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5 14:55:4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3篇】

语文教案 篇1

  师:同学们,透过一扇窗,我们能看到些什么?面对一堵墙,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窗》。(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能用简炼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故事内容?

  生1:发言。

  生2:发言。

  师: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本文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

  生3:两个。

  师:分别是……

  生3: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师跟随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最想评论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并说说理由。要求:先独立思考,有了个人见解、认识后,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师:那位同学首先来评价一下自己想评价的人物。

  生4:我想评价靠窗的病人。我认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病也很重,但是他每天坚持讲不存在的美景来鼓励不靠窗的病人,减轻他的痛苦。

  生5:我认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

  生6: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师:请说说理由。

  生6:他看到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可他每天讲述那么美的景色,可见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师:嗯!说得很好。请你读一下文中他所描述的窗外美景的语句。

  生7: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两个病都很重,每天都很痛苦、很寂寞,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这样做,可见他意志坚强。

  生8:还能看出他是一个关心他人、善良的人。

  生9:他是一个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师:对靠窗的病人的评价,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稍等片刻)那,我们再来分析不靠窗的病人这个人物形象。

  生10: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认为窗外有美景,他就想占那个床位。

  师: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生10: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生11:他是一个妒忌心很强的人,理由同上。

  生12: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他当时病得很重。他们两个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靠窗的病人能看窗外的美景,他也想看,这是正常的。

  师:嗯!他的分析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理解吗?

  生13:他想占那个床位,我认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为这种想法感到过惭愧,也克制过自己。

  师:他克制住自己了吗?

  生14:没有。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没有克制住自己。

  生14: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15:我认为他不可原谅。是的,他开始是感到惭愧,但后来,他认为那张床就该是他的,所以他见死不救。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一点?

  生16:靠窗的病人半夜犯病,他大声咳嗽,液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只要帮忙按一下电铃,护士就会赶来,可是他纹丝不动。

  师:而且,当时他还醒着。对此,同学们怎样看待?

  生17:我认为他产生那种念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见死不救就无法原谅了。

  生18:他见死不救就是为了尽快得到那张床,这是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生19:我认为他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不应该原谅他。靠窗的病人与他一样病重。但是靠窗的病人却想办法鼓励他,带给他快乐。而不靠窗的病人却始终考虑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管病友的死活。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是啊!一个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没错,退一步说,有点自私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不恩你牺牲他人利益甚至是他人生命为代价来达到个人的目的。

  师:本文题目是“窗”,谁能谈一下对“窗”的理解?

  生19:窗是心灵之窗,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生20:本文故事就是围绕窗户来写的.。

  生21:这两位病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窗。他们通过“窗”看外面的世界,我们通过“窗”看他们的灵魂世界。

  师:也就是说,本文的故事情节围绕“窗”来写。窗既是病房上的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通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人性中丑的一面。那么,本文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呢?

  生:对比。(师板书对比手法)

  师:小说结尾一句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想想一下他当时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后的心理活动。

  生22:他会自责、惭愧。心里想:“原来靠窗的病人使用这种方式来安慰我、鼓励我、而我却……我真是该死啊!”

  师:良心受到谴责,内心自责、懊悔。

  生23:他十分生气,心里责骂靠窗的病人:“这个大骗子!根本就没有什么美景。原来,他每天都在说谎,他是在骗我啊!”

  师:嗯!他并没有理解病友善良的用心。

  师:那,我们再设想一下:假如病房里又住进来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会做些什么呢?

  生24:他可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新来的病人听,并且告诉他那个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以此来赎罪、忏悔。

  生25:他不会说这件事,但他会像靠窗的病人一样也每天给新来的病人讲“窗外的美景”。

  生26:我觉得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他只会呆呆地看窗外光秃秃的墙。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占这个床位而加害他。

  生27: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因此越来越重。在临死之前,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次来告诫人们不可因一时糊涂而遗憾终生。

  生28:我也认为会像靠墙的病人一样,每天给新来的病人讲并不存在的“美景”,以此来激励他活下去。

  师:同学们发言积极,发言水平也很高。我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小说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我们从中可以受到怎样的启示呢?

  生29:在生活中做一个心胸宽广、关心别人的人。

  生30: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对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

  生31: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

  生32:在生活中做人不可太自私,不可只顾个人利益。

  生33:我们班有的学生,有好的辅导书、好的卷子不给别人看,唯恐别人超过他。我认为这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同不靠窗的人是一样的。

  师:奥!这种现象确实不好。不过,我相信:我们学完此文后,班里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现象了,对吗?

  生(齐答):对!

  生34:不能把个人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生35: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误解、伤害别人。因为,有时我们伤害的人也许就是在暗中帮助我们的人。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看到了咱们班学生的胸襟,这令我尤为欣赏。我相信同学们会把所获得的启示付之于生活实践中,会做一个心胸宽广、品德高尚的人。

  师:小说的结尾十分巧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读完这篇小说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把这种感受写了下来,作为赠言送给大家:(屏幕显示)

  阅读感言: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了望台。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个人心中没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是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他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

  1、对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归类复习与巩固,积累词语。

  2、学写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

  3、学习苏东坡“灵隐题联”的故事,以《灵隐题联》为依托,开展“趣味语文故事会”。

  4、自主阅读记景抒情散文《落叶》懂得奉献、给予可以让生命变得温馨、美丽而精彩。

  5、完成一篇《我喜欢的一处风景》的习作。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说、写等练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在写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词语以及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学写比喻句。2、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1、预习语文乐园一。

  2、查找资料,准备“趣味语文故事会”。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新学期的第一个“语文乐园”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快进来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2、轮流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

  4、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词典或大家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5、分小组用词语口头造句比赛。

  三、金钥匙

  1、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指名回答。

  4、口头练习造比喻句。

  5、集体评议。

  6、小结:造比喻句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种事物有类似之处,通常把抽象的、复杂的用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说明,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这些词语。

  2、造5个比喻句。

  3、预习“阅读欣赏”。

  第二课时

  一、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主阅读。

  3、读了这篇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4、分组朗读,评出读得最好的一组,表彰。

  二、语文故事

  1、自读短文,思考:故事讲了什么?苏东坡是什么时代的文人?有关苏东坡的其他文学故事你有没有读过?

  2、全班交流讨论。

  3、什么是趣味语文故事?

  4、小组讲故事:注意不要照搬照念,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组内评一评、讨论:谁的故事讲得最好?

  5、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讲故事。

  6、评出故事明星,谈你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以“趣味语文故事会”为题材写一篇日记。

  2、预习“语文生活”。

  第三、四课时

  一、语文生活

  1、课文借鉴 在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美丽的“三潭印月”》、《“天涯”踏浪》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虽说不同,但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来写的的。我们今天要写的习作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2、思路形成 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写喜欢的一处风景,大家回顾一下,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是哪里?你看到的景物什么样?像什么?这处景物过去什么样?和哪儿的景物有联系、有相似之处?关于景物有怎样的故事或者传说?关于景物前人有哪些描述?从景物的历史、现实中你有怎样的感悟、感想?

  3、提纲举例(以课文为例) 4、习作(1)梳理思路,完成写作提纲。(2)题目自拟。(3)修改。(4)誊写。(5)讲评。

语文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播放《圣诞歌》,渲染气氛。

  1、看到圣诞树,听到圣诞歌,你想到些什么?你对圣诞节还有什么了解?(无需多讲,补充漏讲的即可)

  2、圣诞节:是一个充满了浓浓爱心日子,能让人们分享幸福和快乐的日子。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二、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出示拼音,“给”还有一个音读“ɡěi”组词,都有把东西交与、送与别人的意思,“给予”也带有“给”的意思,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无条件的帮助,不讲回报的赠送。如上星期我们对甘村小学的捐款捐书的行为就是给与,就是给与甘村小学的的帮助和关爱,是不求回报的。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读准“给予”,理解“给予”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给予树”的深层含义进行铺垫,从更深层面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过渡:那“给与树”究竟是怎样的一棵树,又有什么作用呢?想知道吗?请打开P123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了解了解吧。读的时候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纠正字音---同桌互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识记字形(猜字谜):这些字我们除了会认读,还得要会写,在写之前你能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范写:裕、即、买、贴)

  4、把你觉得难记难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5、学习二类字:(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句子再齐读。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采用当互读、开火车接读和会认的抢读等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而扎实、有效地记住生字

  过渡:看来大家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老师要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本领如何,是不是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适当的纠正和适时的鼓励)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把这些词准确地填到相应的空格里去吗?(填空)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齐读)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故事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大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交待清楚,这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才刚上三年级,对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把概括课文内容,变成填空式来进行,降低难度,让学生领会方法为重)

  过渡: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谁给与了谁什么呢,找出文中反映给予的事来。

  四、再读课文,体会“给予”。

  1、学生默读

  2、文中谁给予了谁些什么东西?(出示)

  ①(慈爱的)妈妈给与(五个)孩子每人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②( )金吉娅给与( )家人棒棒糖/兄弟姐妹间互送礼物------手足之情

  ③( )金吉娅给与( )女孩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无私的爱

  3、在这充满着爱意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也一定会关爱去周围的人和物的。课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却处处充满着爱意,请你再选取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妈妈的心情变化为主线,品读课文,体会金吉娅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词语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妈妈心情的变化。

  (一)体会妈妈的担心

  1、在圣诞节快到时,孩子子们心情怎样,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那样的开心、兴奋,你能用你的朗读把他们的开心兴奋读出来吗?

  2、在那样的开心、兴奋圣诞节前,妈妈的心情的又是怎样的,用笔画出妈妈心情的句子。

  3、汇报并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它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4、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5、体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它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6、可妈妈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她担心攒的钱不多面没能让孩子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而扫了孩子们的兴。多好的`一位妈妈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过渡:妈妈虽然担心,但还是在圣诞节前夕,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提醒他们每人准备至少四份礼物,让他们自己采购。就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的心情却发生了变化,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

  (二)体会妈妈的生气

  1、看来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回家的时孩子们表现得怎样?“兴高采烈”什么意思?

  既然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让我们来试试读读,也感受一下他们的兴高采烈。

  2、那时候的妈妈心情怎样?妈妈为什么生气?

  出示: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讲解二十美元)

  3、指导朗读。(妈妈的生气只是心里的生气,而不是言语上的指责,是含而不露的)

  4、是啊,大家都兴高采烈,可金吉娅却沉默不语,与大家不一样,请大家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读读金吉娅的话,看看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女孩?

  5、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是买了东西吃了,还是藏起来舍不得买礼物呢?

  6、、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没有什么?(猜测)

  一无所有的小女孩却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一直盼望圣诞老人能给予她一个洋娃娃。这愿望谁帮她实现了?

  7、出示金吉娅说的话

  8、理解“援助中心”(师说:援助中心是一种慈善机构,专门为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相当于我们这里的红十字会。)

  9、为什么金吉娅要帮助那个陌生的小女孩?她帮助了小女孩是做了好事应该高兴都对呀,现在她高兴吗?从哪句话中可看出?

  10、这也正是金吉娅在回家时沉默不语的真正原因!所以她在跟妈妈解释的时候还内疚得连说话的声音都很低,谁来读读?

  出示: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11、金吉娅拿着妈妈给她为亲爱的家人准备节日礼物的钱去买礼物,却在给予树上看到了陌生女孩的愿望卡片,是去买礼物呢,还是去帮助女孩呢?在亲情和助人的决择上,年仅八岁的金吉娅最终选择了给予,她为自己的行为找了个简单而充分的理由:(出示)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2、可怜的小女孩要是我不送给她洋娃娃,她会什么也得不到,可是哥哥姐姐除了我的棒棒糖还能收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呀,了不起的小金吉娅!小小年纪却懂得关爱别人、为人着想,多体贴的金吉娅啊!哥哥姐姐你们会原谅我吗?妈妈还会生气吗?

  五、体会妈妈的激动

  1、听了金吉娅的一番话妈妈怎样了?(出示最后一段反复朗读)妈妈紧紧地抱着金吉娅,此时此刻妈妈的心情怎样?(板书)妈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你能替她说几句话夸夸金吉娅吗?

  2、文章到此你觉得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只是一个洋娃娃吗,送给哥哥姐姐的只是那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这个圣诞节她给予大家的是什么?(板书)

  3、从金吉娅的行为中,你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妈妈说的还送给我们------

  4、圣诞节的钟声响起来了,原来一无所有的小女孩终于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愿望得到实现用书上的一个词该怎么说?(如愿以偿)她双手紧紧地抱着洋娃娃,眼中含着晶莹的泪花,她激动地说:“--------”(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

  六、小结、升华:文章以妈妈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金吉娅,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金吉娅这样的人,你能说说吗?

  1、爱永远都能创造爱,爱永远都能传递爱,爱是给公共汽车上老奶奶让出自的己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送上一杯热茶,爱是给遇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希望爱能撒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相信给予树永植每个孩子的卫心田。

  2、回去把大家说的整理成一段通顺流利的话,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金吉娅的话。

  3、配乐《爱的奉献》齐诵小诗。

  (设计意图:在教学即将结束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为文本中陌生女孩写“感言”,从而给“爱”赋于新的生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