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4-01-08 12:34:38 高中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1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区域特征、人类活动分析自然灾害的经验和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四、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七、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 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合作探究】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教师总结】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 不足50毫米 200毫米以下 200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草原

  【合作探究】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教师总结】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兵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本区条件分析: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合作探究】

  根据图2.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图2.4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2,5)

  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后进行复述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后讨论:

  若条件允许,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是否可以将青藏高原的冰川水用来发展发展灌溉农业?

  (从灌溉与次生盐渍化方面思考)

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就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5、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息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1、 山地的三种类型。

  2、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地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

  "火山"部分内容组织。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

  导入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板书】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出示投影片】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背斜向斜比较表。

  【说明】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转折过渡】书页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

  【板书】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

  【教师讲解】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图4.13)等,小的只有几十米。

  【出示投影片】

  断 层

  成因 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

  地形 断层面-陡崖

  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上升的岩块形成块或高地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图示

  【转折过渡】除了以上所说的褶皱山和断层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试举一例说明。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如富士山属于火山。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还有火山,那么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3、火山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思考: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②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③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①联系: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都是由于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区别: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比较宽广。如哥伦比亚高原。

  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②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③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板书】(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教师讲解】我们虽然了解了火山的构造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你是否真正理解呢?下面我们对其作具体讲解。(读图4.14)

  【教师补充讲解】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转折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山岳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那么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

  【板书】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76思考: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

  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思考题】

  1.在断层处修建水库,大型工厂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

  2.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西北角?

  板书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3.火山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作业 地理填充图上的练习

高中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

  (1)从灾害的角度看;

  (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中地理教案4

  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 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 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 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 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

  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以致出错。)

  (2)在地方时差的计算中“迟”与“早”的`概念容易混淆。

  (3)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中,左右难分。

  说教法:

  教无定法,针对本节内容较抽象的问题,可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利用探究法、作图法提高兴趣。

  说学法:

  学会探究、学会联系、学会描述。

  说教学程序:

  说导入:

  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重点:

  观察法突出重点:通过观察某时刻光照图,让学生自主观察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判断晨线和昏线。

  创设情景,利用生活地理激活思维,突出重点:春分日那天,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但是,当我在重庆106。5E听到收音机里报出“现在是北京时间6点整”时,并没有看到日出,日出竟然晚点了,同学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引导思考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该创意来自半只烟老师)

  说难点:

  对比分析法突破难点:区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纠正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的是角度而不是高度或线段。

  动手绘图,加深印象,突破难点:绘制世界时区图,取得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与区别,并形成空间思维,自主得出计算规律。

  辨析法突破难点:地方时东早西晚。平时所说的某某睡得比你早起得比你晚,和我们地理意义上的早晚是有区别的。

  说兴趣点:

  若时间充足,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自转时墨水从北极流下的偏移方向,若时间紧迫,让学生观察视频“厄瓜多尔赤道线上的怪现象”,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看图找不同,既而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培养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课堂的作用除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外,还应拓展学生思维。故设计如下:重点掌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时间计算,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请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地球不是自东向西而是相反的自西向东自转又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故板书设计引入“思维导图”。(此处临时改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导图的具体要求。)

高中地理教案5

  三维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

  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

  1.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3、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

  (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点拨: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点拨: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点拨: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二、乳畜业

  1.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

  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环示意图、区域图、热点材料为载体,突出查水循环的原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考预测】1.以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水圈的组成

  1.图解水圈的组成

  2.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双基落实】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

  ________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在右中画出水循环环节箭头方向,标注各环节

  及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真题选粹】

  (2008山东卷)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知识点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高频考点】

  【真题选粹】

  (2014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根据大屏幕展示图片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提示:沼泽广布的原因从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地表水来水量大,排水不畅、下渗少、蒸发量小,其影响因素与地形、气温、冻土、凌汛等有关。

  【深度探究】

  (分组讨论,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以下四个问题的形成原因)

  1.分析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3.分析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4.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

  【高考选粹】

  (2015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双基落实】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实现了________、大气圈、岩石圈和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

  (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____;

  (3)调节圈层间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能量的转换,改造地表形态;

  (4)使地表物质发生________。

  【高频考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提示: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

  【考向透视】

  亚马逊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环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更多高中地理教案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环和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降水量来自( ) 带来的水汽。

  (2)据调查,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空气湿度下降,降水量减少约20%,但是流入亚马孙河的水量及洪水次数反而有所增加。结合水循环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高中地理教案7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大气环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推进新课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

  师请大家在图上标出全部的风带和气压带

  生(一学生指投影回答,其他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空白图上填图)

  (在绘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板书)(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即南北纬10°之间的广大地区,气温会有这么样的特征?

  生受太阳辐射强,终年高温。

  师赤道地区受哪一个环流控制?

  生受单一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师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盛行上升气流。

  师多什么样的天气?

  生多对流雨。

  师那么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特征怎么描述?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师很好,这种气候就是热带雨林气候。

  (投影)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读出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值。

  生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

  师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呢?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动画演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学生再跟随演示指认)

  师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只受单一的环流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控制。

  师很好。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气流下沉。

  师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生终年高温少雨。

  师这种气候叫热带沙漠气候。

  (投影)开罗——热带沙漠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学生读图说出降水和气温值)

  师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生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西亚阿拉伯半岛、印度河流域、墨西哥、西南非洲、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智利北部和秘鲁等地区。(同时动画演示)热带沙漠气候的世界分布。

  师终年在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下,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投影)伦敦——温带海洋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生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终年湿润,年降水量在700—1000mm,气温年较差小。

  师这种气候叫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冬不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动画演示)温带海洋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交界两侧的西海岸、南美洲的智利南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过渡)

  师非常好。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带来风带和气压带的南北移动,这样就会有一些地区夏季受某环流的影响,而冬季又会受另一种环流的影响,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探讨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板书)(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动画演示)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师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因为离赤道较近,故全年高温。看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赤道低气压会移动到这儿并控制这个地区,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会控制这个地区,降水稀少。

  师这就是热带草原气候。

  (投影)——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看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生全年高温,夏半年降水多,冬半年干燥。

  师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请你找出主要分布的地区。

  (动画演示)热带草原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师很好。再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已标示风带和气压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南移并影响这一地带,暖湿多雨。

  师正确。这种气候在哪儿最典型?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

  师很好。这就是地中海气候。看图回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周围和帕斯周围。

  师有哪些代表性的城市?

  生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墨尔本、帕斯、好望角、开普敦等。

  师这是唯一一种夏干冬湿的气候类型,大家要认真理解记忆。

  (过渡)前边我们探讨的五种气候类型都分布于大陆的西部或中西部,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师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上节课我们请大家课后完成“活动4”。请几个同学来谈谈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其特征。

  (投影)1月、7月亚洲季风图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亚洲的季风气候)

  生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生东亚地区——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生以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生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并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大致位于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在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存在较强的气压梯度,给本地带来干燥的东北季风。

  师刚才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即北美洲美国的东南部、南美洲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也有类似于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

  师我们了解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想想看,中纬度大陆中部的气候会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生大陆中部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稀少;陆地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冬夏温差大。

  师正确。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洋近一些的地方降水稍多,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温带草原气候;深居大陆内部的地区,降水更少,植被不表现为荒漠,是温带沙漠气候。纬度较高的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但因蒸发弱,仍为湿润地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也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

  师极地地带该会是怎样的气候呢?

  生冬季酷寒,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夏季短促。

  师极地气候可分为两种,即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极地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极地气候的分布)

  要特别注意: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只有地中海气候。

  我们也分析了其他因素形成的气候类型。下面请大家做一些巩固练习。

  练习:填表

  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多且分配均匀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夏半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半年受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

  学生回答后:(投影答案)

  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主要探讨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道:在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有三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板书设计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常年炎热干燥

  温带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冬不冷,夏不热,终年降水均匀

  (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夏)和信风带(冬)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亚热带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活动5——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内容: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办法、过程: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独立完成。提出如下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1)概括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个是最北达到的纬度,一个是东西跨越的范围大小)。

  (2)根据图中的地形分析,从地形的角度看两个地区地形有什么不同?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3)提供洋流图,教师浅释北大西洋暖流与阿拉斯加暖流的不同。说明洋流对气候影响程度有什么差异。

  探究结果:小论文

  参考答案: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高中地理1《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高中地理1《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李文波

  一、课标解读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

  1.动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动口: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动脑:会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移动的原因以及对气候等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是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较难理解的难点,也是平时检测评价与高考中常出现的重要考点之一;不仅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图像和一些活动学习,还要学会理解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存在的原因条件,掌握近地面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对称的分布规律。而且还要根据第一单元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通过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的规律,进而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季节移动的成因及其移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形成及图示。

  2、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②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节难点较多,如: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高中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高中地理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板书:第一节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9.1“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9.2“东南亚政区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3.课件展示:图9.3“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板书: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6.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课件展示: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反馈练习]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高中地理教案10

  第三节新加坡教学目的

  1.了解新加坡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及居民构成。掌握新加坡经济特点及发展原因。

  2.通过对新加坡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事实,联系我国国情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新加坡的经济特点及发展原因。

  教学方法谈话法与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东南亚地形图》、《新加坡图》、热带经济作物及新加坡城市风光景观图。

  教学提纲

  第三节新加坡

  一、位置、领土和居民

  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

  2.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

  3.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

  二、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主要经济

  三、花园城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通过第一二节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位置、居民特点,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但各国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讲东南亚的国家地理。

  学习新教材

  [指导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38页《东南亚国家概况》表,使学生对东南亚国家有一概括的认识。

  [教师讲授]在上述国家中各国都有自己的特色,尤以新加坡更为突出,本节我们重点分析新加坡。

  第三节新加坡(板书)

  一、位置、领土和居民(板书)

  读《东南亚地形图》

  [提问]新加坡的位置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位于马来半岛南面,把守着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处在赤道附近。)位置特点非常突出。

  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

  [读新加坡地图]

  [提问]新加坡领土、人口有什么特点?(新加坡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属世界人口稠密区。)

  [教师补充]新加坡为一城市岛国,面积狭小,约600多平方千米,但人口达到260万,平均每平方千米4000人以上,属人口高度密集区。居民以华人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2.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

  3.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

  上述地理特征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二、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板书)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提问]新加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示从所在位置、领土、自然资源等方面考虑。

  [教师讲授]新加坡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境内几乎没有矿藏,又无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亚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还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亚欧非和澳大利亚之间海、空航线交汇处。加上新加坡沿海水深浪静,暗礁较少,拥有天然良港。新加坡正是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成为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2.主要经济

  新加坡是怎样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阅读思考]新加坡的经济以哪些方面为主?

  [教师讲授]新加坡利用位置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和航运业。利用引进的资金、技术及进口原料,发展了许多新兴工业,如炼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还积极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美的城市环境发展了旅游业。

  对外贸易、航运、新兴工业、旅游业(板书)

  新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注意环境保护和城市的美化,并在城市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阅读课文]第137页“花园城市”。

  [提问]新加坡市政建设如何布局的?(可按课本归纳,并配合新加坡城市风光景观图,做简单介绍。故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三、花园城市

  [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第137页“读一读”。

  [提问]从上述新加坡经济发展特点中,可以吸取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教师讲授]只有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是发展经济的正确方向。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一方面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高中地理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

  教师提问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教师引导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2.侵蚀作用

  教师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图片展示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型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3.搬运作用

  教师小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图片展示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外力作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记忆更加深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作业: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的图片。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2、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说出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淡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

  【难点】

  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泰国洪水、云南大旱的图片。包括受灾现状、救灾情况。读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量的洪水没办法利用,许多地方又严重缺水”。由此引入课题: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自主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水资源的概念,淡水资源的种类及占全球水资源的比例。

  【学生活动】读教材图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回答问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它与降水量、蒸发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等于降水量减去蒸发量)。

  2、水资源最丰富和最贫乏的大洲各是哪个?(亚洲、大洋洲。)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有哪些?(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分布: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2、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受夏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小组展示】请1个学习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进一步点拨提升。

  【规律总结】(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合作探究】展示水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两组材料,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图”和“西北草原图”,“茅台酒”“青岛啤酒”和“农夫山泉”及其各自的水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教师展示的幻灯片,分析水资源如何影响人类活动?(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结合材料和教材P62图3.11“水资源利用的进步”,你得到什么启示?(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小组展示】请1个学习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进一

  步点拨提升。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P69案例2——咸海的忧虑,分析下列问题:

  (1)咸海的忧虑是什么?(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这种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环节三:巩固拓展

  以华北为例,说明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从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概括出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科学措施。

  【规律总结】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主要学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学们课后搜集节约用水的方法并写成小短文。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高中地理教案13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是: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是把教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放在其前面学习的。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即是一节新课又是一节复习课。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我们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分析,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⒉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⒊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人们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㈡过程与方法

  ⒈通过对楼兰古国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辨证关系,注重学生对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⒉通过剖析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的环境特征.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科学命题的兴趣,通过教与学,把握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形成学生正确的自然观与环境观.

  ⒉建立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机的,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⒊激发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知道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回忆联想、创设情景]

  (投影)世界气候类型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世界的气候类型,思考中国各地分别以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主

  (学生回答)(要点)①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③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④青藏地区——————高山,高原气候

  (教师提问)上次课我们已知道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那么我国自然带分布情况与规律如何

  (投影)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我国从南往北:

  ①海南岛—————热带季雨林带

  ②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教师提问)这体现了自然带的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纬度地带性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中纬度地区从东向西,自然带变化规律又是如何呢

  (学生回答)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再变为温带荒漠带———————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温带荒漠带是什么样的景观

  (学生回答)沙漠,戈壁广布......

  (教师提问)在这个自然带中,有人类长期居住,从事生产活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反问)难道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都是茫茫沙漠,渺无人烟

  (学生笑,改口)荒漠地带也有人类活动

  (教师引导)那么在荒漠带中有水就能生长植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我们就把他们称为什么

  (学生回答)绿洲

  (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了解一块神秘的绿洲,它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非常向往的'地方——————楼兰古国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我们首先来了解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

  (投影)西北地区图

  (学生读自己地图册的序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引导)我们找到两条经纬线就准确定位:40°N和90°E的交界点,楼兰古国就在此地附近(89°55’E,40°30’N),同学们用一个点在自己的地图册上把楼兰古国的大致位置标出来。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楼兰古国位于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部,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岸,这里有一条孔雀河从天山流下来注入罗布泊。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了解到的楼兰古国情况怎样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略

  (教师总结,展示材料)

  楼兰简介

  楼兰古国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它位于东径89°55′22″,北纬40°29′55″,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灌溉农业。到了汉朝时,罗布泊一带成为新疆发达的农业地区。当时的罗布泊水量丰富,碧波万顷,湖面上水鸟成群,到处是渔歌帆影。它西岸的楼兰王国,就占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儿河渠纵横,草木茂盛,农牧业发达。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处在东西文化、经济交会的“丝绸之路”最便捷的通道上,作为当时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这里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楼兰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但东汉以后即隐没于史籍记载。

  (承转)现在楼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图片1:茫茫沙漠中的风蚀城堡————魔鬼城

  图片2:风沙中残留的民居用胡扬木与芨芨草搭建而成

  图片3:楼兰典型建筑物————三间房,断垣残壁

  图片4:伫立在楼兰遗址已3700多年的胡杨木—————生长在干旱地区,可以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

  图片5:太阳墓藏—————圆木呈放射状排列在每个墓的上方,据考证,现发现的7个墓藏中共挖掘出圆木一万多根

  图片6:楼兰文物的展示

  (教师提问)大家在观看了以上资料并听老师的介绍以后,好好想一想:楼兰以前和现在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开展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举手回答)略

  (教师归纳)据科学家考证:到了公元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孔雀河下游水量减少,被泥沙淤塞,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干旱,草木枯死,人口外迁,国都变成了废墟,国土变成了荒漠,罗布泊成了生命的禁区——————

  (过渡)从楼兰文明消亡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教师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组成的要素有:气候、地形、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

  (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以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它的位置,气候特征与地貌,河流,植被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

  (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提问)从以上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我们把它们从具体的例子抽象出来,以气候为中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气候又能影响到其他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板书)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气压带,风带地形

  河流植被土壤海陆分布洋流

  (承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的变化。

  (教师讲述)我们了解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上节课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后,大家明白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意义,今天通过楼兰古国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如果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差异性-因地制宜

  整体性-综合利用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决策”

  (教师总结)我们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一定要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辨证关系,理解并学会评价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否则,楼兰王国已消失了,其他的文明、其他的自然美景会不会相继消失了呢

  (师生沉默)

  (展示照片)1、网上下载的”黄果树瀑布”的照片

  2、教师本人于20xx年4月在”黄果树瀑布”的留影

  (讲述)在我们的印象中”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水量巨大,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瀑布”之一。而我在20xx年XX月去贵州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只有一条水线。据管理人员介绍:由于河流的上游大量的工农业用水,加上我们去的当时正处枯水期,水量很小。现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看到的都叫“人工瀑布”:瀑布上方修建一个水坝,晚上蓄水,白天游人进公园后开始放水。“黄果树瀑布”最终会消失吗……

  在师生的思考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精心设计情景,生动形象的分析,采用“牵引”式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较好地完成了课标的要求。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课前预习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差异性的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①________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即②____________。

  2.地域分异特征:有序性、普遍性。

  3.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

  a.基本因素:⑥____________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b.分布特点:随⑦________方向变化。

  (3)垂直分异规律

  a.基本因素: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⑧________发生变化。

  b.分布特点:从⑨________到⑩________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4)地方性分异规律

  a.含义:指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规律。

  b.特性:有序性和____________。

  c.小尺度地方性分异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主要类型

  (1)森林自然带

  a.分布: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特点:________________的陆地自然带。

  c.典型类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____________________、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2)草原自然带

  a.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b.特点:以________植物为主。

  c.典型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荒漠自然带

  a.分布: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________。

  b.特点: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很少,对____________有很强的适应性。

  c.典型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以大农业生产为例)

  1.影响:________________构成、作物构成、________构成及土地利用方式。

  2.意义:取得持续的________效益并实现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在地球表面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在哪些纬度和哪个大洲分布比较明显?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0°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在地球表面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在哪些纬度和哪个大洲分布比较明显?

  (3)高大的山地,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垂直带谱越。

  合作探究二

  读图3—10讨论课后活动题:

  (1)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的因素?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为什么南坡雪线低?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高山草甸南北坡分布的高度为例?

  合作探究三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欧大陆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如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

  ①,②,③,④,⑤。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思维拓展

  一、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非地带性

  地球上非地带性现象、规律总结: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高中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 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 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 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 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 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 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畜牧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板书: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出示图3.15 和3.16

  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呢?

  生: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出示“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图”

  提问: 1、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

  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请大家阅读案例4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板书: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2.了解我国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六项制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有关我国三大环保政策的资料和合作分析探究,增强利用地理信息解读政策的能力。

  2.通过访问当地环境管理部门与有关政策部门的活动,提高学生实地采访能力,进一步明确经济手段、行政干预等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实施国家环境管理政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基本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解读

  [教学难点] 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解读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图片、网络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环境管理思想和理论来源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长期的社会实践。l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和国家行动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了保证。

  【板书】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图片展示】

  【讲述】该图显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三个层次,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三同步”、“三统一”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处于第二个层次,第三层次即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阅读】阅读课本第80页材料“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从总体上了解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板书】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讲述】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我国政府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什么是 “三同时”制度吗?

  【学生回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是实现预防为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该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资料收集】通过网络或书刊,搜索一些具体的建筑工程建议和区域开发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三同时”制度的典型事例。

  【案例】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受到世人关注。20xx年1月1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京宣布停建30个违规建设项目(具体项目名称附后),在中国刮起了"环保风暴",使得中国的环保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次叫停的30个项目中,有26个是电力项目,叫停的这些项目均为未经环境影响评估,而提前上马或不应该上马的工程,包括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国家发展战略性项目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包括由于电力紧缺而投资上马的地方电力项目,也包括为三峡工程配套的延伸性投资项目,具体而言,共牵涉到8个省、三大电力公司以及与国家环保总局同属部级单位的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其范围之大、影响之广堪称史无前例。

  【探究活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管理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试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论述“防患于未然”对于环境保护的特殊意义。

  【阅读】阅读课本第81页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环保事业的历史性突破”

  【探究活动】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你的家乡建设一个造纸厂,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但如果治污措施不力,将对当地水体造成污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到何种程度才是适度?应怎样妥善解决?

  【过渡】如果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防患于未然”,那么,对已经发生的污染进行干预管理就是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

  【板书】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讲述】“谁污染谁治理”环境管理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实施“征收排污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来落实贯彻。

  【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征收排污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信息,了解以下内容:

  (1) 实行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项制度属于环境管理中的什么手段

  (2) 什么是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主要针对哪些项目?施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需要考虑哪些条件?污染限期治理包括哪些类型?

  【点拨】(1)实行排污收费制度是基于如下两点考虑:一是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二是排污收费,可使排污者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节约环境资源。征收排污费是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限期治理项目主要针对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同时也要考虑限期治理的资金和技术的可能性。

  限期抬理类型:包括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和点源的限期治理三个类型。

  【探究活动】访问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或当地企业,了解采用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必要性和经济手段的执行过程、排污费的使用情况等。

  【承转】淮河的治理并没有达到原来预想的目标,其原因与“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板书】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讲述】为了更好的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国家还制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

  【资料收集】通过网络收集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讲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该制度将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中。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对其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以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查询或向有关部门了解,你所在城市以及我国几个主要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结果。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一)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二)贯彻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六项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有效手段之一

  (2)“三同时”制度——有效措施之一

  2.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1)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管理经济手段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3.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04-30

高中地理教案11-03

【推荐】高中地理教案12-11

【热门】高中地理教案12-10

高中地理教案【荐】12-08

高中地理流域教案11-26

高中地理教案【推荐】12-12

高中地理教案【热】12-13

高中地理教案【精】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