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5 07:18:20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象的感知,让学生对乘法的分配律有初步的认识。

  2、能运用这一定律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乘法分配率。

  教学难点: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乘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发现在乘法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知识,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5盆绿苹果3盆红苹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要仔细全面,既要看到苹果的颜色,还要看到苹果的盘数和每盘的个数。

  二、新课探究

  师:一共有几个苹果,你准备怎么算?

  板书:5×33×315+9

  5×3+3×3

  师: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师:你们想知道小胖是怎么想的吗?(出示小胖的想法)

  师:小亚有不同的想法(电脑演示两种颜色的苹果合起来),小亚为什么要把红苹果移过去和绿苹果合起来呢?她准备怎么算?

  板书:8×3

  师:8×3表示什么?8是哪里来的?

  每盘苹果的个数没有变还是3(板书红色3)所以只要5盘加3盘就是8盘。也就是5个3加上3个3等于8个3

  板书:5×3+3×3=8×3=24

  5个33个38个3

  出示课题: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小结:(出示小亚的想法)你比较喜欢谁的算法?下面我们就用小亚的想法来进行乘法的巧算。

  三、尝试应用:

  1、出示:3盘黄苹果,每盘6只;4盘红苹果,每盘6只。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黄苹果和红苹果一共有几只,按以前的知识可以怎么算?用今天发现的规律你会巧算吗?(讨论)

  板书:3×6+4×6=7×6=42

  师:用一句话说说你们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板书:3个6加上4个6等于7个6

  师:真聪明,从5个3加3个3等于8个3得到启发想到3个6加上4个6等于7个6。每盘个数相同都是6(板书红色6),又可以把盘数合起来算出两种苹果的总数。(电脑演示合起来)

  2、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实物,接着我们来看看图形。

  (1)三角形图(说一说、算一算):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同桌相互说说怎么想,怎么算?再写一写。

  ()个4加()个4等于()个4

  ()×4+()×4=()×4=()

  (2)圆形图(照样子圈一圈、算一算)

  用刚才发现的巧算的思考方法来算圆形一共有几个,要先做什么事情?

  照样子圈完再算一算

  ()个()加()个()等于()个()

  (3)五角星图(圈一圈、算一算):

  师:(请一个学生读要求后)能不能留下几个不圈?每个圈中的个数要怎样?

  交流小结:你们想出几种圈法?(每种圈法怎么想怎么算?)

  师:老师发现这三种圈法有相同的地方,只要每个圈中的五角星个数相同,而且都圈完,就可以用今天的好方法巧算。

  四、实践创新

  1、基础练习

  6×3+2×3=()×3=()

  4×7+6×7=()×()=()

  ★2×4+()×4=10×4=()

  (想2个4加几个4等于10个4),交流

  6×4=()×4+()×4

  3×5+5=()×5=()

  3×5表示什么?(出示正方形3个5)右边的正方形该怎么放?(1个5)

  6×8+8=()×()=()

  2、拓展练习

  出示:2盆绿苹果,4盆黄苹果

  绿苹果和黄苹果一共有几只?怎么算?

  (1)现在为什么不能巧算?(每盘个数不同)

  (2)动动脑筋想一想,把这些苹果重新放一放就可以巧算了?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猜一猜小胖准备怎么放?小亚从厨房拿来4只盘子,再猜一猜小亚怎么放?

  板书:1×6+4×6=5×6=30

  2×3+4×6=30

  2×3+8×3=10×3=30

  师:真聪明,重新把苹果放一放是为什么?(使每盘苹果个数相同,就可以巧算出绿苹果和黄苹果一共有30只。)

  五、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我们学的知识就在课题里)为什么要合起来算?(计算比较简便)什么时候可以合起来算?(当每一份的个数相同时就可以合起来算)

  板书:

  5个3加上3个3等于8个3

  15924

  5×3=155×3+3×3=8×3

  3×3=9

  15+9=245个33个38个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第2题

  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

  4、第6题

  出示第6题主题图,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5、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6、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7、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8、第10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9、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乘法解决问题更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提高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拨一拨

  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科书第32-35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拨一拨”,第一、二次,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突出练习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数数,涵盖了中间有一个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三次拨一拨主要练习中间有两个0以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四次练习是脱离计数器,通过“我读你写”游戏的形式,练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借助计数器,初步学会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万以内的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学习二百九十八

  1、拨一拨动

  说一说二百九十八该怎样拨。

  生;二百表示有两个百在百位上拨二,九十表示九个十在十位上拨九,八表示八个一在个位上拨八。

  2、学习二百九十八的写法

  这计数器上的数该怎样写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写作9,个位上是八就在个位下写8。

  (二)学习从298一个一个的数,数到302。

  1、学数298的下一个数

  (1)298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生;是299,

  师;为什么。因为298的下一数就是在298的个位加1,是299。

  (2)学习299的写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写9,个位上是九在个位下写九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生;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师;为什么因为在299的个位上加1你发现个位满十了,得向十位进一,好向十位进一。那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退掉。

  十位进一后,你发现什么。

  生;十位上也满十了,

  师;怎么办

  师;向百位进一,先把十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向百位进一。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2)写一写

  那300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写3,

  师;位和十位怎么写呢,

  生;个位和十位一个数也没有,都写0。

  (3)读一读。

  师;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三百

  师;百位上是三读成三百。那末尾的0读不读。师。数末尾的0不读

  3、学习数301

  (1)说一说

  300下一数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师;;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300的下一个数就是在计数器个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写一写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写3,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写0,个位上1就在个为下1

  (3)读一读。301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读作三百。中间十位上是零就读零,个位上是一读一

  所以这个数读作三百零一。

  4、学习302的读法和写法

  小结;刚才我门学习一个一个的数数,当数到个为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十位满使、十向百位进一。

  (二)学习拨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数数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该怎样拨,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拨下三个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拨下八个珠字,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一个也不拨。

  (2)写一写;怎样写这个数。

  生;从高位写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写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师;那十位和个位呢,十位和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读一度,

  师;这个数谁会读。

  个位上是3,读作三千,百位上8读作出八百,

  师;那末尾的两个零怎么办,

  生;末尾的零不读。

  2、一百一百的数到四千一百。

  学习38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数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写一写,这个数谁会写,先写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写9。十位和个位一个数也没有,写什么,对写0,

  (2)读一读。谁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读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个数是多少,

  生;4000。

  师;为什么

  生;3900的下一个数,就数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个珠子。

  师;好,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百位上满十了。应该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进一,

  (3)学习写4000,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先从高位写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个就在千位下4,

  师;那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什么,

  生;它们的位上一个也没有,在百位十位个位下都0。

  (4)学习读4000

  生;高位读起,千位4,读作四千,那数末尾0读不读,对,数末尾的0不读。

  3、40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4100写作4100,读作四千一百。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拨生活中的大数,读生活中的大数。写生活中的大数,

  四、游戏环节

  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拨数你们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写好后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对了的同学请鼓掌,师拨5006。生写5006,对了同学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巩固练习。

  写书32页的第4题。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书设计;

  ①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②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③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④每一位是几就写几。

  ⑤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一、 教学目标

  1、能探究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关于6的乘除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6的乘除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倍和减半。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生:3的`加倍是( 6 )。( 3 )是6的一半。

  师:说得很好。

  师:我们来看一个小动物。

  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一只蝉有几条腿?二只、三只蝉呢?

  生:一只蝉有6条腿。

  师:自然界中有很多昆虫都是6条腿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乘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观察数射线,想一想每次跳6格,小兔跳了几次?各是几格呢?

  学生交流6的乘法口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计算;推算;迁移)

  探究二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它的交换题吗?

  生回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师:怎么样可以很快记住呢?

  生回答。

  探究三

  师:我们来找兄弟姐妹。

  出示:五六三十

  学生交流。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出示:六七四十二

  探究四

  师:仔细观察,木头是怎样排列的?

  生:六根木头用同一种颜色隔开的。

  师: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生:6×9=54(根)

  答:一共有54根木头。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回答。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老师给你前半句,请你说出后半句。

  生抢答。

  师:你们厉害!

  师:能不能一起背一背6的乘法口诀?

  全班齐背。

  练习二

  师: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答。

  生回答。小组开火车。

  师:你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

  生回答。

  练习三

  师:我们用今天学习了6的乘除法,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生:6×5=30(支)

  答:5盒这样的蜡笔一共有30支。

  师:你是怎么想的?

  (2)生:18÷6=3(个)

  答:每堆有3个萝卜。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回答。

  练习四

  师: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动动脑筋把这些空填上。

  学生交流。

  生汇报。

  师:你还有哪些填法?

  生汇报。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1、6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6。

  2、运用口诀可以计算有关6的乘除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3、连一连。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训练。

  2.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口算练习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制作了乘法表,那就让我们先来补完下面口诀,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吧!

  (学生填写乘法口诀)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看谁计算又快又准确(快速抢答)

  (学生快速抢答)

  2、师:请你根据答案把口诀分类(连线)

  <25 36="">50

  探究二

  1、让我们来比一比谁造房子又快又好?利用什么口诀?

  12学生练习

  小结:同一条乘法口诀,可以解答不同的算式;不同的乘法口诀,可能得到相同的积。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相同)

  2、出示:书本P76-2

  学生利用口诀练习

  探究三

  1、师:小火车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生:后一节车厢的数是前一节车厢两个数字的乘积

  2、练习:你能找到合适的车厢吗?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书本P76-2

  练习二: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小结: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练习三:书本P76-3

  练习四:书本P76-4

  课堂小结

  同一条乘法口诀,可以解答不同的算式;不同的乘法口诀,可能得到相同的积。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课后习题

  练习册第50页、第5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

  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一)为水果贴价格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苹果、金橘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

  (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

  苹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买水果

  1. 教学乘加混合题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

  (生很高兴。)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顾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顾客们,你们想买点什么?

  生:3千克苹果;4千克金橘

  师:如果你要买两种水果的话,你想怎么买?

  生:我想买3千克苹果,1千克香瓜。

  师:他应付给我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动笔计算。)

  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是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苹果和香瓜一共的价钱。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

  师:大家观察23+7这个算式,这是把刚才那个同学的两个算式合起来的,叫综合算式。这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谁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观察思考。)

  生3:应该先算乘法,因为这样是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价钱,就是它们一共的价钱了。要先算加法就讲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师,我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这道题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这道题我们只有先算3千克苹果的价钱才能知道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所以像这样有乘又有加的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我的计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价钱放前面,也可以算出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

  生6:老师,我是口算的,两种水果一共是13元。

  师: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两种水果的价钱。

  2.教学乘减混合式题

  师:我们继续来玩买水果的游戏,假如你有20元钱,买了4千克香蕉,我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个问题请同桌合作解决,并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同桌间讨论并解决此问题。)

  师:哪一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计算出4千克香蕉的价钱,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减12等于8元,你应该找回8元钱。

  生2:我们列的是综合算式20-34,你要找给我们8元。

  师:我们在计算20-34这个算式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说明原因吗?

  生3: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因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钱,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钱。

  生4: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算出香蕉的价钱,再用一共的20元钱减去香蕉的价钱,剩下的就是找回的价钱了。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混合运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齐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4.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我买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钱?

  (生在练习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妈妈买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钱?

  生3:我是这样算的:45+4=24(元)。

  生4:老师有30元钱,买了3斤香瓜,还剩多少钱?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还剩9元。

  (三)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换个玩法。我当顾客,我来买东西,但是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是怎么买的。我要请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买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买的水果。讨论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3+8这个算式。)

  生1: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个猜法,就是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观察25-27。)

  生4:我们猜老师拿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还剩11元钱或者用25元钱买了7千克苹果,我们猜的对吗?

  师:从算式上看同学们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对,现在我宣布我实际购买的答案。我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还用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你们谁猜对了?

  (一部分学生因猜中而欢呼。)

  四)指导学生看书、质疑

  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买水果就是课本中小熊购物的内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做一份你们小组春游时的购物预算,填好下表。

  预计 花费 剩余(或补上)

  ()元 ()元 ()元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水果游戏。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将教材提供的虚拟小熊购物转变为真实的买水果,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在课前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则更有助于买水果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教材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变以往让学生死记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为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运算的规律,特别是课前让学生亲自去市场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更为课上的计算买水果的价钱做了铺垫。这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因为它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

  教师所设计的猜一猜活动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一个算式,学生可以猜出买的不同数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方式上得到培养,并且发展了创新意识。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最后,教师还在课外延伸教学方面下了功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第4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有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1)学生分小组活动。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 19 页的几幅图。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学生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

  三角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摆出不同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七巧板的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巧板的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尝试拼图,然后在交流中互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 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1大格有( )小格

  一共有( )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P9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运算意义。

  (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吗?你们跟爸爸妈妈到公园去玩过吗?你们参加过哪些娱乐活动?

  碰碰车、水上游船、猴子爬树……

  出示课件中的游乐场

  游乐场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看到了吗?

  生1:看到了过小火车、碰碰车……

  生2:玩过小火车的有20人。

  生3:碰碰车上也有8人。

  ……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数的。

  生3:我是算的。

  板书:2+2+2+2=8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么用乘法计算。

  2.探究新知

  学习第47页例1(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3+3+3+3+3=15。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班内还有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所以,任何问题都要从易到难。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2)。

  出示课件中的例题图片。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4+4+4+4+4=20。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3)。

  根据上面所讲,请同学们自学这个例题。

  汇报:2+2+2+2+2+2+2=14。

  小结: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减号,这个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提出要求:谁能把上面的几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谁来挑战?

  师:你们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读吗?

  指名回答,师生更正。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教学“2×7=14”的意义。

  小组讨论乘法的意义。

  汇报结果。

  师总结:“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讨论: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个、12个……又该怎么写呢?

  学习第48页例2。

  师:同学们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数”,“×”叫乘号,“15”叫积。

  4.课堂练习。

  把4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然会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XXXXXXXXXXXX

  乘法算式:XXXXXX或XXXXXX

  b.把练习九的1、2、3独立完成。

  课后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师生总结:

  a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c第一个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同加数的和。如:2×7=14,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5个33+3+3+3+3=155×3=153×5=15

  7个22+2+2+2+2+2+2=147×2=142×4=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

  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

  学生1:……

  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1本、2本、3本、4本)(闪动)

  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

  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

  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

  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

  教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

  教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学生1:2倍。

  学生2:3倍。

  学生3:1倍。

  教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个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可以用学具摆,用嘴说,动手写。4人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学生独立活动后进行交流)

  学生1:我认为是3倍,因为对齐后,右边还剩3个。

  学生2:看几倍应该是看6里面有几个3这么多,不是看还剩几个。

  学生3:可以这样摆一摆。左边摆3个,右边摆3个。让人一看就知道6是3的2倍。

  学生4:我认为应该是2倍,因为6÷3=2,6里面有2个这样的3,所以6是3的2倍。

  学生5:我是想口诀“二三得六”,说明6里面有2个3,所以是两倍。

  学生6:多了一个这么多,是不是1倍?

  学生7:我认为是多了1倍……

  教师:小朋友们运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真棒!正像大家所说的,看6是3的几倍,关键是看6里面有几个3,有几个这么多,就是几倍。

  2.巩固练习

  教师: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个这么多。用倍比较怎么说?(4倍)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一看就知道。第二排里面有4个第一排这么多,所以是4倍。

  学生2:12÷3=4这个算式说明了12是3的4倍。

  教师:如果第二排是21个呢?

  学生1:不够摆,怎么办?

  学生2:能不能不摆?我能知道21是3的几倍。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3:21÷3=7,说明21是3的7倍。

  教师:的确,当不够摆时,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更方便、更简洁。

  教师:现在将第二行多余的小棒去掉,两行都是3个,用“倍”可以怎么说?

  学生4:1倍。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4:第二行只有1个3,所以是1倍。

  教师:当两个数一样多时可以用1倍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变式练习,解决问题

  (1)12÷312÷212÷1

  教师:看来生活中对事物进行比较时,常常用到“倍”这位朋友,你们看小叮当买水果时也用到了它。

  (出示情境图片)

  教师:小叮当家里买了水果,苹果有3个,草莓有12个,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算式是:12÷3=4。

  教师:小叮当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是苹果的6倍。算式是:12÷2=6

  教师:小叮当再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是苹果的12倍。算式是:12÷1=12。

  教师: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当草莓的个数不变,苹果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草莓与苹果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2)()÷()=3

  教师: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

  教师:你们喜欢吃糖吗?

  学生:喜欢。教师:这里有两个盒子,一个大一个小,我不知道里面各装了几颗糖,我只知道大盒子里的颗数是小盒子里的3倍,猜一猜大盒子里可能有几颗,小盒子里可能有几颗,猜中有奖。

  学生1:大盒子里有12颗,小盒子里有4颗。

  学生2:大盒子里有3颗,小盒子里有1颗。

  学生3:大盒子里有18颗,小盒子里有6颗。

  学生4:大盒子里有24颗,小盒子里有8颗。

  (3)()÷()=()

  教师:“倍”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悄悄地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请两小组站起来。观察男生和女生用“倍”比较怎么说?

  学生:男生4人,女生2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

  教师:在他们中间你还能找出那些量是可以用“倍”来进行比较的?

  学生1:戴红领巾的3人,没戴红领巾的3人。戴红领巾的人数是没戴红领巾人数的1倍。

  学生2:短头发的5人,长头发的1人,短头发的人数是长头发人数的5倍。

  学生3:没戴眼镜的4人,戴眼镜的2人,没戴眼镜的人数是戴眼镜人数的2倍。

  教师:小朋友们还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倍来进行比较。4人小组相互说一说。

  (小组交流)

  学生1:妈妈今年32岁,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今年的年龄的4倍。

  学生2:教室里电灯有6盏亮着,有2盏灯没有亮,亮着的电灯数量是没有亮灯的3倍。

  学生3:我有4支铅笔,小明有2支铅笔,我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2倍。

  三、反思小结

  (出示饼干图与鱼图)想一想:鱼的质量是饼干的几倍?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结束语:小朋友们,只要你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你就能体会到数学王国里景色的迷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在我们一起踏上幸福快车,去感受愉快的数学之旅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一、谈话导入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口诀

  出示由五块三角形拼成的小鱼拼图,共4条小鱼。

  △△△△△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口诀:_________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2、师:老师拼的小鱼好看吗?你能用7个三角形也摆一个图案吗?学生摆一摆,再集体展示。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准备题。

  A、师:刚才小朋友都用7个小三角形摆了一个小船、一条金鱼……,它们都是1个几?

  B、师:那么每次都加1个7,请你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好吗?(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C、比一比哪些同学加得又对又快!再集体校对

  D、教师指14、28、42的格子问:这里表示几个7,为什么?

  2、摆一摆

  A、要求摆一条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 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学生编好后提问:这里的一、七、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B、师:如果我们要摆2条这样的小船要几个三角形?摆3条、4条……7条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来,并编出乘法口诀并完成书上填空吗?

  要求:小组里商量一下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想想三角形不够该怎么办?

  3、学生探索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4、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2条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卡片出示。

  要求:其它小组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吗?

  学生进行介绍,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5、揭题

  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

  6、熟悉口诀

  A、齐读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并小组讨论思考:

  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表示什么?第2个数呢?最后一个数呢?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

  为什么口诀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而得数却一个比一个多7呢?

  B、集体交流。

  C、师:怎样记住7的乘法口诀呢?给你时间,你能很快背出来吗?试试。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师:说说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口诀最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呢?

  D、师生、生生对口令。如:一七( ) ( )七四十九

  7、用一句乘法口诀,你还会计算另一个乘法算式吗,是哪个呢?

  生:三七二十一 可以计算7×3=21 ,还能算出3×7=21 ……

  小结:在乘法里,由于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因此,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的积。

  三、巩固提高

  1、 做教科书第62页上面“想一想”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提问: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什么?想想理由是什么?

  2、 做教科书第63页上面“想想做做” 1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上下有什么联系?

  3、 完成第二题

  4、 读口诀编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3题。

  5、 口算比赛(想想做做第4题)

  6、 看图写算式。“想想做做第5题”,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正确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评评自己学得怎么样?

  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2-1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4

【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02-1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11-25

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9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05-2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篇03-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1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象的感知,让学生对乘法的分配律有初步的认识。

  2、能运用这一定律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乘法分配率。

  教学难点: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乘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发现在乘法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知识,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5盆绿苹果3盆红苹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要仔细全面,既要看到苹果的颜色,还要看到苹果的盘数和每盘的个数。

  二、新课探究

  师:一共有几个苹果,你准备怎么算?

  板书:5×33×315+9

  5×3+3×3

  师: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师:你们想知道小胖是怎么想的吗?(出示小胖的想法)

  师:小亚有不同的想法(电脑演示两种颜色的苹果合起来),小亚为什么要把红苹果移过去和绿苹果合起来呢?她准备怎么算?

  板书:8×3

  师:8×3表示什么?8是哪里来的?

  每盘苹果的个数没有变还是3(板书红色3)所以只要5盘加3盘就是8盘。也就是5个3加上3个3等于8个3

  板书:5×3+3×3=8×3=24

  5个33个38个3

  出示课题: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小结:(出示小亚的想法)你比较喜欢谁的算法?下面我们就用小亚的想法来进行乘法的巧算。

  三、尝试应用:

  1、出示:3盘黄苹果,每盘6只;4盘红苹果,每盘6只。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黄苹果和红苹果一共有几只,按以前的知识可以怎么算?用今天发现的规律你会巧算吗?(讨论)

  板书:3×6+4×6=7×6=42

  师:用一句话说说你们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板书:3个6加上4个6等于7个6

  师:真聪明,从5个3加3个3等于8个3得到启发想到3个6加上4个6等于7个6。每盘个数相同都是6(板书红色6),又可以把盘数合起来算出两种苹果的总数。(电脑演示合起来)

  2、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实物,接着我们来看看图形。

  (1)三角形图(说一说、算一算):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同桌相互说说怎么想,怎么算?再写一写。

  ()个4加()个4等于()个4

  ()×4+()×4=()×4=()

  (2)圆形图(照样子圈一圈、算一算)

  用刚才发现的巧算的思考方法来算圆形一共有几个,要先做什么事情?

  照样子圈完再算一算

  ()个()加()个()等于()个()

  (3)五角星图(圈一圈、算一算):

  师:(请一个学生读要求后)能不能留下几个不圈?每个圈中的个数要怎样?

  交流小结:你们想出几种圈法?(每种圈法怎么想怎么算?)

  师:老师发现这三种圈法有相同的地方,只要每个圈中的五角星个数相同,而且都圈完,就可以用今天的好方法巧算。

  四、实践创新

  1、基础练习

  6×3+2×3=()×3=()

  4×7+6×7=()×()=()

  ★2×4+()×4=10×4=()

  (想2个4加几个4等于10个4),交流

  6×4=()×4+()×4

  3×5+5=()×5=()

  3×5表示什么?(出示正方形3个5)右边的正方形该怎么放?(1个5)

  6×8+8=()×()=()

  2、拓展练习

  出示:2盆绿苹果,4盆黄苹果

  绿苹果和黄苹果一共有几只?怎么算?

  (1)现在为什么不能巧算?(每盘个数不同)

  (2)动动脑筋想一想,把这些苹果重新放一放就可以巧算了?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猜一猜小胖准备怎么放?小亚从厨房拿来4只盘子,再猜一猜小亚怎么放?

  板书:1×6+4×6=5×6=30

  2×3+4×6=30

  2×3+8×3=10×3=30

  师:真聪明,重新把苹果放一放是为什么?(使每盘苹果个数相同,就可以巧算出绿苹果和黄苹果一共有30只。)

  五、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我们学的知识就在课题里)为什么要合起来算?(计算比较简便)什么时候可以合起来算?(当每一份的个数相同时就可以合起来算)

  板书:

  5个3加上3个3等于8个3

  15924

  5×3=155×3+3×3=8×3

  3×3=9

  15+9=245个33个38个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第2题

  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

  4、第6题

  出示第6题主题图,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5、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6、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7、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8、第10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9、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乘法解决问题更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提高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拨一拨

  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科书第32-35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拨一拨”,第一、二次,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突出练习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数数,涵盖了中间有一个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三次拨一拨主要练习中间有两个0以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四次练习是脱离计数器,通过“我读你写”游戏的形式,练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借助计数器,初步学会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万以内的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学习二百九十八

  1、拨一拨动

  说一说二百九十八该怎样拨。

  生;二百表示有两个百在百位上拨二,九十表示九个十在十位上拨九,八表示八个一在个位上拨八。

  2、学习二百九十八的写法

  这计数器上的数该怎样写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写作9,个位上是八就在个位下写8。

  (二)学习从298一个一个的数,数到302。

  1、学数298的下一个数

  (1)298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生;是299,

  师;为什么。因为298的下一数就是在298的个位加1,是299。

  (2)学习299的写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写9,个位上是九在个位下写九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生;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师;为什么因为在299的个位上加1你发现个位满十了,得向十位进一,好向十位进一。那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退掉。

  十位进一后,你发现什么。

  生;十位上也满十了,

  师;怎么办

  师;向百位进一,先把十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向百位进一。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2)写一写

  那300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写3,

  师;位和十位怎么写呢,

  生;个位和十位一个数也没有,都写0。

  (3)读一读。

  师;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三百

  师;百位上是三读成三百。那末尾的0读不读。师。数末尾的0不读

  3、学习数301

  (1)说一说

  300下一数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师;;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300的下一个数就是在计数器个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写一写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写3,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写0,个位上1就在个为下1

  (3)读一读。301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读作三百。中间十位上是零就读零,个位上是一读一

  所以这个数读作三百零一。

  4、学习302的读法和写法

  小结;刚才我门学习一个一个的数数,当数到个为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十位满使、十向百位进一。

  (二)学习拨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数数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该怎样拨,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拨下三个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拨下八个珠字,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一个也不拨。

  (2)写一写;怎样写这个数。

  生;从高位写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写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师;那十位和个位呢,十位和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读一度,

  师;这个数谁会读。

  个位上是3,读作三千,百位上8读作出八百,

  师;那末尾的两个零怎么办,

  生;末尾的零不读。

  2、一百一百的数到四千一百。

  学习38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数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写一写,这个数谁会写,先写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写9。十位和个位一个数也没有,写什么,对写0,

  (2)读一读。谁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读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个数是多少,

  生;4000。

  师;为什么

  生;3900的下一个数,就数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个珠子。

  师;好,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百位上满十了。应该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进一,

  (3)学习写4000,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先从高位写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个就在千位下4,

  师;那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什么,

  生;它们的位上一个也没有,在百位十位个位下都0。

  (4)学习读4000

  生;高位读起,千位4,读作四千,那数末尾0读不读,对,数末尾的0不读。

  3、40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4100写作4100,读作四千一百。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拨生活中的大数,读生活中的大数。写生活中的大数,

  四、游戏环节

  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拨数你们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写好后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对了的同学请鼓掌,师拨5006。生写5006,对了同学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巩固练习。

  写书32页的第4题。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书设计;

  ①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②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③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④每一位是几就写几。

  ⑤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一、 教学目标

  1、能探究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关于6的乘除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6的乘除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倍和减半。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生:3的`加倍是( 6 )。( 3 )是6的一半。

  师:说得很好。

  师:我们来看一个小动物。

  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一只蝉有几条腿?二只、三只蝉呢?

  生:一只蝉有6条腿。

  师:自然界中有很多昆虫都是6条腿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乘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观察数射线,想一想每次跳6格,小兔跳了几次?各是几格呢?

  学生交流6的乘法口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计算;推算;迁移)

  探究二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它的交换题吗?

  生回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师:怎么样可以很快记住呢?

  生回答。

  探究三

  师:我们来找兄弟姐妹。

  出示:五六三十

  学生交流。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出示:六七四十二

  探究四

  师:仔细观察,木头是怎样排列的?

  生:六根木头用同一种颜色隔开的。

  师: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生:6×9=54(根)

  答:一共有54根木头。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回答。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老师给你前半句,请你说出后半句。

  生抢答。

  师:你们厉害!

  师:能不能一起背一背6的乘法口诀?

  全班齐背。

  练习二

  师: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答。

  生回答。小组开火车。

  师:你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

  生回答。

  练习三

  师:我们用今天学习了6的乘除法,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生:6×5=30(支)

  答:5盒这样的蜡笔一共有30支。

  师:你是怎么想的?

  (2)生:18÷6=3(个)

  答:每堆有3个萝卜。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回答。

  练习四

  师: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动动脑筋把这些空填上。

  学生交流。

  生汇报。

  师:你还有哪些填法?

  生汇报。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1、6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6。

  2、运用口诀可以计算有关6的乘除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3、连一连。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训练。

  2.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口算练习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制作了乘法表,那就让我们先来补完下面口诀,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吧!

  (学生填写乘法口诀)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看谁计算又快又准确(快速抢答)

  (学生快速抢答)

  2、师:请你根据答案把口诀分类(连线)

  <25 36="">50

  探究二

  1、让我们来比一比谁造房子又快又好?利用什么口诀?

  12学生练习

  小结:同一条乘法口诀,可以解答不同的算式;不同的乘法口诀,可能得到相同的积。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相同)

  2、出示:书本P76-2

  学生利用口诀练习

  探究三

  1、师:小火车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生:后一节车厢的数是前一节车厢两个数字的乘积

  2、练习:你能找到合适的车厢吗?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书本P76-2

  练习二: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小结: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练习三:书本P76-3

  练习四:书本P76-4

  课堂小结

  同一条乘法口诀,可以解答不同的算式;不同的乘法口诀,可能得到相同的积。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课后习题

  练习册第50页、第5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

  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一)为水果贴价格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苹果、金橘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

  (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

  苹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买水果

  1. 教学乘加混合题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

  (生很高兴。)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顾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顾客们,你们想买点什么?

  生:3千克苹果;4千克金橘

  师:如果你要买两种水果的话,你想怎么买?

  生:我想买3千克苹果,1千克香瓜。

  师:他应付给我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动笔计算。)

  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是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苹果和香瓜一共的价钱。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

  师:大家观察23+7这个算式,这是把刚才那个同学的两个算式合起来的,叫综合算式。这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谁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观察思考。)

  生3:应该先算乘法,因为这样是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价钱,就是它们一共的价钱了。要先算加法就讲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师,我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这道题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这道题我们只有先算3千克苹果的价钱才能知道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所以像这样有乘又有加的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我的计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价钱放前面,也可以算出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

  生6:老师,我是口算的,两种水果一共是13元。

  师: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两种水果的价钱。

  2.教学乘减混合式题

  师:我们继续来玩买水果的游戏,假如你有20元钱,买了4千克香蕉,我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个问题请同桌合作解决,并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同桌间讨论并解决此问题。)

  师:哪一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计算出4千克香蕉的价钱,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减12等于8元,你应该找回8元钱。

  生2:我们列的是综合算式20-34,你要找给我们8元。

  师:我们在计算20-34这个算式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说明原因吗?

  生3: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因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钱,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钱。

  生4: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算出香蕉的价钱,再用一共的20元钱减去香蕉的价钱,剩下的就是找回的价钱了。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混合运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齐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4.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我买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钱?

  (生在练习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妈妈买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钱?

  生3:我是这样算的:45+4=24(元)。

  生4:老师有30元钱,买了3斤香瓜,还剩多少钱?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还剩9元。

  (三)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换个玩法。我当顾客,我来买东西,但是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是怎么买的。我要请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买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买的水果。讨论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3+8这个算式。)

  生1: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个猜法,就是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观察25-27。)

  生4:我们猜老师拿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还剩11元钱或者用25元钱买了7千克苹果,我们猜的对吗?

  师:从算式上看同学们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对,现在我宣布我实际购买的答案。我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还用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你们谁猜对了?

  (一部分学生因猜中而欢呼。)

  四)指导学生看书、质疑

  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买水果就是课本中小熊购物的内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做一份你们小组春游时的购物预算,填好下表。

  预计 花费 剩余(或补上)

  ()元 ()元 ()元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水果游戏。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将教材提供的虚拟小熊购物转变为真实的买水果,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在课前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则更有助于买水果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教材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变以往让学生死记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为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运算的规律,特别是课前让学生亲自去市场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更为课上的计算买水果的价钱做了铺垫。这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因为它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

  教师所设计的猜一猜活动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一个算式,学生可以猜出买的不同数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方式上得到培养,并且发展了创新意识。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最后,教师还在课外延伸教学方面下了功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第4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有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1)学生分小组活动。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 19 页的几幅图。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学生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

  三角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摆出不同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七巧板的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巧板的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尝试拼图,然后在交流中互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 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1大格有( )小格

  一共有( )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P9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运算意义。

  (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吗?你们跟爸爸妈妈到公园去玩过吗?你们参加过哪些娱乐活动?

  碰碰车、水上游船、猴子爬树……

  出示课件中的游乐场

  游乐场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看到了吗?

  生1:看到了过小火车、碰碰车……

  生2:玩过小火车的有20人。

  生3:碰碰车上也有8人。

  ……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数的。

  生3:我是算的。

  板书:2+2+2+2=8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么用乘法计算。

  2.探究新知

  学习第47页例1(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3+3+3+3+3=15。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班内还有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所以,任何问题都要从易到难。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2)。

  出示课件中的例题图片。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4+4+4+4+4=20。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3)。

  根据上面所讲,请同学们自学这个例题。

  汇报:2+2+2+2+2+2+2=14。

  小结: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减号,这个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提出要求:谁能把上面的几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谁来挑战?

  师:你们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读吗?

  指名回答,师生更正。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教学“2×7=14”的意义。

  小组讨论乘法的意义。

  汇报结果。

  师总结:“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讨论: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个、12个……又该怎么写呢?

  学习第48页例2。

  师:同学们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数”,“×”叫乘号,“15”叫积。

  4.课堂练习。

  把4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然会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XXXXXXXXXXXX

  乘法算式:XXXXXX或XXXXXX

  b.把练习九的1、2、3独立完成。

  课后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师生总结:

  a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c第一个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同加数的和。如:2×7=14,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5个33+3+3+3+3=155×3=153×5=15

  7个22+2+2+2+2+2+2=147×2=142×4=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

  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

  学生1:……

  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1本、2本、3本、4本)(闪动)

  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

  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

  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

  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

  教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

  教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学生1:2倍。

  学生2:3倍。

  学生3:1倍。

  教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个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可以用学具摆,用嘴说,动手写。4人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学生独立活动后进行交流)

  学生1:我认为是3倍,因为对齐后,右边还剩3个。

  学生2:看几倍应该是看6里面有几个3这么多,不是看还剩几个。

  学生3:可以这样摆一摆。左边摆3个,右边摆3个。让人一看就知道6是3的2倍。

  学生4:我认为应该是2倍,因为6÷3=2,6里面有2个这样的3,所以6是3的2倍。

  学生5:我是想口诀“二三得六”,说明6里面有2个3,所以是两倍。

  学生6:多了一个这么多,是不是1倍?

  学生7:我认为是多了1倍……

  教师:小朋友们运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真棒!正像大家所说的,看6是3的几倍,关键是看6里面有几个3,有几个这么多,就是几倍。

  2.巩固练习

  教师: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个这么多。用倍比较怎么说?(4倍)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一看就知道。第二排里面有4个第一排这么多,所以是4倍。

  学生2:12÷3=4这个算式说明了12是3的4倍。

  教师:如果第二排是21个呢?

  学生1:不够摆,怎么办?

  学生2:能不能不摆?我能知道21是3的几倍。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3:21÷3=7,说明21是3的7倍。

  教师:的确,当不够摆时,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更方便、更简洁。

  教师:现在将第二行多余的小棒去掉,两行都是3个,用“倍”可以怎么说?

  学生4:1倍。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4:第二行只有1个3,所以是1倍。

  教师:当两个数一样多时可以用1倍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变式练习,解决问题

  (1)12÷312÷212÷1

  教师:看来生活中对事物进行比较时,常常用到“倍”这位朋友,你们看小叮当买水果时也用到了它。

  (出示情境图片)

  教师:小叮当家里买了水果,苹果有3个,草莓有12个,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算式是:12÷3=4。

  教师:小叮当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是苹果的6倍。算式是:12÷2=6

  教师:小叮当再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学生:草莓是苹果的12倍。算式是:12÷1=12。

  教师: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当草莓的个数不变,苹果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草莓与苹果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2)()÷()=3

  教师: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

  教师:你们喜欢吃糖吗?

  学生:喜欢。教师:这里有两个盒子,一个大一个小,我不知道里面各装了几颗糖,我只知道大盒子里的颗数是小盒子里的3倍,猜一猜大盒子里可能有几颗,小盒子里可能有几颗,猜中有奖。

  学生1:大盒子里有12颗,小盒子里有4颗。

  学生2:大盒子里有3颗,小盒子里有1颗。

  学生3:大盒子里有18颗,小盒子里有6颗。

  学生4:大盒子里有24颗,小盒子里有8颗。

  (3)()÷()=()

  教师:“倍”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悄悄地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请两小组站起来。观察男生和女生用“倍”比较怎么说?

  学生:男生4人,女生2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

  教师:在他们中间你还能找出那些量是可以用“倍”来进行比较的?

  学生1:戴红领巾的3人,没戴红领巾的3人。戴红领巾的人数是没戴红领巾人数的1倍。

  学生2:短头发的5人,长头发的1人,短头发的人数是长头发人数的5倍。

  学生3:没戴眼镜的4人,戴眼镜的2人,没戴眼镜的人数是戴眼镜人数的2倍。

  教师:小朋友们还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倍来进行比较。4人小组相互说一说。

  (小组交流)

  学生1:妈妈今年32岁,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今年的年龄的4倍。

  学生2:教室里电灯有6盏亮着,有2盏灯没有亮,亮着的电灯数量是没有亮灯的3倍。

  学生3:我有4支铅笔,小明有2支铅笔,我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2倍。

  三、反思小结

  (出示饼干图与鱼图)想一想:鱼的质量是饼干的几倍?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结束语:小朋友们,只要你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你就能体会到数学王国里景色的迷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在我们一起踏上幸福快车,去感受愉快的数学之旅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一、谈话导入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口诀

  出示由五块三角形拼成的小鱼拼图,共4条小鱼。

  △△△△△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口诀:_________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2、师:老师拼的小鱼好看吗?你能用7个三角形也摆一个图案吗?学生摆一摆,再集体展示。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准备题。

  A、师:刚才小朋友都用7个小三角形摆了一个小船、一条金鱼……,它们都是1个几?

  B、师:那么每次都加1个7,请你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好吗?(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C、比一比哪些同学加得又对又快!再集体校对

  D、教师指14、28、42的格子问:这里表示几个7,为什么?

  2、摆一摆

  A、要求摆一条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 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学生编好后提问:这里的一、七、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B、师:如果我们要摆2条这样的小船要几个三角形?摆3条、4条……7条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来,并编出乘法口诀并完成书上填空吗?

  要求:小组里商量一下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想想三角形不够该怎么办?

  3、学生探索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4、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2条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卡片出示。

  要求:其它小组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吗?

  学生进行介绍,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5、揭题

  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

  6、熟悉口诀

  A、齐读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并小组讨论思考:

  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表示什么?第2个数呢?最后一个数呢?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

  为什么口诀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而得数却一个比一个多7呢?

  B、集体交流。

  C、师:怎样记住7的乘法口诀呢?给你时间,你能很快背出来吗?试试。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师:说说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口诀最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呢?

  D、师生、生生对口令。如:一七( ) ( )七四十九

  7、用一句乘法口诀,你还会计算另一个乘法算式吗,是哪个呢?

  生:三七二十一 可以计算7×3=21 ,还能算出3×7=21 ……

  小结:在乘法里,由于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因此,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的积。

  三、巩固提高

  1、 做教科书第62页上面“想一想”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提问: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什么?想想理由是什么?

  2、 做教科书第63页上面“想想做做” 1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上下有什么联系?

  3、 完成第二题

  4、 读口诀编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3题。

  5、 口算比赛(想想做做第4题)

  6、 看图写算式。“想想做做第5题”,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正确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评评自己学得怎么样?

  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