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11 09:00:47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实用】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下午x教授的《学习行为障碍的识别与辅导》讲座,更是精彩多多。教授那涓涓细流般的话语,本身对听者就是一种灵魂的洗礼!

  课后,联想较多,我最大的收获是:教授的解决策略。在这方面,本人在班务管理中有反面的经历:本班有一名学生,孩子自控力很差,不爱学习。妈妈为了他写作业,几乎天天气到用请衣架。孩子第一天上课就好东张西望,一会儿玩这,一会儿摸那,学习很差。一次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当着同学们的面收走他课上正玩着的美术学具,并训了他几句,后来,孩子自己把美术学具从我的办公桌上拿走了,我知道后,立即找他要追回,并训责他为什么私自拿老师桌上的东西,而他却一句不吭,不买老师的帐也不说一句话,最终不欢而散。现在想来,在课堂上自己对待有问题的学生的是那么简单、粗暴,事后处理,其结果肯定不也极度伤害了师生情感会。如那时能运用上行为学习理论来思考问题,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从育人的角度看,潜意识心理理论及其矫正治观,体现了新课程观的'一些要求:

  (1)了解学生的经验脉络,个体情绪,巧妙地激发学生自发地内省、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并通过习惯坚持,养成自觉的意识。在这过程中,破坏已形成的情绪体验,建立新的情绪体验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花开的心境。

  (2)艺术化的矫正方式:使矫正的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种艺术化的手段,它无需多少技巧,可以是言语,也只要只言片语,可以是手势,甚至是—个眼神,轻松点拨,点到为止。

  教师们总希望师生关系默契和谐,学生自觉配合教师的状态。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中,教师可以轻松驾驶场面,学生们的心情也较自然,教师不用经常训斥学生,学生也不用提心吊胆,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怎么做到呢?怎样对待班上那个别的"活动"分子呢?x教授告诉我们要从了解孩子入手,用心去追溯孩子问题形成的渊源,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情,等待着每朵花儿的热烈开放!短短三小时的讲座,使我得到了讲座理论以外的收获,这也许就是三生有幸吧!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时代在发展,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如今,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在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学校里一名兼职的心理教师,常常面对各种各样学生的心理困惑,也就常常感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这次,我积极参加了同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兼职教师培训班。几次的培训、学习之后,感觉收获颇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树立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方法,明晰了新途径,过去百思不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受欢迎的教师。

  可见,我们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要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足以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我们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健康、温馨的教育、学习环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中。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养、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让新一代青少年健康茁壮地成长。

  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培训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今后,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照亮孩子心灵的一束光!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4

  《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其中,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成人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这一观点是《指南》的一个新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性。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幼儿正处于逐步形成生活方式的阶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的习惯等等),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并会对其今后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我们老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

  除了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健康中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变得尤为重要。开朗、外向的孩子或许较容易受教师的关注,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帮助疏导、开通。但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内向、忧郁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态,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只有心理得到释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班集体中。我们老师平时就要做到耳观六路、眼听八方,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想尽办法、使尽其招帮助孩子调控情绪,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如何诠释、践行这一理念,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察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2-17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_教师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感想11-19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讲座教师心得体会实用03-11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8-12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2-12

[精选]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3-14

教师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01-14

心理健康教师心得体会01-27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1-06

教师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