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4篇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能为人师表,更应在人格和行动上成为示范。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教师应该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身心素质。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保持良好心态和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否则,教师如果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很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如蛮横态度、嘲笑学生或者对学生冷漠等。这些不良的教育行为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只有当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较强的业务素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因此,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必须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测量学等多学科知识。广大中小学教师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会调适心理状态是提升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了解和把握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交等方面的特点,注重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为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断努力。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思想和文化碰撞、理念多元化、新闻舆论冲击、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可能在某一时刻经历心理困扰。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包括适应能力、抗压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和自信心等方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明白:要想塑造自己的未来,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还需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只有如此,他们才能科学地认识自我,更新观念,超越自我,踏上成熟之路,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发光发热,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2
开学前夕,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岳素萍老师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
当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己;当工作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说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地方,尽自己能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要善于调控情绪,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特别是在幼儿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幼儿身上。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3
《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
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其中,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成人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这一观点是《指南》的一个新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性。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幼儿正处于逐步形成生活方式的阶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的习惯等等),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并会对其今后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我们老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
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
除了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健康中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变得尤为重要。
开朗、外向的孩子或许较容易受教师的关注,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帮助疏导、开通。但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内向、忧郁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态,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只有心理得到释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班集体中。我们老师平时就要做到耳观六路、眼听八方,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想尽办法、使尽其招帮助孩子调控情绪,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如何诠释、践行这一理念,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察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4
如果说在心理培训之前对心理咨询处于一个未知的阶段,那么这次培训便开启了心理咨询的心窗。“心理学是什么?”当李晓玲主任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问题的科学。”而他给出我们的答案是“心理学就是你舒服也让别人舒服的一门学科。”这么通俗易懂的解释,把原本深奥的问题简明化了。接下来便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背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工作原则,以及心理教师应具备的一些能力。在这些知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心理教育的工作原则,明白了作为一个心理教师,必须遵循:一、保密性原则;二、价值中立原则;三、助人自助的原则;四、尊重学生需要的原则。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用这些原则约束自己。第二是心理教师应具备的一些能力:一、教师自己应该心理健康,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二、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丰富;三、组织好教学活动,掌握教育技术。而且,在后来的实际训练中,逐步看到了这些能力的展示。
我觉得这次培训的收获,不仅是心理知识上的收获,更有同行人员给我的感染:李静老师的'认真钻研、对学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张向东老师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李乔乔老师的活泼可爱;苏晔老师的青春靓丽;还有朱晋波老师的幽默风趣,徐爱军老师的沉稳担当……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变得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科技的迅猛进步导致知识爆炸性增长,迫使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情绪负担沉重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对社会心理非常敏感。而且,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也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比如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的问题,专业选择和学习适应的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等等。面对以上各种心理压力,大学生应该如何避免或消除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提高心身健康,积极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环境,并预防精神和身体疾病的`发生呢?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急需关注的问题。心理健康是从心理卫生概念延伸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卫生则包括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和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6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能够平衡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己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新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开拓视野,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challenges,减少焦虑和挫折,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1、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执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教学技巧,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宛如春风般的.舒适和愉悦,反之则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和不安。因此,教师自身保持乐观的心态极为重要。
2、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极具感染力的态度,用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对学生充满爱心,并对所教学科怀有深厚感情,以此来影响和激励学生。我们要努力做到友善、热情、平易近人的教态;使用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当直观、形象、多样化,具有趣味性。我们还要创造一种团结互助、求知上进的集体氛围,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成长。
当然,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冲突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比如教师应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进行评价等。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应让我们灰心丧气,相反,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最终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生的不良现象,比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拖延、上课捣乱、做鬼脸等行为,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些现象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情呢?是愤怒、激怒或者伤心,甚至想要责罚他们,还是用乐观的心态去教育他们呢?我认为,教育学生需要具备耐心和宽容,我们应该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和理性并重的方式对待他们的错误行为。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刻。我相信,这样耐心宽容地教育学生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7
转眼间,我参加了一期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机会是多么珍贵。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我收获颇丰。在这次培训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一个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需要尊重孩子们,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宜人的教育环境。我们要给予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我要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视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将各种问题视为提升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做到适度放松与紧张,在面对某项工作时,不能耗尽我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以至于对未来的工作感到疲倦和失去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先认识并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榜样,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影响。具体而言,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
一、教师要审时度势,自觉加强心理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就很难正确处理学生、教师和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灵伤害。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发展,所以他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规范。此外,作为教师,还应该努力追求进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实现个人的新发展,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通过持续学习,开阔视野,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如意,减少焦虑和挫折,对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加强修养,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人们面临各种诱惑。这就要求教师特别需要树立起自尊、自强和自律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者和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优秀的教学技能,还需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如果教师自身心态消极,将会使学生感到困惑不安。因此,教师保持乐观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需要善于进行心理调节和保健工作,了解自己,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对心理调适的技能的了解,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个别典型案例,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并形成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我可以通过我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受到我的影响后,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体验到愉悦和满足的情感,并对我怀有尊敬和爱戴之情。我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面向学生,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作为教师,我以当一名人民教师为荣,坚守在教育岗位上,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看不起教师职业的教师无法成为优秀的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信念。作为一名阳光教师,我要保持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无论面对学生、同事、家长还是教育工作,我都要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态度。我相信,化解尴尬、压力和痛苦,将阴霾转化为阳光,将腐朽变为神奇的魅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将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和幸福地工作。我会不断追求进步,为了给学生带来阳光,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让我们铭记:“给你点阳光就会灿烂”。我相信,只有给自己充满阳光,才能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以上是我对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认识和理解,我将以此为指导,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经过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我终于完成了这一阶段的教育。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找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并将其融入我的教学工作中。我相信这次培训不仅仅给予了我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持续的影响,它将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为了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8
10月至11月我幸参加了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9
健康的心理状况是每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和基础。优秀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内部环境稳定安宁,在面对外部环境时能够以各种社会形式进行适应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或挑战,个体在心理上都能保持平衡,同时通过合适的行为来克服困难。这种稳定和适应能力构成了心理健康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心理品质基础之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的实现。
大学生在迈入大学的新生活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在中学阶段告别后,他们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从原来依赖父母到现在开始依靠自己,这是一次重要的转变。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幻想和期待。他们认为大学就像一个天堂,充满了浪漫和神奇。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上大学后,他们会发现学习任务紧张,纪律要求严格,生活环境也与他们之前的经历不同,这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尽快摆脱依赖性,培养独立性。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努力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这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就是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寻求支持和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划,建立积极、坚韧的心态,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调节方法,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注重心理健康,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独立性,并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同时也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时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了供需匹配、双向选择以及择优录用等方式。这种择业竞争势必会给大学生带来困惑和不安。
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气质主要体现在情绪反应上,而性格除了包括气质的特点外,还涵盖了意志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以及充满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特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及愉快开朗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学生会、分团委等组织,并通过这样的参与来丰富大学生活并锻炼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闪亮的存在。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也可以发展社交圈子。多样化的业余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活,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课堂之外的发展机会,促进健康成长。大学生应该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重拾精神,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然而,在面对悲伤和忧愁时,也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适应能力、抗压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只有通过这些训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储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素质,还需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地摆脱自我认知的误区,更新观念,超越自己,在不同的时空中突破自我。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挑战中游刃有余,走向成熟!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0
开学前夕,我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岳素萍老师所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课程。岳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讲解,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对我而言,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与心理健康培训,我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实践方法和技巧。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本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这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好像是夏天的一抹凉风,带走了我内心的烦闷;就像山顶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失落和迷茫的心灵;就如破晓时一道穿破薄雾的阳光,使我眼前一亮!我相信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也学会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压力。它让我树立起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态度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遇到问题不消极应对,而是努力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能更加有效地积极适应社会。
当面对负面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我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说服自己;当工作遭遇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成为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同时,我学会了进行客观分析,正确判断哪些方面是无法改变的,哪些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努力说服自己接受,并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我尽力去做一些改变,保持乐观的态度应对心理冲突,胸怀开放,积极向上。如果将我们比作树,那么心理健康就如同阳光,只有拥有充满阳光的心态,我们才能在人生旅程中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技巧,还需要拥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繁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加上激烈的升学竞争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一些教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必然会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注重自身心理调节和保健工作,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我们需要学会控制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内心平衡,并掌握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尤其是在幼儿面前,我们应该能够控制消极情绪,不将挫折感带入教室,更不应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当我们遇到情绪困扰时,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和合理的方式下进行情绪宣泄,以充满工作热情、丰富情感、健康情绪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和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孩子们有益的榜样,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我认为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还对我的工作和人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并且更加坦然地接受它们。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并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1
所谓健康,很多人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足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当下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深信身心健康缺一不可。因此,今天下午的讲座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表明人们更喜欢正面的刺激。无论是何种人群,都倾向于听好听的话语,即使他们心里明白那些话是虚假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和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教室氛围,有利于培养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然而,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并且要受到关注,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指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们在与利益相关时更容易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心理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然而,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尽力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另外,还有一种羡慕之心,它是建立在对他人拥有美好东西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并非故意与老师作对,而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于那些出现问题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包容和帮助,而不是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将问题学生视为研究对象并“对症下药”时,我们会感到其中的乐趣。我非常庆幸有机会参与这次学习,它对我的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学习中,我将倍加珍惜这个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2
在知道有这门课时,我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我已经上大学了,不需要再上这种流于形式的课了,但是上过几次课之后,我明白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心理健康这门课,把握现在的心理状况,调节好在生活中的各种情绪起伏,拥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三观。下面来谈一谈我在这门课上所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新的生活等待我们去适应
我们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校园,周围的一切都是新的,周围的人群也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有一些冲突发生,我们的心里就会有烦躁的情绪无处发泄,压抑着自己是不正确的,要寻找好的调节方式,让自己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
同时大学里的课程和高中大不相同,两节课连着一起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快,书上一个章节高中要讲上五六节课,等到每一位同学都明白,但是到了大学就只有一节课将一下重点,常常有在一节课过后什么都没有记住的感觉,需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去适应这不一样的.教学。
二、新的人际关系等着我们去维持
在大学生活中,班里的同学只有上课的时间聚在一起,平时各有各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要把握好人际关系的距离,和不同的人的交往方式是什么样的。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出现矛盾时及时地沟通,将一些看法表达出来,不要出现恶劣的情况。
在大学生涯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阔的交友圈子能带着我们丰富的课外活动,精神上的愉悦感和生活上的满足。
三、处理好恋爱的矛盾
在进入大学之后,男女同学之间在进一步的交流被允许,因此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在这时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不要让恋爱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
学好心理健康对我们今后的大学生活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使我们学习更加有效率,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3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学生干部心理培训活动,培训以开展讲座的形式进行,从心理健康专题的讲说中,我懂得了学生干部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自信风采,为自己喝彩。也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作为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以及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方法等,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这次学生干部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同时对自身有清楚的了解和接纳。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并不会对自己过分苛求。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够合理设定,从而对自己感到满意。他们努力发展自身潜能,即使面临无法改变的缺陷,也能够接受并平静面对。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缺乏自我认知,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与现实相去甚远,他们会经常自责、自怨、自卑。他们总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但却无法达到,结果就与自己产生冲突。这样的人无法保持心理平衡,很难摆脱即将面临心理危机的困境。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状态,指人们对内部环境有稳定的感知,在外部环境中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应。换句话说,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心理都不会失调,能够通过适当的行为来克服。这种稳定和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4
人类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为了过上更加轻松快乐的生活,我们需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并且更好地履行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日益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不断爆炸性增长,迫使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在这个“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情感态度都在复杂而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对社会心理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更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晴雨表”。而且,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还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选择专业和适应学习的问题,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学习和恋爱中的矛盾,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等等。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于上述心理压力而带来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促进心身健康,并积极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02-10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05-06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优选范文08-05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5篇)02-10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15篇02-10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想合集(12篇)05-2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会感想08-06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想08-05
心理健康心得感想09-17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