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掌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冬季)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和作者: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1.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多媒体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2.检查字词:
多媒体出示课件,先指名朗读,后学生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和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画出重点词句。(用PPT出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出示的问题: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再浏览课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归纳: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宝地。
总结为两字:温晴(贯穿全文的线索)
2.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之情)
四、再读课文,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学生讨论、明确: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刮大风,济南的无风声;伦敦的重雾,济南的响晴;热带的毒日,济南的温晴;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2、指名朗读2-6段,每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然后从中找出一些能够表现山、水特点的词语。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水,(暖、绿、清)。
城外的远山(淡雅)。
五、品读赏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好的文章就是三分赏析七分读,只读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特点和美景,下面我们就逐步赏析这篇课文。
老师先举个例子,给你们做个示范,然后你们自己从文章中找出句子赏析。(ppt展示例子)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怎样描写小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的这一特点。
学生可能找到下列句子: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雪后小山的娇气的情态。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矮松比喻成看护妇,形象生动写出了小山下雪后矮松的柔美。
我们刚刚赏析了文中许多优美的句子,作者通过这些句子赋予了济南山水无穷的魅力,抒发了他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的爱。
六、课堂小结: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腻传神的描写,抓住温晴这一线索,绘山景描水色,角度独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济南冬天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布置作业
大自然一年四季风景都有各自独特的美,请同学们以《校园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将校园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不少于400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
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教学目的:
1、了解长廊“三绝”,感受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唤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课文精妙的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
3、通过简笔画,帮助学生把文字换化成画面,培养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知道了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就是它那奇特的长廊,而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在这一节课中,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颐和园的长廊看看,认真地研究那举世闻名的长廊。(在课题中的“廊”字下画着重线。)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写出了长廊建筑特点的词,并在这个词下用圆点作标记。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哪个词?(生说:精美)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准备好,快速地默读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长廊的精美的?好,开始。(生读)
3、生说“三绝”,师板书:造型、位臵、结构。划“绝”。释:指水平或程度达到极点。
4、小结: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从整体写出了颐和园长廊“精美”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从造型、位臵、结构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这种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方式,谁记得?(生:总分结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步学习、研究颐和园长廊的“三绝”吧。
三、学“造型绝”
1、请小朋友准备自由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完以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读)
2、生说(相机板书:全长728米)和体育老师一起认真目测过,728米就是两个从新华书店到学校门口的距离。(用线条表示蝙蝠,划)
3、用“因为……所以……”等因果关联词说“造型绝”,理解巩固这一层的主要内容。
四、学“位臵绝”
1、指名读,思考:颐和园长廊的位臵怎样绝?
2、生答相机画简笔画
①方向标识,学科协同;
②北面万寿山;③南面昆明湖)
3、这样的位臵,让颐和园的长廊里冬暖夏凉,真是太舒服了!
4、指导朗读。
①提出要求:就让我们用舒展的语调,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②引读
师:颐和园长廊建筑的第二绝是什么?
(生读)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长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紧靠什么山?
(生读)南边面对的呢?
(生读)这山、这湖调节了这里的气候,所以,这里的冬天——
(生读)夏天呢?
(生读)因此,就算夏天天气再热——
(生读)
师:凉风习习,轻轻吹去脸上的热汗,多么惬意!
5、刚才读的是从气候上看。那么,如果从环境上看,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又怎样呢?
(生说)
6、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引导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在阳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看,湖边的小树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桥倒映在湖中,流连忘返的游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睁眼)
7、美吗?(生答)所以,我们的课文才会这样描写呀。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完吧。(生齐读“从环境上看”至段末,师相机在“昆明湖”南北画水纹)
8、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长廊上,能看到两侧哪些不同的景色?小朋友都来想象一下,并且说给大家听。 当春风轻拂,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小树—— 当盛夏来临,昆明湖中传来阵阵蛙鸣—— 当秋风吹来,落叶沙沙—— 当严冬已至,漫天飞雪——
9、小结: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长廊行走时,你就能发现这些美景!
五、学“结构绝”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颐和园长廊“结构绝”的特点。长廊本身结构“绝”在哪儿?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标记你认为最绝的一句话。(师范读,生标记)
2、生交流,汇报
3、释义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艺”
师:这样精湛的艺术,这样灿烂的艺术,这样辉煌的艺术,是来自谁的双手?(生据原文回答)
师:是的,来自我们的先辈,来自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真是为此自豪,为自已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4、指导朗读第4段最后两句(指名读;板:273间,一景一画;读后评析点拨)
要点
“273间”:读数字发声要特别清晰;
读“一”字注意变调:yì景yí画;
最后10个字是诗一样的语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让我们用吟诵诗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试后简评:抑扬顿挫)
我们来把最后两句读三遍。第一遍请一、二大组小朋友读;第二遍请三、四大组小朋友读;第三遍请全体小朋友一起读。请大家注意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自豪的感情。
开始
(师引)颐和园长廊一景一画,让人感到——(生一、二组读)
(师引)颐和园长廊变化和谐,让人感到——(生三、四组读)
(师引)哎呀,颐和园长廊真像仙境一样!让人感到——(生齐读)
5、长廊不仅本身“结构绝”,它在颐和园的整体结构中,还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请小朋友一边思考,一边轻声地、自由地读这个段落。(生读)
释义
▲“中轴线”、“平分”,指简笔画,看图明义;
主旋律:文中指长廊是颐和园的最主要景点,游览颐和园,必游长廊;
▲典范:(板)
▲知名度:试问,稍微有一点园林知识的人,有谁会不知道颐和园的长廊呢?
6、朗读展示:读出自豪之情
六、总结
多么奇妙的设计,多么精美的长廊,多么伟大的建筑啊!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研究,知道了长廊的造型、位臵、结构特点,让我们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把研究所得介绍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下课)
板书设计:
颐和园的廊与画
三绝 画奇 举世罕见 艺术杰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认知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
⑵ 小兔开门游戏。如:
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
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俺来开,俺来开。
师:XX,你来开,你来开。
XX: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同学:弱、弱、弱,弱小的弱。
⑶ 认读词语:
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
指名同学读生字词,读对了 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⑷ 说说自身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⑸ 画一画:
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萨、芬、芳)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俺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同学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5、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 、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
五、重点识记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 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 理由。可是课文的标题就告诉俺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身不是最弱小的呢?俺们来学习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交流自身所画的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 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同学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⑵ 教学罗兰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俺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⑶ 同学们,就让俺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 比较异同。说说自身的感受。
⑵ 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
⑶ 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怎么做?
⑷ 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
① 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②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通过比较,让同学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身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3、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
⑴ 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⑵ 全班交流,指导好萨沙的3句问话:
交流时重点引导同学体验这样两点:
① 家长亲言传身教,用自身维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
② 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他人给予的.维护。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同学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维护比自身更弱小的蔷薇花。
⑶ 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
三、总结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怎么读才干表达出萨沙呢 ?连读三遍课题。
3、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4、小结:
四、练读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练习: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 关爱 托利亚 维护 萨沙 俺不是最弱小的 蔷薇花
【作业安排】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不只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同学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此课中,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比同学还小的形象,引导同学揣测字词,亲身的朗读实践,适时想象,启发同学和蔷薇花的对话,最后联系自身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妈妈的话,使同学和萨沙发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上完课,小朋友的纯洁,善良,让俺觉得──小朋友心灵和思想的生长,人生视野的拓展,跟俺们的语文阅读是那么息息相关!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啊!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意境美
2、品味语言,了解语言美的写法
3、拓展训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及其表现方法
三、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济南请老舍做导游
1、作者简介(图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戏剧:《茶馆》《龙须沟》
2、老舍先生将带我们去神游济南(出示课题)(图2)
济南的冬天
3、说到冬天,大家想到的是什么?(图3、4、5、6)
4、总之是冰天雪地,那么,济南的冬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听老舍的介绍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读课文
2、思考并回答
(1)作者告诉我们济南的冬天的特征是什么?
(2)文章写作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归纳(补充图2)
济南的冬天
语言美
温晴
(三)品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及其表现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
1、逐段品读,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言并说明理由
2、回答:怎样才能使语言优美?怎样描写景物?
3、阅读第二节时,出示幻灯片
4、穿插比较句子的优劣
(图7)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快日落时,阳光斜照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第三节的色彩美(图8)
()的矮松
()的山尖
()的蓝天
()的山坡
()的阳光
()的薄雪
色彩艳丽如水墨画
小结:本文使语言优美的方法是什么?本文是怎样写景的?
(补充图2)
济南的冬天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
语言美展开联想
倾注感情
抓住特征——温晴
写景
多角度描写——山水
(四)拓展感悟
运用上面学到的知识,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只苹果”
(图9)
一只苹果
1、大小
2、形状
表面3、颜色
4、手感
5、香味
6、内核
内部
7、尝味
(五)课外延伸
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散文
(图10)
谈桥的秋天
蜜梨飘香
丰蚕茧满簇
水稻弯腰
收鱼虾满塘
鸡鸭欢唱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识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