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政治教案>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时间:2023-09-26 13:41:13 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热)初中政治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初中政治教案15篇

初中政治教案 1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理解,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中三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生教材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本级学生已经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了,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别是经过每学期几次大型考试的锻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2.学生的严谨、上进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3.本学期由于学校统筹安排,所教班级将有进一步调整,新分配的班级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情况比较陌生,本学期在熟悉学生的重点上应特别予以倾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学生的详细情况,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二)教材情况分析:

  1.本学期教材是上册教材的延续,主要研究三个主题,那就是一、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二、依法治国;三、承担社会责任。

  2.本学期主要学习的是下册教材,共有三单元,六课内容,分别研究热爱科技、崇尚科学;走创新之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六个主题。

  3.本册教材内容难度相对上学期有所增强,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加紧密,需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进一步培养能力、提高认识和渗透觉悟。

  二、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大纲要求和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

  1.创新与科技发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二)教学难点:

  1.搭起创新的桥梁

  2.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公平、正义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自身潜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3.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增强公平意识,勇于承担自已负有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4.增强法律意识,勇于承担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四)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能力。

  2增强区别科学与迷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不参加各种迷信活动。

  3.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4.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已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初中政治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养: 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对待任何事物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空气的组成成分。

  重点 、难点:初步掌握空气的各组成成分,了解惰性气体的特殊性质和应用。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可是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物质呢?

  在十八世纪70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直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认识空气中有一种能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后,人类才揭开与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的空气的面纱。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养气)和氮气(不可维持生命)组成的结论。

  一、 瑞雪——舍勒

  英国——普利斯特里

  法国——拉瓦锡

  讨论,回答

  倾听

  设疑问创设情境。

  拉瓦锡的钟罩实验

  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观察后描述出实验现象。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情况?为什么水 面上升到瓶的容积约1/5处就再上升?

  回答:2 因为红磷只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认识钟罩实验的意义。

  空气成分示意图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惰性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观察、讨论,是

  不是体积分数所占较小的气体的作用较少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空气污染的防治

  空气中有害物质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

  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

  2.合理工业布局,改革生产工艺。

  3.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积极合理开发新能源。

  5.植树造林。

  学生记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和方法。

  四、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特殊物理性质:通电发出有色光

  通入氖气发出红光,用于航空、航海指示灯

  通入氙气发出强光,用于飞机场照明和医学专用

  学生倾听,记忆。

  理解“霓虹灯”的原理。

  课后记: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有关空气污染和霓虹灯的有关知识,可有效提高课堂学生学习气氛。另外,在介绍认识氧气的课外知识中加入1802年德国汉学家克拉普罗特所著《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知识》一书引起的世界化学界的争论,从而得出在1100多年前的“至德元年”(中国在南北朝583-586和唐朝756-758出现两个同样年号)中国人马和已经对氧气作了深入研究。

初中政治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收集、分析、筛选、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与生生、师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得合作、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情感上相信,在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难点: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进行新课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相关链接”以及“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什么是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综合上面所学内容,思考什么是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学生可能会觉得概念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三个词用得重复,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

  (二)联系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探究案例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我们可以看到气候的恶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加,人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破坏生态不利于人的生存。

  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类早就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为人类服务。

  2、联系客观性的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①客观联系面前人有所作为: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②不能主观臆造出实际上不存在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时空变化,联系形式随着变化。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联系。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警告我们:不要做“享祖先的余德,断子孙的后路”的事,要真正的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

  2、联系多样性的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恩格斯说:“不要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联系又是多样的,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本节课程需多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教师可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本节政治课程。

初中政治教案 4

  【目标要求】

  1、知识: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2、能力: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并依据角色的转换而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对自己负责,也能够对他人负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己责任的明确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

  【预习导学】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指。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可以来自

  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尽到自己的,才能,。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重要意义?

  5、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问题探究】

  1、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①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②你认为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③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①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3、责任的含义

  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②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

  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4、地震问题

  ①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③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5、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①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②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6、生活中的角色

  ①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②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③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④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7、生活中的责任

  提问:在你当前生活中①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②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③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例题精析】

  (20xx年武汉市)“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xx年首次评出的53名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任,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做好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好责任的含义、来源、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如何做好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等知识点。在本题所列四个选项中①②④想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的责任也不同。故答案选B。

  的正确做法是( )

  ①现在是学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可以了②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③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④如果与同伴一起做了错事,也不要推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②要自觉承担责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目标检测】

  一、判断:

  1、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

  2、自觉承担责任只是指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3、用合理的合法的方法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

  4、我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

  5、负责任就是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完,别人怎样与我无关。( )

  6、承担责任是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做法中属于你应该做的事情的是( )

  A.传播他人隐私B.抄袭他人的作业C.违反课堂纪律D.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承诺表现在( )

  A.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C.家庭生活中D.工作中

  3、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首先应该是( )

  A.对自己负责任的人B.社会地位很高的人C.经济实力很强的人D.公而忘私的人4、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男青年偷一位老大爷的东西,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做法是( )

  A.向周围的大人求援,共同抓住小偷B.寻找机会,告知司机

  C.记下小偷的外貌特征,及时报警D.和自己没有关系,没必要去管,保护自己要紧

  三、简答: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1)今天轮到你的小组打扫卫生,刚好有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2)你乘坐的公共汽车靠站后上来一位老大爷。

  (3)放学回家,见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晚餐。

  (4)你的同学小明与小刚相约第二天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也邀请你参加。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责任是相同的

  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C.我们一生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别人做了错事我们也要负责

  2、(20xx泰州中考)“幸福源自你开始考虑自己以外的人和事。”这说明( ) ①负责任的人能获得实际利益②负责任的.人能增长才干③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 ④负责任能培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20xx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观察漫画“谁的责任”,它告诉人们( ) ①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常常无法确认

  ②在责任面前,不应该逃避和相互推诿

  ③负责任需要付出精神和物质的代价

  ④要自省自律,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 )

  A.人生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就在于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

  C.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D.只要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5、下列初三几位同学的行为中,体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 )

  A.该小杨值日时,他总喜欢委托他人

  B.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小栋经常向老师或同学求教

  C.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沁都会抓紧时间赶做作业

  D.小文在家总是借口学习任务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6、一位母亲携4岁女儿到朋友家做客,女儿在端茶喝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母亲很快用手帕擦去泼在桌上的茶水,然后对女儿说:“你去向阿姨借一个盘子,把打破的碎片捡起来,然后再向她道歉。”你如何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 )

  A.母亲应对女儿严加训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B.孩子太小不懂事,母亲应该代替女儿向主人道歉

  C.母亲的做法虽然没错,但对4岁的孩子起不了作用

  D.母亲不仅尊重女儿,而且有助于培养她的责任感

  二、情境体验:

  小峰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他总是不遵守约定时间,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临时有事”。星期天,他又约几个同学星期天一起到公园去玩,并说九点钟在公园门口见面。这时,几个同学私下议论。

  甲说:“不去,谁让他经常不守时。”

  乙说:“去吧!不过我们十点到,让他也尝尝等人的滋味。”

  如果你是被小峰邀请的同学之一,这时你的意见是什么?如果小峰这次又不守时,作为他的好友,你准备怎么劝他?

  三、材料分析: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了奥运火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请依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1)金晶作为奥运火炬手承担了什么责任?这一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2)在你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自已认为扮演得最成功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

  其中关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行调查结果如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责任感(25%)、勇担过错(21%)、守信(18%)、平等待人(11%)、进取心(9%);家长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勇担过错(18%)、责任感(15%)、守信(12%)、进取心(8.8%)、平等待人(6%);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守信(22.5%)、责任感(20%)、勇担过错(17.6%)、进取心(11%)、平等待人(6.8%)。

  (1)勇担过错、守信与责任感有什么关系?

  (2)上述调查结果共同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调查对象会有如此一致的认同?

初中政治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懂得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2)懂得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3)懂得自觉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2.能力目标

  (1)具有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能力。

  (2)具有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2)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教学难点】

  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心理小测试: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用“是”或“否”来回答下列问题。)

  1.我做事总是非常认真,哪怕让人感觉有点过分。

  2.和别的小朋友约好一起玩,我总是准时赴约。

  3.我做事一向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4.不论做什么事情,别人都很信任我。

  5.我认为每一天自己都是进步和发展的。

  6.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7.我有时候会有放任自流的想法。

  8.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如果时间持续很长,对我来说就很困难。

  9.我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开始做一件事。

  10.我常常会忘了需要我做的小事情。

  11.学习或者玩游戏,别人都很难和我步调一致。

  12.我喜欢评论和批评别人。

  13.别人以为我是一个懒散的人。

  14.只要我答应做某件事情,不管过程有多麻烦,或者有很多变故,我总会努力实践诺言。

  15.有时候做事情,我会想马马虎虎混过去。

  16.老实说,我比其他人都更守诺言。

  17.如果需要在早上很早起床,我会上好闹钟。

  18.参加任何选举,我都不在乎自己得到的票数。

  19.在街上,我不会随地乱扔垃圾,一定要找到垃圾箱才扔。

  20.我有时候会装病,用来逃课或者逃避玩讨厌的游戏。

  注意: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总分为14—20分:你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你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诚实。

  总分为7—13分:大多数情况下,你很有责任感,但有时没有考虑得很周全。

  总分为6分以下: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试,大家对自己是否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得分低的同学,也别着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改正,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那么,怎样才能做负责任的公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方法二:(备选)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所承受的多种社会身份的共同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板书)

  活动一:请你帮助

  播放动画:慎重许诺

  刘汀家购买了一台电视机,根据商场送货部门的统一调配,电视机在周日上午10时送到。周日早晨,爸爸、妈妈临时有事,要求刘汀在家等候。刘汀说自己跟同学约好上午8时到学校出黑板报。在妈妈的建议下,他打电话与同学商量,把出黑板报的时间改为上午10时30分……

  (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

  (2)如果商场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汀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处理自己面临的责任冲突。例如,刘汀听从妈妈的建议,打电话与同学商量,把出黑板报的时间改一改。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是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师提问:我们信守承诺,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如果我们信守承诺,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取得良好的.信誉。

  教师又问:如果我们不守承诺,会有什么坏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有损自己的人格形象,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造成损失。

  过渡: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许诺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要慎重许诺,一旦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一、慎重许诺履行诺言(板书)

  相关链接: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教师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我们责任心很强,也难免会做错事。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应该怎样做才算是负责任呢?

  活动二:各抒己见

  方法一:

  播放动画:吴小玉面临的矛盾

  吴小玉是一名初中生。她很想自己打工挣钱多买些书。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负责向市民免费发送公司产品的宣传画。一次,她不慎丢了四百多张宣传画。按照公司规定,她要照价赔偿。要不要向公司汇报呢?她陷入矛盾之中……

  (1)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2)如果你是她,你该怎么办呢?

  (3)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是勇敢认错,还是逃避责任?

  (4)你有过勇敢认错的经历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解决吴小玉的矛盾,在冲突中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从而认识到做错事时,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敢于对自己所犯错误负责的人。

  教师归纳: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和道德修养。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方法二:(备选)

  播放动画: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

  小洛克菲勒10岁时,一次在花园里玩,不小心把一台割草机弄坏了。面对老洛克菲勒的责问,他害怕极了,就把责任胡乱地推给佣人。事后,老洛克菲勒弄清了事情真相,不但没有宽容自己的儿子,而且逼着他去向佣人道歉。这一件小事,小洛克菲勒一生都记着,以后他接任公司总裁时,常以此来教育下属: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才能对企业对社会负责。

  播放动画:美国人民最信赖的总统

  林肯青年时期曾在一家小店做工。一次,一位女顾客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为了退还这几美分,林肯步行了6英里路。又一次,他发现给女顾客少称了4盎司茶叶,为此又跑了几里路去给她补上。这两件事一直被传为美谈。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林肯后来成了最受美国人民信赖的总统。

  相关链接: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教师小结:我们中学生要从小养成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习惯。一个人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二、承认错误勇担过错(板书)

  活动:自主探究

  播放动画:许苇的烦恼

  许苇是一名初中生,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怎么觉得那么累啊?妈妈总是要我考出好成绩,她只要我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当班长的事情那么多,老师同学有什么事情都找我,真是烦死了;这个周末学校还要我们去义务植树,真是浪费时间;我喜欢唱歌,报名参加学校的歌唱队,却很少有时间去排练……

  (1)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

  (2)哪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哪些责任是她主动承担的?

  (3)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作为学生,她承担把学习学好的责任;作为班长,她承担把班级管理好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责任;作为学校歌唱队的一员,有参加练歌的责任。

  (2)学习、当班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被动承担责任;参加歌唱队是主动承担的责任。

  (3)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以负责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以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从中享受快乐。

  教师过渡:那么,怎样才能自觉承担责任呢?

  教师: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三、自觉担责享受快乐(板书)

  过渡:自觉承担责任,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经常想一想: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下面我们通过填表来检查和反省一下自己的责任。

  活动:学会反思

  了解自己的责任:

  责任自我评价

  学习

  家庭

  班集体

  社会

  学生认真填表并交流。

  教师归纳:通过填表,我们反省了自己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

  【巩固新课】

  感悟名言,升华情感:

  邓颖超曾对青年提出要求:“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

  教师:说一说你学完这节课后的体会。

  学生回答(略)。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责任,从而做一个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负责任的公民。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做一个负责的公民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初中政治教案 6

  第1课孝为根本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

  3、对《论语》中的“孝”的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体会到孝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孝顺的人。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三、教学难点:

  对《论语》中的“孝”的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体会到孝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孝顺的人。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有很多的传统美德!谁能为大家列举一些你们所知道的美德?生自由答。

  师:大家都说的非常好,说了很多的美德。说明同学们平时也都拥有这些美德,是吗?老师为你们骄傲!师:(重复学生说过的美德)在所有的美德当中,你们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生自由答。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既然能说出来,就说明同学们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刚刚也有同学说到了“孝”,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百善孝为先”。(板书: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谁能帮老师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答。

  师:非常好!百善,意思就是所有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就是说在所有的美德当中,孝是最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出示课题)“孝为根本”。2.解读课题:神奇汉字—孝。(1)观看视频:“孝”字的演变(2)说一说:你对“孝”字的理解。(生自由答)

  师小结:说的非常好,孝这个字就像上面是个老人,下面是个孩子,我们可以理解为老人依靠着孩子,孩子支撑着老人。是不是呢?人的一生当中,开始都是父母照顾子女,慢慢的,随着我们的长大,变成了子女赡养父母。组起来就是个“孝”字。你看,多么形象!

  除此以外,对“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古人又有哪些其它看法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圣人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3、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鲜”、“谏”的意思(正字)。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

  师:第一则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对“孝”的看法。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你能用另外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吗?(孝为根本/百善孝为先)

  第二则是孔子表达了子女面对父母有错进行劝说时,如何体现孝的看法。是什么呢?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弟子规》)

  第三则是面对父母日渐衰老,孝顺的孩子心里的两种情绪。是什么呢?(喜和惧)为什么会又喜又惧?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观看动画《百里负米》,思考:(1)子路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2)从故事里,我们还明白了什么道理?(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六、学有所获

  说一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则论语。或者学完课文,从中学到了什么?(生字词,成语,句子,道理等等)

  七、课后作业。

  收集并阅读古代24孝故事,以备课上小组讨论;记录生活中一些“孝”的行为。

  第2课无违为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

  3、能正确的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孝为行,敬为心。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孝为行,敬为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看图谈话(出示“二十四孝”部分图片)

  师:古代有一些有名的子女孝顺父母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他们是如何孝顺父母的?生自由答。

  师: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

  2、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御”、“馔”等字的意思(正字)。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3)老师指导。

  师:首先有两个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分别是什么?(无违/唯其疾之忧)

  接下来,有两个学生,都来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都没有回答,而是用了两个反问句。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认为是“孝”的行为,为什么孔子都用反问句回答呢?

  (4)师小结:其实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不管我们平时对父母做些什么,那怕是一些被所有人都认为是“孝”的行为,但如果在内心里不能真正的尊敬我们的父母,那就不能算是“孝”。人们常说:孝敬孝敬。孝敬就是孝是行,敬是心。(板书:孝敬—孝是行,敬是心)只有从内心里真正的尊敬父母,才能在行为上做到孝顺父母。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观看动画《古代的丧礼》,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丧礼上的礼仪?(2)从故事里,我们还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五、“爱的天平”填写游戏:

  1、课堂小节: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是“孝”,真正的“孝”不光是行为上要做到,更重要的是要内心里尊敬自己的父母。作为学生,能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少让家长操心,爱护自己,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孝”。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相信我们的父母都会是快乐的!

  2、“爱的天平”:

  师:老师给大家留道家庭作业,叫爱的天平,请看大屏幕。(多媒体—爱的天平)①要求:以昨天(星期天)为例,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例举出来,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从点点滴滴例举中体会父母的爱。

  ②倡仪:爱的天平如果太倾斜,你做的事情太少,孝心太轻,请加重爱的砝码。

  第3课

  克己复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知道“巧言令色”“克己复礼”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4、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三.教学难点:

  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该怎样“孝”了。孔子除了告诉我们如何“孝”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理解与尊重。“仁”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克己复礼》

  (二)新授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请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段。(师评价)

  3、师带读,读出一字一句的韵律美。

  课文理解

  1、读了课文,让我们再一起来理解课文。

  2、请学生自由读译文,告诉老师,读了译文,你读懂了一些什么?

  3、对照译文说一说:什么是巧言令色?

  4、孔子认为什么是仁?(克己复礼)

  5、“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

  6、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你能找到孔子的原话吗?请说一说孔子这一句话的意思。

  7、孔子还认为具有四种品德的人接近仁,是哪四种品德?(刚、毅、木、讷)

  再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2、小组比赛读。

  3、请个别同学表演读,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

  1、听老师讲故事:《杜甫劝吴郎》。杜甫的仁爱之心体现在哪些地方?

  2、你认为你身边的谁是仁爱的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4课仁以为己任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知道“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4.理解“仁”的思想的重要性。培养“仁爱”的精神。学会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呵护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进一步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

  (二)新授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课文理解

  1、请学生自由读译文,告诉老师,读了译文,你读懂了一些什么?

  2、“礼乐”为六艺之首,但孔子却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了什么?(“仁”是最重要的。)

  3、智者和仁者有什么不同?

  4、对照译文说一说:什么是任重道远?能造个句子吗?再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2、小组比赛读。

  3、请个别同学(配乐)表演读,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

  听老师讲故事:《子产惠人》。子产的仁爱之心体现在哪些地方?

  第5课推己及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理解“推己及人”的思想,学会为他人着想,体谅理解别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背诵第4课,说说第4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解读课题:“推己及人”。

  你还知道哪些与之意思相近的词?

  2、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纲”、“弋”“厩”的意思(正字)。神奇汉字“焚”。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

  ①孔子认为实现仁义的方法是什么?你怎么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孔子“弋不射宿,钓而不纲”以及马棚失火不问马,说明了什么?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自读故事《晏子谏景公》,思考:1)景公错在哪里?

  2)如果你是晏子,你会用文中的哪句话劝谏景公?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五、思考联系。

  说一说:平常,我们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时,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顾及别人的感受。你是这样做的吗?如果是的话,给大家讲一讲具体的事例。

  第6课不违仁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知道“当仁不让”“求生害人”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4、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三.教学难点:

  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第五课,说说学到了什么?

  (二)新授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请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段。(师评价)

  3、师带读,读出一字一句的韵律美。

  课文理解

  1、读了课文,让我们再一起来理解课文。

  2、请学生自由读译文,告诉老师,读了译文,你读懂了一些什么?

  3、对照译文说一说:什么是当仁不让?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当仁不让?

  4、孔子认为志士仁人会做什么事?不会做什么事?为什么?

  5、历史上有哪些杀生成仁的英雄人物?举例说明。(岳飞,文天祥等。)

  再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2、小组比赛读。

  3、请个别同学表演读,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

  听老师讲故事:《求生害仁》。说说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7课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对课文中关于“忠”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6课,说说第6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解读课题:

  师:什么是“忠”?(忠心、忠诚等)

  孔子是怎么看待“忠”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省”、“诲”的意思(正字)。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第一则曾子的“一日三省”的名言。“三”是虚指,指多次。表明了曾子的自我反省精神。其中提到为人办事要尽心尽力,即为忠。

  第二则是孔子对季康子为政治国的建议:要想百姓尽忠,首先要尊重他们,自身也要做好表率,并多多提拔重用人才。

  第三则是孔子对“忠”的另一种看法:毫无顾忌的进行劝告即为忠。如历史上著名的忠臣魏征,敢于直言劝谏君主。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六)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自读故事《精忠报国》,思考:(1)岳飞是如何表现“忠”的精神?

  (2)历史上还有哪些具有“忠”的精神之人?举例说一说。(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思考联系。

  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小事上做到“忠”?

  四、课后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8课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信”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诚信、守信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1.背诵第7课,说说第7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解读课题:

  师:什么是“信”?(信用、诚信、信任等)

  孔子是怎么看待“信”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輗”、“軏”“谤”的意思(正字)。

  3.简介“古代的车马”。(车马的分类,车辆的构造等)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

  第一则孔子借车马比喻,表明了“信”对人的重要性。(可以请学生模仿用其他比喻说明信的重要)

  第二则借古人说明正因为诚信很重要,所以不可轻易许诺。(提示生思考:承诺之前应该如何做?)

  第三则是有子对“信”的看法:任何信用和对诺言的遵守要有一个前提—承诺要符合义。(提示生思考:哪些诺言可以不用遵守?)

  第四则子夏以君臣相处为例表明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缺乏信任,忠言会变成诽谤。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七)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自读故事《尾生抱柱》,思考:(1)尾生的诚信是否值得效仿?

  (2)如果你是尾生的朋友,你会用文中的那句话劝告他?(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思考联系。

  讲一讲生活中自己或别人的诚信小故事。

  四、课后作业。

  收集关于守信,诚信的成语或俗语。

  第9课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宽”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宽厚,宽容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8课,说说第8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解读课题:

  什么是“宽”?(宽容,宽广)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成语“成人之美”的.意思。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

  第一则孔子指出身居高位之人若不懂得宽容则是一件让人不耻的事情,说明为人宽厚的重要。(提示学生思考:不宽厚的人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第二则通过伯夷叔齐的故事说明对人宽容,自己的怨恨也会变少。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第三则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愿意成全别人的好事恰好是心胸宽广的表现,小人则自私狭隘。(提示学生思考:怎么做是成人之美?)

  第四则表明对待别人应该更加宽容,对待自己则应严格。体现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精神。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八)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观看视频《负荆请罪》,思考:(1)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思考联系。

  说一说:生活中,如何做到“宽”?

  四、课后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0课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恕”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推己及人的情怀,遇事多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9课,说说第9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解读课题:

  分析“恕”的字形:上如下心,“如心”即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从而做到对待一切人和事要予以宽容和体谅。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贯”、“唯”“加”“行”的意思(正字)。

  (1)神奇汉字“贯”。

  (2)古人对“是,是的”不同表达。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3.老师指导:

  第一则曾子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概括为“忠恕二字。“忠”就是尽心尽力为别人办事,“恕”就是将心比心体谅他人。

  第二则孔子评价子贡的话,说明孔子认为根本上在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靠比较之后才想到别人。

  第三则可以看出孔子更重视“恕”。因为只有以宽容的心体谅别人,自然得到他人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再去帮助他人,“忠”的实现才有人心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九)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自读故事《的卢马》,思考:(1)大将军庾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他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思考联系。

  说一说:有个同学经常嘲笑你,让你很反感。这一次他考试不及格,很怕你嘲笑,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后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1课安贫乐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3.对君子“安贫乐道”的价值追求有所感悟,最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计较物质生活的优劣。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对课文中关于“安贫乐道”的价值追求有所感悟,最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计较物质生活的优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0课,说说第10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导入第11课的学习:神奇汉字“饮”。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老师指导:

  第一则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善于经商,是孔门弟子的首富。孔子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淡于贫富差别,注重道德修养。

  第二则记载了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品行的赞扬。说明人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第三则是夫子自道,与第二则意思相近。在孔子看来,粗茶淡饭,敝衣陋居,都不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快乐。君子自有他的乐处。第四则说明君子不在乎外在条件是否简陋,都能泰然处之。更深一层,孔子认为,君子担当道义,所到之处,皆能受到感化。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1.自读故事《原宪安贫》,思考:(1)原宪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说说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四、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2课坚贞刚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并背诵。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1课,说说第11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导入

  看“花中四君子”图,说一说它们分别象征了人的哪种品格?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老师指导:

  第一则表现了曾子弘大刚毅的气概。儒家优“内圣外王”之说。曾子的话,体现了君子坚贞刚毅的一面。

  第二则体现了儒家所崇尚的君子应具备刚毅精神。三军虽众,但如果人心不一,统帅也会被杀害;匹夫虽小,但坚守其志,就能成为至强之人。

  第三则是孔子从大自然中悟出的道理,即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高低。君子只要有气节,志向坚定,任谁也无法改变。

  第四则通过千里马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获得别人称赞,不仅仅是有才学,更重要在于德行。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自读故事《苏武牧羊》,思考:

  为什么称赞苏武是一个有气节的君子?2.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说说本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四、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3课君子风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准确理解课文各则的含义,了解儒家有关“君子风范”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2课,说说第12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导入第13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君子的风范?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3.老师指导:

  第一则意义非常丰富。人不应该成为某种器具。作为君子,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他致力于道,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

  第二则是说君子应少说多做。

  第三则是讲真正的君子应该文质参半。

  (三)日积月累,读故事。

  1.自读故事《君子固穷》。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4课君子与小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准确理解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辨析,立志成为新时代具有君子风范的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3.学生齐读,正音。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君子与小人》。

  2.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可算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我们应该怎么做?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5课四海之内皆兄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有关“交友”方式、目的等思想,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念。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4课,说说第14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导入第15课的学习:诗歌赏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老师指导:

  第一则讲了君子的交友之道。孔子主张交友要立志向上,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之人。第二则说明人只要自己行事恭敬,待人有礼,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天下人都会敬爱你,何愁没有与你相亲善的朋友兄弟呢!

  第三则说明与朋友相交要讲一个“信”字。对朋友的错误,开诚布公予以劝导,但也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第四则是曾子的名言,主张以文章学问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提高为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三)日积月累,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管宁割席》,思考:为什么管宁与华歆断交?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关于正确交友的问题。

  第16课乐多贤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学会正确的交友。会辨别有益的朋友和损友。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并背诵。学会正确的交友。会辨别有益的朋友和损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赏读《别董大》。(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体会拥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快乐。)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

  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老师指导:

  第一则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讲述了朋友之间深刻而美好的友谊。

  第二则孔子讲述了三种有益的朋友以及三种损友。(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前三种是有益的朋友,后三种是损友?进而补充还有哪些表现是益友和损友。)

  第三则是孔子分析了朋友间交往的三件有益的事情和三件有害的事情。(提示学生思考其好处和害处有哪些?)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观看故事《高山流水》。思考: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体现在哪里?2.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说一说:学完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初中政治教案 7

  导入 新课:

  播放 《稍息、立正、站好》

  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

  说的很好。这首歌非常轻快,使人心情愉悦,产生美感。有人说:“生活处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处处有情趣,高雅的生活情趣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追寻。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情趣小屋(点击,出现多媒体画面:一座带着四个窗户的小白屋),接下来,让大家跟着我去寻访陶冶高雅情趣的秘诀,第一个我们要拜访的人物是我们浙江的体育名人——桑兰(点击第一个窗户,出现桑兰的图象)

  师:你们知道桑兰吗?你知道桑兰的有关事迹吗?

  (一边播放图片,一边介绍桑兰的事迹):桑兰,浙江宁波人,国家体操队队员。1998年7月,桑兰在美国纽约参加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期间,不幸重伤颈椎,造成胸部以下完全瘫痪,面临这从颠峰跌落谷底的人生磨难,桑兰这个活力四溢的美丽女孩,用坚强的意志与伤残进行着顽强的抗争,用灿烂的微笑和无私的奉献回报社会。正如她自己说的“跌倒了再爬起来是我的人生信念,我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我想拿的是人生的金牌。”

  师:从桑兰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桑兰的微笑告诉我们:追寻高雅生活的第一个秘诀是———(生答教师总结)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情趣,从而不断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点击,回复到情趣小屋,第一个窗口跳出: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起点)

  师:那么,陶冶高雅情趣的第二个秘诀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打开第二个窗户,放飞我们的秘诀。(点击第二个窗户,出现一幅漫画:爱迪生孵鸡蛋)

  师:你们知道这幅漫画说的是谁的趣事吗?

  生:

  师:爱迪生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发明的电灯,被各国采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师:你认为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生:好奇

  师:对,正是强烈的好奇心使爱迪生不断的探究,最终取得成功。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可以找到陶冶高雅情趣的又一秘诀,那就是:(生答教师总结)增强好奇心并善于探究。(点击,回复到情趣小屋,第二个窗口弹出:增强好奇心并善于探究——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是有益的?你们能否举个例子说说对哪些事物我们感到好奇但不能去做?

  生讨论回答:

  师: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好奇心,把好奇心发展成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哎呀,只顾着和大家聊天了,我忘了向大家介绍我们今天的嘉宾,她就是来自日本的小朋友——樱桃小丸子。咦,樱桃小丸子怎么哭丧着脸,原来她是遇上烦心事了。

  (点击,播放动画:小丸子的烦心事)录音解说:近一段时间,小丸子班里流行一种很时尚的语言,小丸子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很有趣,也觉得别人都在说,自己不说跟不上潮流。结果,小丸子说着时尚语言,不仅惹得爸爸非常生气,而且国文越学越糟。你知道这些时尚语言是什么吗?它就是:天才,天才,天生的 蠢材;偶像,偶像,呕吐的对象。小丸子觉得这样子下去自己连话都不能说了,为此,她很苦恼。

  师:小丸子一开始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

  师:时尚语言尽管有趣,但也良莠不齐,象小丸子学的时尚语言,不仅曲解了原意,而且隐含讽刺意味,对人不文明、不礼貌,难怪小丸子的爸爸要生气。同学们,你能从小丸子的教训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应吸取小丸子的教训,不盲目从众,要善于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回复到情趣小屋,继续点击第二个窗户,弹出:善于鉴别不同的情趣,不盲目从众——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另一重要条件)

  师:小丸子的烦心事解决了,让我们大家来轻松一下,下面请跟我进入今天的第三站——幽默一刻。(点击第三个窗户,多媒体播放《超生游击队》精彩片段)

  师:宋丹丹和黄宏的精彩表演着实让我们开心了一回。你能说说幽默的好处吗?

  生:

  师:形象的说,幽默就是一枚“趣味丹”,一管“润滑剂”,既给大家带来欢乐,又能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自然,从而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享受到更多的生活情趣。其实,艺术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幽默。那么,在座的各位愿意亲身体验幽默的感觉吗?(生答略)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动物模仿秀(点击,多媒体画面出现“动物模仿秀”的字样及比赛内容和规则:比赛内容:学动物的叫声;比赛规则:根据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确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A——F 老虎 G——L猫 M——R山羊 S——Z老母鸡;然后选择一位最好你不太熟悉的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

  生活动

  师:采访做游戏的同学,你的感觉如何?

  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但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而且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不过,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假如你有足够的幽默感,则你扮演的角色就更成功,更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能更多的享受生活情趣。由此,我们得出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第三个秘诀——保持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回复到情趣小屋,点击第三个窗户跳出:保持幽默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秘诀)

  师:轻松了一回,幽默了一回,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最后一个秘诀的探访

  (点击第四个窗口——闪出人物头像“袁隆平”)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0xx年,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记者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多媒体字幕:“我现在体质很好,记忆力也不错,这都得益于游泳等体育活动的常年锻炼。练就了顽强的意志,练出了健康的体魄,才可能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袁老有哪些有益的影响?)

  由此可见,要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参加一些文化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有的同学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课堂知识,没必要花时间去陶冶情操,这样会分散精力。大家赞同他的观点吗?

  7+1>8,也就是7个小时的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娱乐所获得的效果大于8个小时连续学习的效果。只有劳逸结合,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的情操才能得到陶冶,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培养高雅情趣的最后一个秘诀——丰富的文化生活。

  (回复到情趣小屋,点击第四个窗口,弹出: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新课小结:

  著名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四个智囊去追寻我们的快乐和宝藏,去追寻我们的高雅生活。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

初中政治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要求: 识记: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 理解:举例说明良好心理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社会生活中锤炼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什么是心理?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 阅读提问法

  四、教具:投影仪 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两位同学都讲出了他们的感受,说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心理知识对我们中学生重要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 (板书)

  讲: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头脑会出现许多想法,会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时,我们的内心活动就会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 紧张(胆量小)

  (2) 高兴(胆量大) (板书) 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 (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 (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 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例:中国男子足球队之所以多次冲击世界杯未果,除了技术、战术的因素外,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 (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 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 精神爽 (板书

  (外部世界) (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 (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 邓亚萍 张广厚—— 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 (略) (投影)

  小结: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同学们要想在学术上和将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 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投影显示《学习指导》 p4 知识结构 (一)

  布置作业 : 《学习指导》 (随堂训练) p4 一、 1 2 p5 二、 1 3 4

初中政治教案 9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几节课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它主要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这个物质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变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好,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本课内容一共包含三地,第一节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而第三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堂课我们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的第一框题: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1、 联系的含义

  2、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 联系具有客观性

  (1)、反对凭空创造联系

  (2)反对忽视客观的联系

  4、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人们可以根据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C、随着科学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D、 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性

初中政治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及其产生的过程产生,了解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表现。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封建国家实现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能力目标

  1、利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的能力。

  2、通过教材中所给材料与小栏目,结合"自读自悟"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3、在全面分析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辨证、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

  4、注重"自读自悟"教学环节,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思想认识目标

  通过古代社会的更替变迁,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中核心的体现,因此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几点:通过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对比,来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形成;重视分析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阐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主线,引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预习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表、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前一课内容(展示投影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或补充)

  投影片 :

  1、奴隶及奴隶主的产生

  2、阶级的含义以及阶级的产生

  3、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

  4、国家的产生及其本质

  5、奴隶制的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6、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7、文字出现的意义

  8、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原因、意义

  9、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10、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11、奴隶社会是怎样来统治奴隶的

  12、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二、自读自悟

  要点提示:(展示投影片)

  1、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过程

  2、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标志

  3、封建社会发展的原因、表现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

  5、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6、封建制国家的本质

  7、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8、封建制国家的统治(政治、经济)

  9、封建社会两大对立阶级和主要矛盾

  10、封建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讨论题)

  自读要求:找出要点并在书本上做好标记;发现问题,做好提问的准备。

  (开始自读,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三、讲析释疑 一课三框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

  (一)封建制度的确立

  --奴隶社会后期,奴隶不愿意劳动,你是奴隶主,你会怎样对待奴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隶农制。

  2、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产生过程:(课本P13)

  4、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标志。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标志:封建制国家的建立(简述过程)。

  (二)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会发展?有那些表现?(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原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农民地位和处境比奴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生产劳动。因此,农民积极性要比奴隶高。

  2、表现:冶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行会的产生;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三)残暴的封建剥削和封建统治

  --讨论:封建地主阶级是怎样封建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封建剥削: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阶级占有。(结合课本小字文)

  2)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发财农民受苦的总根子)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但地主阶级不从事劳动,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农民为了进行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向地主租种土地。这样,农民不得不依附地主阶级,并把大部分劳动产品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残酷剥削。因此,封建土地所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3)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的工具(结合"阶级矛盾"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的基础,是地主发财农民受苦的总根子"、"奴隶制国家的本质"说明)

  4)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征收等形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结合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加以说明)

  2、封建制国家的统治

  1)君主专制统治;(结合影片相关事例加以说明)

  2)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以上以书本内容为例)

  3)从精神上统治劳动人民。

  (以《祥林嫂》为例)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利用宗教迷信、封建道德、宗族观念等给农民套上无形的精神枷锁,束缚劳动人民的思想,让人民老老实实地服从封建统治。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

  要点: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看待农民起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2、怎样看待农民起义:积极性:动摇封建统治,推动生产的发展;不足: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可能推翻封建社会。(以李自成等为例)

  3、促进封建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等概念);形式: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关系;意义:适应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四、小结归纳:

  1、讨论题:封建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可引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展示:(小黑板)

初中政治教案 11

  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原因、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我们已学过的社会形态有哪些?

  我国经历的社会形态有哪些?

  二、新授:

  学生看书P64—67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起止时间

  开始:1956年底(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本世纪(21世纪)中期(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长历史时期,上百年时间。

  (3)性质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我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处于初级阶段

  (1)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现实原因

  第一: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工业、总体上),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参照P65表格)。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还不高(参照P65最后一段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是什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复习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全面认识这一主要矛盾

  第一,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

  第二,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3)怎样解决?——大力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本质

  (1)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这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国情)。

  承上启下: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有哪些?

初中政治教案 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

  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

  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

  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板书)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1)抢答活动: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蓝马羚、大海雀、白臀叶猴、麋鹿、华南虎、雪豹、扬子鳄、大熊猫黑犀牛、白眉长臂猿等)

  思考:这些动植物为何远离我们?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思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人类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3)心灵碰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读过的感人故事等。 目的:引起学生内心的的感动,感悟到人与其他生命应该和谐相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初中政治教案 13

  一、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竞争与合作在激发个人潜能和加快社会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锻炼顽强的毅力和树立坚定的信心以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和挑战,善于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力争上游,懂得以正当的方式参与竞争;同时学会与人合作,锻炼合作能力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锻炼能够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正当参与竞争的品质;使学生形成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胸怀,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形成关心集体、重视集体荣誉、为集体作出贡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三、教学难点:面对竞争的压力

  四、知识要点:

  一)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1、竞争是个人前进的动力

  2、竞争是集体前进的动力

  3、竞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面对竞争的压力

  1、竞争压力的积极作用

  2、竞争压力的消极影响

  3、锻炼适应竞争的心理素质

  4、正当竞争,坚守人格

  5、中学生应善于面对竞争的压力

  三)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1、社会生活离不开团结合作

  2、团结合作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3、培养合作的能力

  4、竞争与合作,建设美好集体,创造美好社会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4X100米接力比赛,我想大家都参加过吧,即使没有参加,也观赏过吧?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你能说说4X100米接力比赛给你哪些启示吗?

  小结:这项比赛就是竞争与合作的结果,无论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各种各样的竞争与合作时时处处在进行着,它们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构成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们这一课就来学习《竞争与合作》,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点帮助。

  二)竞争是前进动力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1社会风景区“在马拉松比赛中”

  思考:落在后面的运动员为什么没有放松努力?

  观众们为什么仍然为后面到达的运动员热情鼓掌?

  结合刚才的.情景,谈谈你对生活中“竞争”的意义的理解。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组讨论后,让每个小组代表交流本小组的观点,选出优胜组。

  (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竞争的作用和意义:竞争的意义在于每个人全力以赴地参与和争取,以实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竞争是大家参与的活动,名列前茅只能是少数。竞争对于胜利者固然意义重大,对于大多数没有获得名次的人意义同样重要。)

  2、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1)竞争是个人前进的动力,

  (2)竞争是集体前进的动力

  (3)竞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3、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竞争吗?

  4、辨别:中午我们排队去食堂吃饭时,我们要走在最前面,因为我们走在前面,才体现我们在竞争中是胜利的。

  通过辨别,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不能事事争先,斤斤计较。让学生分辨清哪些事是值得全力以赴去争取的,而无足轻重的小事就顺其自然,不必刻意为之;有些事是不该争,应该让的。要有“高尚的竞争”。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初中政治教案 14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②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③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

  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反思。

  媒体类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活动1:“班委改选”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略)

  教师总结:

  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问题1: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或: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参见:P14

  活动2:“对选择的评估”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你能为小柯设想其他选择吗?

  (2)帮小柯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①竞选成功,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②不参加竞选,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③当上班干,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3)教师总结:

  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承担和责任?P14、P15

  活动3:“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 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二)我承担,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活动4:“小青的烦恼”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相关链接苏珊对不喜欢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5:“弗兰克的故事”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1)在你看来,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

  (2)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后果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3)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教师总结:

  在社会上,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问题3:为什么说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如任长霞、牛玉儒、徐虎、洪战辉、丛飞等等人物。)正是因为有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既有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方式上,创设了富有激情的课堂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再体验中感悟道理,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和资料,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共鸣与震撼!让学生明白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才是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和精神。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本课的难点。

初中政治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辨析在练习中出错的知识点,熟记有关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时事热点,能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对这些人点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做题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通过了解国家的重大政策,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从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相关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材料分析题的分析和总结,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在前面我们复习课本基础知识时,同学们作了一部分练习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许多同学遇到了一下难题,不知如何解决。下面我们一块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下发的材料。

  第一个选择题,请同学讲一讲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

  排错法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需要在对课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情况下应用

  第二个选择题,请同学们思考答案,说说这种类型题目最大的陷阱是什么?类似答案再一起,特别注意审题、检查,对比材料做出选择

  第三个选择题,选什么?应注意的问题:在选项中遇到课本没涉及的选项,选自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第四个选择题答案选什么?为什么不选C?做这类干扰性选择题应注意问题:先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在审题,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如果本题把“这表明”改为“原因是”,应该选什么?

  第六题应选什么?为什么?做这类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在选项都正确的情况下,一定要带入材料一一对应,材料中没有涉及的问题,即使答案本身是正确的,也应排除我们学知识,不仅仅为了做题,还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事件。

  五分钟时间掌握,互相提问检查。这里面涉及到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接下来,让我们点击重要新闻,探讨国家大事(大屏幕)

  例题1:全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讨论、查书,写出要点。

  下面我们看一下正确答案:

  1、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还会有所增长,但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平等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做简答题有什么方法?

  (1)看材料,找出关键词;

  (2)把关键词与课本内容知识相结合,找出包含关键词的一句话重点;

  (3)简答题要面面俱到,不要展开论述;

  (4)看清分值,安排要点;

  如果我们遇到的是材料分析题,又应该怎么办?

  (1)其他都与简答题一样,但在每一个要点上都要结合材料进行解释

  (2)语言要简练,全面,分清主次

  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做一个材料分析题。

  例题2:全会认为,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交流答案: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优先发展。

  3、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5、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成才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胜任时代赋予我们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各种类型题目,总结除了做题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还可能会遇到新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及时总结方法,不断提高。

  课后反思: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短40分钟就能形成的,需要贯穿到平时教学的每一分钟,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不断应用和总结。在题目的设计上,虽然花了不少心血选择典型题目,担任然不能包括所有类型的的题目,还需在工作中不断积累

【初中政治教案 】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教案11-03

初中政治试讲教案11-05

【合集】初中政治教案09-09

初中政治教案15篇11-03

初中的政治《珍惜新起点》教案08-26

初中政治教案(精选15篇)11-17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06-07

初中政治教案(通用23篇)04-29

初中政治教案(通用25篇)01-09

初中政治教案(汇编15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