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0 07:41:5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

  2、 通过读故事,懂得合作的重要。

  3、 有感情朗读课文。

  4、 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难点:懂得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请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名字和本领.生答. 生:我喜欢小狗,它能看家。 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生:我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动物,(师展示图片)说说他们的名字和本领.生答,天鹅会飞,大虾会游泳,梭鱼会游泳.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的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要知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先要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让生字宝宝领我们走进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识字

  1、 快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仍不认识的生字。

  2、 小组内合作解决生字,师指导方法: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要求:组长安排轮流说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每个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帮助他解决。不抢说,不随便打断别的发言。(设计意图:以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

  3、 再读课文,熟悉生字。

  4、 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情况,并作整体评价.点明合作的成功与否,合作中若有问题,可稍加指导.(设计意图:再次对合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合作)

  5、 做猜字游戏3-4组.

  6、 与生字宝宝握握手。使领写“却”认识单耳刀。“步”注意下面的部分不是“少”。(指导规范写字,及书写字时纠正)

  大家和生字宝宝已经很熟悉了,现在它们很想回到课文里重新和大家见见面.下面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吧!

  二、 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 师范读课文。

  2、 生自由练读课文。读文要求:声音响亮,读音准确,有感情。

  3、 点名读文,生从以上三方面评读。

  4、 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问题:

  (1) 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而且拼命的拉车,车子动了没?为什么?

  (2) 从文中找出说明问题的句子,读一读。

  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有一名同学代表回答。(锻炼合作)

  师板书图1。小结: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虽然合伙拉车,也很用力,但是劲没往一处使,所以大车不动。

  5、 读课文第一小节,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可读文中句子说明。

  6、 你有办法帮帮三个小动物么?出主意,想办法。(应用合作)

  师小结:合伙人只有真正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是,才会合作成功。这节课同学们合作得很好,以后要注意合作方法。(评价合作)

  三、 小结: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理解合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 作业布置:想想你和别人合作过什么事,写下来。

  教学反思: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范读——自由读——细读——品读——赛读——接力读——挑战读——精读),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节奏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三个字“言、者、狗”,选一个字组词,如:言,发言、语言。

  2.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言、者、狗”的位置,同桌间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字形与结构。

  (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言、者是独体字,重点指导“狗”字,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描红。(教师可提醒: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自由选择一个字,相互说一说。)

  4.师范写。

  5.生临写。(提醒书写姿势)

  6.练写,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教师读生字,学生出示相应的字卡,同桌比赛,看谁出得又快又准。

  2.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牛,它非常想和别的动物交朋友,它怎样做了呢?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出课题:征友启事。)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理解“孤单”。

  相互说说,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单,把自己当作孤单的小牛,同桌互读,指名读,体会小牛的心情,读出“很想”找朋友的愿望。

  3.学习2—4段

  ①自由朗读,提出问题。出示第一张启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题,如: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②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自由选择学习小伙伴,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共同解决。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句)

  ③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等),当你摇着头离开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指名说。)

  ④小组表演读。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读书、表演,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小动物们渴望交到朋友的兴奋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兴奋地走来,又摇着头离开”等词句。

  4.学习5—6段

  师: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6段,读出小牛“诉苦”的样子,体会小牛的心情。

  ①师生齐读。

  ②同桌互读。(入情入境,把自己想像成孤单、找不到朋友的小牛,读出失望、伤心的语气。)

  5.小组合作学习7—14段

  ①自由读。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小声读一读,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假如你就是山羊、猎狗等动物,看到这张启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

  ②小组内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及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比一比,看谁读出了小动物们高兴的语气。(理解“热闹”的含义)

  ③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的给他提出改进意见。

  ④戴着头饰表演读。

  6.感悟的思想内涵。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学到这里,聪明、善于思考的小朋友都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老牛在教给小牛办法时说的一番话,想想看,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在讨论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不能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组词。(认读此节课要写的五个生字:栏、奋、团、迎、或,选其中1—2个字组词,积累词汇。)

  2.观察。(这几个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及书写特点,同桌相互说一说。)

  3.师范写。(边写边述说笔顺及注意事项,生观察。)

  4.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

  四、拓展训练自由表达

  1.你还见过哪些启事?

  2.课下收集有关朋友方面的箴言名句。

  教学反思:小牛两次征友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小组自学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基础上,可以师生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进行体验学习,体会“一起------一起------一起------”和“或者一起------或者一起------或者一起------”的征友要求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 导入新课.-----朗诵乡愁

  师朗诵乡愁。

  2.读课题。

  师范读课题,生跟读。

  3.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思乡词。

  (出示幻灯片: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第一词人,他的词主要是写离别相思之情。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初读。

  请大家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它读正确。

  生读《长相思》。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1)找生字和多音字。

  学生朗读。

  出示幻灯:生字

  分析聒的字型和解释。

  (2)出示停顿的地方。

  师范读。

  男女同学分上下阕读看看。

  (男女分角色朗读长相思)

  二.同桌交流。

  生读,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三.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从这首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品诗词——(深入品味诗的情感)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生:自主学习,认真地品读词或句,并及时做旁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作出指导

  2.反馈交流、引领提升

  小组交流。

  (师板书)

  作者的心在哪儿呢?你从文中的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全班一起读。

  3.仔细研读。

  生闭上眼睛,老师要播放一段录音,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一起走进他的征途。

  播放课件。

  交流。

  4.想象意境。

  故园无此声啊,故园无此声。那么在纳兰性德德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当中,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播放雨韵)课件——音乐、诗词、画面:“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让生想象自己是纳兰性德,那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5.对比引读:

  (播放琵琶语)

  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

  我的家乡多么美好呀!故园,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宁静详和……而身在塞外,听到的却只有风雪交加,感觉到的只有寒冷孤寂,卧不成眠!叫我怎能不想家!这种心情,谁人知晓呀!这种身心分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感情十分充沛地朗读)

  再一次感情朗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苦、那种痛、那种碎读出来!

  四: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1.师生演绎长相思。(师演唱,生朗诵配合)

  2.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思乡的诗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收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感情朗读1~5自然段。总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4.小男孩让高尔基干什么,高尔基就干什么。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摆弄”,指小男孩调整相机,解决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作准备;也可以理解为“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停当”,是指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准备,全部做完做好。“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体会到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费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也可以体会出孩子的认真,对高尔基的无比敬爱之情。(齐读这句话)

  (2)理解词语:“吩咐”、“侧过脸”,体会到高尔基积极配合。

  (3)指导朗读6、7自然段。

  ①学生练读。

  ②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突然,在这里又一次出现,意思是说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与前文的“突然”进行区别。

  (3)用“突然”说话。

  6.朗读“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有很多胶卷。”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热爱,以及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8.“请转告他,我(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 ),就( )让他( )。”

  (1)学生填空。

  (2)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解、看法。

  (3)教师小结: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真令人钦佩!

  (4)齐读这句话。

  9.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充足的理由根据,说“小男孩会不会再来”。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杂( )

  2.组词

  贴( ) 秘( ) 胶( )

  粘( ) 密( ) 校( )

  3.理解词语

  吩咐:

  打量:

  摆弄: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启发谈话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知道高尔基的作品。

  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自学探讨,朗读课文,师生互动理解问句,使学生明确重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热爱,理解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盼望小摄影师再来和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探究活动

  1、以“小男孩会不会再来”为线索,练习续写。

  2、可以借阅或购买高尔基发表的一些作品静下心来读一读。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能联系整首诗展开想象,了解诗中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数:2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诗中内容,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从《望庐山瀑布》导入课文的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记得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望庐山瀑布》,知道的同学一起吟诵。(师生一起吟诵)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庐山瀑布怎样的气势?

  3、今天我们要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写的关于瀑布的一篇文章,在叶老笔下的瀑布又是什么样呢?打开书第九课,自由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全文、把握全文。

  1、听老师读思考:作者观察瀑布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读课文,试着口头填写下表。

  三、指导字词的学习。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自主抄写字词。

  第 2 课时

  教学要求:能联系整首诗展开想象,了解诗中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品读析句,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以师生对读的形式交流。(教师读观察点,学生读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1、通过我们刚才读课文,你觉得瀑布怎么样?(雄伟 壮丽……)

  2、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瀑布雄伟 壮丽?再读课文,批 画 勾 注

  3、交流,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指导朗读。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1)想象一下,浪涌岸滩,风吹松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把自己的想象读出来

  (2)“浪涌岸滩”是怎样的情形呢?谁见过,给大家说一说。“涌”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翻滚 奔腾……)

  (3)比较着读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在对比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描摹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声音,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4)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读出不同的感受。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趁着一道白银。

  (1)“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呢?(瀑布)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一道白银呢?

  (2)看录象,把诗变成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3)出示句子: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趁着一道白银。读出自己的感受。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1)珍珠的屏指的是什么?(仰望瀑布,看到的瀑布像珍珠的屏)

  (2)看录象,理解珍珠的屏。

  (3)把看到的读出来。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想象“如烟,如雾,如尘”的感觉,把想象到的读出来。

  4、朗读全文,感受瀑布的声势磅礴,色彩艳丽,形状奇特的美景。

  三、作业

  1、摘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

  ()山()岭 互相()应

  蜿蜒( )旋 气()雄伟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

  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翠鸟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