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1 10:27:29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科普文章,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有趣的地方,并通过自己对实际情况的理解来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设计一个能帮助果农摘果子的机器人。以下是本人的课堂设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朋友,秋天到了,果林里满是成熟的果子,那一串串、一颗一颗惹人喜爱的果实,可把果农们乐坏了。

  1、小朋友,果农们怎么会这样高兴呀?

  ⑴水果丰收了。

  ⑵果子卖了能赚钱。

  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高兴。

  2、是呀,果农们看到自己辛勤付出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真是喜上眉梢呀!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吧。出示果园的图片。

  3、啊,水果丰收了,可以赚很多钱了,果农们为什么还要发愁呢?

  打开课本,大家从第一自然段中找找划划原因吧:

  ⑴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

  ⑵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实在忙不过来:

  ①出示: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实在忙不过来。

  听你这么一分析(读),老师觉得果农们真是太忙了。需要做得活太多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你能想个办法帮助他们吗?

  请人帮忙。

  (不错的主意!)

  请果园机器人帮忙。

  (你会运用高科技的产品了,真了不起!)

  果园机器人。

  (出示课题)

  ②读题,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感受机器人的能力和缺点

  1、果园机器人能帮果农做些什么呢?你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告诉大家吗?

  出示: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

  你觉得这个机器人干起活来怎么样?

  (能干、厉害、有条理、很听指挥)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它的这些特点的`。

  (成熟、整齐、指定)

  2、小朋友,这些机器人真能干,有了这些好帮手,果农们就能省心多了,可派这些机器人去摘果子后,发愁的事又来了。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好好读读第三自然段。

  (找到发愁的事情把他划下来)

  没有电“罢工”──果园那么大,到处是果树,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这样怎么不行?

  ⑴要很长的电线。

  ⑵走来走去会把电线绕在果树上了。

  “饿倒”──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这样怎么不行?

  ⑴果林这么大,怎么找,要花太多的时间了。

  ⑵果农本来就忙得不得了,还要去找这些帮手,那他们就是帮倒忙了。

  ⑶机器人这么重,怎么把他们背回来呀,真是麻烦的事。

  三、小小科学家,自学第4、5自然段。

  1、这样看来,如果没有电的话,机器人就会“罢工”,会“饿倒”,就不能帮助果农了。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不会“罢工”,不会“饿倒”的机器人呢?

  2、现在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请大家自学课文的4、5小节。找找你想设计发明的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并把它划下来,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3、汇报:

  ⑴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⑵要是有机器人报告,地上的水果不够“吃”了,主人就会立刻告诉它,从树上摘些果子“吃”吧。

  这种设计真不错,昨天,小朋友在预习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已经把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的模样都画出来了,想不想欣赏欣赏。出示图片。

  我们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作品给大家讲解一下。

  (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真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师!──奖励)

  4、小朋友,有了能自己充电、而且又这么多功能的机器人,果农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去摘果子了。瞧,到处有机器人在采摘果子,果园里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5、齐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了解升旗仪式的过程,体会“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照是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至七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我”的所想所感,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照是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十月一日,总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升旗仪式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不懂的`字词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动笔画下来。

  三、检查初读情况,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易错字读音:摄 冉 冈 焰

  重点识记生字:肃

  3.理解词语

  说一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肃:恭敬。

  冉冉升起:慢慢地向上升。冉冉,慢慢地。

  彻夜不息:整夜不灭。彻,通。

 四、把握文章写作顺序

  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升旗仪式全过程。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哪些内容?

  2.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五、质疑

  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对于易于理解的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即时回答。涉及文章更深意思的问题,写在书边,留在深入读书时共同讨论。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八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八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升旗仪式?

  2.深入读书,抓住重点语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升旗仪式中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认真读书,动笔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阅读收获

  要点:

  A“只见一队武警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城楼下走出,踏过金水桥……”说明武警战士动作一致,步伐整齐有力,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他们充分表现了国威、军威。想一想,这段话该怎样读?(指导朗读)

  B重点理解“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心咚咚直跳,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感从心中升起。”“从未有过的”“庄严”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我”想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

  3.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思考: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国旗永远在我心中?

  出示:“国旗呀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介绍了升旗的全过程,有条理地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五、练习

  背诵文章第五——七自然段。

  六、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

  过度: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师板书:端)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感受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首先,请大家看学习提示)

  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请小红读。(出示课件、录音)

  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我听到有同学说夫人临危不乱,很好,还有吗。嗯,急中生智,镇定自如。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急忙、轻轻变红)

  师:这些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理解,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读。听得出,你在夸赞伯瑙德夫人的聪明。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

  生。哦!你读出了他的沉着、冷静。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收获。

  总结:伯诺德夫人此时此刻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她却故作镇定地端上油灯,这个举动不仅是想用油灯换走蜡烛保护情报,而且她也在给孩子们作表率,告诉孩子们要镇定、要勇敢、要坚强、要机智。所以说伯诺德夫人是个机智勇敢、了不起的妈妈。带着你的理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读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出示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来谈谈。(重点句子变红)师、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变红)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师、不能想象,后果很可怕。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再说。请你说。

  师:是的,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还有吗。对,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好,请你接着补充,嗯,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

  师:很好,你们出色的朗读,你们凝重的神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师:下面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请看:(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德军、盟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支对立的军队。德军是侵略者,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据统计,二战期间,光是奥斯威辛这一个集中营,死难人数就达到100万——150万人。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雅克却能沉着冷静的想出对策,真是了不起呀。谁能读出雅克的沉着与冷静。请你试试。(生读书)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明明有机会逃走,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妈妈的好儿子。还有吗。杰克能在母亲拯救情报行动之后,而且自己的行动也遭到阻止之后,依然表现的镇定自如,依然去搬柴,完全不动声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更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师: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男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录音:男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请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三、感受杰奎琳的机智、勇敢,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录音: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录音: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嗯,她天真、可爱、聪明,镇定)

  师1:她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对女儿的.思念。

  师2:时间刻不容缓,他非常聪明的拒绝了少校想和他交谈的要求,既委婉又得体,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女孩子们,让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同学们,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得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希望同学们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四、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化险为夷,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我们也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

  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汇报交流:

  师: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还有吗。

  师:对。我们要向他们那样永远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请这位同学接着说。嗯,说得好,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战士们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同学们,课下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示课题,请学生介绍: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2)了解首恶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

  4、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四、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2)交流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

  (1)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2)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帮助,将汇报、朗读、评议结合。

  (3)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引导探究。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2)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3)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调查仔细;为民除害的决心。)

  五、自学"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复述课文。

  七、演课本剧《送送新娘》。

  1、小组排练。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动作等。

  2、在班上表演,互相评议、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草船借箭

  教材说明

  〔解题〕

  《草船借箭》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分别确立国号为魏、蜀、吴。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才干超群,引起孙权军队的首领周瑜的忌妒。周瑜要求诸葛亮在10天内监造10万支箭,企图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得10万支箭,使周瑜阴谋破产。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胆识超群,赞扬了他以大局为重、团结对敌的可贵品质。

  《草船借箭》是按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46回的内容改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120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起,至东吴灭亡止,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对本文标题不能当主谓词组去理解,不能理解成“草船”去“借箭”,而应当作偏正词组理解。即(诸葛亮)“用草船去借箭”。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草船”,扎了草人的船。

  〔结构分析〕

  文章是按事件发展顺序,紧扣“借箭”展开的,共10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借箭”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借箭”的准备。这部分写了三层意思,其一,周瑜为诸葛亮造箭设置障碍,并派鲁肃探听情况;其二,诸葛亮求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其三,鲁肃没向周瑜如实报告情况,周瑜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借箭”的过程。分三层意思,其一,写诸葛亮“借箭”的时间;其二,写诸葛亮“借箭”的过程;其三,写诸葛亮“借箭”结束时戏弄曹操。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写“借箭”的结果。

  〔语意理解〕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是本文开篇的话,交代了“草船借箭”这个事件的起因。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周瑜是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是蜀吴联军的总负责人。周瑜字公瑾,聪明过人,但心胸狭窄,忌妒心太重。多次与诸葛亮较量均失败,后忌恨而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极尽崇敬和赞美,特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进行渲染。在民间,人们把诸葛亮说成智慧的化身。周瑜和诸葛亮的纠葛,大都是才智与气度的较量。两个人都有才干,但诸葛亮高周瑜一筹。诸葛亮心胸豁达,关注大局,讲究团结,而周瑜则气量太小,不能容人。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这是周瑜与诸葛亮商议军事时说的话。表面看,客客气气,内心里却暗藏杀机,他一步步引诱诸葛亮就范:让诸葛亮自己答应短时间内完成造箭任务,再以完不成任务为借口剪除之。“水上交战”句,是明知故问,意在试探,引出“箭”的问题。“这是公事”话,外软内硬,以“公事”为借口,冠冕堂皇,逼迫诸葛亮接下造箭任务。“不要推却”,口气上紧逼不放。“军情紧急”句的真正含义是:军中无戏言。在周瑜看来,10万支箭,3天造完是不可能的。一旦完不成,恰好可以加害诸葛亮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是文章的结尾句。这句话照应文章首句,也是本文核心句。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才使周瑜生出忌妒之心,才有两人的斗智;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才挫败周瑜的阴谋,才使他心服口服而叹曰“我不如他”。“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人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和利用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在本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预见到周瑜的险恶用心。在第一部分里,他是顺着周瑜意思说话的。表面看,似无觉察,其实了然于胸,甚至变周瑜的10天造箭为3天造箭,出人意料。这麻痹了周瑜,使周瑜大喜,以为阴谋得逞。从下文可看出,诸葛亮是成竹在胸。这种预测周瑜之心、并迅速作出判断与决策,确实超出常人。

  第二,周密筹划借箭之策。他预测第三天四更必下大雾,足见他通晓天文。他设计在船接近曹军水寨处擂鼓,恰好可让船中箭,又不至于被敌人追上,足见他熟知地理。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故求他帮助干事;周瑜聪明心狭,故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借箭之事;曹操谨慎多疑,虚实不清时必不敢出兵追击,故大张旗鼓,佯攻曹营;他猜到周瑜取箭必生疑惑,故让鲁肃取箭,做个见证。这些足见他了解诸人。他设计好船受箭方法及所需数量,足见他“老谋深算”。

  第三,巧妙地破解周瑜诡计。蜀吴是联合抗曹的,如周瑜与诸葛亮相斗,可能坏了抗曹大计。所以,当发现周瑜耍阴谋时,诸葛亮机智地化解。他谈笑风生之中轻松取胜,回避了与周瑜的正面冲突,顾全了大局,实在是妙极。

  〔写作特点〕

  1.人物个个性鲜明。

  本文有4个主要人物,他们个个性格鲜明。周瑜阴险妒嫉,诸葛亮从容镇定,鲁肃忠厚老实,曹操

  谨慎多疑。这些性格,在文中有充分地展示。写人物的主要方式靠人物的语言描写。比如在第2自然段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都鲜明地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活动。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本文的故事有曲折的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环环紧扣,且跌宕起伏,很有趣味。一开始,似乎诸葛亮“中计”了,读者会为之焦急。接下去,他向鲁肃借船,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后来,诸葛亮船只近到曹寨却大擂战鼓,更让人惊诧、担心。最后,巧取10万支箭,读者这才恍然大悟。正因为如此,本故事才千古流传,历久不衰。[ 内 容 结 束 ]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三、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现在的胡杨怎样?

  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四、拓展(课后☆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通过节奏、视唱、听唱等学习方法感受乐曲的旋律,体验乐曲学习的过程,并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舞蹈动作扮演感受军队乐曲的风格。

  2、 通过对重点乐句的分析,感受乐曲中的重复与变化重复,并通过乐曲分析了解作曲方法,并引导同学运用 1 2 3 三个音尝试作曲。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旋律。

  2、分析乐曲,尝试作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光盘、电脑、投影。设计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跳音练习

  51 11 ︱ 51 11 ︱ 54 32 ︱ 1 — ‖

  li lo

  引导同学对气息的感受。

  2、认识节奏

  6 6 5 3 5 ︱ 6 — ‖

  X x x x x ︱ x — ‖

  寻找乐曲中的节奏。

  节奏的演变过程的`感受。

  旋律视唱,学习找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听旋律,找重复乐句

  教师示范演唱乐曲歌谱,请同学根据耳朵找出重复乐句。

  找出重复乐句,听唱 1 2 遍。

  2、哼唱

  师生合作,生唱重复乐句,师唱其他旋律

  用 拉 哼唱旋律,同时可用li lu 等巩固音高。

  3、乐曲分析

  问:几次重复,有何规律?

  师生合作,看谱演唱。

  分析:完全重复 变化重复

  划分乐句,找出乐句相同点、不同点。从节奏、旋律上分析。

  4、填词演唱

  三、结尾

  1、运用 1 2 3 三个音作曲

  尝试用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找出核心乐句,然后从这基础上进行变化重复。结束在 1 上。

  2、拓展

  演唱自身的效果,修改后可填词演唱。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与向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

  2、 学会写一类生字7个,认识二类生字。

  3、 完成课后练习,复习巩固词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 掌握略读方法,学习略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训练略读。注意字、词的积累。

  教学难点:教学生学会略读课文,把握课文的顺序,通过字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一、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

  2、生略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结合课后第一题)

  3、课文有哪几个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学习生字。

  (1)正音字 垒(lei)瓮(weng )窝( wo )嘛(ma)

  (2)多音字

  jiang(将军)

  将

  jiang(将领)

  (3)生字

  梯:T ti 左右结构 查木字旁

  组词:梯子 云梯 人梯

  碌: L lu 左右结构 查石字旁

  组词:忙碌 骨碌

  踮: D dian 左右结构 查足字旁

  组词:踮脚

  陆:L lu 左右结构 查耳刀旁

  组词:陆地 大陆 着陆

  嘴:Z zui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嘴巴 张嘴 快嘴 顶嘴

  喳:Z zha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叽叽喳喳

  饿:E e 左右结构 查食字旁

  组词:饥饿 饿肚子

  衔:X xian 左中右结构 查双人旁

  组词:衔泥 学衔 军衔

  抢:Q qiang 左右结构 查提手旁

  组词:抢夺 抢险 抢救

  将:J jiang 左右结构 查 旁

  组词:将军 将来将要

  5、学习二类字。

  6、复习巩固

  (1)同桌互相听写一类字。

  (2)指导书写。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每个字写一行,组一个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 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学生发表自己对文中词语和句子的独特感受。

  3、 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排个课本剧,你们高兴吗?那么课文就是剧本,我们首先要把课本读好、理解好,大家有信心吗?

  二、 自由读文。

  你对文中的`那些词语有独特的感受?画出来,先来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 你对文中的那部分感兴趣?读给

  大家听。读的时候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a) 分角色朗读。

  b) 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

  c) 课本剧表演。

  d) 布置作业。

  人类和动物之间友好相处的故事有很多。搜集一下,读一读,下堂课进行交流。

  第三节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做课后练习题

  3、听写生字 4、做形近字组词练习

  作业:读后感

  [板书设计]:

  燕子回家的路

  田田看窗户关心燕子

  我关心

  窗户 韩奶奶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