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会正确认读i、u、ü的带调韵母。知道ü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3.会在四线格里抄写i、u、ü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o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o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o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u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uü”的音形?
二、学习“iu”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i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íǐ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u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úǔ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ùūú”
三、指导书写“iu”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u”。
请同学们观察“i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iu”及带调的“i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ü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ǘǚ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4.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o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导课激兴趣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
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⑴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⑵ 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细读理脉络)
4、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四、美读入情境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五、回读抒胸臆
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阅读选读课文《生命的药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中首篇主体课文。课文描写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怪石奇特的形状,突出了黄山怪石之“奇”。让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的神奇。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黄山奇石景色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鉴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充分思考,广泛交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和独立判断,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经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初步学习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会认、会写7 个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习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语言美,想象意境美。
教学准备
ppt 课件,视频短片,学生搜集黄山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风景区?暑假里老师去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老师录的黄山风景?(播放黄山风景片)通过欣赏黄山风景片你感受到黄山的`什么景色让你感到奇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课题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内容?(黄山奇石的奇特。)
二、 初读课文,感受“奇石”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轻声读课文,注意正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奇石? 他们都叫什么名字?谁能到黑板写出奇石的名字?
三、精读细品,探究“奇石”
课文的那些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自然段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1、品读2 ——6 自然段。
(1 )轻声读2 ——5 自然段,想: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 出示奇石“仙桃石”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件示:读一读,体会下列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就说“仙桃石”吧 ,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就说“仙桃石”吧 ,它是山顶盘石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
齐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把“飞”字换成“落”行吗?为什么?
齐读第2 自然段段,想象画面。
2 出示奇石“猴子观海”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画出动词。谁来表演一下“猴子观海”。
课件示:读一读,体会下列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那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
指名读第3 自然段,读出石猴的可爱。
3 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图。
奇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谁来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
4 出示奇石“金鸡叫天都”。
金鸡什么样?怎样才能变成金光闪闪的金鸡?
谁能带着对金鸡的喜爱之情读读第5 自然段。齐读第5 自然段。
(2 )、学习第6 自然段
轻声读第6 自然段,课文中又写了那些奇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黄山还有哪些奇石,都叫什么名字?
(3 )、课文的2 ——5 自然段是怎样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是独立成段,每一段介绍一处奇石。)
小结:像这样用很多笔墨介绍一处景物,或事物的写法就是详写。
课文第6 自然段是怎样介绍“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课文只介绍了奇石的名字。)
小结:像这样只介绍了奇石的名字,一点而过,这就是略写。作者介绍黄山奇石,详写写出了奇石的“奇”,略写写出了奇石的“多”。
2、 研读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闻名”这个词可换成什么词?“尤其”是什么意思?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强调了什么?
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特别是怪石,很有趣。以此引出黄山奇石。
四、回顾课文,再次体会“奇石”。
1、课件出示2 ——5 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黄山奇石有什么特点?(有趣、神奇)
2、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2 ——5 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仿写一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指名读小练笔。
五、总结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俊俏,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中外。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努力学习吧!将来去保护、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2、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兴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1、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不怀好意。
2、 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我们的小脑袋中会有奇思妙想,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会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问……前苏联有一位叫费奥多罗夫的天文学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写了一篇文章——《童年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说明
从课题入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提出问题——请教问题——发现规律——得到证实
2、联系课文第1、2节,理解“几乎”,并说说“我”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
借助全文的线索整体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我”所提出的疑问,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了解探究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对人体起源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么变化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体探讨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第1节)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随机理解 “似乎”)
说明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优美的语句,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快乐。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启发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补充。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第2—9节)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呢?”
说明
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一次次提问的语气,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3)“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10-11节)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正好九个月。”(随机理解“绞尽脑汁”)
说明
理解“绞尽脑汁”使学生能够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执着探索的精神。
四、抓住“发现”, 精读深究
1、学习第11节,明白“发现”的具体内容
(1)指名读第11节,理解“眉目”,划出“眉目”的具体内容。
(2)交流所划的句子,想想童年的发现究竟是什么?
(3)引读相关句子,了解“我”是如何进行推算的。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①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从生物最简单的单细胞开始,我将每一百万年折合成一个月,从细胞变成小鱼,大概经过一百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经过一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二个月,以此类推,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这就是我的发现。)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说明
引导学生将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等词语体会这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到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竟如此简单明了”的感慨。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学习第12节,明白“我”的发现哪些得到了证实。
(1)听了生物老师的讲课,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2)“我”的发现与达尔文的理论有哪些异同之处?(可结合课文和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的起源的资料谈一谈)
说明
关于人的起源进化论的知识,“我”作为一个儿童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知识去推论、去思索,得出的结论难免幼稚、简单化、绝对化,那位低年级的老师为了让9岁的学生听懂,对这个问题作了通俗化的解释,有些话就不十分精确了。而这位生物老师引用的达尔文的话是比较缜密的、科学的,学生通过比较应该可以感受到。
3、学习13节,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说明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科学家的故事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五、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从“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六、概括主要内容 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把课文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要求学生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表达时让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概括,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更有条理,表达更准确。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说明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 “我们也要对身边的事物有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因为作者敢于提问、留心观察、反复思考、大胆想像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发现”……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梦里飞行
童年的发现 请教问题 追问探究
胚胎发育的规律 发现规律 折合推算
得到证实 达尔文的观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腻”“咂”“蔓”等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细腻地描写鸟儿外形和动作的有关语句。
3、了解珍珠鸟对作者渐渐信赖的过程及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体会人和动物之间充满信赖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 师:本学期已经学过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是——《捅马蜂窝》,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的文章《珍珠鸟》。
2、出示课题后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习多音字:蔓 腻(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模样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后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谁来读一读)
3、(出示珍珠鸟的图片)图片与文字内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板书:雏儿)
4、对照图片,改写珍珠鸟外貌。(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图片上的这只珍珠鸟呢?)
5、(既然课题是珍珠鸟,那为什么课文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呢?)请几个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板书:“我”)
6、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写小鸟的模样?(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了吧!)
7、小结:这是一篇记事散文,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小鸟怎样渐渐与我产生信赖?
三、关注表达,品读语句
1、学习第四小节。(我们先一起来学习第四小节,老师告诉大家:第4节可以分为3个部分,你们可以读读这个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想想这几句话写了哪些内容,再把它分3个部分,并说出你这样分的依据。)
(1)把第四小节分为三个部分,并交流分的依据。
(2)预设依据一:胆子越来越大
(3)预设依据二:距离逐渐接近
(4)分三部分进行朗读。感受一下小鸟与“我”渐渐产生信赖的这个美好的过程。
2、(小鸟除了喝喝我的茶,啄啄我的笔尖,还会干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
3、学习第六小节。(顺着学生说的趴在肩上睡觉学习第六节)
(1)自由读,想想这节写了什么事?概括地说。
质疑。
(2)预设问题一:为啥写小鸟在我肩上睡熟?体会作者紧紧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 (我们现在来换位思考一下,你小时候为什么喜欢趴在妈妈的.身上睡觉呢?)
(3)预设问题二: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感悟课文中心。 (睡得好熟,说明什么呢?)
(板书: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4)读句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改成陈述句来读读,那句好呀)
(5)看看是很简单的这一节,其实它蕴含着作者选材的精妙之处呀。
4、学习第二个问题:它怎么会信赖我的呢?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来说说原因。
(1)出示: 我把这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2)读读这2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随机板书:呵护、关心、爱护)
(师:作家为珍珠鸟造了一个巢,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鸟巢呢?,你能通过这两句话概括出来这个鸟巢的特点吗?如果把这些词儿排序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个词语呢?——安全)
四、品读首尾,小结全文
1、体会开头的精妙。(作者是多么喜爱珍珠鸟啊,文章一开头就写到:——) 比较: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
(把“真好”独立成句,与结尾的哪个内容相呼应了呢?)
2、朗读升华情感。
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 小结全文。(你感受到了作家所描述的美好的境界了吗?冯骥才老爷爷不愧为是个大作家,他舍大鸟,选小鸟,逐渐拉近与它的距离,使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样就能告诉我们:信赖,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板书:10、珍珠鸟(雏儿) “我”
胆子越来越大呵护
距离逐渐拉近信赖 ,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关心
趴在肩上睡着了 爱护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认识要求认识的10个生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增识汉字.
教学难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得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的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初读感知。
让学生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体会
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共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和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
3.表演体验.
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表演,体验人物角色.师生共同,重点体会在其他人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文彦博世怎样开动脑筋想法的.
4.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5.实践活动.
收集古今中外善于动脑、善于思考而解决问题的事例的有关资料,在班内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火车____
洗衣____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
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 让孩子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噼里啪啦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吵大嚷——
1.听一段噪音,噼里啪啦城的声音。
2.看图片,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
二、悄悄话游戏,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
1.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我是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我吗?”
规则: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
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
2.离开噼里啪啦城,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传“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
3.学生结合两次游戏,围绕噪音谈感受。
三、揭示“噪音”。
1.老师总结: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噪音。
(1)从“噪”字入手:很多张嘴巴说话,就是“噪”。
(2)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
(3)不受欢迎、让人烦躁的声音。
2.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
出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破坏心理健康……
四、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
1.过渡: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国王下令“等王子生日那天,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
可是,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他们居然听到了——
2.听一段悦耳的鸟叫声:从此,噼里啪啦城不再吵闹了,居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他们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孩子、最宁静的早晨、最温柔的警察……
3.看一组美好的图片,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
五、我们怎么做
1.小组交流,探讨:既然噪音这么可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总结演示:“嘘,小声说话!”
(1)训练小声传话。
(2)训练小声放椅子。
3.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但是发言要大声。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