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2 15:17:0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这里有运动会的门票,要想得到门票必须把上节课的生字词组记住。

  设计意图:拓宽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把生字的复习融入其中,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配乐(快乐的小熊猫)快听运动会开始了,小猴小鸭小鹰(板书贴图)分别学会了爬树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他们吗?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练就一身本领的吗?

  让我们这节课再次走进11课,回到小猴小鸭小鹰的童年去看看吧!

  同学们以后做人也要像老师写的中国字一样端端正正、诚实守信。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打开书,结合课本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小猴、小鸭小鹰获得冠军的秘诀是什么?

  2、你想先学习哪种小动物的故事?

  三、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内涵。

  (一)、品读第一段

  1、师:小猴子到底想干什么?

  (画出“妈妈,我要吃果子。”一句)

  谁愿意读这句话?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听了你读得,猴妈妈忍不住要答应小猴的要求了)。

  2、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3、听了小猴的话,猴妈妈怎么说的?

  (画出:“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4、谁愿意做猴妈妈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5、听了你们读的,老师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妈妈了,谁来做我的宝宝呀?师生对读。

  6、“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板书:小猴学会了爬树

  7、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小猴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表意见,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猴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猴在猴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爬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8、小猴学会了爬树,他多高兴呀。

  同学们,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猴说吗?

  9、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第一段好吗?师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举一反三,自主拓展(学生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2、指名读小鸭和妈妈、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鸭和妈妈、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鸭、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鸭、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游泳和飞翔?

  4、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

  四、课外拓展

  今天,同学们的表演真不错,结合你的生活,最近,你又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猴、小鸭和小鹰那样,不怕困难,什么事自己去做,自强自立,勇于实践,那样,你一定会成功的。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以后我们把自己学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本领都要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中,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2.能说出传说故事与桂林山水的关系。

  3.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领略并鉴赏桂林山水的美,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欣赏文章的诗意美。

  2.学会使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通过吟哦讽诵,品味作者笔下鲜活、灵动的文字,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2、通过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文笔精华的阅读,专题内容的了解,养成比较、分析、归纳、拓宽、迁移等思考性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设计理念: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随意,空洞无物,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这篇优美的散文,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美语言的品读,也是希望让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效尝试。本课应该以学生诵读为主。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字词预习(投影):

  褒(bāo)贬 攒(cuán)聚 剔(tī)透 嶙(lín)峋

  精髓(suǐ) 愚钝(dùn) 恬(tián)静 恍(huǎng)惚

  怠(dài)慢 贮(zhù)藏 瞭(liào)望 黑黝(yǒu)黝

  袅(niǎo)袅 圩(wéi)子

  褒贬:评论好坏。

  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圩子: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黑黝黝:没有光亮,黑暗。

  介绍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散文家。著有中篇小说《红石山》、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专力进行散文写作。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2写作背景: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它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作者通过对漓江风景的品评,揭示了劳动人民在其中所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和审美创造。

  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画山绣水”,这个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是指其中蕴含的诗意;绣活是工细纤巧,用“绣”来形容诗文或景物,一般是指其工巧、有华彩。题目揭示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二、结构分析: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揭示它不同于其他名胜的特点。第二部分(第4~15段):描写沿江景色及船家讲述的种种传说。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5段):江山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第6~15段):在船家的指点下,了解了这一带山岩的名称和有关的传说。

  第三部分(第16、17段):对比过去,畅想未来。

  三、整体感知:

  (一)、赏读1-3段

  1.齐读1-3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明确:(1)清奇峭拔;(2)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

  2.“吟哦讽诵”第二段文字,读出作者的情感。思考: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

  第一句:盛赞桂林山水。

  第二句:先写水,用重叠,用比喻,写出水之绿。

  第三句:写怪石奇峰,用比喻,写出峰石姿态万千。

  第四句:用反问,突出桂林山水无人能写出画出的天然美妙。

  3.赏读句子,并仿写一句。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明确:

  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和互文的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自然美与劳动人民智慧情感的结合。

  (二)赏读4-5两段文字

  1.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请你为每幅画取一个题目。

  明确:(1).漓江水色图

  (2).鱼鹰捕鱼图

  明确:恰当的修饰词、恰当的动词,可使画面更美,更具体,更丰富。

  2.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表达。

  (1)两幅画中,你更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2)两段文字中,哪些字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说说理由。

  四、写作特点总结:

  1、作者巧于选材。桂林景区的幅员广阔,可以写的美景很多,作者仅写了从桂林到阳朔漓江上所见的景色和听到的传说。在景色描写中,又相当有节制,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是重点写的,但是,也只挑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2、文章工于构思。杨朔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他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本文入题引了一句用得很滥的诗,似乎落入俗套,但由于提出自己的理解,翻出新意,一下子切人中心。虽然是顺着往下写的,但是,由于作者有意设置小的'波澜,显得宛曲有致。如从看鱼鹰捕鱼到听船家讲关于山岩的传说,结尾对过去时代的传说的理解等。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3、本文创造的诗的意境非同一般。作者的人生思考和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杨朔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客观世界,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赋予生活以一定的意义,让人回味。

  4、 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本文中对于风景物象总是致力描绘,刻镂得很细致。如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句是释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为桥;第三句是进一步释说.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杉树、风尾竹,清风一吹,萧萧瑟瑟的,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先要你看.再要你细看,比较,再要你细听,激起你的思考.再要你接受他的释说。

  作业设计:

  1、《初中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指导》“达标导测”10到13题。

  2、收集有关家乡某处景物的传说,将写景与故事相结合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总写——清奇峭拔

  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继续复习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4. 懂得一个孩子纯真的童心。初步了解泰戈尔其人。

  教学重点难点:

  1. 继续复习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懂得一个孩子纯真的童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泰戈尔。指名读,齐读。

  2. 介绍: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意境优美,趣味盎然。

  3. 示题,指导学生朗读注释1。

  二、 整体了解

  1. 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 出示填空:

  “我”希望变成___________,悄悄的看着妈妈_____、______、_______地情景。

  三、 学习课文:

  1. 你喜欢这个孩子吗?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3. 交流:

  4. 指导各种形式地朗读有关小节。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四、 指导写话

  1. 你有没有过什么奇思妙想呢?你想过变成其他什么人什么东西吗?你想要干些什么呢?

  2. 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 评议。修改。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凯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四、课前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凯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板书: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加板书:公),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能分辨,还能讲出自己的理由,真好。的确白公鹅还真不愧对它多出的这个公字,叶诺索夫还把它比作海军上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翻开书67面。

  一、 初读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我的要求是不读错一个字,不读得结结巴巴的,能办到吗?

  2、 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板书:荣膺,析词)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

  3、 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这回我要抽同学读。(抽生分段读)

  4、 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板书:傲)

  二、 比较

  1、 同学们讲得都不错,上一课我们认识的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一只白鹅——高傲的鹅老爷,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叶。诺索夫笔下的海军上将。我想考考大家,我这有它们俩的肖像,你能认清哪个是海军上将——白公鹅吗?

  2、 出鹅图,交流想法。

  结合引导学习白公鹅走路:

  A、走路的样子(请生表演,评演)读出慢条斯理

  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B、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C、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三、 辩论

  “不过,你们先别笑。读了课文,有一点我却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叶。诺索夫先生可不喜欢这只白公鹅。”不信,我还有证据——

  1、 证据一:捣乱

  出句“有时……乱羽”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我每次读到这都感觉叶。诺索夫讨厌它,你听——(师读)

  引导生读出喜爱。

  2、 证据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鱼饵,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多讨厌,这回你们无话可说了吧?

  (导:它知道自己偷东西吗?)

  (那作者是喜欢它偷东西吗?板书:傲骨)

  3、 证据三:“吃了”

  A出句“白鹅大概认为这个……大吃一惊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该是讨厌了吧?(结合讲讲破折号)

  C听你们这么说,作者是在讲俏皮话啊。

  你听听看,当时作者是不是这么说的(师范读,引学生说出讲俏皮话的特点)

  “讲得有理,那你来试试。”

  D那你看看这幅图,白公鹅要去捣乱了,谁能用叶。诺索夫的调侃的语气对白公鹅说几句话吗?

  四、 小结

  看来作者明着是写白公鹅的缺点,实际上是对这只有着傲气和傲骨的鹅充满了喜爱。还有谁喜欢这样的鹅?

  板 书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总写句 解释说明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练习多音字组词,把词语整理通顺成句子。

  2、学会积累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名句。

  3、了解我国的六大自然保护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4、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我国著名风景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相互介绍交流。

  教学难、重点:把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学生尝试。

  2、发现规律。先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3、适当拓展。教师再找一些类似的词语,进行拓展性训练。

  二、日积月累。

  1、让学生熟读这些诗句。

  2、小组内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教师注意组织交流,不必细讲句子的'意思。

  3、拓展:交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有关风景的古诗名句。

  4、鼓励学生把这些名句背诵下来。

  三、知识窗。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讲述,教师补充。

  四、大家一起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图片,然后全班交流。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四、课前准备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大树

  蟋蟀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几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科幻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激发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10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到太空已不是梦想,太空到底是怎样的?和地球是否一样?太空上有医院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件发生在太空医院里的离奇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课文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在书上勾划生字、新词,同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

  3、检查生字重点指导:诧纽书写知道:舔

  4、学生轮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5、石说大意

  三、:讲述了“我”到太空医院治疗烧伤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医院到底如何神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书读课文

  3、上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

  2、体会“我”第一次来到太空医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重点品析

  师:由于烧伤“我”住进了太空亿元,在太空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的神奇让“我”新奇不已,难以置信,默读3-20节,思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给作者带来哪些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勾划句子并批注

  二、与文本对话,引发共鸣

  1、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神奇一:“可是干裂的嘴唇发出了火灼般的疼痛……朝我嘴里伸来。”a.学生感受读悟b.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感受如何??学生移情体验,读句子

  神奇二:“真奇怪……我很容易地转过去。”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此时“我”的心情又如何?从哪里看出?

  c.分角色读10-14节,感受心情由迷惑到诧异的变化

  神奇三:“突然,一个奇怪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悬挂在空中。”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神奇四:“我调过头一看……在给我打针呢。”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如果此时是你在治疗,你心情如何?

  c.带着感受读句子

  神奇五:“你现在可以把身上的……敞开着。”

  a.学生谈感受,提出质疑估计质疑:为什么要在身上涂上一层乳白色的保护膜?

  b.学生自己展开猜想

  c.在书上寻找谜底,谈谈此时自己有何感受

  d.此时的”我”还有什么疑问?学习22节

  e.当”我”的疑惑解答出来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合理补白,全文

  1、当“我”健康出院,准备返回地球时,“我”会对白衣大夫说些什么?

  2、你觉得作者关于太空医院的想法,将来有可能实现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前许多人们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以前人们梦想自己有“顺风耳”现在人们发明了电话,有了因特,以前人们梦想自己有“千里眼”,现在有了电视,可视电话。科学技术的神奇让人们有了呼风唤雨的巨大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医院能变成现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揣一颗梦想之心,并又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决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画一幅科幻或编一个科幻故事

  板书:21.太空医院

  翻身——怀疑——神奇——迷惑——打针——诧异——涂保护膜

  尼龙丝病床梦想成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诗经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