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4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三、教学难点:
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
七、教学设计:
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 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板书)
2、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怀疑 富于想象 (板书)
设计意图: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3、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
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
讨论两分钟
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5、问题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
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同时运用准确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
6、问题五: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
未来 (板书)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抒情和议论的语言,并和解说词的特点联系起来,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会更贴近关注的心理,引起共鸣。
7、总结文章写作的重要特色,领悟本文写作的深远意义。
布置作业:任选一个你喜欢的题目,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
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
地球的未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记词语、读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阅读成语故事《望梅止渴》,了解成语的含义。
3.自主学习《塞下曲》,理解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4.学习写读后感。
教学准备
搜集成语故事。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词语超市”
1.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指名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3.讨论交流。
4.书写第二组词语。提醒要注意哪些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5.抄写“词语超市”中的第二组词语。
二、教学“金钥匙”
1.自由读题。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思考题。
3.拓展。
(1)回忆《昆虫迷》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和特点。
①“开门见山法”,即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这样简洁,避免离题,便于自然展开文章的内容。
②“介绍背景法”,即说明情况和背景,让读者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快把读者带入到文章当中。
③“提出问题法”,即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④“倒叙引入法”,这种方法会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激发阅读下文的欲望。
⑤“古诗名言引入法”,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结: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为正文作铺垫。希望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的'作品都有很精彩的开头。
第二课时
一、教学“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
2.交流。
(1)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曹操采用什么办法使部队按时到达目的地?
(3)小组内讲一讲自己搜集的成语故事。
二、教学“古诗诵读”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诵读的《塞下曲》描写的是塞外守边将士出击前的情景。
2.读诗题:塞(sài)下曲。古代边塞军歌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斗生活的。
3.介绍诗人卢纶和他的《塞下曲》组诗。
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
卢纶写的《塞下曲》一组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军营生活。此为第三首,描写匈奴兵利用夜色逃跑被唐军发现时追击的情形。
4.初读古诗。
5.自由读,多读几遍,自悟诗意。
6.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jiàng):率领。
轻骑(jì):轻装的骑兵。
逐:追赶。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
教案《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五》教案》,
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敌军首领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骑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来,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7.再读古诗,体会诗境。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古诗。
8.分小组赛读。
9.背诵古诗。
10.推荐阅读卢纶《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三课时
一、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的任务是学习写读后感。
二、习作指导
(一)了解读后感。
1.什么是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就是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2.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写读后感,可以对某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批评。写读后感还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3.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指导写读后感。
1.以读《昆虫迷》或《小女孩儿和小海豹》为例指导。
(1)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①读了文章你得到了哪些知识?
②文章什么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么?
③文章中什么最值得学习?怎样学习?
④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
2.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不能只“读”不“感”,一味地抄写原文,没有什么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文章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应在“读”的基础上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意义,对别人也应该有启迪。
三、欣赏例文
四、相互交流,开启思路
五、学生练写读后感
第四课时
一、回忆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出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评
讲评要点: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从原文引发感想、体会,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具有真情实感,不说大话、空话、套话。
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初稿,教师相机指导
五、誊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这一现象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玩扔纸飞机吗?你们在玩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好,下边我找两名同学,你们俩比一比,大家看他们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
啊!同学们看见了吗?不管他们的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落在地上,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读懂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玩飞机,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激发她们的求知欲。]
2、阅读、识字、感悟。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课文中划出生字和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同桌或小组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生字组词,读词语。
(4)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5)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段?
自由读。指名读。
(6)老师也喜欢一段,也想读一读,行不行?老师读完后说:我读的好不好?谁能和老师比一比,找几名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这段是谁说的话?
[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方式,和老师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说。
(8)体验引力。
以小组的.形式做试验,当吸铁石靠近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每个同学都做一做,亲自体验一下,在组内说一说。
(9)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做一次试验,边做边让同学说。
[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直观形象地理解地心引力的概念。]
(10)讲解: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而且
它的吸引力要比磁铁不知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
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飞多高,最后总是会掉在地上的道理吗!桃子熟了掉在地上也是同理。板书地心引力。
(11)指导分角色朗读。
3、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
(2)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怎样呢?
4、总结:
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多读一些课外书,会有很多的新发现,回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像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
2、 想像文章描写了怎样的一组画面?跟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这组画面时要注意少年当时所面临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二是他已经非常疲惫了,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可他面临的依然是不见终点的长长的山道;三是海鸥的出现,给了少年以信心、勇气和希然,使得他继续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3、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的作用如何?
明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表现了少年坚定执著的性格。从语言表达上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学生自由讨论,不要求学生完整地答出每一点,只要能通过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以上几点即可。
学情预测:这句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恐怕难以想到,需要教师相机提示点拨。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海”、“山峦”、“海鸥”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大海” 、“山峦”、“海鸥”的象征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应明确: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而“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思考文章的象征意义,使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用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会围绕“考上好学校”、“成为名人”、“将来有一份好职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来谈,教师不宜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应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彷徨与动摇,坚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训练朗读
1、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朗读方案。
3、 学生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三,自己设计朗读方案。
小组内可分工合作,一人设计几段,完成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设计。
4、 根据各自设计的朗读方案,小组内朗读。
读的同时,互评互改,推选读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参加全班的朗读评比。
四.朗读课文,选评最佳。
1、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朗读。
2、 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朗读效果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3、 全班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进行拓展与比较阅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