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时间:2024-04-22 07:05:47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见课本99页的例1某地区的城乡人口统计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见课本99页的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1)那年城市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

  (2)那年乡村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

  (3)那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那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

  (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1)指名板演,展示学生做的,让板演学生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提问: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老师还没有教,你们是怎么会做的?(引导学生说清计算方法)教师再给你们两道题,会做吗?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先判断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提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 48 128

  × 5 ×16 ×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区别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98页练习十八6、7、8、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画垂线和平行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过直线外的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教师: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和平行,其中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怎样的相交才是垂直?

  学生:相交成直角就是垂直。(板书:相交成直角)

  教师: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学生动手操作,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范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然后学生比对是否和老师画法相同。

  教师:当两条直线垂直时,它们的交点叫什么?

  学生:垂足。

  教师在黑板上相应位置标明垂足,同时要求学生也在所画的图形中标明垂足。

  教师:那什么又是平行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教师板书:永不相交)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

  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优秀作品。

  以上环节完成后,形成如下板书:

  二、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数学书98页6题。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到台上视频展示台上或上指一指,说一说。

  2.数学书98页7题。

  同桌交流后,上台在视频展示台或上指一指,说一说。

  3.数学书98页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到视频展示台或上汇报展示,说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数学书98页9题。

  学生小组交流后,上台指一指,说一说,最后展示互相垂直的线。

  2.数学书98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完成后,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展示:平行线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01-0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选14篇)03-0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9篇01-0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集合9篇)01-06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汇编9篇)01-07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04-22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英语教案01-02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1-20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范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