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品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 不平常的信
二、初读,寻找兴奋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
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
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
迹象 凝聚 遗憾 搀扶 筑巢 无垠 预兆 骚动 和蔼 覆盖 绚丽 毛坯
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迹象 凝聚 遗憾 预兆 启蒙 无垠 琢磨 温存
二、能力目标
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三、情感目标
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的几件事,高度赞扬了莎利文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老师强烈的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感激、敬爱之情。
二、思路结构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同时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向我提示了一切。)
第二部分写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第二天早晨……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
本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莎利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本段初步写莎利文教师的教育能力。(第二天早晨……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来临)
(二)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本段通过写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而体现莎利文老师教育的高超本领。(春天到了……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
(三)莎利文老师的特殊教育,本段通过具体整体进一步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我记得有一天早晨……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
第三部分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三、从三个层面体会感情
1.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前,作者是凭什么去接触世界的?
2. 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后,世界在她的心目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3. 在她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谁为她铺平了一条道路?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情是什么?
四、自读中要特别重视品读
1.逐句、逐行、逐段,乃至进行全文品读。
作者是一个盲人,在认识莎利文小姐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都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利文小姐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讲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无论从观察世界还是从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讲,还是从莎利文老师教学的角度讲都是一曲感人的颂歌。
2.品味作者的师生真情。由于海伦年幼,又生残疾,因此失去了很多认识世界的机会。正是莎利文小姐,以一个教师的角色,使海伦完成了从一个残疾人到常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经历了十数年的时间,日久生情,那种特殊的师生情谊恐怕是其他任何东西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在阅读时体会起来也才十分不易。而这一点,正是文章的的真情和价值所在。
3.品读文中的重点段落。如末尾一段。
五、抓住关键之处,深入理解课文
本文语意生动,文字浅显,宜于自读。自读时建议把握以下几点:
1.抓关键语段
如首段,“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一八八七年三月三日。”这段文字三次强调了“某一天”的重要性。显然作者在此处是别有用心的。它特别强调了“一八八七年三月三日”的特殊内涵:有一位老师要到她身边来了。作者是一个盲人和聋哑人。有了老师就意味着平常的生活将会发生大的改变。同时,这篇文章是作者后来写的,她对老师的一切仁爱之心有了切身的感受,她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因此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不同凡响的内容。
2.抓关键动作
对于海伦来说,她只有靠她有限的“能力”——靠触摸去感受世界。除此而外,世界是什么样子,她可能就不得而知了。因而,动作描写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在阅读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特色进行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作者对动作的描写也是十分生动的。注意找出文中动作描写的句子,细心加以体会。
如下面的句子:
1) 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这个字,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
2)莎利文小姐挽着我的手,穿过人们正在播种的田野。
3) 她把我拉得更近,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就在这里”。
4)我闻着她手上的花,一面讲一面打着手势问:“花的香味是‘爱’吗”?“不是”。我的老师说。
正是这些句子使我们认识到了海伦·凯勒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才使我们能感受到文章的优美与动人。
3.抓关键心理
仅凭触觉来感受世界是海伦·凯勒对世界那么敏感的原因。聪明的海伦并没有放弃自己认识世界的机会,她通过“母亲的动作”,(注意是“示意的”性的动作,而不是母亲的吩咐或通知)“人们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的迹象”,等等,“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注意这一个“猜”字,道出了海伦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根源。因为除了她的双手,就只剩下她的慧心了。在海伦面前,一切都只有由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因此她的心理感应能力才无比发达。而文章也正是通过心理描写实现了这一目的。课文里心理描写的句子相当多,阅读时认真体会。
4.抓关键感情
在没有老师之前,海伦认识世界的围绕是很小的。正是莎利文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的抽象名词。也是老师教给她日常交往中使用的无数习惯用语。“就这样,我从生活中汲取知识,起初,我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是莎利文小姐启发了我,教育了我。她的到来,使我周围的一切充满了爱和欢乐并富有意义。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使我了解世间一切事物的美,她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使我的生活美好和有意义”。这段话十分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一片深情.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中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文章贯用技巧。先写莎利文老师的不是,然后再托出老师的伟大与崇高。
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材共收入两篇《我的老师》,同题文章必然有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所以可进行比较阅读。
1.主题。两篇文章都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都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感激之情,都赞颂了老师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2.人物。两文都以“我”的老师为主要人物,二位老师都是女性,都是“我”的启蒙老师,她们身上都表现了女教师细腻、温柔、关爱学生,热爱教育的突出特点。但由于两文中的“我”在生理上的巨大差异,对蔡芸芝先生的描写侧重于外貌、动作等描写,而对莎利文老师的描写则侧重于“我”的触觉及心灵感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
3.选材。两文都是写真人真事,都围绕主题选材。前文的七件事都是生活的片断,事与事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后文则不同,所用材料是从“我”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大自然,认识“爱”,材料具有内在的联系,并准确地再现莎利文老师对“我”的帮助日趋深入。
4.组材。两文组材都讲究章法。前文由简至繁,由略到详,疏密相间,表现出师生情的逐步加深。后文按时间顺序行文,条理明晰,“我”的进步也在岁月流逝中日见鲜明。
5.语言特点。前文语言平实、质朴,似涓涓细流,绵长深远,后文语言饱含深情,真挚而细腻,颇为感人。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
二、快速阅读全文
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四、朗读1-3自然段
1、这三段文章写了什么?
2、莎利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
莎利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3、第二段结尾一句说“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从全文来看,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了什么?
五、朗读最后一段
点拨:如果说前一篇课文里面,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感情是依恋、思念、热爱的话,从这一段看来,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六、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手段
以学生自读活动为主,开展教学活动
设计思想
本文是自读课文,又是新选入教材的课文。从教材本身来看,学生要对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拟在学生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海伦 凯勒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三、感激之情
开了眼界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
2.揣摩本文生动诙谐而生动的语言。 3.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体会作者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生动诙谐而生动的语言。
教法、学法设想:谈话法、点拨,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梁实秋。
3、了解中国象棋。
学习过程:
一、说一说
1、你所了解的作者梁实秋
2、说说你了解的`中国象棋
二、读一读
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什么字展开的?写了哪些棋人棋事?
朗读交流后明确:“趣”。本文围绕“下棋”展开。列举了有涵养的棋手、受窘者、慢性子、急性子、超出了棋盘而至于武斗者、观弈者、以棋陶冶性情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者。
三、品一品:
这篇文章描述下棋的逸闻趣事,语言诙谐、娓娓动听。再读课文,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精彩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问题预设:同学们可能找出的句子有:
(1)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作者的描写很细腻,语言也有趣。)
(2)当你给对方一个威胁的时候-------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组句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语言很生动也很幽默、诙谐) (3)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而一步不让者,有好勇同归于尽者。(这组句子运用排比修辞,也运用很多的成语,写的各种人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几种人。)
(4)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本句是一个比喻句,它准确、贴切而真实地写出了优胜者洋洋自得的神态,令文章诙谐,妙趣横生。)
(5)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观棋不语的确是一种痛苦,挨了打都忍不住要说。他的动作、语言更是精练、传神、幽默。)
四、议一议:
1、回忆学习过的《奕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跳读课文,从本文中那些语句中,你能领悟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又悟出了怎样的生活这哲理?
解题思路:学生先小组讨论,教师要引导、点拨。最后师生得出答案:
作者欣赏的是处于完全超脱与不够超脱之间的中正平和的对弈风度,进一步说是一种处世风范,既不能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这种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也是梁实秋的理想追求。
五、拓展
假如你也迷上了象棋,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下象棋?说说你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梁实秋的一篇散文,作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 课外搜集一则关于下棋的有趣片段,与大家分享。
七、板书设计
下棋
梁实秋 下棋的愉快——观棋的无奈——棋中的道理 (窘态) (痛苦) (发泄、争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随着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学习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田园生活的图片、诗歌等资料。
课前活动:资料展示、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明确主旨
1.谈话引入、畅谈感受。
2.回顾课文,交流场景。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二、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一)、师生共同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画面一
屋前搭瓜架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2.
汇报画景
3.
找出喜欢的词句,理解、感悟。
(体会乡下人家装饰的独特、可爱)
4.
了解对比的修辞手法。
5.
品读,体会乡下人家的可爱。
6.
总结学习方法。
(先自读、想象画面----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喜欢的词句----了解修辞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画面
(三)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画面二
门前鲜花开
屋后春笋冒
1.小组汇报
朗读;想象画面
2.读感悟深的句子,理解品味。
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3.感情朗读
4.运用方法,汇报交流
院中鸡觅食、河中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四)悟情
四、配乐读文、积累语言
五、参照目标、自我评价
六、作业超市:
1.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写一写或画一画乡下人家的冬天。
2.抄一抄课文中写的形象、生动的词句,并把他们积累下来。
3.读一读阅读链接
《天晴了的时候》,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翠鸟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