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

时间:2024-05-17 15:34:46 小学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教案[荐]

小学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热情及优美舒展的情绪,并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能够掌握反复记号D.C.Fine,并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3.能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重点:

  学会用欢乐、跳跃、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卡普里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浪花图形谱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解决难点

  师:在蔚蓝的大海上,海风追逐着海浪,卷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浪花唱出了一串串快乐的小音符。(出示浪花图形谱)

  (1)聆听并模唱:513|572|

  (2)邀请小助手口风琴演奏。

  (3)视唱。

  三、新授歌曲

  (一)聆听与感受

  1、师:现在,让我们踏上朵朵浪花,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来到卡普里岛。(出示歌片)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乐段?

  生:三个乐段。

  师总:ABA三个乐段

  2、如果不听范唱录音,老师也能知道这首歌分三个乐段。有什么小秘密呢?让我悄悄地告诉你——D.C.。听见了的`同学用响亮的声音再说一遍。它是反复记号的一种,它的作用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D点C点从头反复,遇到Fine马上结束)

  3、大家再来听听这三个乐段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生:第一乐段欢快,第二乐段优美,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二)实践与演唱

  1、学习第一乐段:

  (1)让我们再随录音用动作来感受第一乐段欢快的情绪。

  (2)师生接龙演奏

  师:这么欢快的情绪是哪些小音符给我们带来的呢?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哦,原来是八分休止符邀请上了浪花上的小音符还有它们的好朋友一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看,八分休止符多有魅力!我们奖给它一个小笑脸!

  再次把小助手口风琴邀请出来,和老师合作把它们演奏演奏。你们来演奏八分休止符和浪花上的音符,我来演奏它们的好朋友。

  (3)咱们再来合作把这些小音符唱一唱。

  (4)填上歌词轻轻地随琴唱一唱。

  (5)纠正不足:根据节奏读读歌词:绿树成阴鲜花飘香歌唱

  (6)轻声完整地随琴唱。

  (7)完整地演唱第一乐段。

  2、学习第二乐段:

  (1)师:海风、海浪、海鸥在欢迎着我们,让我们用动作来感受一下第二乐段优美的情绪。

  (2)师:这么优美的旋律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仔细观察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线你会发现什么?

  生:是相同的。

  师:我想和你们合作视唱旋律,你们唱一三乐句,我唱二四乐句。

  (2)师生再次合作,交换视唱。

  (3)随琴轻轻地填唱歌词

  (4)纠正难点

  (5)随琴演唱第二乐段

  3、学习第三乐段:

  (1)带着这种欢畅的心情,我们见到了卡普里岛上的人们,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总有微笑在你身旁,人人都热情大方又爽朗,这就是我可爱的故乡。随老师的琴声默唱一遍。

  (2)随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一唱

  (3)放开声音唱一遍。

  (4)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整首歌曲轻声唱一遍。

  (5)我们再来加上动作演唱

  三、课堂小结:

  这么美妙的歌声真象合唱团的同学唱的,老师给大家起个名字就叫“小百灵”合唱团。如果有机会和意大利的小朋友心连心同台演出,那么,我们就把这首歌作为最美好的礼物送给他们。

  来,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小学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说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感知乐段变化,记忆主部和插部,初步理解回旋曲式。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切分节奏,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记忆A主题旋律,初步理解回旋曲式。

  (二)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切分节奏的运用增加了“小闹钟”的调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主题。

  【阶段目标】通过打击乐器听辨闹钟走路的声音,感受节奏。

  1.听钟表声,乐器导入

  播放钟表指针走路的声音,还原钟表最原本的声音。教师出示并演奏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学生听辨可以模仿小闹钟滴答走路声响的乐器。

  预设答案: 双响筒可以模仿闹钟走路。

  2.听辨节奏,引出主题

  教师敲打两条节奏,学生判别更调皮的节奏。

  预设答案:第二条更调皮。

  听音乐感受小闹钟是调皮的还是懂事的,引出主题,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打击乐器听辨闹钟的声音,感受节奏变化。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聆听乐曲,学唱主题。

  【阶段目标】感受小闹钟调皮的形象,听辨切分节奏的不同,学唱主题音乐。

  1.感受双响筒伴奏表现出的调皮情绪

  教师导语:指针走路声音是先低音后高音还是先高音后低音?

  (1)教师用双响筒跟随A乐段节奏进行演奏。

  (2)引导学生听出闹钟指针走路的声音是先高后低以及节奏的变化。

  (3)教师总结:管弦乐曲中双响筒在平稳的节奏中突然变化突出了小闹钟的调皮情绪。

  2.辨别节奏变化,体会音乐情绪

  教师提问:

  (1)指针的走路节奏是完全相同的吗?

  (2)哪个地方表现了小闹钟的调皮?

  教学方法:教师出示主题旋律乐谱,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发现节奏变化的地方,依据学生的发现,讲解切分节奏,使学生体会切分节奏的出现时的小闹钟更调皮。

  教师总结: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一个特殊节奏,切分节奏。我们可以在节奏上感受到小闹钟的调皮。

  3. 律动感知旋律变化

  教师过渡语:我们先拍手感受切分节奏,然后随主题旋律拍打节奏(每个音符拍一下,注意切分节奏的变化),感受行走的小闹钟。

  教师总结:通过感受主题旋律,体会到在第一、三、四乐句的最后是跳跃、调皮的感觉。通过以上欣赏的双响筒伴奏,管弦乐中的切分节奏以及旋律整体变化我们感受到小闹钟调皮到家了!

  4. 学唱A乐段

  (1)根据图示的多媒体五线谱随钢琴进行视唱。师生对唱,学生演唱1、3乐句,教师演唱2、4乐句。

  情况预设:学生初识乐谱,音乐的情绪表达不到位,可反复进行视唱。

  (2)创编歌词演唱,加深对主题旋律的理解,表现出小闹钟活泼调皮的情绪。

  【设计说明: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逐步让学生听辨并掌握重难点切分节奏,讲解切分节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唱主题乐段并进行创编解决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乐曲风格特征。】

  (三)完整欣赏,听辨结构。

  【阶段目标】加深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1.聆听全曲,听辨主题结构

  教师导语:我们一起完整欣赏乐曲,每当A乐段出现时请同学们起身并演唱。

  (1)听辨闹钟走路主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起身几次?

  预设答案:3次。(教师贴上闹钟走路图纸)

  (2) 体会音乐形象

  教师活动:中间出现的音乐和A乐段相同吗?我们可以B、C乐段表示。(教师黑板贴出乐段对应的彩色图纸)。

  【设计意图:聆听、听辨、对比“三步法”解决,体现了学生学的过程。在常见教学中,教师会告诉学生,此时出现不同乐段了。现在则是通过“聆听、听辨、对比”三个步骤听辨乐曲结构,虽然结果相同,但突出了学生的学。】

  (四)分段聆听插补,深入理解音乐。

  【阶段目标】体会乐曲各插部的音乐形象特点。

  1.欣赏B乐段——进一步体会小闹钟音乐形象

  (1) 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预设答案:优美抒情

  (2) 听音乐想象小闹钟在走路时做起了什么。

  预设答案:跳舞或休息。引导感受连贯的音乐旋律线条,得出结论是在跳舞。

  (3) 听辨四个乐句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乐句。

  预设答案:1和3乐句。

  (4) 随音乐表现,感受小闹钟翩翩起舞的样子。

  相同的1和3乐句用同一动作,2、4乐句用另一动作。

  2.欣赏C乐段——进一步体会小闹钟音乐形象

  教师过渡语:大家听一听,C乐段中闹钟发出什么声响?

  预设答案:叮铃铃的闹铃响。

  听辨:音乐中模仿闹铃声响的演奏乐器及出现的次数。

  ?我们可以用什么乐器模仿演奏。(三角铁……)

  ?音乐出现了4组8次。

  (2) 师生讨论如何将三角铁表现出闹铃声一样的重复循环声音。

  师生探究:如何用三角铁模仿闹铃声(快速敲击相邻的两个边或快速在三角铁的内侧滑动,以获得闹铃的声响)

  (3) 师生共同参与音乐。

  找3名同学敲打三角铁, 其他同学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捕捉音乐形象特点,围绕音乐展开想象,抓住旋律特点加以强调和分析,帮助学生聆听和理解。】

  (五)介绍曲式,表现全曲。

  【阶段目标】培养用律动和模仿随音乐表现的能力。

  1. 介绍曲式

  教师导语:这首乐曲的演奏顺序是:A、B、A、C、A,A乐段重复了三次,像这首乐曲一样主题至少重复出现三次以上的乐曲就叫回旋曲。

  2. 表现全曲

  完整欣赏乐曲,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全曲。A段跟唱、B段起舞、c段演奏三角铁,其他同学在C乐段随老师表演。

  【设计意图:采用视、听、唱结合,培养用律动和模仿随音乐表现的能力,解决教学难点。】

  (六)相关文化,课堂总结。

  1.作曲家

  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先生,喜欢捕捉生活中的声音,并且善于把这些有趣的声音写进音乐中。

  2.欣赏管弦乐版本《调皮的小闹钟》,并听辨《跳圆舞曲的小猫》中猫叫的演奏乐器

  预设答案:小提琴。

  3. 课堂总结

  结束语:安德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创作了很多有趣又好听的音乐,其实音乐就是源于生活,只要你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也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的,相信你们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创作家!

  【设计说明:本环节将知识点进行扩展,加深对乐曲理解的宽度,升华主题。】

小学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1 、读谱知识:切分音。

  2 、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

  3 、歌曲:《采菱》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2 、歌曲:《采菱》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采菱》,提高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其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运用短时值的切分节奏型。

  [歌曲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畅、婉转,节奏疏密相间,生动的描绘了从小生长在水乡的孩子在南湖采菱的情景,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强调坐姿

  用“lu"演唱音阶

  三、读谱知识:切分音

  1 、导入:节奏在音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像人的骨骼一样,它可以体现音乐的风格特点。看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教师边读节奏边做动作。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风格,表现什么情绪吗?(新疆维吾尔族、欢快、活泼)

  2 、请学生看图:思考切分节奏是怎么变化而来的?点击出现节奏

  学生边看边拍(学生自己回答:把中间两音合起来)

  3 、师讲解切分音:切分音只是一个音符!这个音符由于所处的节奏位置和时值的长短,而造成不同于其它音符的强弱关系。含有切分音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切分节奏包括切分音前面、后面的音符(如果有的话)、以及切分音本身。切分音从弱位延伸到后面的强位,演唱时作重音处理。这种切分节奏的特点是常用来表现活泼、灵巧、机敏的形象。

  4 、出示切分节奏,让学生按节奏读成“咚嗒嗒,咚嗒”、拍击,5 、师弹琴,这是一首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热情欢快的情绪,大家边读边拍手为乐曲伴奏

  6 、请个别同学到前面拿铃鼓按切分节奏为乐曲伴奏

  四、创编活动让我们来当一回作曲家

  1 、请学生分组用5个音创编两小节带切分节奏的旋律

  2 、分组展示,评选出优秀创作奖

  五、歌曲教学

  1 、导入:大家听过这首诗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唐)赞美了江南的美景

  2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菱》

  请大家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还有一种切分节奏)

  3 、柔美婉转的旋律萦绕在耳边,我也有些跃跃欲试想给大家唱一遍,你们想听吗?教师范唱,请学生注意听切分节奏的唱法

  4 、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水乡,感受嘉兴南湖的风光旖旎,湖畔如烟的柔柳,湖中翠绿的菱田,景色迷人。生长在如此美丽的.南湖边,真让人羡慕,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水乡,歌唱热爱劳动的水乡人。

  6 、看歌词再听歌曲范唱,学生做划桨的动作,可以小声唱

  提问:你觉得那句不好唱?(纠正一两句)

  7 、跟琴轻声完整唱一遍,老师纠正错误,可以请学生帮学生纠正错误

  8 、(让学生看图讲解。)看这就是江南水乡,房屋都建在水上,出门见水,那想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船这是嘉兴南湖,烟雨蒙蒙,中秋前后,菱儿熟了,水乡人开始忙着采菱了。看这是人们划着特制的大木桶在采菱,盆里搁一只小木凳,人独坐其中。采菱这活很苦、很累,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眼花脑涨,那滋味可不好受,其中甘苦,常人极难体会。菱角这东西,娇气得很,成熟后,躲在水中,人不容易看见。倘若两日不采,便落入水底。那样,采菱人只能望菱兴叹了。看采菱人手捧着鲜嫩的菱角,多高兴呀。边采菱边唱起了动听的歌

  9 、听录音伴奏再唱一遍

  10 、情境设置: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南湖,想象着你就坐在大木盆里边唱歌边采菱。歌曲处理:(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11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12 、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13 、咱班同学多才多艺,“谁认为你可以为大家伴奏”,请几名学生伴奏,其他学生演唱,可加打击乐器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菱》,最后我想以自编的一首小诗来抒发我此时此刻的感情,与大家一起来分享。(放《紫竹调》)

  青青菱秧碧波荡

  尖尖红菱九月香

  欢歌笑语木盆间

  纤纤红装采菱忙

小学音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唱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形象直观性、体验性、探究合作性、综合性教学法,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六、教学手段

  采取听歌曲、看影片、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感知音乐。

  七、教学思路

  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形象直观思维强的年龄特征和注意课堂上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八、教学组织与形式

  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注重个性发展,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提醒和帮助为辅,增强孩子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九、教学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对音乐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

  2、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风光吧!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

  问:我们的祖国美丽吗?我们的祖国强大吗?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唱课题

  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切)。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唱。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四、聆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聆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我为你们再唱一遍,请四位孩子根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

  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师: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

  3、采取师问唱生答唱的形式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分小组闯关比赛把这首歌完整地学会呢?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第一关: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

  师:第二关: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更多关于音乐的教案推荐:

  1.《一只鸟仔》小学音乐教案

  2.2015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3.2015最新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4.三年级《一只鸟仔》音乐教案

  5.三年级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

  6.幼儿园大班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教案与反思

  7.2015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案

  8.人教版安塞腰鼓教案2015(三篇)

  9.2015最新《锦瑟》优秀教案

  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

  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

  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指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

  问: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现了哪些地方不要唱?

  6、让学生回答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

  问: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手在下代表什么?

  师:第四关: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

  6、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整歌唱一遍歌曲。

  7、全体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感情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

  师:孩子们,祝贺你们闯关成功,你们真棒!为了庆祝你们的成功,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

  &nb

  sp;8、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

  六、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用课件播放歌曲《娃哈哈》,学生欣赏。

  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全称叫什么?

  2、用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欣赏。

  问:中国的首都在哪?中国第一位领袖是谁?

  3、用课件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

  问:这是什么歌?

  问:当我们听到国歌时该怎么做?生答:立正站好、行队礼……

  师:听,国歌还在响,孩子们拿出的行动来做个爱国的孩子!

  4、继续完整地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有升国旗的场景,要求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行礼。

  七、课堂延伸

  师:谢谢热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八、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最后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5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如:前两处两间奏可用: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号鼓手》,并能积极参与乐器伴奏活动。

  2、能学会唱《红领巾在召唤》,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3、能积极地参与本课的两个音乐活动,并能掌握X、XX、XXX等节奏组成的4小节节奏模击,在选择终止音的练习中,初步形成调式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表情的演唱《小小号鼓手》

  2、唱准X XX和X X节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音乐活动《鼓点的回声》和学唱《小小号鼓手》

  第二课时:学唱《红领巾的召唤》和音乐活动《破译密码》

  教具准备:

  CAI课件 大鼓、小鼓、铃鼓、筷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队歌,教师与学生都系上红领巾排好队,整齐的进入教室,欢迎同学们来带红领巾之家。

  二、了解与认识——号鼓(音乐活动《鼓点的回声》)

  1、看(大小鼓齐奏的场景)

  2、奏(用筷子在椅子上敲奏)

  师:刚才我们看了大小鼓的演奏,现在我们来当当号鼓手,学一学

  大鼓:X X | X 0 | X XX | X 0 |

  小鼓:XXX XX |XXX XX|XXX XX|X 0 |

  3、编

  指导学生分别用大鼓和小鼓进行形式多样的即兴演奏

  三、学唱《小小号鼓手》

  1、号的'模仿

  师:号是号鼓队的灵魂,让我们来尝试作一名号手

  做吹号状,轻声用“滴滴答”与“咚嚓嚓”演唱

  X X X | X X |

  嘀 嘀达 嘀 达

  咚 嚓嚓 咚 嚓

  2、歌曲教学

  出示歌单,指导学生随乐学谱

  随琴学唱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

  与老师分乐句接唱歌词

  指导学生齐唱

  3、综合表演

  通过敲和唱,你觉得这首歌最适合表现怎样的动作?(感受并回答)

  指导分组编排队列,并进行展示,要求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全课

  交流感受,教师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在艺术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国画作品,阿凡提的故事多媒体的介绍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自治生活然风光和生活习俗。装饰自己的新疆帽。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播放歌曲《娃哈哈》,师生手拿小鼓共舞,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

  2、“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由这个问题引出本课题,先让学生来说说对新疆的了解(从发型、特产等方面)。

  二、艺术活动展开

  1、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二方连续图案,新疆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歌舞特色,对新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国画作品——说一说)

  2、“新疆有个传奇人物是谁呢?”——引出《阿凡提的故事》

  ①先请小朋友来讲讲所知道的阿凡提的故事。

  ②观看动画片《种金子》,说说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能力)

  3、根据新疆的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折一顶新疆帽,回过头来为教材上的图形排列调整顺序,并且为新疆帽添上好看的二方连续图案。

  4、孩子们戴着心爱的自己做的新疆帽,学唱歌曲《娃哈哈》,并且学习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

  5、师生共同创设情景,进行表演“我们的新疆之行”,其中以小导游为线索,穿插一系列的民族风情,包括碰到阿凡提,学生表演《种金子》,加深学生对维吾尔族的了解。第十单元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学补充、后记课题歌曲《敲响长鼓》教学要求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朝鲜族的风土人情的了解,感受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2、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3、从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各具艺术特色的舞蹈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教学重难点感受少数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教师在朝鲜民歌《桔梗谣》的音乐伴奏下,跳起了朝鲜舞,从而引入课题。

  2、介绍《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民族,出示大地图,点出从西北的新疆又来到了东北的朝鲜,又一次体现祖国大地的辽阔。

  3、结合多媒体,以《桔梗谣》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了解朝鲜的服饰特色,舞蹈、民歌、饮食习惯、特产等。重点介绍朝鲜族的'服饰特点。(如果学校里有演出服装的,可拿到教室里让孩子们试一下)。

  4、在《桔梗谣》的乐曲中,学习跳朝鲜族的基本舞步,如喜鹊步、平步拍手以及一些基本手位,感受朝鲜舞中蕴涵的优美、抒情的,让人感到轻松活动的鼓点节奏。

  5、多媒体展示朝鲜族的一些乐器,生活用品、工艺品等(这些都需要网上去搜集),学生拿起画笔,画中他们心中的朝鲜。

  6、在欢快地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学习朝鲜儿童集体舞(要求动作简单些、少一些),主要让学生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7、来到教室外面,师生一起玩起了朝鲜的体育游戏活动“跷跷板”,游戏过程随音乐高低进行,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小学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难点:

  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二、新课

  1、初听、发声练习

  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

  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

  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同学们,其实沈老师念的这首儿歌和我们刚才的律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师板书:放牛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2、复听歌曲并认识四川盘子抽生说说歌曲与沈老师念的儿歌有什么区别。(有哟,啥什么的)师课件出示歌词(注:衬词,衬句用红颜色的字标出):这些红颜色的字就是刚上课时老师说的衬词、衬句。师用四川话唱一遍(畅言伴奏)提问:沈老师唱的和刚刚一体机上唱的有什么区别?生:不是普通话。师:说得真好。沈老师唱的'是四川话。这是一首四川儿歌。它属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种,它的字句很精练,节奏很短小。这首歌当中有些字音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解说村cen、啥sei、哥guo、岩ai这四个字在字音上的变化。师带生读)师:下面沈老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师带生读整首儿歌师:其实四川的民族民间的音乐里更是丰富多彩。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很民族民间的,

  在四川曲艺里经常用到伴奏乐器,(出示四川盘子)这叫四川盘子。我们看一看,用两个指头夹住盘子的底部,小指翘起来。(师演示)

  3师生一起手持盘子,敲打节奏读歌词。(一、二、三、四,太阳出来哟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是左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还是右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左边的同学读前半句,右边的读后半句(左边:太阳出来哟喂,右边:照北哟岩,左边:赶着那个牛儿啥,右边;上山来)

  3、跟琴学唱歌曲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课件出示乐谱: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对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牧童赶着他心爱的牛儿,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啊?(高兴)那同学们得唱出这高兴的心情啊。好,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心情再对唱一遍。

  三、创编活动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不带伴奏的哦!请你们听一听,我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师唱第一段(山歌风味)抽生说:前面慢,后面快。师:同学们说是不是啊。这首歌曲就是带了那么点儿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的节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长。又因为山歌是在户外演唱的,所以它的声音特点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这样,它的声音才会在山间传得很远。下面,我们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师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师的手。

  师指挥,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师:下面我呀把同学们分成两部分,假设这是山谷,左右两边都是两座大山。周末了,同学们作业都做完了,太阳出来了,山这边的小伙伴要找山那边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办?(喊)怎么喊?(如: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左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那山这边的小伙伴怎么办?(如:哦,来4啰)右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哦,来啰)。师:在山上放完牛,捡好了柴,太阳也要下山了,孩子们是不是该赶着牛儿回家了。那你们说最后一句,孩子们的声音怎样啊?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弱一点)那我们试一试。连唱三遍,声音音量越来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把刚刚喊小伙伴的,加上我们改编过的,加上结尾的一起完整的来一遍。

  师:牧童越来越远了,回家了。今天我们学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四、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放牧里的一首农村题材的歌曲。在教学中,我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新课,知道衬词的作用,并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农村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歌词,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再用民族乐器四川盘子为歌曲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小学音乐教案9

  课时目标:

  1.在歌声中感受海的宽广和辽阔。

  2.能用三角铁配合歌曲情绪为歌曲伴奏。

  3.能准确,流利地演唱歌曲曲调。

  教学重点:

  用歌声和身体律动表现出大海的宽广和辽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海》

  1.师画简笔画导入

  设问: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你见过海是怎么样的?

  2.师小结海的不同面貌

  3.师用钢琴演奏《海》并配以哼鸣。

  设问:你感受到老师唱的海是什么样的?

  温柔,宁静,美丽

  4.生随琴模唱感受不一样的海

  5.师生共同在大海上贴出图形谱并视唱

  6.引出歌曲,初听歌曲范唱

  设问:你能用一个字形容一下这首歌所描绘的海吗?(美)

  7.听老师范唱,感受歌曲节拍并击拍。

  8.出示小黑板上的歌词,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读出温柔和宁静的海

  9.随录音范唱模唱歌曲。

  10.随琴练唱

  11.学唱曲调

  12.用轻柔,甜美的声音配上三角铁的伴奏演唱歌曲。

小学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辩出声音的强弱,并能在打击乐器上奏出强弱音。

  2. 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天气可真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交游,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吧。(律动)

  二、引导掌握

  打雷、下雨了,小朋友们,那儿有个山洞,我们一起去避避雨吧。

  (课件:突然打雷、下雨。)

  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声、雨声)

  谁能模仿一下雷声和雨声?

  比较雷声和雨声的不同。

  学习比较声音的强弱、高低。

  游戏:大鼓与粉笔头

  教室作为一面鼓,学生作粉笔头。师用不同力度敲击鼓面,鼓声强,学生跳得高;鼓声弱,学生跳得低。

  出示课件雨停了,出现彩虹,动物们都出来玩耍。

  学生随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走一走。

  三、表现与创作

  小朋友们,山谷看到你们可高兴了。听,它还唱起了歌了呢!

  (课件:动画。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1、唱一唱

  (1) 范唱。

  (2) 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鸟、小溪一起来唱一唱。

  (3) 学生整体学唱。

  2、编一编

  让学生创编歌词加入歌曲,再让学生唱一唱。

  四、结束

  小朋友们,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看,小火车来接我们了。

  课件:小火车出现,播放歌曲《火车开啦》。

  听音乐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11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

  1.合唱歌曲,按照歌谱唱。

  2.邀请一位自信开朗的同学,背唱歌曲一遍。

  3.集体跟着老师弹奏的琴声,背唱歌曲。

  (二)欣赏《月亮月光光》

  1.引入新课:

  a.老师呈现相关图片,展示课程内容,如田野、房屋、月亮、木床和糖果等。

  b.播放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完整曲目)。

  c.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听听,感受歌曲里呈现的场景。

  2.教师应解释歌曲歌词的含义,特别是闽南话:

  a.起厝田中央——在田地中央盖房子。

  b.亲像水花园——就像美丽的花园。

  3.在第二遍播放音乐之前,老师应提出两个问题:

  a.歌曲所描述的一些景物应该位于什么位置?

  b.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后,学生可以上前解释老师呈现的图片,以呈现出歌词所描绘的情景或告诉同学们图片的含义。

  5.提问学生,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是优美还是欢快?请求学生回答。

  (三)表演

  (四)课程结束

小学音乐教案12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歌,口说提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聆听前设问:这首歌曲你是否似曾相识?与你听

  过的哪首乐曲的旋律相同?(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请学生边听边用手上的笔,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

  2.复听乐曲,比较两首进行曲的异同。教师可从它的表现形式、旋律、情绪、风格等音乐要素上引导学生,可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也可分小组、分任务一起合作完成,使聆听活动既节省时间又有针对性。听后,大家交流、总结。

  3.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分析歌曲的结构。可请学生边昕边把相同的乐句用相同的线条、图形或颜色标出来。

  4.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歌曲的旋律深受学生的喜欢,但填上歌词后作为歌曲来演唱,要解决以下几个难点:

  (1)、第一乐段是弱起小节,两小节换气速度较快,加上歌词稍微有点绕口,因此在学唱时,宜先放慢速度学唱,待咬字清楚了再加快速度到原速。

  (2)、一小节里连续三个小二度,这一小节要多用琴声带唱。同一时,要区别。两处歌词在节奏上的`不同,及时纠正学生易唱错的词。

  (3)、第二乐段中要注意音程间关系,还有?向前进?处的八度大跳,都要作出提示,注意唱准。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小学音乐教案13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唱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来喧嚣情绪的表演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通过练唱歌曲,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3、在唱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培养学生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音乐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动情绪

  1、听音乐唱歌曲《郊游》,律动进入课堂;

  2、创设情景,调动情绪

  师:走!咱们今天唱着歌跳着舞一起去郊游,到森林里去寻找音乐童话故事,好吗?

  二、童话激趣,学唱歌曲

  1、出示节奏谱,把握八分附点音符

  师:快停下你们的脚步,看!这有扇门,里面会有什么呢?想知道吗?(想),恩!我也非常好奇想知道,那怎样才能打开呢?快看这有密码呢?我们快快掌握这密码钥匙,打开它吧!

  ×.×│×.××.××.××.×│×00‖

  芝麻开门芝麻快快开开门

  师:我们一起来数3声看看能不能打开这神秘的门

  (请两位同学上来配合打门)

  小朋友们真厉害,门打开了。

  (展示歌谱)

  2、引入《白雪公主》童话,学唱歌曲。

  师: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⑴、初听歌曲《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

  (让学生扮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跳舞)

  师:原来他们正在排练准备开幸福的PAITY,你们想参加吗?(想)那我们得问问白雪公主欢迎不欢迎我们。

  师:白雪公主我们也很想参加你们的PARTY,行吗?

  生:行啊,这样更热闹啊!

  师:你们准备在学唱什么歌曲?

  生:在学唱《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师:哦!我知道了那是一首日本歌曲,我会唱的,要不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唱好吗?

  ⑵、按节奏练读歌词

  师:有谁知道刚才他们是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幸福和高兴的?

  生:跳舞拍手

  师:对了,那你们能不能用身体语言来回答我呢,那我现在就来考考你们!

  A师按节奏读歌词,生做动作。

  B生按节奏读歌词

  ⑶、随录音学唱

  师:如果感到高兴你们就跟录音唱起来吧

  ⑷、随琴小声跟唱

  师:如果你们有信心的话就跟琴唱起来吧

  三、激发感情,配动作演唱歌曲

  激发感情,配动作演唱歌曲(集体唱演、指名唱演)

  师:如果感到幸福的话你们就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和动作

  1、激发创作灵感

  师:我们大家唱的跳的都特别好了,你觉得在幸福PARTY上还可以通过做哪些动作、唱哪些歌词来表达你的幸福快乐呢?现在你们就做回小小作词家!

  2、小组合作,自由编演(教师巡行检查、指导)

  3、唱一唱、演一演

  4、比一比、评一评

  五、小结,随音乐下课。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

  生做动作:点头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

  生做动作;走两步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说再见

  生唱:再见!

  大家一起唱起来,在歌声中结束此课

小学音乐教案14

  教学目标:

  1.师生性、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等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2、表演《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歌曲采用4/4拍,大调式,曲中每乐句中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句中伴以拍手声热烈地渲染了歌曲欢乐的气氛,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暧的世界的美好愿望。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谊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第29-33小节又以齐唱形式、重复的音调出现,末句旋律逐渐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主音上。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体会友谊

  教学难点: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课时:一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表演《手拉手》

  2、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教学重点:唱出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的特点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表演《手拉手》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2.聆听范唱:

  (1)说说这首歌讲些什么内容?

  (2)这首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很多次?你能拍击一下吗?

  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曲调(第1—6小节),注意乐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节奏。学唱时,让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把握住节奏。

  (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第二、第三乐句。在自学前,教师先范唱这两乐句曲调,并要求学生听辨这两个乐句的曲调与第一乐句的关系(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以提高学生分析、听辨的能力。

  (3)在能流畅地唱好第一乐段的曲调的基础上学唱第二乐段。

  (4)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并不难学。因8小节的.合唱实质上是两个4小节的重复。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合成时教师注意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接着的单声部比较简单,学生能视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气地唱好全曲调。

  (6)填上歌词以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1)按歌谱上要求,在第一乐段长音处加上集体拍手。

  (2)让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为“”,在歌谱上有色块处用“”节奏,以烘托热烈的气氛。

  (3)有条件的班级,可用竖笛、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4) 编创设计一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二、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1.让学生熟读儿歌,能有感情地背诵。

  2.创作好第一句歌词的曲调,反复咏唱体验,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唱给周

  围的同学听。

  3.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创作第二、三、四句,运用以前学到的模仿、重复等手

  法进行创作。

  4.完整地唱给周围的同学听,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为大家表演。

  三、课后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15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 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 热情、欢(明)快 忧伤、低沉

  力度 强 弱

  速度 快 慢

  结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

【小学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对鸟》08-17

小学音乐教案08-23

小学音乐的教案04-23

音乐小学教案05-06

小学音乐教案11-21

小学音乐教案07-15

【经典】小学音乐教案05-16

天鹅小学音乐教案08-23

兽王小学音乐教案08-23

小学音乐教案《对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