算。
试一试:小丁丁有68个玩具小人,小胖有84个玩具小人,他们之间相差多少个小人呢?
三、总结:
算线是一种计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计算。
四、检测目标达成练习:P5/练一练
它们相差多少?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
28和57 24和63 36和54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热处理思。它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我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总与反思。
二是我的成足迹,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的总结与反思。
三是我提出的问题,将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来,师生或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四是巩固与应用,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学情分析:
这一整理与复习是在学生学完四个单元后的一个整体复习,由于二年级学和较小,前面所学内容又多,所以让学生看书回顾知识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课题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P38~P4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对前四个单元知识及方法、学习过程等进行反思和梳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意识,并逐步形成整理的习惯。
能力目标:
1.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巩固运用所学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和小伙伴合作回顾所学知识,增强参与数学操作和调研活动 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尝试探索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1.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PPT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或小圆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索、自主学习。
口算天天练
18÷5= 27÷6= 36÷7= 35÷8=
9÷8= 42÷5= 49÷6= 56÷9=
18÷7= 7×8= 12÷5= 49÷7=
57-8= 58÷8= 6×9= 18÷3=
35÷5= 25÷5= 63÷7= 4×8=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四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先看我们今天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板书:整理与复习)
二、探究新知。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己先复习了,跟大家说说,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分米、毫米和千米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一起结合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中的具体问题来整理复习所学的知识。
1.出示:“买玩具”情境图。
(1)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预设)
①每个足球7元,50元最多买几个足球?
②每个魔方6元,50元最多买几个魔方?
③每盒乒乓球9元,50元最多买几盒?
④每副跳棋8元,50元最多买几副?
(3)分工解答,全班反馈,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意思。每个小组解答其中一道题,全班反馈。
(解答时,耍提示学生把计算和分物的过程结合起来,并结合分物的过程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如果有学生用减法竖式也是可以的,但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减法竖式和除法竖式联系起来。)
(4)说一说,这部分解决问题中,需要注意什么?自己在解决问题中有什么经验?学生讨论,汇报。师小结。
①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②解决实际问题中注意商的余数的单位名称。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灵活、正确的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2.出示:“动物家园”情境图。
(1)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回顾都学过哪些方向?
(3)说一说图中的方向标志是什么意思,说出没有注明的其他方向。
(4)仔细看图,说一说池塘的八个方向,分别住着哪种动物?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式的对答练习,如一个学生说“猴山”,要求另一个学生把与猴山有直接方向关系的动物馆和方向关系说出来,即鹿馆在猴山的西面,斑马馆在猴山的南面,池塘在猴山的西南方向,或说猴山在鹿馆的.东面,在斑马馆的北面,在池塘的东北方向。
(5)想一想,并举例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辨认这些方向的。
3、出示“学校人数”,“做值日生”。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讨论解疑:
1、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2、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的提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巩固应用”第2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3= 40÷6= 52÷7= 80÷9=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回,适时指导。
(2)强调准确性,在计算的速度上要提高。全班订正。
2.想一个可以用“45÷6=7……3”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1)同桌互议,说一说,你编了一道什么问题?
(2)同桌相互分别共同完成自己编的问题。
(3)指名个别汇报,全班订正。算式中没有写单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不同的是,它鼓励学生逆向地由算式出发,举出需要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3.想一想,填一填。
(1)小河的南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圃在果园的,_______________小刚家在小树林的,_______________水池在菜园的。_______________
(3)照第(2)题样子说一说。学生继续巩固方向和位置知识。
四、发展练习。
1.完成“巩固应用”第3题。出示情境图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思考:我排在第15个,第几次才能进去?同桌互议,说说自己的算法。
(3)学生解答,汇报。
(4)照样子自己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2.完成“巩固应用”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师订正结果。(展示学生结果)
3.完成“巩固应用”第5题。
4.完成“巩固应用”第6~13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一、教材分析: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加 与减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计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引导分析法、谈话法
五、学习方法:
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
六、教具:
图片、计数器
设计意图 :
数学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 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金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想要去买一些电器,谁愿意做小参谋陪老师去?那好,我们就到苏宁电器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买电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买电器》主题图,学生认真观察
1.猜价钱
“这里的电器可真不少呢,我们边看边做猜数游戏吧,老师周末已经向售货员打听过这几种电器的价格,请你们来猜猜。”
师:电扇的价钱是由二个百组成,你能猜出它的价钱吗?
(学生回答:200元)“就是200元.”出示200元。
师:你真了不起,再来一个,听好了,冰箱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赶快猜)快接近了,有九个百,六个十组成。
(学生纷纷举 手,指名回答:960元)
师:你们可真聪明,(出示960元)来一个难点的,电视机的`价格在500元--1000元之间(学生热情很高)
生:我猜是600元。
师摇摇头说 :“你这个价钱有点低了。”
生:我猜是900元。
师:高了一个百。
生:我知道800 元。
师:恭喜你答对了。出示800元
师:洗 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700元)比700元少2个百(500元)你们可真能干。
2.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机,一共需要多少钱?
(教师出示学生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起读两遍,这个问题 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列式:500+800= (老师板书)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请大家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给三分钟时间学生交流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全班同学介绍 一下?”
指名汇报,老师板书出各种算法。
(1)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们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出示计数器
师:看来,你 认真思考了.好,谁还愿意来说
(2)5+8=13,所以500+800=1300(你也很会动脑筋)
(3)800+200=1000,1000+300=1300(你结合了我们一年级学的凑十法)
……
3.体会算法最优化
我们研究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出了整百数的加法,你还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出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合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自主找角
1、 观察滑滑梯上的角
(1)出示媒体:滑滑梯场景
师:学生观察图画: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滑滑梯,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角
(3)引导学生找角。
(4)媒体演示,抽象出角。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一)分类--初步了解新知。
1、方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操作要求:
(1)请小组合作,组长负责。
(2)想一想,这些角可以分成几类?
(3)分好后,小组里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2、 交流。
师:请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
交流时请你讲清:
(1)你们小组将这些角分了几类?
(2)是按什么分的?
师:……我们分的标准不同,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3、再次分类
师:抓住分三类的小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分类,同时请一人在黑板上分类。
4、归纳
(二)认角--理解锐角、钝角的含义。
(1)引导学生给锐角、钝角起名。
(2)验证锐角、钝角的方法。
(三)构建锐角、直角、钝角的表象。
(1)指名认角
(2)建立表象
方法: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三种角的形状,再用手势比划一下。
(3)选择。(手势表示序号)
(4)比较:给锐角、钝角、直角排队。
板书:钝角 > 直角 > 锐角 或 锐角 < 直角 < 钝角
(5)归纳。
3、角的大小
(1)设疑
a、媒体出示:
b、观察猜测
师:请你猜一猜,这里两个角,哪个比较大?为什么?
C、媒体演示:一样大小
(2)解疑
a、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b、实践:小组合作,寻找结论
师:请大家一边思考,一边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c、看书:熊猫乐乐是怎么说的?
(3)师生归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越大。
三、体验收获,总结评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高兴得说喜欢。 课件出示:猜一猜:打一物体
受到吹捧就自大,没人吹捧就息叹。
外表看来圆又大,遇到打击就暴躁。
猜猜气球的颜色
2、下面在小组内摆小棒游戏。要求:有11根小棒,能摆几个同样的图形?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三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板书:剩余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小白兔请客。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摆一摆吗?分组活动。
(2)出示例1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用草莓学具摆一摆。各组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草莓学具来摆一摆。还是分组活动。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分组尝试写一个算式。
学生写出各种算式:7÷2=3(盘))
7÷2=3(盘)还剩1(个)
7÷2=3(盘)多1(个)
教师:展示并一一评价各算式。第二、三个算式正确表示了分的过程,但不简便,数学上是这们规定的。
(师板书除法算式)7÷2=3(盘)……1(个)用省略号表示剩余。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用小棒摆正方形
做一做
闯关游戏:
第一关: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要比( )小。
2、46 ÷ 9 =5 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3、一个数除以8,余数可能是( )
抢答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会是哪些?
第二关:出示课件。
猜猜气球的颜色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分草莓”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指引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指引学生应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聚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教具预备: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 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第8页“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应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第8页“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3、全班齐练,抽生板演第8页“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第9页“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说你以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7页“比一比”。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喜欢去爬山吗?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好吗?(出示情景图)。
获取信息:生读,问:谁最高?谁最低?
1、比较黄山和香山那座山高?你是怎样比较呢?
学生回答:黄山。黄山1873米是四位数,香山575米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18 73>575(板书)。
师:这个同学分析很有道理,四位数确实比三位数大。(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
2、黄山和恒山比较,那座山高呢?为什么?
生:恒山和黄山都是四位数,在千位上1比2少,所以1873<2017(板书)。
师:真聪明。比较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个就大(板书:位数相同,比首位)。
3、恒山和华山比较,那座山比较高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华山。恒山和华山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比起,它们的最高位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在百位上,0比1要少,所以2017<2160。
师:这个学生的思路很清晰,语言概括很具体。同学们,比较两个数,如果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也相同的数,就比下一位,这样一位一位比下去。(板书:首位相同,依次比。)
(二)巩固练习。
(1)、完成36页练一练。
(2)、完成试一试。
师: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
1、(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
4、汇报讨论结论。
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方法好不好?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3)、想一想:
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4)、猜数游戏。
1、师:我写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请你猜一猜是多少。
2、四人小组进行游戏。
由召集人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数,挡住一部分,引导小组成员猜数。教师巡堂了解游戏情况,游戏结束时奖励合作优秀的小组合作卡。
(5)、考验能力,树立自信。
1、考眼力:估计杯子中的沙里多少。
2、考智力:确定数的单位。
(三)、说一说,评一评。
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比一比
1873>575,位数不同,直接比
四位数三位数
1873<2017,位数相同,比首位
四位数四位数
2017<2160,首位相同,依次比
四位数四位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1、师: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出示:时间安排、车辆安排、春游收费、游乐项目)2、出示课题:小练习(3)——郊游 二、计划决策、解决问题1、时间安排。
(媒体出示时间图)
(1)看图说一说时间。
(2)这天我们将在外面度过多长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3)多媒体演示。
2、安排车辆。
(媒体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1)收集数学信息,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考虑班级总人数、车辆载重人数。
(2)渗透估算:从最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学生独立计算:可以列竖式。
(4)渗透巧算:观察数的特点,可以先凑整。
(5)请你安排,3个班级如何坐这2辆车?可以把一个班级进行分拆。
3、春游收费。
在学校收的费用1、往返车费:4元1角2、入场费:5元8角3、午餐费:?
师:学校发下一份通知,你们能看懂吗?
(1)计算:往返车费与入场费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2)学校准备一份食品,价钱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3)在学校,一共要收费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给老师( )张( )元?
4、游乐项目。
(媒体出示游乐园图)(1)找一找,有哪些游乐项目?(介绍项目及单价)(2)如果每一项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钱?(50元)(3)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给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复玩),你可能怎样玩? ①最多可以玩几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几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本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数学眼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死套类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数学眼光”。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一本书80页,看完20页,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店运来200箱橘子,卖出100箱,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布长10米,____________________,还剩多少米?
4)商店里有80个水瓶,____________________,还剩多少个?
从上面这组题可以发现问题和条件之间的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指名说。
小结: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一个问题;要解答一个问题,必须要有两个有联系的条件。
二.新授
1.出示例1: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有民间故事185本,民间故事书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
还剩多少本?
1)谁来说一说,这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生自说,再指名说。)
2)怎样才能求出结果呢?
生自己思考,再在四人小组互说。
3)你准备怎么求?师整理:
A.根据“有故事书185本和上午借出36本”这两个条件,可以先算上午剩下多少本;再根据“下午借出52本”,可以算出下午剩下多少本。
B.先算一天借走了多少本,再从原来的数字里减去它。
4)这两种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5)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6)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7)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种是怎么思考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题是什么意思?
2)你知道这题怎么做吗?
3)自己列式计算。
4)指名板演。
5)全班对答案,有错的.订正。
2.完成第2题。
1)生自己读题。
2)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同桌互说后汇报。
4)你知道红红有多少张邮票吗?自己列式计算。
5)指名板演。
6)全班对答案,有错的订正。
3.完成第3题。
1)生自读题。
2)通过这题,你知道了什么?
3)同桌互说后汇报。
4)自己列式计算。
5)全班对答案,有错的订正。
3.完成第4题。
1)生自读题目。
3)小朋友们在做花,你知道些什么?
4)四人小组互说后汇报。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5)生自己列式计算。
6)全班核对答案,有错的订正。
4.想想做做第5题。
口算下面各题。
40+90
150-60
340-300
130-80
70+200
50+60
60+500
110-30
750-50
1)生自己完成。
2)集体核对。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185-36-52=97(本)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2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3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7
(优选)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11
二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2-2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3-18
【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7
【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3-19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