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时间:2024-06-08 11:16:58 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1

  资本输出和全球扩张

  1、资本主义扩张的脉络:

  16-18世纪中叶:殖民扩张在近代早期就已经展开,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和殖民征服者军队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各主要地区,为进一步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商品的对外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

  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德国紧随其后。

  影响: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列强瓜分世界

  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特点:

  ①范围:瓜分世界领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个地区,

  ②程度:程度空前激烈。

  ③焦点: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焦点1

  非洲:

  ①近代早期:非洲是西方国家最早展开殖民活动的地方。但以前受制于交通条件、热带疾病等因素,殖民活动范围有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这些不利因素。19世纪最后30年,非洲成为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的重要目标。英、法等国在这里原先具备一定的基础,更致力于扩大殖民地范围;

  一些新兴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也纷纷挤进殖民行列。

  焦点2

  远东亚太地区: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列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

  ①他们采取先侵占中国边境邻邦作为基地的方法:英国侵占马来西亚、缅甸,与法国争夺泰国;法国侵占印度支那(越南);俄国侵占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小国。

  ②英、俄、法、日等列强,还在中国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③美国1898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力求“利益均沾”。

  殖民体系的形成

  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①殖民国家: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②殖民地:殖民统治从形式上分,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殖民地完全丧失独立性,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直接处于附属地位,在财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从属于宗主国。

  半殖民地是独立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过渡的形式,名义上保持政治独立,但经济、财政和外交依附性很强;西方国家强迫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

  影响: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

高中历史教案2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议会制由来;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2、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

  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

  ②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并建立共和国;

  ②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__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内容:以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作用: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代议制:教师分析: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师分析: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3.1832年议会改革

  教师分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重难突破:全面认识和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学生分析讨论,小组展示,教师总结点评。要点如下:

  1、特点

  (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首相是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6)实行分权原则。

  2、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__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3、内容:

  (1)国王:

  ①产生:世袭、终身;

  ②地位: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

  (2)议会:

  ①产生: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国家立法机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__。

  (3)首相:

  ①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②职能: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内阁:

  ①产生:由首相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

  ②地位: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课后反思

  在构思本节课的教学时,我觉得需要拓展的内容很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世界近代划时代的事件,对此史实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未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目的是聚焦知识核心,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课后练习及谈话收集的反馈信息看,基本上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提醒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至关重要,滥用不如不用,有效、高效才是运用它的目的。

高中历史教案3

  教学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

  一、农业耕作方式变化

  1、原始社会,中国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西汉时,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火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在这一时期形成。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具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时,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它既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产品的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二、土地制度的构成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4、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有三种类型:即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导,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比较典型的是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合作探究: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二、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特点: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时间: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形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4、影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高中历史教案4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3、洋务派创建的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4、新式学堂的出现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5

  一、内容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1.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5.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欧论,皆方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为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_,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学争鸣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_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

  有学者认为,先判定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义必然软弱、妥协和失败,已不能向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论上与逻辑上则是一种误导。有的学者追根溯源说,改良主义是一个西方词语,19世纪末叶出现在欧洲,是指工人运动中一种敌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它以不触犯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基础的枝枝节节的改良来代替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说,“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中国近代的革命与改良》,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用改良主义来限制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不妥当的,因为戊戌变法与欧洲改良主义的历史背景不同,虽然当时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但它毕竟是代表新的生产力,反映新的生产关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势力的对立物,是先进者,所以不可照搬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间的维新派和维新运动,可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发动的一次爱国救亡维新运动。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尚可,说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则是不妥的”。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恰恰表现在它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刘大年、汤志钧、王栻等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客观上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但对于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彻底。比如胡绳就认为,维新派要求变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变,而且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提出了异议,所有这些议论都是“虎虎有生气”的。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维新派是企图用“改良主义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634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统治阶级修补封建庙堂的枝枝节节的小变,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拆毁封建主义庙堂的社会变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杨立强指出:维新派在变法期间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维新派的评价,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政策的社会效果。不论维新志士怎样在某种场合表白,不论他们的主观意图如何,事实上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企图补天的封建文人矫揉造作的空言粉饰,而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里的启蒙作用。一些作者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反封建,也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它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专制独断的皇权思想,昏人神智的八股文章,以及桎梏性情的纲常伦理,这一切曾经是封建阶级麻醉和统治人民的武器,现在这些武器上也长了斑斑锈痕。人民不仅从戊戌中认清了_的凶恶面目,而且也从戊戌思想运动中吸取了精神解放的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加推向前进。”(戴逸:《戊戌时期的思想解放》

  第五种观点,马洪林认为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实行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戊戌维新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纲领和措施,强劲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理论结构。(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张江明等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张江明等:《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参考答案:

  1.(1)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4)不正确。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实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

  3.(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高中历史教案6

  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重点:维也纳会议、1848年欧洲革命

  难点:学生自我阅读及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以及理清各种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前期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一、维也纳体系

  学生阅读教材第71—7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维也纳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国家、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什么叫维也纳体系?欧洲各国用什么来维护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的反动?

  出示历史图片《维也纳会议》,强调此次会议是由俄、英、普、奥四国控制的。由学生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分析维也纳会议的反动性。在学生分析维也纳体系反动本质前,教师应指出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是: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导学生根据此标准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强调维也纳会议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各国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家间的纠纷。

  二、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学生阅读“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一目,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爆发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矛盾冲突有哪些,哪个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类型。

  三、1848年革命

  学生阅读“1848年欧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讲解革命过程时,利用动画讲解,给学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讲完后,教师强调以下几点: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国的二月革命—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匈牙利起义是1848年欧洲革命中影响的民族解放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848年革命的高潮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848年革命的影响,为什么1848年革命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这种说法是否矛盾?

  学生回答:1848年革命仅经历一年多即失败了,一方面由于封建君主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妥协;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成熟,虽已登上政治舞台,但没有政党斗争经验,政治上、组织上都很软弱;说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还未成熟到完全废除封建生产方式的程度。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明显占有优势,革命的`失败指资产阶级完全掌握政权、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没有最终完成,但革命削弱俄、普、奥等国的封建统治力量,重创了反动势力的堡垒——俄国,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欧洲大国再也不可能联合起来镇压革命了,欧洲政治版图再次变动,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反动统治秩序破产。

  小结

  利用下面图示对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形势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了解维也纳体系确立、受到冲击、瓦解的过程,并深刻认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高中历史教案7

  ※目标与结构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产生分歧的根源;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网络结构:

  ※精析与探究:

  1.简析17—20世纪初,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四大成果及其标志和意义。

  ①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电气时代。

  ③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将“发展”和“变化”等观念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促进了人类思想认识的飞跃。

  ④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物理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质能转换原理成为研发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2.分析近代科学诞生诞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其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最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范文,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高中历史教案8

  教学目标

  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西独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3.通过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立在奴役基础上的殖民统治迟滞了拉丁美洲社会的进步,违背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拉丁美洲新兴国家的建立,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也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只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历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巴西独立运动,有将近xxxx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战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17个独立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拉丁美洲的历史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重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想把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了解运动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难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不同。同一时期、同种矛盾引发、同样任务、同样性质的两场运动为何有不同的结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教材,从经济、殖民国家等方面入手,采取对比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相反的走向,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即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一个新的民族也在形成之中。在拉丁美洲却少了这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决定了政治上分立的特点),从而找出答案,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对拉美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理解应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它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在美洲推行的殖民政策及其所建立的殖民制度也有所区别。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北美和拉美独立运动的诸多不同: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领导独立运动的力量;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分散与统一;独立后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道路等。

  应注意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的原因。从内因看,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宗主国束缚、限制的愿望强烈,虽是独立运动发生的强烈动因,但毕竟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极不充分。拉美独立运动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因的影响;美国的独立,尤其是法国对西、葡两国的占领(1810年法军占领西班牙)给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发生的有利时机。正确认识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对于深刻理解拉美独立运动性质、结果与影响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由于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有很多相类似之处.在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第一,两场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异同点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共同规律。第二,讲授两场独立运动的过程时,应突出人民性、艰苦性、正义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在分析、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的作用时,要注意时代特点,切忌把其保守性简单归结为阶级的局限性。当时北美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正在上升的革命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其阶级局限性,表现出更多的革命精神,因而获得更多的革命成果。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加了运动,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这给独立后各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关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由于涉及的地区、国家多,注意采用地图或图示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3、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和板书内容小结:从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又进入一个高潮迭起的激荡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独立,给当时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极大的冲击,使欧洲大陆的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美洲的殖民支柱,加速了其崩溃进程。北美独立战争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特点,但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也面临上述双重革命任务,但它在更大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因带有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带有早产性质,因而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上很大折扣。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对比、反向思维,借助图、表、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归纳、概括完成。

高中历史教案9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2、新知介绍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出现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局面。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

  明初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

  (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课后小结

  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复习总结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2.宋明儒学新发展

  3.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朱、陆素来观点对立,“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彼此不和”,在学说上各执一端,早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南宋理学上的两大派系。

  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4.北宋的程颢、程颐(合称“二程”)

  程颢被习称为“大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颢青少年时代就学于周敦颐,他的思想发展和其他理学家一样,受到佛、道学说的一定影响,再加到儒学。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5.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

  “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

  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

  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

  “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6.道教的教义

  7.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课堂练习

  1、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2、王阳明在镇压农民起义时感叹地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王阳明主张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经世致用D.内省自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高中历史教案10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转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运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

  教学过程

  一、袁世凯专权

  明确指出: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从而导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但是这一行为,阻挠了袁世凯的独裁。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三、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面派手法,唱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政治暗杀手段,武力 镇压,先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独断专行,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通过上述分析进而归纳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可概括为: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例,目的在于换取日本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

  四、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护国运动胜利了。但是,护国运动并未-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然而,护国运动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从另一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小结

  本节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到历史的征惩罚。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阅读课本、制作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纪事年表、思考讨论: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等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设计一系列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历史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3)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

  (2)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2)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重难点】

  1.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

  2.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1.系统讲解与多媒体相结合,构建知识体系;

  2.探究问题,课堂讨论,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①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高中历史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大家都比较熟悉,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书写教案时为了给后面的教学过程留足时间,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形成固定模板,这样就可以在考场上迅速下笔,具体模板如下:

  二、教学重难点

  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在考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考生对高中教材不是特别熟悉,我们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教学重点我们可以确定为过程类,简言之,不管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一般都是某个历史事件的进程、某次改革和王朝采取的措施或者某些人物的观点。

  教学难点我们会设置为意义、影响或者本质类,因为这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

  很多考生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写教学方法,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写,尤其要写那些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法、情境实践教学法等等,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教案中写到的教学方法,范文,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予以落实。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考生在写教案的时候最头疼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考生不知道到底该写什么,另一方面是因为考生在思考怎样既能把教案写出来,又能帮助自己试讲或者说课。为此,我们将教学过程整理出思维导图便于大家理解。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们建议考生先将导入方式写上,如情境导入、经验导入等等,这样考官在看教案时会非常明了,接着,把教师活动、问题和学生活动写上,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设计感,以防考生把教案写成教学实录。

  (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们建议考生按照知识的逻辑层次展开,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的.层次比较清晰,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在明确了知识点之后,每个知识点下面的书写就可以分为教师活动、问题和学生活动三部分,我们以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为大家举个例子。

  (三)小结作业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比较简单,考生不需要花过多笔墨去渲染,只需要写上你采用的小结方式和作业即可。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考生在写教案时特别容易忽视的一项,我们要在这里给大家强调,教案中板书设计出彩了,你的试讲会更游刃有余。大家不要采取特别老套的提纲式板书,如果不能保证特别有新意,那么大家最好采用线索式板书,这样线索会更清晰,框架也更完整,我们以高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给大家举例子。

  以上介绍了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教案撰写技巧,大家能够对教案撰写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祝大家考试成功!

高中历史教案13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要求:知道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师承和突破,体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重点: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难点: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繁荣的原因。

  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与创新精神。

  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并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和异同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精神。

  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使学生认识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体验哲学家理性主义的思想,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教学流程】

  问:在必修I中,我们了解了古希腊历的一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

  答:苏格拉底。

  在必修III中,我们再次接触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答:……

  投影:

  ⒈“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⒉倡导“美德即知识”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苏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

  投影: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投影:

  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⒈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⒉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⒊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8~39页,归纳《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答:①《理想国》主要探讨了“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这一重大问题。②一个理想国应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如果这三个等级各自恪尽职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③在这个理想国里,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或者统治者应接受哲学训练。

  柏拉图在教育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创办了著名的雅典学园。

  投影:

  阿卡德米(Academy),在这个风光明媚的学园里,柏拉图用诗意的教育感化着未来哲学王的心灵,用遥远的生命之光照亮着追索者的眼睛。在这个门上曾刻有“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的学园里,柏拉图用音乐和体育充实下一代的心灵,用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哲学训练未来的哲学王。在这里,公平与正义成为人类大厦永恒的支柱,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投影:

  雅典学园在西方教育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上安然辞世,但学园却在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经营下,一直存续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处于宗教目的下令关闭为止,前后长达900多年。

  学园对西方教育及思想发展的影响:

  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萌芽,现代大学中的学院、研究院有时还被称为Academy,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雅典学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等,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投影:

  柏拉图着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答:哲学家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古希腊还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

  投影:

  “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着书立说的人”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

  投影:

  投影:

  着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表明并得到公认,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高中历史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比较、探究等方法运用贯穿其中。

  【教学重点】

  宋代的服饰;瓦子

  【教学难点】

  瓦子与城市繁荣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破题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宋朝的建立和局部的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奠定了今日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宋代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二、过渡:

  由于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节庆等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那时服饰上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陋习妇女缠足。)

  2.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肉食北宋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腊八粥等米食为主;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3.请联系63页图文和83、84页《清明上河图》回答: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豪华。)

  4.宋朝有哪几类代步的工具?(牛、驴、轿,其中的轿子从唐朝的步辇演变而来。)

  5.当时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邸店如云屯”。)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里为什么很热闹?(它是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有演出的“勾栏”,有交易的摊位,还有各种服务行业,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2.今天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宋朝就有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

  3.宋朝贴“桃符”的习俗后来演变成什么?(贴春联。)

高中历史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史,理解其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选官、用官制度的时代性,树立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隋唐的科举制及其影响。

  【难点】

  选官、用官制度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境式导入法。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假设: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如果你想有份稳定的工作,如果你想让家人过得更好,如果你是个读书人……你会选择什么?同学的回答可能是做官,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汉朝——察举制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在西汉之前,我国古代社会是如何来选拔人才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先秦时代主要还是以“世卿世禄制”为主,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秦朝时,各级官员都由皇帝亲自任命,官职不得世袭。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时代都是在曲折向前发展的,到了汉朝,又采用了哪种选官制度呢?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制度。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不下十几种。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提问学生: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考查标准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选官的标准是人的品行道德,不看门第和出身。

  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选官制度相比于之前,有什么优点?

  学生交流后总结得出: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学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九品中正制,还是以德行为考查标准。

  教师安排学生,结合课本自主理解九品中正制,并简单介绍: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设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教师多媒体播放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视频简介,并提问学生:看完视频后,大家思考一下,九品中正制后来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

  学生回答: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而且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

  (三)隋唐时期——首创并完善科举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并提问:诗中所反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反映的是科举制,展示的是中举后的欣喜之情。

  教师提问:有同学了解科举制吗?科举制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得出: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也得以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考查才学的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

  教师强调重要的易混知识点: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促进科举制发展历程的人物图,包括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总结得出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科举制的流程以及相关名称,增强学生理解:

  教师安排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用五分钟时间,思考并讨论:科举制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从察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趋势?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使选士和育士相结合,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__官吏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选拔人才更加公平和公正;形成刻苦勤奋读书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但是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成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工具;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其趋势:选官的基础在不断扩大,从贵族门阀扩大到庶族平民;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考查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作业:请学生思考从今天的角度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应该抛弃?

【高中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案11-19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11-18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11-03

高中历史教案15篇01-25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01-06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08-23

高中历史教案(通用17篇)12-14

高中历史教案3篇【精】10-26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必备(3篇)11-21

关于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高中历史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