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1 07:23: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并从中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描写古代战争的《赤壁之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冀中的地道战》。(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冀中”指什么?(河北地区中部,冀,河北简称。)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或书中谈谈自己对地道战的`了解。)

  二、教师简介背景知识。

  三、提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思考问题: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冀中地道的?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3)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点,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3.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讲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式样多,地道的位置和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及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学生交流时,可引导他们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4.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地道的示意图。

  (丑)个人画。

  (2)选择画得好的在班上展示。

  5.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

  6.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汉字的一字多义,体会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制作小书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背诵积累古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猜猜它们的意思:“打”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你还知道哪些?

  再列举出几个一字多义的词。

  二、把字写好看

  (1) 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左中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怎样安排更好看?

  (3) 说一说写好这些字须注意什么?

  (4) 教师指导每个字的重点笔画,范写,学生描红,并写两个。

  小组之间比一比,谁写得更好看?

  三、我的`小书签

  1、 展示几幅精美的书签。

  2、 说说书签的用途。

  3、 说说怎样制作精美的书签。

  动手做一做。

  四、读一读

  1、 读一读这首诗。

  2、 对照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 背一背这首诗。

  想一想在课下读过的诗中,还有没有描写小动物的诗?说说。

  五、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全班交流

  动手做一做

  一字多义,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很普遍,让学生通过多说,了解汉字的这一特点。

  加强古诗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能够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

  1.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怎样朗读?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训练,并由大家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五、把握训练要点,勤于朗读背诵

  六、小结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诵的姿势和朗读的要领。今后,我们要天天坚持,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们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

  情怎样?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评判。

  5.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2.观察中间小图。

  3.观察右面小图。

  四、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面三幅图

  1.从图上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个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呀!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3.观察第二幅图,告诉孩子阅读要点: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样?

  5.小结三幅图。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去寻求知识,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好处。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学习本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引起对网络和现代科技的兴趣,同时体会文中描写情绪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米老鼠、赞叹、敞开、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情绪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的路”,(学生边看边说)路有很多种,我们今天再认识一种新的“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中的“信息高速路”为什么加了引号?(不是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路,而是指电脑网络)

  4.同学们,你们平时跟电脑打过交道吗?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亲身实践或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电脑的了解?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信息高速路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注意翘舌音:“鼠”“敞”。 “恋”的读音是liàn,不读niàn。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拼音是否标注正确。

  (3)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过渡: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下面我就来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我”家里能上网了,我的表现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的?

  2.指名读。

  3.齐读,体会“我”的心情。

  (二)第二自然段

  1.这是作者家第一次上网,他都了解了关于网络的哪些知识?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来。

  2.全班交流

  (1)学生汇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电脑网络。

  出示: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一起。

  a.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作者把电脑网络比作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你们能理解吗?(学生说)

  b.为了让大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老师把这个蜘蛛网图给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演示配音蛛网图)

  c.谁想来谈谈感受?(我觉得网络真了不起)那你们能用了不起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学生齐读)

  (2)难怪小作者说,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出示)

  a.小村庄有什么特点?

  b.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3)这样神奇的信息高速路,我们能在上面干些什么呢?

  (可以查阅信息,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可以参加网络购物

  拍卖等活动。)

  师相机板书: 查阅信息

  发送电子邮件

  网上购物

  (三)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我”听到电脑网络的这些用途,反应是什么?怎么做的?默读第三~五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

  (1)学习第三自然段。

  a. “我”听到电脑网络的这些用途,是怎么做的?

  b.“我”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c.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时的感受吗?(自由分享)

  d.有感情的读,体会“我”的心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 “我”还上网做了什么?(有( ),有( ),有( ),还有( ))

  b. “应有尽有”是什么意思?

  c.省略号起什么作用?体会网络中内容的丰富与网络的神奇。

  d.“我”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出示: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抓住两个“一下子”领会网络的快捷方便,从网络的广泛联系领会“地球变小”,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领会“知识的大门敞开”。)

  (3)学习第五自然段。

  a. “我”还上网做了什么?(发邮件)

  b.电子邮件有哪些优点?(便捷、快速、节约纸张、保护环境)

  c.你发过电子邮件吗?谈一谈感受。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网络的用途以及它的方便,快捷。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亲身体验了,上网了就不想离开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 网络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它的用途广泛,也很神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正像爸爸说的那样:“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1)出示: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2)谁愿意以一个小电脑专家的身份来给大家介绍电脑网络的其他用途。

  (3)小结:老师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机会的话,更多地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网络的更多的功能。

  四、拓展延伸

  1.大家通过学这篇有什么收获吗?

  2.同学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去探知科学更神奇的领域,去发现世界的神奇奥秘。

  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阅信息

  电脑网络 发送电子邮件 神奇

  网上购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学习了这篇,现在大家谁来说说,讲了什么?(电脑的用途,“我”的第一次上网做了什么事?)

  2.过渡: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那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注意翘舌音:“鼠”“敞”。 “恋”的读音是liàn,不读niàn。

  过渡:大家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现在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

  2.识记字形

  (1)让学生说出难记的字,全班讨论。

  (2)全班交流(写出难记的字的方法)

  3.书写指导

  (1)指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盯”“眯”的左半部分是“目”。

  “秒”的左半部“禾”的最后一笔是点。

  “警”的下半部“言”的第一横最长。

  “恋”的上半部不是“亦”,笔顺。

  “鼠”的笔顺。

  “览”的下半部是“见”,区别于“贤”。

  (2)教师范写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都上网吧,我们交流一下上网的收获。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在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有没有给我带来危害?

  3.总结:同学们,“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十分丰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的好处说不完;当然,网络也有它的害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正确使用“国际互联网”,让它为我们发挥有益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做基础训练。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自读课文,应借助教材表现的人物个性来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并由学生根据行文的思路及人物的个性,探讨主人公的特殊所在。设计注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2.能力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激发学生对人物个性描写产生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本文平实而简练的语言,体会一个优秀的神奇任务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于教师形象都有一定认识,因此,这位富有个性的人物能够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

  五、教学方法

  1.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基础知识及有关文学常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对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通过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认识人物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1、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个人物是谁,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孙悟空”)

  写人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名篇《金岳霖先生》。(板书课题)

  2、展示目标

  3、看课文左上角的这幅人物雕像,这就是金岳霖先生。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

  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结合下面6个问题提示思考:

  (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

  (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

  (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

  (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

  (5)金先生对友情有何独特表现?

  (6)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 (讨论小结)

  明确:

  ①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板书)

  讲课时戴帽,帽沿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②奇特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童心未泯。(板书)

  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说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③独特的教学风格——兴之所至,自由随意(板书)

  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④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觉得好玩(板书)

  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要他作“小说和哲学”的讲座,他得出结论是:小说与哲学二者没有关系。

  ⑤对友情独特的珍惜——重于情深于情。(板书)

  林国达因游泳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⑥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有赤子之心(板书)

  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车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明确:

  (1)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第十段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2)金先生重情不仅是对林徽因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金岳霖先生重情,是那个地方?

  明确:在第五段中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也是一个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的人,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4、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5、这种冲淡隽永同时还体现在字里行间,使本文的语言呈现什么特色?

  明确:本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人物形象特征,逐步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问题引导:总结本文采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形象?

  明确:

  1、漫画式的笔法(板书)

  如第二段中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2、语言平实简练(板书)

  如第九段中金先生对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的描写。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课堂检测,见导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下一课导学案。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有趣

  ①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②奇特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童心未泯。

  ③独特的教学风格——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④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觉得好玩。

  ⑤对友情独特的珍惜——重于情深于情。

  ⑥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有赤子之心。

  写作手法

  1、漫画式的笔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3个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

  2、认识4个偏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王”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认识“王”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识字氛围

  1、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玩比手劲的游戏。同桌两个小朋友两人一队就可以进行。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了十分轻松的识字氛围。教师相机将“比手劲”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平时还会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3、还有一些游戏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很好玩,想知道是什么吗?

  二、我会识字

  1、仔细地看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把你知道的游戏名称大声告诉同学们。教师相机将游戏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2、自己读读诗中的词串,哪些游戏你玩得特别棒,就把它的名称大声念出来,在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出示相应的游戏名,并记住相关的生字。

  3、再读词串,哪些游戏你还不会玩?念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在念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说说游戏的`规则,或者演示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再读读游戏的名称,在玩玩读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

  4、小组竞赛,检查识字效果。

  三、我会写字

  1、选择最感兴趣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3、练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

  出示各种游戏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找朋友,卡片与黑板上相应的词卡贴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学会的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三、练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四、将生字拓展到生活中

  1、你还会玩什么游戏?请把它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明天带来贴在教室里,互相认一认,说一说。

  2、大家分组玩游戏,准备开一次游戏展示会。比比哪个小组的游戏最多最好。,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

语文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

  (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花、朵、是、空、的、节、们”7个生字。会写“火”字,学习新笔画“点”;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引导学生能通过朗读,感悟祖国的美,从而增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火”;

  2、难点:从读中感悟祖国的美。

  课时安排 一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读韵文的同时认识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认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 看图说话。(屏幕显示:星光灿烂的夜空、焰火、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这幅画有关的课文《花朵》。

  3、 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 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看谁进步最快,读得最好。

  3、 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 四人一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要把课文读通、读顺,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给读的同学以指导和帮助。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诗中带拼音的生字词:花朵、星星、是、夜空、的、节日、我们)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认识新朋友?

  2、自己认读,多读几遍。

  3、读给同桌听。

  4、去掉拼音还会读吗?自己先试试,再齐读。

  5、(只出现生字:花 朵 星 是 空 节 的 们)现在,谁还会读?师指名读后再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6、你能给哪个字找个朋友?用自己喜欢的词再说话。

  7、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能把好方法教给同学们吗?

  8、指导书写“火”

  学生先观察笔画的'位置及顺序,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写字要领(注意笔画“点”的写法):先上后下,第三笔、第四笔应从竖中线上起笔。学生仔细看,最后自己写,老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展示给大家。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你知道了什么?

  2、继续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直到你有了新发现。你又知道了什么(或发现了什么)?

  3、你最喜欢哪一句?反复读,直到读好为止,并把你喜欢的词写进词语花篮中。

  4、师生合作,老师引读:星星,是( );焰火,是( );我们,是( )。

  5、诗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什么是“花朵”?为什么“星星”、“焰火”、“我们”是花朵?其实还有更美丽的,那就是我们的祖国,也是我们的祖国让一切变得光彩夺目,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爱献给祖国,让我们把爱读出来吧,能背的同学就背出来。

  6、同桌互读互背,会背的同学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五、理解课文,进行延伸

  1、我们的祖国这么美,诗中写得太少了,让我们来补充,看谁把祖国打扮得更美!老师先来(示范):

  2、海浪,是大海的花朵;白云,是天空的花朵……

  3、小组合作,集体朗诵。

  板书设计:

  1 花 朵

  星星 → 夜空

  焰火 → 节日 花朵

  我们 → 祖国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猪、小牛、小猴和土地爷爷的头饰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中,前半部分以读为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张扬个性。后半部分以演为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整堂课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以实现。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分别送上了一袋麦子,这是怎样的一袋麦子呢?

  2、 指名说,并指导朗读这些词语: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3、 这么好的麦子,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处理的呢?自读课文2-4自然段

  (点评:直奔主题,再次感受麦子的特点,为下文三个小动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作铺垫)

  二、 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 自由读2-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们的高兴,再反复多读几遍,读出高兴的语气

  2、 学生自读课文

  3、 交流一:

  (1)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猪会怎样开心地喊?

  (2) 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从不同角度体会小猪的开心

  (3) 这时,小猪都等不及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答

  (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4、 交流二:

  (1) 小猪当美食家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小牛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高兴?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谈体会。

  (2) 是啊,小牛看到这么饱满的麦粒心里一定特高兴,你有哪些词来形容他的高兴劲呢?

  (3) 学生积累朗读

  5、 交流三:

  (1) 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快乐可没那么容易体会了,只要我们学会想象,就能体会到小猴的开心了,想象一下,当小猴看到这上等的.麦种后,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 学生想象交流

  (3) 读好这段话

  (点评:这三段文字的教学中分别从指导个性化朗读、积累运用、想象感悟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

  三、 学习课文5-9自然段

  这三只小动物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中享受到了各自的快乐,一年过后,土地爷爷来了,发生了怎样的事,请大家轻声读5-9自然段,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练习朗读

  (1) 学生自读课文

  (2) 小组合作表演

  (3) 指名上台表演(戴头饰)

  (点评:在表演中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学生在读中演,演中悟,悟中获。)

  (4) 讨论:小猪、小牛、小猴都收了一袋麦子,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

  (点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四、 课外延伸:今年过年,土地爷爷又会给哪些小动物送礼物?送了什么礼物?结果怎样?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故事。

  (总评:《三袋麦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三个小动物对事物的不同处理带来的不同结果,阐述了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的道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共行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中体会人物个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等等都是个性化阅读指导的体现。)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吃光 哈哈大笑

  小牛 保存 土地爷爷 点点头

  小猴 全种下 夸奖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相关阅读】

  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意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

  《雨巷》中应该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造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长”、“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淡、低沉,迷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这三个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呈现:移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颜色、眼光、气味和姿态,“雨巷”也逐渐因为不断绵延的“悠长”、“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梦想、失望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这使“雨巷”内的空间关系同样也构成了一种回复,开始“姑娘”离我像梦一样遥远,然后她近了,“我”甚至闻到了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惆怅,接着她又远了散了,这种回复的审美功能和音韵及语法上的完全一样,正是这种意象之间多重复杂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复杂关系带来的虚幻迷离的色彩,使得诗中的意象一下子超越了一般意象的具体形象和实际意旨,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性。人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生发出完全不同的对诗意的理解,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这似乎是一个朦胧梦境的再现;如果从“雨巷”的角度去理解诗歌的意义,这又可理解为“一种人生体验或感悟,一种孤寂仍在渴望、迷茫又有期待的人生况味;如从“姑娘”的视角探索,也是对一段逝去的爱的梦中回忆与追诉,总之,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定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中领会的东西才更多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园地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