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八书P48到50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用分析法分析,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P48先出示(1),练习后说说分析过程
板书:鸭的只数-鸡的`只数=鸭比鸡多的只数
2、改变上题,学生自己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反馈
3、P48练3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式:
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人数
●变式练习
1、滨海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2人,四年级有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少年宫有合唱队员60人,舞蹈队员42人。合唱队员比舞蹈队员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将“合唱队员60人”改变,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综合练习
1、P48练5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解答。
2、P49练8指名说说。
(二)
●基本练习
1、P49练10(1)出示后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第二小组平均每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
2、P49练10(2)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说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
1、P50练11、12、13先练习,后反馈比较基本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
2、P50练14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3、P50练15,先补充,再计算。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
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
(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
1、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
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 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
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 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对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小学听课记录数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
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7.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运用公式,拓展训练
1.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
2.做“练一练”第1题。
(1)指定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积大。( )
(3)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 )
4.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
②计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八第2题。
(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
(2)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12÷3”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3)做实验加深理解。
6.考考你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2厘米。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
7.现在你能回答本课开始时那个问题了吗?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小学数学教案5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体会并运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尝试运用所学加法去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累积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使学生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棒、计数器、卡片、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生:小松鼠!
师:对,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出示数学卡片)
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问: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这个问题上个问题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样。)
6、请学生列算式解决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问: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7、带学生做游戏(你出几我出几,我们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
四、课堂总结
把小松鼠人物化,带领学生发现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师刻意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气氛集中注意力并学会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案7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5.得出结果
6.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小学数学教案9
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运算概念的自主建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1.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学习新课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让学生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重视用画图策略呈现数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圆片图、线段图,使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这样符合从低到高的抽象程度,便于学生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从而为找到解题方法打开方便之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72×25÷40 (502+28)÷5
3.6÷0.9×100560-70+1024
2.5-2.5×0.41.2+8-0.0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3.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
(1)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2)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占。
(3)我国大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2.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出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呢?
②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③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__=202__=20×2
3__3__÷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__=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__=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__÷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__,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__=7.2方程两边应同时
__÷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__÷850+__-40
__÷9×9__-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__+0.7=14★0.9__=2.45★76+__=91
__÷9=90★__-54=18★2.1__=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__=202__=20×240__=960
3__3__÷3=60÷3解:40__÷40=960÷40
__=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__=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__=40是原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和大约几时。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对策: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正好有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
在这段动画片里有一样物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请你们边看边找,比一比,看谁能第一个把它找出来。(课件播放动画片)
2.指名汇报,公布正确答案:钟表。
3.提问:你知道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处吗?学生介绍
4.揭示课题:钟表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钟表”。出示课题。
【开课伊始,从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画片入手,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说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做好了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组织探究,认识钟面。
(1)师:今天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小闹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真漂亮!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吧!(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各种式样的钟表)
(2)师:无论什么式样的钟,都有一个钟面。仔细观察你的钟面,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用教具钟演示:12个大格,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板书)
由学生介绍时针和分针。
提问: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呢?
每人在自己的实物钟上指出“时针”和“分针”给同桌看。
(3)师:下面请你们拨动你的小闹钟,看看还能发现些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时针和分针同时在走,而且走的不是一样快的……
(4)师:老师这儿也有个钟面(课件出示一个空白钟面)。
提问:这个钟面完整吗?再给它加上些什么才算比较完整?
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
2.认识整时。
(1)指着刚刚添加完整的钟面,提问: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出是3
时的?(学生介绍认识整时的方法)
(2)出示5时的钟和表,提问:这只钟和这块表上表示的是几时呢?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几时。
(3)出示电子钟,提问:你知道这个是什么钟?这个电子钟表示的是几时呢?怎么看出来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圆点后面两个零,前面是几就几时。
(4)师拨钟面,指名口答。
(5)请你拨一个你喜欢的整时,让同桌的.小朋友来认一认。同桌活动集体反馈时根据学生拨的整时让学生说说当时一般在做什么?
3.认识大约几时。
(1)教师拨钟(5时整),提问:这是几时?再拨(5时过一点),提问:这又是什么时刻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讨论最佳答案。再拨(5时不到),提问:这个时刻怎样说比较合适呢?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小结:几时不到和几时过一点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2)出示“7时不到”“7时刚过”“7时整”三个钟面,指名认钟并说明理由。
(3)交流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小闹钟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可以是整时或大约几时)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拨的时间,并说明此时此刻自己一般在干什么。
【设计这一环节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观察、拨钟、小组交流、全班性交流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去获得新知。】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1.画一画。“想想做做”5。
丁丁听说我们小朋友今天学习了认钟表,想出示几个钟面考考大家,可没想到他是个小马虎,画出的钟面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三个钟面,依次指名说说缺少什么。
你能帮帮丁丁,把这几个钟面补充完整,并且使钟面表示的时间正好是丁丁要求的时间吗?学生完成,集体评议。
2.议一议。“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二节课,小丽说10时的时候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原来一天之中,上午有个10时,晚上也有个10时。
3.说一说。课件出示:上午时,中午时,下午时,晚上时。
让学生根据这几句话填上合适的时间,并说说当时自己在干什么。(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加强趣味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掌
握一天24小时的概念。】
四.课堂总结,拓展开放。
周末的时候你们一般都做些什么呀?
请小朋友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张周末的“作息时间表”,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12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和5个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本班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25%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③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④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是学生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内容设定:
伙伴们评评我: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互评。通过学生的互评,加强学生间信息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去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本节课我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小学数学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直接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叫负数(板书),大家有听说过吗?见过吗?)(控制语速)语速
(学情预设)S:电梯:电梯按钮去1楼以下的;天气预报,温度计: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股票,涨跌;水表,电费......
二、初步认识负数
1、你会写这样的负数吗?在本子上试试,谁上来写?
T:如果我接下来请同学上来写一个负数,下面再请几个,最好和他们写的不一样。(请学生上台写出自己心中的负数)T:好,谁能在
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如果能写得跟别人与众不同的,那就是最棒的)
2、他们写的都是负数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是负数的?
3、谁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
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真棒!这位同学不仅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
(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你说呢?多叫几个学生,进一步巩固负数的特点)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在纸上写几个负数。(实物投影展示一两个)再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学生读完时,请大家一起读一读黑板上面的负数。
三、认识正数
T:数学就是有意思,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直到学生写+)(此环节要注重分析:先确认有+号的一类是正数(0有意先避开,再告诉学生没正号的、我们以前学过的1、2、3……都是正数,再去突破0)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预设)S: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果学生答不上,就告诉孩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这一环节一定要看学生的反应,临场发挥)
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正号)
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预设)S:是。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预设)S:比0大。
三、借助数轴感知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
(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
(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射线)有了负数呢?(直线)而这个0就是他们的(分界点);
T:(出示PPT5个-2)这里有5个-2,四人小组讨论下,然后把这里-2的意思按你的跟同学说一说。 【生活举例,深入体会分析】
【海平面】T: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2,谁已经理解盆地海拔-2米的请举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拔?听懂的请举手,掌声送给他。(PPT出现海拨)盆地在哪里?这个盆地是要比什么还要低?为了准确的表示某一个地方的高度,我们都把海平面所在的高度看成什么?(0米)好,现在谁能换句话说说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米,是什么意思?好,下面鲍老师随便点一个地方,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是正数还是负数?有谁知道我们地球上最高的海拔高度在哪里吗?最低的呢?这2个数一正一负,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不能,结合海平面来具体的说一说,同桌一人说一个
【气温】T:路桥最低气温-2,第二个-2,这是温度计,画的好不好?对不对?确定吗?很坚决,那好,我也带了了4个温度计,大家找找哪个才是真正的-2°。同意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要看他是0下面一格就是-2摄氏度。来说说这些是几度?
【楼层】T:张老师把车停在-2楼。第三个-2,楼房中什么是0?(预设)S:地面
【银行卡】T:(第四个-2,我的银行卡还剩-2,PPT显示)这个专业术语叫透支。想知道鲍老师为什么卡里还剩2块钱吗?(PPT显示)我的银行卡还剩98元,买电影票用去100,还剩(),买爆米花又刷去10元,还剩()。回到银行,赶紧给卡里冲了200元,现在卡里还剩()。
【身高】T:我弟弟身高记作-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T:(PPT出示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50cm)现在知道-2cm是什么意思了吗?谁来说一下?
(预设)S:比平均身高矮2cm
T:在这里我们把哪一个身高看做了0,如果用140cm做标准,我每指一个人,看你能不能理解他真正的身高是多少?这里有一个人的身高很标准,谁?因为他是0,正好是平均身高(+3,143;-2,138;-4,136)看来身高能成为负数,那体重能不能成为负数?
T: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在找一个数,是什么?(预设)S:0 T: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里的5个负数都是用谁当做0的?看谁反应快,我就知道谁今天掌握的做好。
T:这些0都一样吗?(预设)S:不一样。
T:是的,有的时候0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时候是要去规定的所谓的“0”也就是标准,
四、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五、总结:
正数都比“0”大
负数都比“0”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应当说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节课比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有些内容设计的不够谨慎和细小,比如数轴的认识,课中只能是描述性的定义,只要让学生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就可以了,应该再加入比大小的部分,使得知识更加贴切和牢固。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