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4 06:59:5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96-98页 (9 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教具: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生学具: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四册认数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25页8题——26页14题

  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三、四位数大小的比较、估算等,使学生逐步形成万

  以内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喜欢数学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大小的比较、估算。

  教学难点:感悟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0——9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寻找规律,发展学生数感

  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结合游戏情景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充分感觉生活离不开数学。联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 激趣导入

  明明发现0——9这些数字有很多的乐趣和知识,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乐趣,你有兴趣吗?

  明明乘坐火车,他发现列车车厢的编号很奇特,和平时的车厢编号不一样。媒体演示25页8题。

  919

  828

  737

  646

  你能填上其他车厢的编号吗?

  1) 小组讨论 找到规律

  2) 全班交流汇报 (百位、个位分别为9 、8、7、6,十位1、2、3、4, 所以其它车厢的编号应该为:555、464,373)

  3) 独立解答 第二列火车的编号问题

  4) 小组交流汇报 判断正误

  二、应用拓展 25页9题

  1,试一试: 明明用0、1、2、3、4、5、6、7、8、9、中随意取出三张卡片为一组,可以组成三位数,如:4、8、5 可以组成845、854 、548、584等等。 你试试看,看谁组的多。

  什么情况不能组成三位数?为什么?

  1) 可以组成那些三位数?读出来

  2) 同桌俩人的比一比,谁的大?为什么?说出理由

  3) 百位不同,怎么比?百位相同怎么比?

  2,看谁最接近 26页10题

  老师报数,请你用卡片摆出来 每组2个数

  398、497、306、402、482、395、404、313、400

  1)读数。

  2)你认为那些数和400最接近?

  4) 请拿400卡片的同学来到讲台。谁接近400青走到前面来,说出理由。互相交流

  。

  3,请你当裁判 26页11题

  明明发现运动场上也有数字。请同学们看田径场上的运动健儿们的'编号

  1) 你认为他们的比赛结果是怎样的?

  2) 按照编号排出名次。

  3) 你能把他们的编号从大到小写下来吗?试试看

  4) 汇报交流

  4,请你来当家 26页12题 生活中更离不开数学。明明家的电饭煲295元。妈妈说微波炉比电饭煲贵得多

  1) 贵得多是什么意思?

  2) 你认为微波炉可能是多少钱?

  3) 300元够吗?为什么?说出理由

  三、巩固深化

  1,请你做评委 媒体演示13题

  讨论:1)谁家的书多?谁家第二?谁家的书最少?

  2)明明家的书与其他三家比,可以怎么说?

  2,看谁最聪明 26页14题

  老师知道有一位同学家的书是212本,你知道是谁家吗?

  1)如果我要在计数器上表示212,该怎样表示?

  2)要用几颗珠?为什么?

  3)你能用计数器表示其他的三位数吗?

  同桌交流

  四 、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和小明一起探索了数字的奥妙,你有收获吗?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板

  书

  设

  计

  数字乐园

  多些 少一些 多的多 少的多

  教

  学

  反

  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难点:

  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

  二、练习指导

  1.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1)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2)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3)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4)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

  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

  交流: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生思考,小组讨论

  指出: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5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2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5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6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