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9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尝试、探索运用数字、符号、简单的文字等方法记录自己与同伴的生日。
2、 比较发现同伴之间年龄的大小差异,并判断出谁大谁小。
3、 乐意与同伴在讨论、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教具:五张小朋友出生的年龄的图片。
学具:按小组准备,记录单1张,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在“生日歌”音乐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今天小熊真高兴,原来它要过生日了。它的生日是:20xx年5月26日。(记录在纸上)
问:它几岁了?应该点几支蜡烛呢?
二、结合幼儿实际讲讲生日情况。
1、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们的生日是怎样度过的?
2、 教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点几支蜡烛过生日的?
三、操作:为小熊的好朋友算年龄,涂蜡烛。
1、 小熊有一群好朋友也知道自己的生日。请你算算他们(操作卡)上的孩子的年龄,为她点相应数量的蜡烛,祝她生日快乐。
2、 评价:你怎么为她算年龄的,大家看看她算得对不对。(从生出来那年1岁算起,一直算到20xx年,就可以算出年龄了)
四、结合生日卡片,引导幼儿学习通过比较年、月、日,正确判断排列小朋友的年龄大小。
1、 以小组为单位把操作卡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引导幼儿观察年月日。
2、 小结排列情况,总结方法:
先按年份排列,同一年出生的小朋友看月份大小。同年同月出生的看日的大小。
延伸活动:
1、引导孩子记住好朋友的生日,在他生日之际送上最真的祝福,建立良好的友谊。
2、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有颗感恩的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准备:
1、小河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
2、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碰球",复习7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 的数字做朋友。
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儿个别或集体玩此游戏,可重复进行!
二、幼儿操作:探索8 的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围除了一条小河其他什么也没有,每到春天风大的时候大风总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让屋子里满是灰尘,沙子总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泪,红红的、肿肿的,小熊想了很久,决定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种上一些小树, 朋友们听说后都给小熊送来了树,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蘑菇钉和小钉板,请你把小钉当成小树种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看看,可以怎么种,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在纸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
--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看看黑板,说说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像爬楼梯。)
--小结:8一共有7种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
--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熊一共要种的树?(8棵)。
--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小河的左边1棵,种在小河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 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引导幼儿说说8还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都是1和7,只是数与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合起来的总数没有变,都是8。
--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7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
四、结束
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火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
--现在我们就坐上小火车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
活动延伸:
结合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2. 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二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己制作的瓢虫(人手一个),记录纸
2 大瓢虫(背上没有黑点),笔、数字卡
三 活动过程:
1 单数和双数
教师借助大瓢虫告诉孩子,大瓢虫身上的黑点能两两对应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双数;有一个黑点多出来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单数。
请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瓢虫上尝试,看看从1到10中,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2 集体学习,进行纠正
教师在大瓢虫上演示过程,帮助幼儿核对、纠正。
: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提问:“我们身体上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3. 游戏
教师任意出示1—10内的一个数字卡,幼儿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用动作表示。如:单数拍手,双数跺脚。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发展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大记录表。
2、幼儿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个、几何图形底板每组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重点: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难点:尝试合作将16个三角形装入底座中。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复习图形,了解图形方向改变但形状不变。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导入活动。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2、宣布、讲解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然后就去取几个三角形。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就在记录纸中相应的位置划对号表示出来。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马上转向老师,小手放在膝盖上。
3、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结: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mamanv)又能碰出哪些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是“几个图形碰碰乐”。请小朋友边操作边记录。
小结:真神奇,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这儿多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是长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学习运用图形拼搭的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数一数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来有多少呢?
现在这些三角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可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6个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个底座才是16个三角形的家呢?请说说理由。
2、幼儿尝试将16个三角形送回家。
小结: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个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满;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3个、8个、12个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对30以内的物体正确计数,感知数量的守恒。
2、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在输赢中方法。
3、在与同伴的合作互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9篮糖果,18个塑料小框、奖品一盒(28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糖果,引出游戏。
(出示糖果)前段时间,幼儿园里有很多老师家里都在办喜事,所以给老师们发了很多喜糖,今天我把这些喜糖都搜集起来带来了?猜一下,老师可能跟你们玩什么游戏?今天我们不玩分糖果,也不是玩藏糖果的游戏,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个“看谁赢得多”的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初步玩游戏。
等会两个小朋友一组,用“石头剪子布”来赢糖果。石头剪子布会玩吗?怎么样算赢?谁来跟我试一下?能不能晚点出?等会我们先和旁边的小朋友来比赛。是比赛就要有规则,第一条:等会玩石头剪刀布,谁赢得一颗糖,然后再来比,第二条,要听信号。还没开始你就来的`不算。我是裁判,裁判说“开始”再开始游戏,裁判说“停”马上停下来,不能再玩了。还有问题吗?转过去和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准备好,看看对手是谁?
预备——开始。停——。
转过来让我看看,谁赢得糖果多?数一数,我这里有大奖啊,等会送给赢得多的人。
你赢了几颗数一数。你们都是一颗一颗数,有没有不同方法数的?谁会两颗两颗数?(请一名给幼儿上来数)你们也来2粒2粒数数自己的糖果。有没有人2粒2粒数和刚才1粒1粒数结果有不一样的?
:原来无论是一粒一粒数,还是两粒两粒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3、方法,再次游戏。
我有个问题:给你们同样的时间玩游戏,为什么有人赢的糖果多,有的人赢的糖果少?
:赢得多要用好办法,第一速度要快,一次来玩马上接着来第二次。第二要让别人猜不准,经常要变换。这次要换个对手,去换个好朋友坐下。
这次的规则也要变了,谁赢可以抓一把糖,想赢得多要抓得大还是小?,第二条规则不变,裁判说开始再开始,说停马上停止。
幼儿游戏。
刚才你用个好办法了吗?这次你赢了几颗糖?怎么数的?只能两颗两颗数吗?能够5颗5颗数吗?我先5颗5颗分好,再数。怎么这么快就数好了?
你们也来5颗5颗数数试试。
现在来报一下数,你赢了几颗糖?
4、结束
在发奖之前,先来数数奖品有几个,看谁数得快。如果我一个一个数,或者两个两个数结果会一样吗?
:不管给几个几个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主题目标:
1、 爱护动物,有目的地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 有初步的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
我们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参观,孩子们玩得很愉快。回园后,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动物。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物”的'活动。让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动物。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先说说幼儿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并说明理由。
有的说喜欢猴子,有的说喜欢小鹿,有的说喜欢大象,有的说喜欢老虎,有的说喜欢孔雀,有的说喜欢......
还有的幼儿喜欢的是动物园里没有的,象小猫小狗,小鸭小鹅......
2、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一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3、幼儿相互讨论。
(二)、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一样的动物。
有的拼出了小兔,有的拼出了长颈鹿,有的还拼出了小山羊...
(三)、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一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一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那一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1、幼儿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2、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笔和橡皮擦。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优质课件《10以内数的连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吗?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
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PPT。
4+3+3=10播放PPT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学具2张)
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习,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习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帮小鸡找妈妈—连线题
四、小结
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1、学习看年历,能看懂年历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年、月、日和星期。
2、在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体验年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准备:自制一本XX年的大年历。
过程:
一、学习看年历
1、这些是什么?家里都有吗?
2、出示方法的年历:看看、说说年历上的数字。
(1)XX表示什么。
(2)XX年里有几个月,怎样识别1——12月。
(3)看看、读读一个月里的日期。
3、识别年历上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日,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双休日是哪几天,并从汉字排列的数字寻找辨认星期的好方法。
二、在年历上寻找节日
寻找熟悉的节日:国庆、劳动节、儿童节、元旦
1、年历上找国庆,发现先找月再找日的顺序。在试着寻找其他即日。
2、继续寻找以上节日分别在星期几,有没有遇到双休日。
3、国庆节放假7天是哪7天,从星期几到星期几。
三、在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日期
1、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2、在日期上贴上自己的名字。
3、分辨哪些小朋友可以在幼儿园过生日,哪些小朋友生日正逢双休日。
4、谈论:要想在年历上记住哪些日子(例如:节日、父母、或同伴的生日等),有什么办法让年历提醒自己(在年历日期上做记号等),体会年历是我们的好帮手。
四、延伸
请在个别化学习中,看看年历上,还有哪些秘密,看看哪些日子也值得纪念。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初步懂得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铅笔、长条积木、吸管、纸条等)、笔、记录表、黑板、粉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2、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1)幼儿尝试用铅笔测量并在表(一)做记录。
(2)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
(3)引导幼儿感知同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次数多的较长,次数少的较短。
3、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1)幼儿尝试选择三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在表(二)做记录。
(2)引导幼儿探索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4、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
(1)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测量工具?
(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表(三)。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操作的材料大部分是现成的,有的是和幼儿一起准备的,随手可得的,适合日常教学。
2、创设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引发幼儿大胆参与尝试。活动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紧扣。让幼儿尝试测量,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或宽,并做记录——不同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并做记录——自选工具测量自选的物体。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到最后大部分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自然测量的经验,通过测量、记录比较明白了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
3、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在活动中的材料有:铅笔、纸条、吸管、长条积塑、绳、小棒、纸筒等等,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幼儿在测量时都忘记了地板是脏的,有的跪着量,有的趴着量,看着他们那么专心的样子,我都不忍心一直提醒他们要蹲着量。
4、教师还是紧张语速较快,测量方法讲得不够清楚,第一次测量时对幼儿提的问题给予了回避,教师不能灵活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语言还是不够简练,说的话还是比较多。
活动点评:
“自然测量”这个活动,是20xx年XX市幼儿园“教坛新秀” 张秋云老师在参加评比中组织的集中教育活动。教材选自大班科学领域。该活动以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幼儿园环境中的自然物品作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该活动有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四点: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第一环节是“幼儿尝试测量,教师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环节是“让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从中感知“同样的测量工具,量次数多的就长,测量次数少的就短。” 第三环节是“ 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从中感知“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 第四环节是“ 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利用创设的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与“要比较两个应该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在四次的测量中,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