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
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这是一个爱的节日,浪漫的话语、火红的玫瑰,灿烂的笑靥,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爱的气息,今天是情人节。
这是一篇爱的颂歌,在情人节的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了这篇《我们爱你啊,中国》。
爱什么?
师 : 在这首诗歌里,作者饱含激情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爱祖国什么呢?仔细读读课文,琢磨琢磨每个小节,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意在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生1:我们爱祖国的幅员辽阔。
生2:我们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生3:我们爱祖国的物产丰富。
生4:我们爱祖国的异域风情。
生5:我们爱祖国的悠久历史。
生6:我们爱祖国的伟大成就。
【随感:“爱祖国”不是一个标语,更不是一个口号,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挥之不去、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感情。今天,尤其是在充满了独生子女难教,下一代能否担当民族大任的怨声忧患的今天,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我们该爱什么!】
为什么爱?
“我去过桂林,我来介绍漓江……”
“我也去过,我来介绍象鼻山,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我可是去过蒙古大草原的,我还带来照片了,我可以介绍……”
“宋老师还去过布达拉宫的呢,听宋老师说!”有个“不服气”插嘴道。
“那你们肯定没喝过茅台酒,我就尝过,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酒的滋味……”
“诗中没有提到故宫、长城,我查找了资料,我来说……”
“知道诗中为什么写‘青松’‘梅花’吗?那是象征着我们勤劳奋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是我爱祖国的原因。”他回答得高亢有力,尤其突出了“民族精神”,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教室里炸开了锅,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我只好请了几个同学集体汇报,其余的在小组内交流,下课铃声早已响过,可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下课。孩子们的争先恐后让我很感动,后来他们围在我的'身边,颇有感触地喊道:“我们的祖国真是太可爱了!”
【随感:有人说爱不需要理由,但是我想爱我们的祖国却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不是吗?正因为这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的理由,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由衷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怎么爱?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祖国?”我悠悠地看着孩子们。
教室里鸦雀无声。
“维护祖国的尊严。”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怎么维护呢?爱不是仅仅靠嘴巴说的……”我轻轻地说。
“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唱国歌声音要响亮。我以前唱国歌声音很小,我一定改正。”
“要爱护钱币,你看虽然硬币很小,面值也不大,可它上面还印有我们的国徽呢!”
“爱护环境,如植树造林、爱护公物、不随便丢垃圾……”
“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节约水、节约粮食。”
……课堂上树起了一片“小森林”!
“好吧!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这么美的诗歌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学唱这首歌,明天汇报,好不好!”
“好——”笑声、欢呼声交织成一片。
【随感:你有爱的能力吗?你懂得怎样去爱你的国家,爱你的亲人,爱你身边所有美好的一切?原来爱就这么简单,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爱也这么不简单,孩子们,十年磨一剑,让我们勤奋学习,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爱,是需要能力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真观察,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3、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相关树木的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12页,请你试着读读这课中的词语,不会的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身边的同学、老师。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
你认识图上的哪种树,能不能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完,教师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借助图片读词语。
(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要及时介绍)
2、认识5个生字。
出示生字:杉、棉、柏、梧、桐
认真观察,同桌讨论一下,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请你想想,这几个生字拥有共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快速记住这些汉字的?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出示8个树木所做成的物品图片。
你认识图片上的物品吗?
(学生每说一个,教师都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4、熟读卡片上的词语
4、盖住词卡上的熟字,只出示生字:材、板、棍、柴、柜、桌、椅、架、枕
再请你认真观察,找到这些汉字的规律。
(带木字旁、形声字)
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既可以结合形声字的规律,也可以借助图片识字。)读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所有生字,有什么特点?
(都有木字旁,左窄右宽,木字旁写得窄一些,只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指导书写“杨”
①引导学生注意,右半部分4笔完成,两个撇的长短不同。
②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一读木条上的词语:
木已成舟、独木不成林、原木、木柴、木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枕木、木棉
2、读读手中的小生字卡片。
二、书写
1、复习带有木字旁汉字的书写规律。
2、学生独立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的具体位置,独立练习书写。
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汉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书写“他、她”等2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书写“他、她”等2个字。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 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创设意境
1、出示图画,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互查字音,一起翻阅词卡记忆。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请学生读字组词,大家评定。
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
5、随机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感悟文意,理解课文
1、理解第一部分。
(1)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4)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5)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个人演一演。
(6)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7)教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第二部分。
(1)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2)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3)出示第二幅图,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
(4)出示头饰分角色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示。
(5)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
(五)、指导写字
1、认读“他、她”,注意区别字义:女同学用她代替,还有谁适合?代替男同学的他谁合适?
2、完成“我会写”:教师重点指导“也”的写法,学生练写,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3、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实践活动: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小路青青的( )
绿绿的草坪绿绿的( )
弯弯的假山弯弯的( )
3、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互相说,两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
4、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获行“睡莲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2、 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3、 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图 生字卡 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
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②、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交流记忆。
③、猜字游戏。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4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
3、教师出示范字。请学生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醒大家。
4、展示评价。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课件)
引导学生去观察美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
板书设计
***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记忆字形,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探究课题,在我的平时语文教学中,我尽量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我总结出来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大”加一画是“天”,“天”减一画是“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忆新字,同时又让学生区别开了这些形近字。
二、利用部首的变化在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