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2 09:18:0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写“几用鱼”.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教师抽查

  3、开火车读生字

  二、复述课文

  1、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指名﹚

  2、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几用鱼”分别与熟字“儿同角”比较,让学生观察,小组说.

  2、重点指导:

  “几”,共有2笔,第二笔是横折折钩.

  “用”,外边不用写得太大也不用太小,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为长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练写,学生再次练写.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生字读一读.

  小鸡会画﹙﹚小狗会画﹙﹚

  小鸭会画﹙﹚小马会画﹙﹚

  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们用自己的脚丫在雪地上画了美丽的画,老师相信,小朋友也是了不起的小画家,请你们回去后,可以光着脚在沙滩踩一踩,看看你们的脚丫能画出什么画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积累好词佳句。

  【心育目标】

  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写字。(略)

  第二课时:交流研讨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大家看。(播放课件:秋景图)秋天这样美丽,那么今天咱们也来学习一篇和秋天有关的课文: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复习,检查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课文。(板书:钥匙)

  2、学生讲到哪个自然段就学那个自然段:

  ⑴ 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 感悟五彩缤纷: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树、花都是有颜色的,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有黄的、红的、橙红色、红色等许多颜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的词语怎么来说?(板书:颜色 五彩缤纷)

  ② 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③ 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老师范读句子

  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④ 指导朗读:

  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⑤ 美读全段。

  ⑵ 三自然段 :体会气味的香甜:

  ①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都藏着一些怎样好闻的气味呢?(板书:气味 瓜果飘香)

  ② 小朋友的脚为什么会被那香味给勾住呢?

  ③ 小组合作读,读出香甜的气味来。

  ④ 指名小组读,生评。

  ⑶ 四自然段:(表演朗读)

  ① 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板书:动植物 忙碌过冬)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

  ② 师生互动演一演。

  ③ 指导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

  我们在秋雨中看到了很多,课文也是从颜色、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这三方面写出了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瓜果飘香、繁忙、丰收的季节。是呀,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配乐朗诵: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秋天你都能看到什么?跟着音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1、搜集描写秋天的词句,把它抄下来,背一背。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秋天。

  3、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并写一写秋天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钥匙)

  颜色 五彩缤纷

  气味 瓜果飘香

  动植物 忙碌过冬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2.揭题释题

  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介绍洞庭湖。

  二、阅读理解古诗

  1.一读,读准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检查字音,指名读,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2.二读,读好----读出节奏

  ⑴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斜线。出示节奏,指生读出诗的节奏。

  ⑵听范读。自由地练习。指生读,评价。齐读。

  3.三读,读懂----理解诗意

  ⑴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⑵自读自悟,四个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馈,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齐读古诗。

  4.四读,读美----读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色美丽,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②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读出洞庭湖的朦胧美。(齐读)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山水)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翠)

  读出和谐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这句诗妙在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读出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来读读吧!(两句诗齐读)

  ⑵小结全诗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5.五读,读熟----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z

  1.欣赏有名的诗人为我国的名胜写下的经典名篇。

  2.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

  (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

  板书:

  望洞庭

  观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话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激发同学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一张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地球早期是怎样的?

  1、人们早期认为地球是怎样的?

  2、人们是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活动二 我与麦哲伦一起航行

  1、结合p95页的内容,查找麦哲伦航海时的资料。如当时的航海技术、船只状况等情况。

  2、出示世界地图,从麦哲伦起航地点动身,沿着麦哲伦当年的航程在地图上标明航迹,并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和收集到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故事。

  3、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交流“和麦哲伦一起完成环球航行”的感想。

  活动三 交流和探索地球的奥妙

  1、阅读p96页的内容,将自身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的奥妙写在小纸条上,在班上进行交流,看看大家都有哪些问题?想想可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2、收集人们自身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的奥妙以和探索地球奥妙的过程中不畏艰险、科学求证的故事。

  3、全班交流自身知道的相关信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知道做事不应该因小失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通过五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述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因小失大”这个词,提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因小失大”这个词蕴涵了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因小失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2、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4、读一读本课的新词。

  5、思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讨论课文的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作业

  熟读课文。

  写一写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因小失大

  ︱

  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

  ︱

  通过五个事例引出结论

  ︱

  不要因小失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正确翻译并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法、学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尝试

  1.熟读课文2遍。对照注释解释加点的词。

  2.给加粗字注音或据音写汉字并抄写2遍。

  环滁( )皆山 林hè( )尤美 琅琊( )( ) 水声潺潺( )

  饮少辄( )醉 林霏( )开 岩穴暝( ) 晦( )明变化

  山肴野蔌( ) 宴酣()之乐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3.了解作者。

  4.背景介绍。

  二、互动探究

  (一)导入: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三)学习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师朗读课文,学生自读。

  3.学生读第一段,对照注释翻译,难点小组讨论解决。

  讨论交流:

  (1)醉翁亭具体的位置在哪?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这段按什么顺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怎样?

  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这样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

  明确: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因为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因为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的活动表现出来。所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乐。从这句话中脱化出一个常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前半句是全文中心主旨。全文的文眼就在这句话中那就是“乐”。这两句将景与情直接联系在一起。

  (4)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4.学习第2段,借助书下注释翻译。

  讨论交流:

  (1)第2段主要写什么?

  (2)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什么?四时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3)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写早晚抓住“明”“晦”的特点,写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等景物来写,更富表现力。

  (4)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和散句。体会骈散结合的抑扬顿挫之美。

  三、反馈检测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6.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7.概括本段的大意。

  四、作业布置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佳木秀而繁阴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

  5.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

  6.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互动探究

  1.学习第3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质疑。

  2.讨论交流: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来。

  (2)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太守之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3)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太守不胜酒力;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与民同乐。

  3.学习第4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质疑。

  4.讨论交流:

  (1)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禽鸟只知道自然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在人去山空后才乐;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太守既能与民同醉同乐,又能在醉后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这些人和事。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5.小结: (1)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2)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二、反馈检测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

  (1)泉香而酒冽 (2)伛偻提携

  (3)临溪而渔 (4)觥筹交错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3.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4.宴酣之乐表现在哪里?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6.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感情是(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三、作业布置

  (一)翻译句子。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 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⑷庶人安得共之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课文翻译: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