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07 13:36:53 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4.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注释,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喜欢)请你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成语《揠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郑人买履》)。

  2.谈话揭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成语故事无疑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简洁、内容完整、含义深远的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就是一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题拓展,初步交流。

  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简介出处,了解作者。

  (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2)韩非: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子”是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3.观察课文插图,结合题目说说自己的发现。

  ①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②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③演示象形字“矛”和“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

  三、借助“矛”“盾”,引导交流。

  1.咬文嚼字。

  (1)引导学生结合对“矛”和“盾”的了解,说说“矛”和“盾”的特点。(“矛”锐利,“盾”坚固。)

  (2)鼓励学生把“矛”和“盾”两个字与“锐利”“坚固”结合起来说一说,进行词语搭配与说话的训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如:古代人在战斗中用锐利的长矛刺穿敌人的胸膛;古代人在战斗中用坚固的盾抵挡敌人刀枪和剑戟的'进攻。)

  2.观察插图,想象故事。

  (1)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

  (2)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夸、锐利、坚固。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

  ①互相交流: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

  ②问题引导:那个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矛的?又是怎样夸自己的盾的?(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刺穿!”)

  (3)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夸、锐利、坚固、无言以对、嘲笑,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刺穿!”市场上的人质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言以对。众人嘲笑他。)

  (4)你见过像故事中的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的这样的矛和盾吗?(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3.谈话过渡:以上我们是用白话文来看图说话讲故事,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那时候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和我们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称那时候人们用的是文言文,我们称那时候人们写出的文章为文言文文章,韩非写出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欣赏韩非的《自相矛盾》。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会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词语。

  2.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难读、难懂)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学生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读给别人听,争取别人的意见,把课文读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4.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5.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1.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2.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引入:你知道这是什么体育活动吗?(跳水)

  你们喜欢看跳水吗?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2.走近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航:舟字上撇要短、下框窄长、中横稍向上提,亢字横稍长、弯钩的钩向上提。

  帽:巾字下框窄小、中竖要长,上边日字扁宽,下边是目字要窄长、里边是两横。

  逗:先写豆字、再写辶。豆字要窄、下横稍长,辶的横折折撇要窄、捺要长。

  钩:左右匀称,钅的竖提不能连接上横,勾字横短折竖要长、注意里边别写错。

  咧:列字是左右结构、上横要短、上撇短下撇要长,右边竖钩的竖要长。

  鸥:区字右框短窄、里边的点稍长有力,鸟字横折钩要小、竖折折钩要长些。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事物之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重点)

  3.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难点)

  二、品读释疑

  1.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2.讨论交流:船上的水手在干什么?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无所事事,才有时间逗猴子玩。

  3.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猴子和人熟悉,人们心情很放松。

  4.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第一段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2)不可以。因为这一段给后面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所、活动环境,写出了人们的心理状态等,为下文做铺垫。

  5.拓展:说说水手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开始有了水手取乐猴子,才会有猴子摘撕孩子的帽子,再加上水手的大笑,更让孩子觉得没面子,所以追猴子,爬到了横木的最高端,处于危险的境地。

  6.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踏入险境的?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猴子找了个年龄小的孩子逗乐。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3)“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猴子为什么这么放肆地气孩子?

  因为它和大家很熟悉,又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不会对它怎么样,还觉得逗引一个小孩更能取乐,所以就放肆了。

  (4)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①点明孩子和水手的不同表现。

  ②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哪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因为猴子放肆撕咬他的帽子,任凭他怎么喊叫都不听,水手们笑得更欢了,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要去追猴子。从“气得脸都红了”可以看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5)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猴子把帽子挂在最高横木的一头。

  (6)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①孩子气极了,不顾后果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②水手们为什么全都吓呆了?此时他们可能会想什么?

  因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生命危险。

  玩笑开大了,怎么光顾拿猴子取乐了,没有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保护好孩子呢?

  7.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从“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不由得”是“不禁”的意思,孩子往下一看,这么高,也感觉到害怕了,吓得两腿发抖了。

  8.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船长看到儿子有危险,立刻想到让孩子跳水。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欣赏景物的方法,并能将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

  2.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介绍的是什么?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学了这些课文后你有哪些体会,与周围同学交流。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特之美。

  (2)《牧场之国》中,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动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牧场风光图。

  三、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1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体会。

  1.提示:第一组句子通过写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以及远处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为我们描绘了戏院散场后小艇开动的热闹场景。

  第二组句子通过描写傍晚时环境的变化,以及狗、牛、马等动物的行为,写出了傍晚牧场的宁静。

  2.情景展示。

  (1)放学后的校园。

  放学后,校园里十分安静。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和花朵似乎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两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静静地守护着校园。(静态美)

  (2)群鸟飞过的湖面。

  清晨,朝阳升起,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啭千鸣。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动态美)

  (3)火车进站之后。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过后,一列火车徐徐进站了。火车停稳后,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工夫,下车的乘客和准备上车的乘客就挤满了站台,有急匆匆向出口走去的,有停下来整顿行李的,还有踮着脚尖在大声呼喊寻找同伴的,站台上顿时热闹非凡。(动态美)

  (二)阅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2题,说说这些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师点拨提示:第一组句子通过列举田野、沙漠、尼罗河水、金字塔等事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金色夕阳照射下的美景。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特点对金字塔的美丽景色进行了描写。

  第二组句子描写了在白色大理石的映衬下的奇异的白色世界。作者抓住了景物的色彩特点进行描写,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三组句子为我们描述了潭水奇异、鲜润、醉人的绿。作者通过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旁“绿壁”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衬托出潭水的特点。

  四、日积月累。

  1.趣读,体会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趣读:可以加上诗里的动作读,摇头晃脑地读,还可以和同学合作读。

  2.听读,想象画面美。

  过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淡雅的田园诗不但是一首动听的歌,还是一幅秀美的画!来,请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这首诗,透过诗里的文字去想象画面。(配乐)

  (1)听读,想象画面。

  请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想象画面。(配乐范读)

  (2)汇报展示。

  提问:谁来描述一下你想到的画面?(出示图:白满川)还有谁想描述一下?

  (3)齐读,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一起来读这首诗。

  3.背诵,感悟情感美。

  五、小结。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爱自然,爱生活,爱国家。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描写景物的方法,懂得多去欣赏身边事物的美。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搜集、整合资料,描述心中所喜爱的景物,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背诵描写景物的古诗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审美情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掌握更多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词的意思,结合前后文描写猜出词语的意思,以及通过描写猜出人物,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2.通过朗读,理解古诗《鸟鸣涧》,想象其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走进四大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梳理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

  (出示“交流平台”内容)

  1.本组课文不同于现代文,所以一些语句我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使阅读更加顺畅。大家回顾一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都用到过哪些方法来理解?(猜读、略读、跳读)

  2.通过“交流平台”了解猜读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何略读和跳读?(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好)

  3.除了猜读、略读和跳读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理解课文。(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料)

  掌握了以上几种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再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会更加顺畅。

  三、词句段运用。

  1.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还遇到了不少难以理解的词语。

  (出示“榜文、客官、印信”等词语)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吗?

  榜文:古代指文告。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印信:官府的印章。

  驿站:古代人们外出,中途供人短暂停留休息的地方。

  伙计:旧时指店员或长工。

  郎中:古代的医生。

  店家:古代的店主人。

  客舍:古代的旅馆。

  货郎:古代指卖东西的人。

  墨客:古代指文人。

  2.(出示第二题句子)读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

  (3)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4)拱伏无违:伏在地上,向上朝拜,没有违抗的。

  (通过联系前后文可猜出词语的意思;先理解某一个字的意思,再放回词中整体理解。)

  3.(出示第三题句子)猜猜这三个句子描写的都是谁,并说说理由。

  (1)孙悟空。(重点词:金箍棒)

  (2)诸葛亮。(重点词:头戴纶巾)

  (3)武松。(重点词:万夫难敌)

  四、日积月累。

  1.(出示相关资料)走近作者王维。

  2.齐读古诗,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鸟在山涧中鸣叫。)诗歌题目直接给我们提示了答案。(板书诗题)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从诗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夜深人静,桂花飘落,空山中升起了一轮圆月,被惊飞的鸟儿在这里鸣叫着。)这个意境美不美?(美)若你此刻身处其中,你觉得享受吗?(享受)

  4.(播放纯音乐)让我们随着这悠扬婉转的曲调,一起朗读古诗,感受这美丽的夜晚,聆听鸟儿的歌声吧!

  5.从诗的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诗中有静态景,也有动态景。)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了春夜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

  6.这首诗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

  (想要表达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以及陶醉其中的心境。)

  7.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再一次朗读古诗,感受诗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小结。

  从古典名著到古诗文,无不展示着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还有许多珍宝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有效交流,使学生掌握了更多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进一步阅读名著打好了基础。

  2.分析了名著的语言特点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名著的魅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

  听到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么?(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孙悟空本领高强,大家对他一定非常了解。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孙悟空。那么,石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猴王出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作者。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为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众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3.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第一部分。

  (1)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来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产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了一个石猴。)

  (2)石猴出世之后是什么样的?(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喜好交友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摇身一变,成了猴王,发生了什么呢?(一天,群猴发现一个瀑布。)和石猴成为猴王有什么关系?(有猴子说谁能进去找到源头且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听到这句话,石猴的表现如何?(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争强好胜)。

  3.说完,他是怎么做的呢?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齐读相关片段,找出问题答案。

  (1)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石猴很高兴(喜不自胜),连忙出来告诉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带进了水帘洞。

  (2)群猴进洞,发现了此等好地方,都兴奋得不得了。这时,石猴提醒群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于是,群猴拱伏无违,称其“千岁大王”。从中可以看出石猴(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做事有计谋,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

  现在大家知道,石猴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了吗?(发现洞天—敢于挑战—被拜为王)

  4.思考:作者是怎么塑造出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把猴王写得非常生动。

  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妙笔生花,才塑造出孙悟空这样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恰当运用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敏、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石猴。《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能读一读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经典魅力。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

  教学反思

  教学时,以各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讨论探究;接着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遗憾的是没有为学生拓展《西游记》中的其他内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朗读。

  二、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互相交流:讲述故事时要把哪些问题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3.了解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1)谁能说说文言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楚国;主要人物:一个楚国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楚人”)

  (2)了解“楚人”。

  ①“楚人”是做什么的?(卖盾和矛。)

  ②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③“鬻”是什么意思?(卖。)“者”是什么意思?(……的人。)

  ④是能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一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⑤教师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学生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4.了解事情的经过。

  (1)韩非是怎样描写事情的经过的?(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誉之曰”是什么意思?(“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说。)

  (3)那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盾吗?(“吾”,我,我的;“之”,的;“坚”,坚硬,坚固;“莫能”,不能;“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4)“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那个人又夸耀他的矛说。)他是怎样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矛吗?(“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5)指导朗读。

  ①那个人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学生各抒己见。)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

  —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②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多人朗读,学生评价。)

  ③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出“夸耀”的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5.了解事情的结果。

  (1)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2)如果你就是其中围观的人,听了那个人的话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学生自由发言。)

  (3)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说;“或曰”,有的人问他。)有人说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的;“陷”,动词,戳、穿;“何如”,会怎么样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面对别人的质疑,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应?(其人弗能应也。)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人”,那个人;“弗”,不能;“应”,回答。“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5)你认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坚固,这跟他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一句话相矛盾。

  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锐利,这跟他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6)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6.了解后人评价。

  (1)后人是怎样评价这件事的?(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不可陷”,无法穿透;“无不陷”,什么都能穿透;“之”,的;“同世而立”,同时存在;“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7.你能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吗?(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8.反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总结学习方法,课本剧小表演。

  1.交流学法:通过学习《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故事,你觉得文言文好不好学?(好学)你是怎样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的?(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熟读课文,读准语气,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2.表演朗读:学生自愿到讲台上表演读课文,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卖矛盾先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的矛和盾,后来被问住,张口结舌的'语气、神态。

  五、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你受到什么启发?(说话、做事必须实事求是,讲究分寸,而不能相互抵触,或故意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学生自

  3.拓展交流: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刘彪大概是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肯定”和“大概”矛盾。)

  (2)我估计今天一定会下大雨。(“估计”和“一定”矛盾。)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昨天”和“一夜”矛盾。)

  (4)六一儿童节到了,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五颜六色”和“红”矛盾。)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清明上河图就是仅有的一个。(“很多”和“仅有”矛盾。)

  (6)我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篇日记没写。(“全部”和“只剩下”矛盾。)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读全文。

  2.总结全文:《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

  3.课堂练习:

  (1)我能说出下列加粗词的意思,我还能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盾之固,物莫能陷也。

  (固:坚固。莫:没有。)

  ②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利:锋利。物:东西。)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子:你、您。何如:怎么样?)

  (2)快乐阅读,开心做题。

  学习之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填空。

  “子曰”中的“子指(孔子),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创始人,“不亦说乎中的“说”的读意是(yuè)。这段话出自《论语》一书。这本书中关于学习方面的一句名言是(温故而知新)。

  ②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a.说: (说。)

  b.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c.有朋自远旁来,不亦乐乎? (朋友从远方来,难道能不高兴吗?)

  (3)阅读《徐孺子赏月》,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的内容,了解徐孺子的思维过程。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②尝:曾经。

  ③瞳子:瞳孔。

  ④语:对……说。

  ⑤然:是这样。

  ⑥戏:玩耍,嬉戏。

  参考答案:

  译文: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徐孺子的思维过程:徐孺子的思维过程妙就妙在他避开了“月亮”这一概念,而偷换了“眼睛”的概念,以“眼有瞳仁”优于对方的“月中有物”,这是辩论中常用的技巧---“偷换概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结合课文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音乐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2.在我们的印象中,粉刷匠就是那个花了鼻子的小工人,那么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粉刷匠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与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又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俗世奇人——刷子李。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白浆(jiāng)、师傅(fu)、包袱(fu)、蘸(zhàn)、发怔(zhèng)。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袱、馅、傻”,并在黑板上示范。

  (“袱”是左右结构,是“衤”,不要写成“礻”。“馅”右下是“臼”,中间两横不相连,“傻”右上是“囟”,不要写成“白”。)

  4.作者作品介绍。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是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文艺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著有《啊!》《俗世奇人》《雕花烟斗》等。他的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于天津的民间传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1)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刷子李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刷浆时,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3)刷子李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在刷浆时,不仅能圆满完成工作,还能细心观察,注意到徒弟的心思变化。

  2.刷子李有什么绝活?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刷子李的绝活是刷墙。“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3.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绝活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 )”勾画,分组进行讨论。

  (1)请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展示出他们的答案。

  (2)请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或点评。

  (3)师点评。

  (4)将所有相关的句子分类别出示,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然后让学生总结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体现刷子李的绝活的。

  点拨要点:刷墙的衣服、刷墙的动作、刷墙的规矩、刷完墙的效果。

  刷墙的衣服:

  ①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②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③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刷墙的动作: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刷墙的规矩:

  ①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③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刷完墙的效果:

  ①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②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5)拓展。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跟刷子李一样立下规矩,重质,不求速度,慢慢地刷;还是会选择跟其他粉刷匠一样,重量,求速度呢?

  (引导学生积极自由地回答,两者都正确,加以引导应重质量,在当今社会时间也很重要。)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刷子李技艺的高超。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探讨。

  思考问题: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与《描写人物一组》有何异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语段赏析:画出第5自然段中描写刷子李的语句,小组交流汇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段话写得非常生动。第一句写师傅刷墙的动作;第二句写师傅刷墙的效果。为了说明效果好,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刷墙是一件辛苦的事,而对于刷子李来说却是一件(快乐、轻松、简单)的事。可见刷子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技艺高超)。

  (1)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2)点评学生的答案。

  师:我们通过完成第5自然段的阅读,了解到刷子李确实技艺高超,可是他的徒弟曹小三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2.找出描写曹小三的语句,小组交流汇报。

  (1)在文中找出所有描写曹小三的'句子(可以加上横线),其中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句子请重点勾画(可以加上波浪线)。

  (2)学生先独自阅读,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①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③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居然”“竟然”“奇了”这三个词都表现了曹小三意外的心理活动。)

  (4)你能简单地概括出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曹小三心理变化。(半信半疑→神圣不可侵犯→轰然倒去→发怔发傻)

  3.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1)曹小三这一天跟着师傅所见所闻和传说有出入吗?

  生齐读第1自然段。刷子李敢立这样的规矩,说明什么?

  (自信,艺高人胆大)

  (2)刷子李的自信、高超技艺是怎样来的?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能找到吗?

  出示:好好学本事吧!能将“好好”换个词来表示吗?(认真、刻苦、老实、乖乖等)

  (3)描写曹小三有什么作用?

  对曹小三的描写是侧面描写,能够衬托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烘托或衬托)

  4.课件出示: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曹小三明白了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刷子李的特点:技艺高超。

  2.课文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的?(正面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刷墙的规矩、刷完墙的效果)

  3.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半信半疑→神圣不可侵犯→轰然倒去→发怔发傻),还有四个“然”相对应,是哪四个词?

  (果然→居然→竟然→忽然)用这四个词写一段话。

  4.点明应重视真才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生活,好好学本事的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刷子李》激发学生对原著的兴趣。对刷子李的形象抱着好奇的心,如条件允许,还可以介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泥人张等。

  2.本课着重讲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表现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发言并简要分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黑旋风李逵鲁莽刚猛,是个大孝子;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多愁善感……这节课,就让我们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二、忆经典,说感受。

  1.猜一猜。

  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刘备

  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一人名)谜底:探春

  我有心得。(打《西游记》一人名)谜底:悟能

  绿化北京。(打《水浒传》一人名)谜底:燕青

  2.读课题。

  同学们,文学的经典王国里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三、读经典,习方法。

  (一)读《西游记》节选。

  1.默读《西游记》节选《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小组讨论:(1)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不肯借扇子的原因是什么?(2)各用一个字概括三次借扇的方式方法,并说出每次的结果。(3)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全班交流,总结概括。

  (1)不肯借扇子的原因。

  铁扇公主:孙悟空坑害了自己的儿子红孩儿;牛魔王:害子之恨(次要),欺妻之恨(主要)。

  (2)第一次借扇:逼;结果:假扇越扇火越大。第二次借扇:骗;结果:被牛魔王变猪八戒骗回。第三次借扇:打;结果:自愿送出扇子灭火。

  (3)人物形象总结示例。

  孙悟空:机智、聪明、变化无穷、有法力。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概述感受人物形象。

  (二)拓展阅读《西游记》节选《大战红孩儿》。

  思考:唐僧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阴谋之所以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西游记》以奇妙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无比的世界。

  (三)了解《西游记》。

  1.看封面,了解作者。

  师:刚刚我们读的文章来自《西游记》,从这本书的封面上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谁能说说自己对吴承恩的了解?

  全班交流反馈。

  2.读目录,了解内容。

  师:我们一起翻开书,看看目录,这本书总共有多少回?哪位同学能把这本书的内容概括一下?

  3.学生交流。

  (《西游记》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师:是啊,他们一共经历了八十一难,最终“径回东土,五圣成真”。同学们读完后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奇、妙等)

  总结:西天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大都是由动物变化的妖怪带来的。性格各异的师徒四人克服重重困难,与这些妖魔鬼怪作斗争,最终取得了真经。这部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的神话世界。

  四、用方法,爱阅读。

  1.阅读《红楼梦》节选。

  2.写读后感。

  当我们读到精彩的内容,感想比较深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来把读书的情况记录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写好读后感。

  五、爱阅读,伴成长。

  1.推荐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学生交流反馈。

  2.说说自己的读书计划。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阅读技巧,学生能更顺畅地阅读名著,更深入地了解其语言表达特点,能真正融入其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环游、航行”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3.找出描写水手们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4.说说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跳水视频。

  同学们,跳水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种运动。我们观看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英姿,为他们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学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跳水运动员?

  2.解题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谁?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水?

  接下来,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第17课《跳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桅杆(wéi gān)、吓唬(xià hu)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

  (“艘”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镸”,“镸”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帽”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由“”和“目”组成的。

  “桅”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右边是“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时所提的问题,自行找到相关答案。课文讲述了船长的儿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杆的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最终得救的故事。)

  2.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并将帽子挂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结果: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水手拿猴子取乐→(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杆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四、拓展交流。

  1.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有什么话想跟船长的儿子说?你有什么话想跟水手说?(言之有理即可)

  2.如果你是船长的儿子,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遇事应沉着冷静,多思考。)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跳水》。

  3.《跳水》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我们都知道,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那么,请同学们画出有关描写水手的语句。

  (1)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人们的笑使得猴子放肆,它有多放肆呢?→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为什么水手笑,而孩子却哭笑不得呢?→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3)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为何水手们笑得更欢,孩子气得脸都红了?→猴子不但不理孩子,反而撕得更凶了,且爬上了桅杆的顶端。

  (4)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怎么此时水手们突然吓呆了?→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为什么会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在横木上的危险程度之深。

  (6)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水手们能直观地看到猴子与孩子的动作与神态,他们的表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点拨总结:在整个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

  ②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后来“全都吓呆了”与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③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却不知所措,与船长的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

  2.感悟孩子的处境。(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稍快,声调稍高,突出重点词语。你们朗读的技巧掌握得越来越好了!

  3.“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4.“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5.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1)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当时天气风平浪静,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而且与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相比,跳进海里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3)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们能第一时间把他救起。

  (4)因为孩子的两条腿已经发起抖来,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而且在这么高的位置,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所以船长拿起手里的枪,逼迫孩子第一时间跳海。

  综上可知,在当时的危险情况下,快速跳海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

  6.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具体。这种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和学习的。

  2.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在这种危急时刻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如拉棉被让孩子跳下甲板、水手们手挽手接孩子等。指出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下落位置不定,不容易接到,冲击力大,容易受伤。船长的儿子水性应该还不错,水有浮力不会摔伤,又有水手的帮忙。指出船长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很安全,突出船长的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事沉着。)

  4.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要沉着冷静,要多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

  教学反思

  1.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始料未及的事,面对这些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神态和动作,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请大家观看《田忌赛马》录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场比赛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解内容

  1.抽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3.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准备的马,演示比赛的经过,说出比赛胜利的原因。)

  5.指名朗读,指导理解两句话。

  (1)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打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又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6.假设:

  (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加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中;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认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四、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古诗资料,请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叫田忌的大将特别喜欢赛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与他相关的历史故事。

  2.田忌和谁赛马?最后赢了吗?

  二、学习“赛马”部分

  1.找出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经常同谁赛马,大家的马脚力相差多吗?

  (2)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交待了赛马背景。从哪儿到哪儿写的田忌赛马取胜?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1~2自然段交待了赛马的背景;13~14自然段写田忌听取了孙膑的主意,在赛马中取胜。)

  2.自学这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弄懂。

  (1)出示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4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赛马取胜的经过。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主意,先用对齐威王的,接着用对齐威王的,最后用对齐威王的。由于,所以田忌。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比赛取胜的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田忌取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指名读13~14自然段。

  ③另一生上台讲述田忌赛马取胜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4)教师适时传授写作方法:我们今后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出示问题3: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4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

  3.小结:谁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4.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

  五、总结积累

  1.指名总结全文,教师适时指导。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六、悬念作文。(选做)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方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竞赛中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竞赛改写一下。

  [教学板书]

  16田忌赛马

  前提条件:马脚力相差不多,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田忌(赢)齐威王(输)

  下上

  上中

  中下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是一篇历史故事,田忌听取孙膑的主意在赛马中取胜是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为了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我说:“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做统一结论,只是引导。

  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学生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通过这一堂课,感受到自己评价语言的匮乏、评价方式单一。如果在这方面提升一下,相信整个课堂的氛围会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智慧,冷静的处事方法。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交流,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D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老师相信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浏览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解说)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悠闲地站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诉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处境很危险,找到了可以大声告诉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处境危险,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十分准确,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考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讨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处境十分危险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处境的危险,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学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现“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7)师:同学们把刚才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师欣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非常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大家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因为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讨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对他的评价是“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好汉歌》,导出名著《水浒传》)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段,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足智多谋。今天,让我们来走进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一部——《水浒传》,看看今天,我们在景阳冈上,会遇到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识字。

  (1)学生自由练习读生字,练习完毕,随机指名检查练习成果,指导正音。

  (2)注意:

  多音字“泊”读bó时,多是动词,停泊;读pō时,指水域,如湖泊,所以,梁山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3.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喝了酒之后趁着酒兴上了冈,遇见老虎并与之搏斗,最后杀死老虎并挨下冈来。)

  (2)根据故事情节,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四个部分)如何划分?第一部分:喝酒(1~4自然段);第二部分:上冈(5~7自然段);第三部分:打虎(8~12自然段);第四部分:下冈(13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1~4自然段,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武松去店里喝酒,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过冈。)

  1.大家在读这部分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懂的.词语?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筛、客官、如何、但凡、吊睛白额大虫)大家遇到这些不懂的词时,会用什么方法理解呢?其实,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比如说,筛了一碗酒其实就是说倒了一碗酒。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词语了。

  2.我们从这部分的内容了解到,武松赶了几天的路,到了阳谷县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晌午),这时他感到(肚中饥渴),这时,他望见了一家酒店,酒店门前挂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读。

  3.武松到了店里坐下,招呼了店家点了牛肉,又叫了酒,不过,酒只上了三碗,就不再上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武松没钱了吗?(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店家说这酒喝三碗就会醉,过不了前面的山冈)原来,三碗不过冈是这个意思呀!那么武松信不信呢?(不信)于是,他前后喝了(十八碗),多么豪爽又倔强的性格呀!

  四、小结。

  喝完了酒,武松想要过冈,店家阻止了,因为——(冈上有老虎)。然而武松还是不信,所以,趁着酒兴,他便上冈了。上冈之后发生了什么呢?下节课为大家揭晓!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武松在门前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感受到了他豪爽倔强的性格特点。我们把这部分的内容,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出来,那就是——喝酒。那么,接下来,他上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二、抓住细节,探究赏析。

  1.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第二部分,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武松上冈之后,看见官府榜文,才相信有虎,但仍继续上冈。)

  思考:为什么他在相信有虎之后,依然敢只身上冈?(喝了酒胆子大、他本来就不是胆小鬼、好面子)那么,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用小标题概括为——上冈。

  2.很快,武松酒力发作,这时,他想休息一下。这时,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呢?我们一起来默读文章第三部分。

  (1)武松刚躺下,乱树后就跳出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这一吓,武松就清醒了。那大虫如何攻击他?武松又如何应对?出示“说时迟,那时快……又闪在一边。”

  ①找出大虫一开始抓人时的动词。(扑、掀、剪)

  ②武松的应对。(三闪)

  第一回合对阵,结果怎么样?(大虫劲儿泄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武松消耗了它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武松用“三闪”沉着应战,体现了他的以退为进,有勇有谋。

  (2)大虫肯定不甘心,所以它又开始了第二回合的攻击。出示:“那只大虫剪不着……只拿着一半在手里。”这一回合,武松战绩如何?(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3)这时大虫又展开了第三回合的攻击。出示:“那只大虫咆哮着……搭在武松面前。”

  ①武松没了武器,他用什么应对大虫?(赤手空拳)如何应对?出示:“武松把半截哨棒……只剩下口里喘气。”

  ②从武松打虎的动作和经过中,你体会到什么?(武松勇武过人的英雄形象)

  (4)在第三回合中,武松绝境反击,但是这时大虫还没彻底死去,于是,他又找来了折断的哨棒,把大虫打死。经过这番激战,武松已经手脚酥软了。

  (5)这一部分,可以用“打虎”作为小标题。自己练习讲述这部分的情节给同桌听,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动作,使故事情节更生动传神。

  3.打死老虎之后,武松体力耗尽,而且,天色也已经黑了,所以,他只能把老虎的尸体放着不管,自己先(一步步挨下冈来)——下冈。

  三、拓展延伸。

  有人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又有人说,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赞成前者:武松性格豪放,打虎时有勇有谋,从容应对。赞成后者:武松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自以为是,好面子,太鲁莽,武器折断时情况十分惊险;在打死老虎之后,自己也没什么体力了。)

  四、小结。

  无论如何,武松打虎这一壮举,已经塑造了他勇武过人的英雄形象,而这一切也归功于作者施耐庵,正是他塑造了这样生动传神的形象,有血有肉的英雄,我们才能读到这精彩刺激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精读课文,除了需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更要体会人物形象,所以重点讲解打虎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遇事多思考,沉着冷静。

  2.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找出病句的矛盾之处。

  3.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人物的表现怎样?(快速过一遍内容)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每篇课文人物的思维方式,由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交流平台,并回顾《田忌赛马》和《跳水》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跳水》中,船长在儿子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做出让儿子跳水的决定,最后使儿子脱险获救。他们的机智和谋略不由得让人叹服。

  教师点拨总结:在相同的环境中,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这就是人思维的不同。思维不同,行动则不同,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思维方式,进而开拓自己的思路。

  3.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加点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1)教师点拨总结:

  ①每组两个词语,加点字都相同,而且第二个词是对第一个词的加点字的解释。

  ②第二个词的两个字都是近义词,表示相近的意思。

  (2)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些有趣的词语,要把它们积累下来。除了上面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呢?(见多识广 高瞻远瞩 调兵遣将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点拨:第一句话中,通过放大人们的感受,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人们等待的焦虑;第二句话中,通过罗列一组表示时间漫长的词语,突出了时间变化之快。

  示例:

  两点,两点半,三点,三点半……他一次又一次地看着时钟,怎么天还不亮啊?

  3.读一读材料,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么为这位中学生修改作文的。

  教师点拨总结:

  (1)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2)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3)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4)增删词句,使语言更规范,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

  四、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释义: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告诫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虽然自己很努力了,但仍有更努力的人,我们不能骄傲自满。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识别鸟儿的`叫声。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释义: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只有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才能认清事物的好坏。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释义: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有时候书里的一个字可能会价值千金。这句话告诉人们,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要用心读,用心琢磨书中的字句,领会其中的意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释义:听到您的一番话,胜过我读十年书的收获。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意思大致说对即好,同时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颖的思维方式,懂得了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应沉着冷静去思考问题。学习了修改句子的方法,同时积累了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学会多听长辈的意见,多实践,多思考,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思考其思维过程的方法。

  2.学会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3.理解、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膑、讥”等5个生字,会写“丧、瞪”等8个字,会写“依次、等级”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描写人物神态等的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了解人物想法。

  3.读懂课文内容,推测孙膑的思维过程。

  4.知道用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的原因。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纸牌小游戏。

  老师拿出六张扑克牌,分为两组,分别是红桃的4、8、10,梅花3、7、9。老师和学生各选一组,然后比大小。老师依照田忌赛马的思维跟学生玩两盘,把输和赢的两种情况都体现出来。

  2.在历史上,像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还真不少,你知道哪些?

  官渡之战曹操2万人战胜10余万敌军

  赤壁之战周瑜、刘备5万人战胜20余万敌军

  淝水之战谢玄8万人战胜80多万敌军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轻蔑(qīng miè)、孙膑(bìn)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瞪、耀、蔑、赢”,并在黑板上示范。

  (“瞪”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右上方的笔顺是横撇、点、撇、撇、捺。

  “耀”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右下方是“隹”,而不是“住”。

  “蔑”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罒”,不是“四”,下面是“戍”,不要少写一点。

  “赢”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月”,下面是“月、贝、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什么?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写了田忌和齐威王的两次赛马。)

  2.自由读“两次赛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这两次比赛各是怎么赛的?画出两次赛马的对阵图。

  3.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1)学生自学、讨论。

  (2)小组汇报:

  ①第一次赛马第二次赛马

  齐威王田忌齐威王田忌

  上上上下

  中中中上

  下下下中

  ②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

  a.两人的马没换。

  b.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c.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后中等,再下等。

  ③两次赛马的不同之处:

  a.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后上等,再中等。

  b.比赛结果不同。

  c.齐威王前后心情不一。第一次齐威王胜,得意扬扬。第二次齐威王败,目瞪口呆。

  四、课堂小结。

  朗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只要多思考,以弱胜强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两次赛马的比赛结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初赛失败后,孙膑与田忌的对话和表现。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

  本段中写“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说明彼强我弱。而比赛的时候却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2)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初赛失败后的情绪。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失败后情绪颓丧,非常失望的神情。

  (3)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实力或技巧方法)

  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3~12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第3~12自然段。

  要求:(1)找出描写田忌情绪的三句话。

  ①“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是写田忌初赛失败的情绪,认为好朋友孙膑也看不起他。

  ②“你是说另换几匹马”是写田忌只看到马力的强弱,没有认识到比赛方法的重要。

  ③“那还不是照样输”是写田忌没有信心,缺乏求胜的精神。

  (2)找出描写孙膑神态的四句话。

  ①“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是写孙膑当朋友失意时,热情鼓励。

  ②“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是写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之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③“摇摇头”是否定田忌的想法,“一匹也不用换”初次表露出马力强弱不能决定比赛的胜负。

  ④“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再三用必胜的语言鼓舞田忌的斗志,终于使田忌鼓起勇气,充满信心再次比赛。表现在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3.体会三个人的对话。默读13~18自然段。

  提问:(1)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调换出场顺序。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品质。)

  (2)齐威王为什么失败?

  ①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这段话是写齐威王根本没把田忌放在眼里,充分表现出骄傲自满的弱点。

  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这段话是说齐威王认为自己有必胜的把握,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讲解以上两句话,要充分突出齐威王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

  ③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田忌胜了第二场,齐威王稍有觉醒但已经晚了,已无调整余地了,所以到第三场比赛下来,“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突出思维的重要性。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心句)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除了田忌赛马里面两种比赛匹配的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有,但只有孙膑说的那种是取胜之道。再次突出了孙膑的聪明机智。)

  2.让学生各选一个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演一演。

  演完并让学生再次说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取胜。)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策

  教学反思

  1.从游戏切入课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历史上,包括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事例,靠的就是多思考,用发散性思维统筹各方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发现的过程。

  3.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谈感受,并体会作者童年时善于提问、乐于探索的精神。

  4.说说自己有过的“发明与发现”,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回忆童年的发现吧!(板书:童年的发现)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读好不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三、理解发现。

  1.大家读完课文了吗?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

  课件出示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正好是九个月。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再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指名说。

  课件出示句子: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请大家把这两句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我们在平时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四、了解过程。

  1.“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呢?老师拟定了学习计划,请大家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个四字短语。(3)在白纸上画出四字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师:刚才大家的合作学习真是热火朝天呀。现在请每一组用一个词来概括发现的过程。

  一组,梦见会飞。(板书:梦见会飞)

  二组,请教原因。(板书:请教原因)

  三组,痴迷研究。(板书:痴迷研究)

  四组,发现原理。(板书:发现原理)

  师:大家真会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的合作探究进行得非常棒!

  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根据板书回答: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

  5.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有没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呢?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呢!

  2.课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并把它写出来。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见会飞 请教原因 痴迷研究 发现原理

  敢于提问 不断探究 大胆想象

  教学反思

  《童年的发现》一文,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才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2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11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02-0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05-1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08-0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3-0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08-05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08-05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8-05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