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板书:面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
出示下面3个图形:
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老师手中的纸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让同桌之间比较纸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一眼不能看出来,可能想到用重叠法或量长和宽的办法比较。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15个单位)和正方形(16个单位),让学生说说如何比较其大小。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无法比较(一个较宽,一个较长)。
多媒体演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图(1)、图(2)的方格。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多媒体出示图(3)。
提问:图(3)也画成16个格子,和图(2)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讲述: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的后半部分:面积单位)
[评析: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积单位,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每个学生都感觉“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知识”,有积极的学习体验。]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 认识1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1平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量边长。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新课,感知面积
1、黑板出示:面积 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
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
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
(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
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
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
生:看到的
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
生:面是光滑的
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
生:上面大,右面小
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 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 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 在数学里,有没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
生;2个说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认为可能一样大吗?理由。有没有可能8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
师:如果一个格子是一个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个。 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 1平方分米
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请大家量一量书面的面积 师:生汇报,你量了…、、
思考,现在就用它6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
验证: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 出示:平方米
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师:请大家想像以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 师:到底怎样的正方形呢? 生:边长是1米
师:他讲得对吗?谁会说出到底多大的图形?
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估一估,这么大的面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
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
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才的面积单位吗? 生:不能,理由
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还有更小的面积单位?
引导生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 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
师:找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 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
板书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 的 大小 是 面积
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学例3
(1)例3、 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学例4
(1)例4、 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
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 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400厘米=( )分米=( )厘米
(3)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17平方米=( )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八 6、7、8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4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5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
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情感目标: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相片一张,药盒、树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幼儿园要举行涂色比赛,请你帮帮聪聪小朋友,他该选哪张纸?(出示三张大小不一的纸片),说说你的理由。
2、提问:你所说的“大”是指纸片的什么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物体,请大家看一看放在你们面前的有哪些物体?
(课桌、铅笔盒、课本、练习本、药盒、树叶)
(2)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再摸摸课本、练习本等物体的面。
(3)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4)物体都有它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哪是物体的表面?
(5)比一比,课桌和黑板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桌面和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练习本的表面和药盒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你怎么知道的'?(板书:观察)
(5)(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表面在哪?比一比,哪片叶子的表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重叠)
(6)刚才我们用观察和重叠方法,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2)这些平面封闭图形一样大吗?
(3)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哪部分?(指名学生摸)
(4)明确: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3、概括面积含义。
(1)根据板书整理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整理完成面积概念板书)
(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也可以分开解释为: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2)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3)阅读课本概念。
4、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发给三名学生每人一个画好格子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对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他们各自手中长方形内的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展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国际上规定这个统一的标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73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完成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①各自比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给下面物体的面积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数学书封面___操场___黑板___教室门___邮票___文具盒___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比划一下)2、先观察、欣赏75页数学游戏:图案设计大赛。
3、课后作业:设计比赛: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五、课堂作业:
1、填空: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___。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___、___和___。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教室面积大约是48___书签面积约有60___手帕面积4___球场面积400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___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___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___
3、选一选。
(1)___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①指甲②粉笔盒底面③课本封面④方凳面
(2)度量操场的面积应选用___作单位。①平方厘米②平方米③平方分米
4、判断对错。
(1)课桌面的面积约36平方分米。___
(2)床的面积约4平方厘米。___
(3)方桌的桌面大约有1平方米。___
5、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数一数,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___平方厘米___平方厘米___平方厘米
6、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请把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涂上颜色。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理想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 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 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挂图、自制相架一个、米尺、平面图形几套。
生: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相片一张、学生尺。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生活中,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我们用相机把那一瞬间留了下来。并把它(装上框、镶上玻璃)装进相框很好地保存起来。要做这样的一个相框,需要多少玻璃?计算玻璃的大小该用什么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配玻璃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体验,形成概念
(1) 我们知道玻璃面有大小,任何物体的表面也有大小的区分。
a动手摸一摸课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动手摸一摸)
b观察:黑板的表面与黑板擦的表面,谁大谁小?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类推、概括
概括:我们计算玻璃面的.大小,其实就是求这块玻璃的面积。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我们就可以说:课桌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1) (2) (3) (4) (5)
a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
b 为什么图(6)图(7)不能比较大小?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发现规律
小结:围成的平面图形才能比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
(3)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谁能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举例说明)
2、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归纳比较方法:
板书:①④①②③④眼睛观察
②重叠比较
(1)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面积有大有小,但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有眼睛就比较难准确判断谁大谁小,如:
(2)
(1)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非常接近,比如说:两间教室的地面面积,谁大谁小?用眼睛观察很难比较,又不能重叠,怎么办?
小组讨论,展开联想
汇报各组的方法,肯定用数地板砖的方法最简便——数方格法。
给上图加上方格(一起数方格)小组讨论
板书:③数方格法
93页做一做---数方格
“方格多的面积一定大吗?看下图
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争论
都有8格,可是……看来数方格的多少还要有个前提:对方格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统一的面积单位。
3、感知面积单位、建立表象
(1)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
课本92—93页
a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分别是什么?
b请从学具中找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汇报交流
(2)我们动手剪一个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归纳概括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意义。
(3) 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结合实际举例
4、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量物体的面积时,先要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判断他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再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1) 量课桌面的面积,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四人小组合作,动手量课桌面的面积。汇报你们是怎样量的?(肯定沿长、宽各摆一排的方法新颖迅速)
(2)95页1、2题
(3)要为你的相框配玻璃,你需要多大的玻璃?
小竞赛:口答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95页练习4
(2) 判断:
一棵大树高10平方米( )
学校操场的面积是4000平方厘米 ( )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4分米 ( )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7
设计说明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新课伊始,设计了“抢答比赛”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
2.引导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学生准备 直尺 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出示课件)
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
2.抢答比赛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
1.教学教材70页例6。(课件出示)
(1)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把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比较一下,确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个正方形学具贴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
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2)提问:想一想,计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并且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呢?(用的单位不同)
(3)猜想、讨论: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①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②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8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的进率.
(二)使学生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拿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比较一下,认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个正方形教具贴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计算后订正,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想一想求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而且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用的单位不同)
师:那么我们讨论一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指的是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另外,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你左手拿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想一想:
1平方分米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100个)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2:把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平方米)
如果把它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多少个?怎样分法?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两个同学讨论一下)
(把1平方米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100个.100个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分米)
师:请归纳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结
我们了解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又知道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下面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3.
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师:本题是根据面积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首先弄清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面积单位较大?哪个面积单位较小?
(平方分米较大、平方厘米较小)
师:要把25平方分米化成多少平方厘米,应该怎样想?
(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讨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板书)
做一做:黑板出示:
1.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就是3个100平方厘米.所以,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2.16平方米=()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米是100平方分米,16平方米就是16个100平方分米.所以,16平方米=1600平方分米)
小结
以上几道题都是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样的题首先想到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有几个高级单位的数就有几个100.
(三)巩固反馈
1.填空.(口答)投影出示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2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5平方米=()平方分米;(4)32平方米=()平方分米.
2.在书上填空p.133(1)(2).
出示投影进行订正.
(1)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3平方米=()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5平方米=()平方分米2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一张写字台的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13×6=78(平方分米)78平方分米=780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78平方分米.合7800平方厘米.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学会运用进率,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小资料〔进率〕
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用较小的单位计量时,累积若干个低级单位的数量就可以构成一个高级单位的数量.这样表示1个高级单位等于多少个低级单位的数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课堂设计说明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9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面积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扎实地掌握面积单位,本节课在设计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新课伊始设计了阿凡提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就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而且对后面讲的人们规定的常用面积单位也就容易理解了。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时,让学生明白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在比较两个曲边图形以及摸橘子的表面时,明确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动手摸面和体会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进行区分、比较。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感受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
通过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从而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进而学习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不同单位的大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米尺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学生准备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并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3、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实物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不过今天看动画片和以前不一样,是要带着问题去看的,老师的问题是:大头儿子真的获胜了吗?
课件演示
师:大头儿子真的获胜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生:……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墙面的大小,在我们数学领域有个名字,叫做“面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面积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课桌面,再摸一摸凳子面
生:凳子的面小,课桌的面大。
课件演示:做课桌和凳子的表面切割,闪动物体的表面。
师:像这样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们叫做“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理解的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课件演示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瞧,一只害虫跑进了农民伯伯设计的陷井里,谁来帮助农民伯伯它围起来不让它跑掉?
生:上台操作
师:看,害虫被围了起来,它跑不掉了。像这样周围都封闭了的图形我们叫它封闭图形。
那么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中都有那些是封闭图形呢?
生:……
师: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
看来,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3、请学生归纳面积的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合作探究、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1、观察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面积,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出哪两个物体并且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生:……
2、重叠法(出示两个封闭图形)
师:你能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生:……
3、数格子(出示两个封闭图形)
师:看看它们的面积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比较?
(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2)汇报:不行,比不出来。
师:小明想了一个办法,你们看看好不好?
课件出示
生:……
师:小明听了同学们的话马上改正了错误,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改对了没有?
课件演示
看来同学们的想法的数学家的想法一样,都认为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表示面积的大小,那么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73-74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四、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自学课本,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在读书的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
3、汇报:(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出示实示大小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
你能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身边那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你还认识了那个面积单位?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实物大小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量身边的那些物体的表面?动手试一试
如果要测量黑板表面的面积你认为用那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出示实物大小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
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看看一平方米的图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五、教学反馈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面积单位?(用哪个面积单位)你还想学习那些和面积有关的数学知识?
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解决。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2页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具准备
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4。(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掌握换算方法
1、做练习三十的第5题,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2、做练习三十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推算过程。
3、做练习三十的第7题,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儿?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把测量后所列算式写在黑板上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2
新知识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第71页~4页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体会用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具准备:多教媒体课件,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实践经历,探究新知
双击文件名便可下载:面积和面积单位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4
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是学习长方形的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学生学得扎实。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是通过“看——比——量——画”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的。
一、看一看。课本安排了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的表面(课本、练习本和树叶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
二、比一比。课本不但安排了让学生用直观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外,还让学生通过剪和拼的方法比较两个差不多大的图形的面积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还安排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照比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使学生在在以后计算面积和周长分清了思路。
三、量一量。让学生用单位模型量一些物体和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画一画。练习第一题就安排了让学生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两个单位之间的区别。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处理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面积概念建立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因此,我把教材做了以下处理。
一、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
二、在面积单位建立上,先从操作性强的“平方分米”入手。通过“量、找(表面与它接近的实物)、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等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三、在练习设计中,遵从由浅到深的原则。先安排一道单纯面积单位的填写,再安排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混合填写,最后安排有趣味性的真假话辨别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顾雪飞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正方形、一平方分米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面积意义。
1、理解物体表面的含义:让学生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师:你们摸的是书的表面)、课桌面,铅笔笔盒的面,让学生边说这是xx的表面(小结:像这些书本的表面、桌子的表面黑板的表面面等等我们把它称为物体的表面)。比一比书本的封面与作业本的大小(说一说如:书本的表面比作业本的表面大),再用同样的方法说说桌子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的大小。
小结: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即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
2、平面图形的面积:
上面哪些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个图形最小?(让学生多说:如2号的正方形的面是最小的;1号的长方形的面是最大的。)小结:像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我们也称为它们的面积。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做面积吗?(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面积单位。
1、学生产生面积单位需要。
比较上图中5号和6号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a、观察法;b、重合法(重合——剪下各自多余部分——再重合)c、数方格法(提供两种不同大小方格让学生产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那方格到底多大才是标准的呢?这就要求我们统一它的大小。
2、平方分米。(它就是一个标准化的方格,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量一量它的边长,并说一说怎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说一说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画一画:与老师一起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说说两者的区别。
(4)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
3、平方厘米。
(1)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书本134面的两个平面图形,从而产生要小一点单位的需要。
(2)你们手中有比1平方分米小一点的正方形吗?请大家用上面学习平方分米的3个步骤结合书本自学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书本134面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平方米。
(1)如果要量黑板的面积你会选用哪个单位呢?(让学生进一步产生更大面积单位的需要)猜一猜比平方分米更大一点的单位会是什么(平方米)。它到底有多大?猜后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2)说一说平常见到的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米。
(3)用手比划1平方米的大小。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的面积。
三、反馈——矫正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里。
(1)课桌面大约20()。
(2)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3)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500()。
(4)大姆指的指甲大约1()。
(5)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50()。
2、辩真假。
老师今天买了一根3米长的尺子、一本封面为4平方厘米的图书、一块表面为5厘米的橡皮一支长18分米的铅笔和一张桌面为100平方米的办公桌。
四、评价激励
今天大家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与以前的长度单位区别在哪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面积概念建立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上了这节课之后,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一、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存在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小学生去看一看书本和桌面的大小,书本与作业本的大小,桌面与黑板的大小,再让他们摸一摸它们的面,最后总结你们刚才看到的和摸到的面我们把它统称为物体的表面。这样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知,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
平面图形中的面积,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我安排把书本按在黑板上画下它的表面,也就形成了平面图形。再安排了一个涂一涂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图形的面积。
二、在感知中建立面积单位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我尽量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我先从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平方分米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大小,接着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大,最后通过画1分米和1平方分米,让学生充分体验两者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既有形象性又有概括性的深刻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平方分米面积单位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即以鲜明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脑子中。其他两个面积单位也以类似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不足地方:
1、课堂过急,好像在赶时间。我想如果把本堂课分成两个课时来上,可以改变状况。把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先上,这堂课从产生面积单位的需要开始上,内容比较合理恰当一点。
2、在产生面积单位的需要中,引导不够透彻,学生没有来得及体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在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个环节,我本想呈现矛盾,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建立面积概念后,学生已经初步感知面积有大小。我想通过让学生用两种不同大小的格子去度量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大小去设置矛盾,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完美,在学生没有产生统一单位需要的时我就做了总结。我想如果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度量两个图形的大小后,学生发现这样去度量是麻烦的,结果是复杂的。在麻烦、复杂的结果面前,学生自然而然想到,需要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学生的需要产生了,他们需要有一种同一的度量标准去度量,这样就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感受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认识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有多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实例探索面积单位的过程,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提升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积单位的'认识。
【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之前如何表示面积的大小。请学生用方格纸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预设有学生数出6个格子,有学生数出24个格子。
请学生分析原因,明确是由方格大小不同导致的。
提出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提问:你们听说过哪些面积单位?
预设学生说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介绍三种面积单位的含义及符号: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符号表示为cm2;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符号表示为dm2;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符号表示为m2。
学生活动:在学具中分别找出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感受大小。
(三)课堂练习
请学生找一找身边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表面。
预设学生举出指甲盖、粉笔盒的一面、地砖等例子。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有什么收获。
作业:利用今天所学,说一说生活中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08-16
数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教案12-31
数学教案- 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08-16
数学教案-面积单位的认识08-16
面积与面积单位(参考教案一)08-16
数学教案-土地面积单位08-16
面积与面积单位08-16
数学教案-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08-16
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