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15篇(精华)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各种草的表现方法和画面的前后处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敢于描绘命题画 草丛中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画面的前后处理。
三、教学难点 :
各种草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草丛中”的类似照片或图片;
2、制作绘画步骤幻灯片三张;
3、布置学生课外细致观察草丛,注意各种草的不同之处,并试着画画速写。
五、教学程序
(一)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1、教师先告诉学生:老师这里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这是画的什么地方?接着教师把课前画好的“草丛中”的幻灯片打出来。学生回答后再板书课题。
2、“草丛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大家想想看。教师用语言激发大家思考。
3、学生回答各自的想象:在草丛中读书、在草丛中捉迷藏、在草丛中埋“地雷”……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描绘的素材。
4、教师肯定学生丰富的想象,并设问:怎样把刚才的想象描画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
(二)讲授描绘的方法。
1、先画近处的草(画近景)。(板书)
选择几种不同的草细致地描绘下来。先用幻灯打出步骤图
①,再在黑板上示范画出来。
告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忆、想象去画,线条要流畅,各种草的生长方式要有所变化,比如:高矮、粗细、疏密等等。
2、在空隙处画人物或其它物体(画中景)。(板书)
教师用幻灯打出步骤图
②,再示范中景人或物的处理方法,被遮挡的地方就不要画出来。
3、在远处添画更多的草(画远景)。(板书)
教师用幻灯打出步骤图
③,再一边板画一边提醒学生注意远处的草要画得小而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三)指导学生练习。
1、打开教材第28页,学生默看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印象。
2、欣赏教师课前搜集的有关“草丛中”的美术作品或图,开阔学生眼界。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总结全课,展示优秀作业。
1、在教室内提出作业要求:
(1)仔细观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态的草进行写生,描画细致。
(2)在想象、添加时注意前后遮挡、穿插关系,画面画得饱满。
2、学生到室外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练习完毕,组织学生回教室进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线描的方法创作了一幅很美的作品,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勤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很多的有趣的创作途径和方法,画出生动漂亮的画面来。
小学美术教案2
课题 第13课 《演电视》 第13周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边环画的基本画法,学习表现有故事内容,有发展顺序的画。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编故事,学习画
2、教学难点:故事情节。
解决重难点方法:利用多媒体,多种手段拓展视野,充分知识的积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教学评价:
利用小组表演,小观众互相评价的方法,锻练学生全面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前准备:废旧纸盒。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放映电视短片。
2、组织学和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
3、分小组每个人发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
2、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
3、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4、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
三、思考.探索.创作
1、提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2、编故事
3、集体合作演电视
4、分工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学生互相评价
2、演电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对电视很感兴趣。
课题 第13课 《演电视》 第13周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连环画。
2、情感目标:会合作完成作品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2、教学难点: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解决重难点方法:了解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利用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评价:
对照教学目标和作业要求进行评价,重点评价设计、制作、合作
课前准备:废旧纸盒。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电视机外形的资料,你喜欢哪些电视机外形?为什么?
2、分析:电视机外形有什么不同?上面有哪些装置?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学生欣赏。
2、能按设计更新颖、漂亮的电视机吗?需要安装哪些装置?
3、收集到的材料哪种适合做电视机身?怎样进行装饰?
三、思考.探索.创作
1、短片讲的是什么内容?
2、说一说片中的故事情节?
3、教师协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节目内容。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2、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的制作很好。
小学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欣赏,了解宇宙星空的特点,通过视频、图片的启发和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2.指导学生用刮画纸的表现形式,创作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美感的星空世界。
3.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美的存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创作充满个性、想象力的星空世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和富于变化的形象表现星空。
教学准备:
刮画纸、竹笔、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是什么?
当夜的裙纱笼罩大地,一颗一颗的小星星,像洒在蓝布上面的碎银,晶莹剔透。看!流星在璀璨的夜空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转瞬即逝。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神秘的星空,展开无限的.联想。
二、新授阶段
1.星空的了解
师:孩子们,你对星空有多少了解?星空中都有什么?学生回答
你们现在对星空的了解,正是古代人们梦寐以求的。
2.古代人们对星空的联想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星空充满遐想。马王堆出土的T型帛画,上面最宽阔的地方是西汉时期人们对天界的遐想。你看到了什么?
生:月亮、太阳、鸟、人、蛇、龙
我们的祖先多么富有想象力,不仅如此,还非常浪漫。
这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人们的飞天梦。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借助云彩凌空翱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逐渐揭开了太空神秘的面纱。马上要进入太空了,请端正坐好,瞪大双眼,把你认识的说出来。
3.欣赏太空
你们都是小天文学家。师:看完影像,你感觉太空怎么样?学生回答
宇宙中有造型各异的星系,色彩绚丽的星云。浩瀚的宇宙还有更多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探索。
4.小王子故事启发联想
在这个浩瀚、奇幻的星空,有一位喜欢旅游的小王子,他生活在B612一个很远很小的星球,最近他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牵着星星开始了奇幻的太空旅行。他还去了月亮上钓鱼。
师:你想怎么去?
师:你有小伙伴吗?
师:你想在太空干什么?
师:太空中可能还有什么?
师:你想在太空建点什么?
好了,老师期待你们把更多的想法表现在作品中。
5.介绍刮画纸,教师示范
这是刮画纸,它黑色的面像星空一样神秘,刮一下就揭开了它里面奇幻的颜色。
刮画笔有两头,一头细的可以勾画轮廓或者细节,扁平的这一头可以画粗线条或者涂色。
有了轮廓线,接下来该干什么?像涂颜色一样,再刮出面。刮画方法简单却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瞧!大面积的色块,使画面看起来绚丽多彩、充满梦幻。
6.欣赏作品
看小朋友们用刮画纸表现了哪些奇思妙想。
1.《乘坐火车去太空》
2.《我的外星朋友》
3.《星空》这幅作品是借鉴了梵高的《星月夜》,梵高运用大面积由短线条组合而成的曲线,曲线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
整个画面被一股动荡的蓝绿色所吞噬,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旋转、卷曲使星空看起来回旋涌动。也显露出他内心那种躁动不安的强烈感情。
4.《星际大战的星空》
5.《人类未来的星球》
三、创作表现
(出示作业要求)请宇航员们以小组的形式,把对星空的奇思妙想用刮画纸表现出来。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四、作业展评
自评:瞧!这是哪个小组的作品?请来讲讲你们的故事。
互评: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师评:只要你敢于想象敢于创作,相信会美梦成真。
小学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下雨啦》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下雨啦,人们都撑起了雨伞!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的:1.培养想象力和形象创造力。2.训练学生的概括、想像、夸张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形象的设计能力。 美术教案-《怪兽》
教具学具: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 美术教案-《怪兽》
课时设置:1课时
教学理念:启发学生思维空间,大胆想象晕运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完成本课的形象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
1、引导讨论,创造讨论气氛。
①、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如小猫、小狗、小兔、老虎……)
②、说说没见过的动物。
(如龙、恐龙、太空怪兽……)
③、再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它们身体庞大、样子凶猛……)
2、小结,揭示课题。
这些怪兽都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怪兽形象。
三、新授
1、出示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①、这个怪兽叫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想一想,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这些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所以龙也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地上跑,它还会在天上腾云驾雾呢!
四、学生作业
原来怪兽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好好想一想,大胆试试看。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2、创造出来的怪兽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学美术教案6
一、教材分析:
工艺美术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小让儿童学习工艺美术知识,学会制作简单的工艺品的技能,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的长远的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纸面具和泥塑面具由于材料不同,制作方法有明显的差异。本课要求学生借助适当的泥工工具进行刻、挖、印、塑造出能挂能摆放的生动的有趣的面具。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彩泥的可塑性,塑制一个有趣的面具玩具。(了解)
2、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使面具造型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立体造型能力。(练习)
三、教学的重点:
用彩泥塑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面具玩具,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四、教学的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面具的帘布作夸张与变形,使面具更有趣。
五、教学准备:
多种面具的形象、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让学生有许多泥塑面具的造型,直接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同学们平常去逛街,都会看到玩具摊上常有出售各种面具玩具。有传统形象的'京剧脸谱,也有现代动画片中机器人脸谱,有时我们还能看到藏族宗教节日用的鬼头脸谱面具,还有非洲黑人脸谱面具……这些脸谱面具既可以戴在脸上表演节目用,又可以挂在墙上作为一种壁挂装饰品。(介绍面具)
2、让学生观察树种的脸谱,分析它们的脸部造型、头部装饰是怎样的?
3、问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脸部造型?
4、讲解制作方法:
(1)先塑脸型
(2)塑五官
(3)添装饰
(运用夸张与变形等艺术处理方法,对面具的五官做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多观看,多修改,力争生动、有趣)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泥塑面具
面具形象 挂图 制作步骤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师的肖像。
教学难点:
既能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画纸、记号笔、胶带、手工制作的人物作品等。
2、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师:今天老师看到一名学生特别漂亮,不由得想把她画下来。(黑板前演示画一名学生)同学们猜猜她是谁?生:是我班的×××。(班中一名女学生)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她?生:梳着两个小辫子、头上有一个发卡、小眼睛单眼皮、身上穿着校服。师:因为老师画出了她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概括方法。)
(二)、尝试阶段:
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特点,为画张像好吗?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主要特征?生:圆圆的脸、小眼睛、有两个小酒窝,爱穿一套休闲服。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把老师的主要特征都说对了。下面为老师画一张像吧!来一张一分钟快像。
生:开始绘画。
师:大家快来瞧瞧老师的照片怎么样?
生:哪一张像?说出最像的原因。
师:除了认识美术教师以外,你们还认识多少位教师?最喜欢谁?他们都长什么样?生:三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喜欢教师的主要特征。
师:谁愿意表演一下喜欢的老师。
生:要求:一边表演一边描述师:同学们,学的真像。师:谁能说说你喜欢的老师长什么样?
生:略
师:你抓住了老师的主要特征,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
(三)欣赏阶段师: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师:别的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找找有那些,好的地方,还有那些地方有问题生:颜色,构图等等
(四)实践阶段: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张?生:想!师: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心中喜爱的老师”。(播放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作画。)师:巡回辅导。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延伸阶段:师:谁的作品完成了,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说一说自己的绘画意图,同学们一起来评一评,猜一猜,他画的是谁,像不像。此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的:
1、培养创造力
2、学会陶艺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陶艺基本方法
2、掌握人物的动态、表情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陶艺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陶艺
2、师:调皮的小丫头,勤奋的好学生,新家的好妈妈,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龄和相貌,原来都是同一个人。
你觉得有意思吗?
3、揭示新课:我的成长变化(二)
二、讲解陶艺的制作
1、欣赏几组范作
2、讲解陶艺历史
3、陶艺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饰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三、用黏土创作
用黏土表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想像中未来的模样,既要注意各年龄段外貌的`变化,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
1、根据想像,用黏土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
1、作品展示
2、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创意
3、注意点:制作时水分不可太多,以防开裂。
小学美术教案9
一、 教学目标:
1、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教学准备: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学习撕纸
1、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
1)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4、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看一看:
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摸一摸:
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戴一戴:
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
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
4、欣赏各地各种的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相互欣赏,相互活动。变脸、教学目标:
1)结合中国川剧变脸绝技表演,感知折纸“变脸”,掌握折纸的基本要求,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
2)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3)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4)感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难点: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魔术“用具若干,师生用纸若干等。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
小学美术教案11
活动设计背景
《猫和老鼠》 是一首充满童趣、简易通俗、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们根据小班学生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学生表演小老鼠,感受音乐旋律,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欣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乐意做“猫和老鼠” 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态,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学生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猫和老鼠》
1.教师: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却出了家门,它是谁呢?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学生欣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猜一猜,是谁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时表情怎么样?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半段边表演歌曲。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学生熟悉节奏并模仿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二、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碰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游戏可换成一位学生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始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游戏可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延伸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小学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美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城堡。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
3、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工合作,讲故事。
教学准备:1、课件,2、纸盒“城堡”实物,3、泡沐板展台,4、剪刀,双面胶,纸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范例“城堡”。这是一个小朋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
3、揭示课题:纸盒城堡
二、欣赏评述,开拓眼界。
1、欣赏各种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
三、尝试创造,学习做法。
1、分析制作方法。
a、课件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出示纸盒城堡。
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
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
2、这里有一些纸盒,你能尝试搭出来城堡吗?两个学生比赛。
3、反馈与: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
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课件:)
4、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画(教师示范)
5、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粘贴)
6、最后可以进行装饰——装饰。(课件图片)
四、制作表现,堆砌成型。
1、欣赏其他学生作业(课件图片)
2、作业要求:
四人合作作,一边做,一边想,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五、作业展示,自我。
1、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
2、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
六、想象拓展,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双眼能发现美,双手能创造美!
小学美术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有个性的人。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从儿童拿起笔的那一天起,他们就一直在表现着心中的人物和故事,但水墨人物画是学生感兴趣而又难以自由表现的一个课题,教学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身边的图象资料进行表现,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学模特、报纸画刊上的一些人物图片等,以此减弱人物表现时的难度,而专注于水墨特点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教材中的欣赏图例已经给了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补充一些更适合的作品图例进行教学,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艺术特点和感受。教学时要设定好问题和探究的任务,开展广泛的交流。对于表现技法,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线、设色、点写等,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探究更好的表现方法,画出墨色的变化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用的纸、范画、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出示两幅作品:一幅油画人像作品、一幅水墨人像作品。
(2)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画吗?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3)进行交流,教师小结,提出学习的要求与课题——《水墨人物画》。
2.了解知识,欣赏感受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1)欣赏古代中国画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介绍作品历史和作者简介并交流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范画中人物的造型有何不同
(2)交流探讨几个问题: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挑一副喜欢的说一说人物的特征、神态等,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3)教师分析范画中笔法和墨色变化的运用
(4)教师边示范一个人像边讲解基本的表现技法和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五官步骤等
(5)请学生概括与总结表现的基本步骤,教师肯定与补充
(6)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1)画一个有个性的人像,画出他们的神态
(2)二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
(3)给自己的画取一个题目,比如〈我的老师们〉、〈全家福〉、〈一起合个影〉、〈最喜欢的明星〉等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在构图上进行指导,对没有用到水的学生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创作,及时对画的大胆的能表现水墨浓淡变化的同学进行表扬
6.课堂小结,作品展示与评价
(1)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展示作品,请同学猜猜画中的人物是谁,并评一评画得怎么样,有什么进一步的建议。
(2)评价可以着重在画面的构思与人物的形象上展开,关注学生表现的自由性与生动性。
(3)布置下节课前工具材料的准备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方法
设计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欣赏并回忆自己的经历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生讨论交流值日情形
2.交流执勤员的行为规范
3、生上台演示值日动作。
4、欣赏作品,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对比色色卡、各类彩色纸
2、学具准备:贺卡实物、图案和卡通形象资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小组讨论:“万绿从中一点红”说明了什么色彩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
2、发展阶段运用剪贴形式练习对比色配合原理,学生选用一组对比色的彩纸,其中用一张彩纸做底纸,另一张纸用来剪出各种造型。在底纸上摆放,理解造型面积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和谐程度,从而掌握对比色的配合原理。 师生交流贺卡的组成、种类、造型、设计和文字书写,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三、学习体验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2、课后拓展教学参考资料:
色彩太多了如果一一匹配分析也不现实,如果色彩只有256种那么也就没有色彩的烦恼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从色调、明暗、饱和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这样色彩的对比就会显得比较的容易理解了。首先来解释这三个关键词:色调,指每种色彩独特的性质。比如红、黄蓝,也就是一种色彩的基调。比如“酒红色”就是红色调的怎么也能把他划到绿色与蓝色上。明暗这个很清楚,就是指色彩的深浅之分。换句话说,就是晚上与白天看同样一个色彩,其色彩的明暗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所反应的光线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或者这样解释,在一种色彩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黑色那么这个色彩的明暗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饱和度,就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是亮度。这个饱和度很有意思,他的特性有时会与色调与明暗之间变得很模糊不太容易分辨。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7-31
(经典)小学美术教案10-08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6
小学美术教案(经典)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