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时间:2024-05-26 07:25:45 高中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优】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优】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新年到》,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感。

  2、掌握XXXX X这一节奏,并能在间奏处用肢体动作表现。

  3、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 X、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型卡:XXXX X。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谁会用拍手的方式表示这个节奏?

  除了拍手,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表示这个节奏?

  (个别幼儿尝试,再集体练习,引导幼儿拍腿、拍肩等。)

  师:这个节奏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里,请你仔细听一听,找一找。

  二、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内容带来的愉快情绪。

  1、教师清唱歌曲。

  (1)提问:你找到刚才那个节奏了吗?它藏在哪里?老师拍手的时候有没有唱?

  小结:这个节奏藏在这首歌的间奏处,拍手的'时候是不需要唱的。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打鼓和敲锣的节奏2—3遍。

  (3)师:你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同时配上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请你再认真听一听,然后告诉大家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幼儿看着图谱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2、幼儿集体歌唱。

  3、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并加入身体动作。

  4、再次歌唱,间奏处能用身体乐器表现。

  四、游戏:新年音乐会

  匹配乐器,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们要开一场新年音乐会。小朋友们来当演奏家,老师当乐队指挥。

  活动反思: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新年到》是我园大班上学期第五个主题里的一首歌曲,孩子们都对新年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都很喜欢过新年。而过年也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并能在学唱歌曲中感受新年的快乐,因此设计了此活动。

  幼儿对新年充满了欣喜,为了给孩子们的歌唱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玩节奏游戏和看图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歌曲的内容较简单。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在最后加入了玩打击乐的环节,即幼儿在歌曲间奏处用打击乐模仿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与孩子们一起开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种歌唱形式,既提高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强了歌曲的演唱效果。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2

  一、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十九世纪的欧洲和北美在政治与经济上发生了怎样变化?以引出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讨论。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想想19世纪的欧美发生过哪些大事。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前进,德意志与意大利走向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尝试,等等。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德意志地区的浪漫主义音乐,俄国与东欧的民族乐派音乐和美国音乐。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音乐中心是奥地利和德意志。浪漫主义音乐中名曲不断,大家辈出。“乐圣”贝多芬的作品题材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代表作既有柔美的《献给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又有磅礴的《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贝多芬在26岁时听力就开始衰退,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之后写下的。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失去听力无疑是灭顶之灾。但是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厄运,发出了“扼住命运的喉咙”的呼喊。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是“歌曲之王”舒伯特。他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以《小夜曲》和《摇篮曲》为代表作。舒伯特的作品清新自然,流畅而富有画面感,其中以《鳟鱼五重奏》最具代表性。歌曲通过“小男孩看鱼-男人钓鱼,鱼儿不上钩-男人搅浑水诱使鱼儿上钩-小男孩惋惜单纯的鱼儿的命运”的过程,表达了音乐家对当时善人被欺、恶人得势的社会现实的不满。经过上面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的欣赏后,请学生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突出个人感受(贝多芬、柏辽兹);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比才、舒伯特);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肖邦、小约翰斯特劳斯)。

  三、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是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代表作是童话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

  四、美国音乐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这个时代美国的音乐因此别具一格。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现了美国国力不断上升时的情怀,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星条旗永不落》便是后来的美国国歌。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一、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的背景

  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现实,使不少艺术家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他们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反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犹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之中。

  二、20世纪音乐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现代音乐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注重个性的表现与表达,在音乐题材、音乐表现方式等方面各流派的差别越来越大,从新古典主义到表现主义进而发展出流行序列等等越来越诡异的风格。

  (一)爵士乐

  (二)摇滚乐

  (三)音乐风格多元化

  (四)比较

  课堂小结:

  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音乐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少不了音乐家们的努力,他们不断地创新,用音乐书歌颂着时代,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使音乐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3

  课标要求: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

  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

  (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B.舒伯特。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被称为“歌曲之王”。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

  C.舒曼。舒曼,是德国作曲家。自幼爱好文学,音乐,但是母亲强求他学了两年法律。为了急于成为优秀的钢琴家,把自己手吊起来练琴,致使手伤而改攻作曲。加之为婚姻之事的长期苦斗,使舒曼一生的大部时间为一种痛苦的幻觉和恐怖的心理所折磨,患上严重的精神病。舒曼的钢琴作品集中表现了许多日后成为浪漫主义时代钢琴风格的特征。他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表现在他的歌曲形式丰富多变、表情亲切。描写人和他自己的内心活动,是舒曼创作的基本主题,着重于复杂心理活动的刻划,体现出感情的无尽丰富、美妙和力量。

  2、关于“民族乐派音乐”一目,主要介绍民族乐派,建议教师讲清:

  (1)民族乐派的出现及特点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A.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为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B.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他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6岁的时候他来到布拉格,开始了音乐学习,后来成为捷克国家剧院乐队的中提琴手。l873年,他的爱国主义合唱作品《赞歌》的演出成功,促使奥地利艺术部给于他经济上的补助。然而他最初在音乐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勃拉姆斯的提携。勃拉姆斯极力推荐德沃夏克是一位前途无量的作曲家,而且还说服了一家德国音乐出版商出版了德沃夏克的《摩拉维亚二重奏》和《斯拉夫舞曲》。这使他有条件去欧洲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同时还获得了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职位。德沃夏克的音乐具有自然而优美的特性,他在欧洲很快出了名。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邀请他去作院长。这次美国之行产生了他作品中最杰出的两首名作:《自新大陆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阿美利加》。《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的第9首交响曲。所谓"新大陆",又称"新世界",指他客居的美国。但是,作为一个捷克作曲家,他是不会去写一部美国作品的,作品充满了他身居异国而怀念故乡的情绪。曲中采用了美国印第安民谣及黑人灵歌作材料,以他的民族性手法并经过加工和整理而成的,带有捷克风格。在纽约演出时好评如潮,取得很大成功。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交响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弦乐四重奏《阿美利加》同样具有浓厚的捷克风格。对故乡的热爱使德沃夏克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3年后,他回到祖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3年后,他在布拉格去世。德沃夏克留下的作品显示了他的多种创作才能。9部交响曲、14首弦乐四重奏、许多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协奏曲、4部清唱剧、5首交响诗、11部歌剧和大量声乐作品。在他的音乐中,民族主义情感和古典主义的结构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代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关于“音乐的变奏”一目,主要讲述了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

  (1)印象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是公认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象其他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一样,德彪西的音乐是标题音乐而不是绝对音乐。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在使用新的和声和音乐方面,德彪西是现代音乐的先驱。他建造的那种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主要是采用完全没有半音关系的“全音阶”和许多在空气中根本听不见的“泛音”。德彪西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带有闪烁性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听他的音乐觉得不知所云,但当他们听惯了的时候,便发现其中妙趣无穷了。

  (2)表现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勋伯格,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家境清寒,曾在银行当小职员。他作曲靠自己摸索。后来与其门生韦伯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1933年勋伯格流亡到美国,后加入美国籍。晚年创作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华沙幸存者〉,用音乐向纳粹提出强烈的抗议。其音乐理论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和声学理论》、《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等。

  (3)新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流派和思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都经历了一段较为稳定的风格发展过程。新的美学观念和音乐思维层出不穷。从20年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大的一种音乐流派。新古典主义在美学思潮上,不但否定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及其引伸出来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创作应该回到“古典”中去,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那里有音乐的纯粹的美(不混杂诗或绘画等);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新古典主义最典型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

  4、关于“风靡全球的摇滚乐”一目,建议教师讲清: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市场交叉"是指原来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些歌曲在节奏布鲁斯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时在波普(指当时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续)榜上也倍受欢迎。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市场交叉情况,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据正流行的节奏布鲁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导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

  同一般流行音乐相比,摇滚歌曲有以下几大特点:它多半以12小节为单位,加以反复,而一般流行歌曲 则以8小节、16小节为单位,或坚守一首歌32小节的模式;从节奏上看摇滚歌曲则是以早期布吉乌吉每小节8拍发展而来,它的重音在后半拍,对贝斯的重视超过鼓;从和声中看,摇滚歌曲多半用变调而少用7个全音,它不是用最引人的旋律来打动听众,而是用强调精神与感觉,用延长音的效果来“扩大知觉,解放自我,并发觉世界”。摇滚乐突出的标榜吉他和电子乐器的乐队风格,将乐器触弹成跳动式的合奏,并在间奏部分制造出即兴演奏的乐句。吉他手的和弦奏法仿效爵士吉他的奏法,多强调第1至4弦的音质。偶尔还变化音调,制造出回响和破坏性的效果,在吉他独奏或结束时通常会特意强调单弦奏法。

  延伸阅读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

  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电影的发展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过程。

  1925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同步的问题。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

  2、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

  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出现的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3、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01-07

(优选)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03-05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合集(4篇)03-27

音乐教案-快乐的舞蹈02-27

幼儿音乐教案《快乐的舞蹈》10-31

高中的音乐教案05-23

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08-17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舞蹈教案07-20

小班音乐活动手的舞蹈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