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教案’初二美术教案2。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时期的知识面更为扩展,思维由童话式幻想转向理性、科学的幻想和想象。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感知能力正在发展,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美感体验明显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和内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因此,本节课老师在各个环节尽力通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来发展他们的赏析及表现能力,使之逐步提高。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赞赏每位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所提供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向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充满激情的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教案《‘教案’初二美术教案2》。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拓展作业分析,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症结,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
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合理,更贴近现实生活。备课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生动、灵活性。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同时跨学科的学习需要也提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的修养水平。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2)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有关春天的特点、景色,谈感受。
(1)春天可以怎样来表现?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3、欣赏
(1)文学作品《春雨后》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文学作品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请同学倾听并初步感受音乐美。
(3)油画《花开的果园》
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美感。
[说明:通过参与欣赏,使欣赏的心理活动逐步展开,]
(二)发展认知阶段:
[说明:设置问题情境,展开想象空间,对作品进行感性与理性的分析,提高欣赏水平.]
1、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1)自然美与艺术美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2)自然美与艺术美不同的表现手法?
2、屏幕展示多幅作品的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以教材刊登的作品为重点)
(1)美术作品的其他表现形式?
(2)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信息的?
(3)感受具象表现和意想表现手法的特点。
3、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1)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2)谈谈感受。
(3)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
(1)谈谈画面的构图形式。
(2)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3)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4)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的形式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1、介绍适合学生表现春天的具象、抽象、意象表现手法的三幅艺术作品。请学生分析,谈谈三种形式的特点。
2、要求同学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春天以及对春天的畅想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
3、围绕自己的感受画创作草稿,并介绍创作设想。
4、同学间相互交流,汲取别人优点,完善自己创作构想。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1、结合自己准备应用的表现方式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的练习。
2、结合自己的创作搜集相关的创作素材。
3、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名称:救生圈
活动目标: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救生圈的.价格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中班美工 夏天的风景
活动名称夏天的风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提问: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2、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活动延伸 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类型:
教学活动
内容:
自如地运动手臂
材料:
用白色油画棒画的兔子若干个、底纹笔、蓝色水彩颜料
方法:
1、教师出示图片:——“请你们看一看图片里有什么?”
2、请幼儿围在纸旁仔细看看、摸摸,确认到底有没有东西。
3、教师示范底纹笔蘸上颜色涂在纸上,图纸上慢慢呈现出一只兔子。
4、教师边刷颜料边说:“小兔子在XX地方。”
5、幼儿学样动手操作。
6、学讲“小兔子在XX地方”。
提示:
1、教师在活动中用语言讲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2、有条件的话,可让幼儿穿上专用衣服,以免弄脏幼儿的衣服。
3、图画纸最好贴在75cm高的墙上,利于幼儿自如地运动手臂。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进一步感受桥的外形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欣赏桥的造型美,体验写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选择幼儿园附近安全又便于幼儿观察的桥作为观察对象。
幼儿自带画板、图画纸、笔等。
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 ·桥上桥下有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与幼儿交谈家乡最有特色的桥,激发幼儿外出观察桥的兴趣。
二、提出要求
向幼儿交代外出活动的安全要求,如不离开集体单独行动、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观察等。
三、实地观察
组织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桥边观察桥,引导幼儿注意从桥的形状、桥墩、桥面、护栏等观察桥的整体造型特点,并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写生表征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角度进行写生,提醒幼儿在写生过程中注意观察桥上、桥下、桥的周围有哪些景物或设施,大胆画出一幅美观、完整的图画。
五、与桥合影
组织幼儿与桥合影,可以是集体合影,也可以是小组或个人与桥合影。
活动延伸
1.将幼儿与桥合影以及幼儿的写生作品布置在班级中,提供幼儿欣赏。
2.教幼儿朗读儿歌《画大桥》。
3.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桥上桥下有什么?》。
美术教案 篇5
第一课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
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xx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 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 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
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
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 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贺卡的有关知识,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贺卡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养成尊师重教的优良品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卡片的形象思考与设计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设置:在授课前,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布置为六个方块,每方块六个课桌。
2、彩纸、双面胶、剪刀、胶棒、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件片头文字,图片唤起学生对教师节的记忆。
2、尊师重教风尚——自己表达对教师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从信封袋中拿出祝词,表述)
3、揭示课题:尊师卡片(板书)
二、认识体验
1、拆分卡片:教师出示尊师卡片,让学生拆分卡片。说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教师总结尊师卡片的构成:衬底、形象、文字。(板书)
3、师生一起寻找卡片形象设计的规律。
三、寻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师笑口常开”的祝词,演示形象设计方法。
2、分析“鲜花送给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学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词(师生合作)。
四、组合构成
1、演示“祝老师笑口常开”“鲜花送给您”两句祝词的形象组合办法
2、揭示步骤:画、剪、贴、写(板书)
五、欣赏卡片
1、引导逐一欣赏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种造型。
2、强调选择最佳位置,用笔书写卡片祝词
六、作业
1、要求
(1)造型大胆(2)书写工整(3)完整美观
2、巡回指导
六、评讲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异样,更重要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
一、课前组织:
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兴趣导入:
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
2、交流感想 :
(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
三、欣赏感受:
1、老师汇报资料:
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
2、泥塑基本技法:
(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
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
(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
(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
(课件:盘泥条步骤图)
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可以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4、在《泥娃娃》音乐的伴奏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造型表现。
五、作品展评
(1)学生互赏作品,边看边说出自己看了作品后的想法和感受。
(2)泥塑大赛 最佳设计奖 最佳超速奖
(3)拍摄作品
六、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了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还应拓展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背景:
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发现很多孩子聚集在图书区在讨论着什么:长颈鹿长什么样子?在哪里见过长颈鹿呢?它生活在什么地方?住在什么房子里……看来孩子们对长颈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颈鹿虽然很高大,但是很温顺,他的长脖子也很与众不同。从故事中,孩子们还了解到长颈鹿是一个有爱心、会帮助别人的动物。它的长长的脖子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绘画创造空间。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运用圆与各种线条进行简单的组合,来表现动物的造型,并能初步表现画面不同的背景。所以,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大、小圆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
2、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想象画出长颈鹿的各种乐于助人的情景。
三、活动准备:
长颈鹿范画、背景图2幅
四、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纸的中央画一个大的.椭圆,在纸的一个角画一个小的椭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
师: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也接了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
师: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
(幼儿猜测)
(二)讨论演示
1、教师示范画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师:“长颈鹿还缺少什么?”(添长颈鹿的眼睛、角等等)
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
师:“长颈鹿腿是粗的还是细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添画)
2、讨论长颈鹿动态画法
(1)师:长颈鹿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动物,他会用它的长脖子帮助谁呢?”
(2)教师利用故事的形式,摆出长颈鹿脖子的不同姿态。引导幼儿画各种不同动态的脖子,并出示相应的背景图片。
师:一天,小动物和长颈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条小溪,小动物跳不过去,长颈鹿一声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变成了什么?
(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水平变成“桥”)
师:小动物来到草地上,想找个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长颈鹿一声不想,又变成滑梯,它是怎样变成滑梯的呢?
(把脖子伸向草地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倾斜变成“滑梯”。)
师:长颈鹿肚子饿了,长颈鹿看见树上结着许多大苹果,就把小动物一个个送到树上吃苹果,它是怎样把小动物送上树的?
(把脖子伸向苹果树,长颈鹿的脖子成变成“升降台”)
(三)幼儿创作
1、创作要求
师:长颈鹿为什么会做这么多的好事?(因为他有长脖子)
请那么把长颈鹿做的好事都画出来。
2、教师指导
每位幼儿画一件长颈鹿做的好事,可以结合故事内容,也可大胆想象。
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
(四)评讲活动
1、请幼儿讲述图画的内容
师:你的长颈鹿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它是怎么做的?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五、活动反思:
一、利用情景,激发兴趣。
我在第一个环节中,设计了大蛋和小蛋打招呼的情景来介绍长颈鹿的基本特征,使原本枯燥的演示成了有趣的画谜,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使技能成为情景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猜测的过程中,幼儿在思考中回忆、总结一些动物明显的特征。幼儿从有长脖子的动物中去找,一下子就发现了长颈鹿。然后得出经验:原来大蛋和小蛋的组合是长颈鹿,于是产生了参与画长颈鹿的愿望,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我整个教学活动以情景为主线,因为这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许多有助成长的极为关键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经验,还包括情感经验、知觉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美感经验,创设有情景的美术活动环境,有利于从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出发,让幼儿主动学习积累各种经验。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必须为幼儿创造主动想、大胆说、自由画的机会,其中师幼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师生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在幼儿美术的创作中,凡是幼儿知道的或可能知道的,就应当尽可能地把幼儿推到台前,来让他们自己开讲。所以,在示范过程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例:提问“长颈鹿的头上还少了什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腿是什么样的?”等有变化的问题去引起幼儿思索的兴趣,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参与讨论。
美术活动的讨论是在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我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围绕“好心的长颈鹿会帮助别人干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地谈论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同时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美术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助人为乐精神。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创意视频
PPT播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思妙想的世界。
(板书:奇思妙想)
二、新授
1、欣赏作品,开启思路
师: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我们一同欣赏一下。(PPT播放图片:生活用品,建筑,广告)
师小结:奇思妙想的生活用品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观察讨论,尝试想象
PPT出示《大象与乐器》
1画面是由几个物象组成?他们的组合巧妙在哪里?
2比较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在哪里?
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用自然、生动、有创意、新奇、合理性、和谐…等美术语言进行描绘。
师:想象来源于生活,看了那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当一回设计师,设计这样的作品呢?
(1)出示“杯子”
这是一朵普通的杯子,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学生讨论)
(2)出示“鸟”
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物体能想出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想象的奇妙之处。
3、尝试表现,快乐创作
教师示范:
出示一个杯子,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步:联想
对杯子的外形进行奇思妙想
对杯子的功能进行奇思妙想
把杯子想象成另外一种东西
第二步:添加
绘画元素:(点,线,面,色彩)
第三步:给你的奇思妙想给个名字。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对“房子”行进奇思妙想
2、画完之后,加上文字说明或起个名字
师:相信同学们也已经跃跃欲试,开启想象的大门了,把你心中的想法画成小草图。再和同学讨论,选一张最满意的认真描绘,涂色,还可以写上文字说明。
5、评析学生作品
同学们在一起观摩、欣赏和评论各自的作品,看谁的想象力更奇妙,谁的作品更有趣,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奇思妙想。
美术教案 篇10
舞台布景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舞台布景。
教具学具:布景所需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舞台上的布景,说说这些布景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在剧情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 王聿豹 该剧舞美设计采用中性布景与传统"守旧"相结合的手法,以装饰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贯穿全剧,使人产生联想。整个设计超脱了对具体场景地点的描绘,其浪漫风格与戏曲表演虚拟手法相结合,体现出汤显祖原作的精神,也解决了戏曲表演中舞台美术的时空跨越问题。全剧以2块大幕,6块高低不同的硬片作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块作为全剧固定的背景,上面绘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纹形象;色彩以灰绿色为基调,但在天幕灯光下可以自由变化。
元代《戏曲壁画》 "散乐"是宋代以后广泛流传的一种正规雅乐之外的'"俳优歌舞杂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有戏曲、歌舞、杂技等,一般有乐队伴奏。当时的许多贵族官吏家族都有散乐艺人。本图为幞头、穿戏装的艺人(山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殿内壁画即为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这幅壁画共绘出演员和场面人员十一人。演员的服饰,基本是元代时期的圆领或交领、宽袖或窄袖袍服。幞头也有硬脚幞头及软脚幞头。
2、 小组讨论准备演出什么内容,议一议我们的舞台背景可以借鉴刚才欣赏到的哪些形式。
3、发展阶段
(1)小组为单位,画出舞台布景的草图。(2)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商讨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台布景。(3)小组制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完成布景之后请同学们演一演,乐一乐。
五、收拾整理
六、课后拓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舞台布景及演出场面。
课题: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本、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 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三、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设计邮票08-16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8-16
美术教案-美术概说08-16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8-16
美术教案12-12
美术教案12-12
美术教案12-13
【精选】美术教案09-12
美术教案(精选)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