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P60-61)。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4、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一对好姐弟,他俩既活泼又可爱,又乖巧懂事,经常帮妈妈做事情,一天两个好孩子又在帮妈妈打扫卫生了,不一会儿就累的满头大汗,妈妈说:“孩子们歇会儿吧,妈妈给你们切西瓜。”我们一起来看看切西瓜的过程吧,如果把这个圆看成一个西瓜,熊妈妈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俩高兴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块,姐姐吃了其中1块,那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课件:一个西瓜被分成了8块,弟弟吃了两块,从圆中分出两个西瓜到弟弟的头像,再分出一个西瓜到姐姐的头像上。
师: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分数的?
(2/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就用2/8来表示)最好不说“取”
(1/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来表示)
师:那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剩下的西瓜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谁吃的多?多多少?)用纸蒙住,学生说一个,取一个。
师:咱们同学真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先来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PPT,板书课题:吃西瓜)
二、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
师:先来看看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PPT展示)你会列算式吗?
(2/8+1/8,板书)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请你观察这两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加数的'分母都是8)
师:对,我们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板书)今天咱们就先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师:那你能试着说说这个算式等于多少吗?
生:````````````````````
师:那看来大家的意见都等于3/8,那这个结果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想个办法,你能用图形来说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师给同桌两人提供了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的圆纸片,同桌进行角色分工,一个当弟弟,一个当姐姐,用斜线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据你们涂的这张纸片和你的同桌说说2/8+1 /8到底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活动并交流
师:完成的同学马上坐正,那我们刚才通过验证,你是不是认为2/8+1/8等于3/8?
谁愿意拿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假设:请两组来说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们是数出来的
师:你能给大家数数看吗?
生数
师:那你数的这一份是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生:1/8
师:那两块呢?
生:2个1/8
师:我们再数数看一共有几个1/8呢?
生:3个1/8
师:那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们的过程,那就是:2个1/8加1个1/8就是3个1/8就是3/8。
师:哪一组再拿着你们的作品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说的真好,同桌再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全班一起来说说
课件边展示请学生边叙述过程
师: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的过程(电脑演示)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个1/8,1份是姐姐吃的1个1/8,合起来就是3个1/8,也就是3/8)
师:结果就是3/8,(板书)
师: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答(板书)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老师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说说为什么等于6/7呢?(2个1/7加4个1/7等于6个1/7)阐述算理
师: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就不信考不到你们,请你口答1/9+5/9等于?2/4+1/4
学生口答
师:这么能干啊?你们是怎么算的,怎么会这么快呢?
(分母不变,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哦~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看看,分母不变,分子加在一起。(板书)
师:说的真好,那谁来归纳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板书
板书计算过程。
师:注意加号,等号,分数线要对齐,这样才好看。
师:知道了怎么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再来解决一道问题?
师:一张长方形纸,做小旗用取3/5,做纸花用去2/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你自己的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3/5+2/5=5/5
师:有不同的结果吗?
生:也等于1
师:为什么呢?
(因为5/5的意思也就是整体1)
师:解决了吃西瓜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心里怎么样,美滋滋的,象吃西瓜一样甜,那我们解决下面的问题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三、解决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师:我们现在来看第2个问题:弟弟比姐姐多吃的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多少,应该用减法)
师:那再请你观察这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也是同分母分数)
师:那我们今天还要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减法(板书)
师:关于这个算式,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手中的另外一个园片帮助你,想想2/8-1/8等于多少呢?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请一生板演。
请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跟黑板上一样的同学请举手,那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PPT)请一生说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弟弟吃了2个1/8,姐姐吃了1块,表示1个1/8,从2个1/8里去掉1个1/8,剩下的就是弟弟比姐姐多吃的这个西瓜的1/8
师:谁再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2个1/8减去1个1/8还剩1个1/8,就是1/8)
师:2/8-1/8你会算了,那4/7-2/7你会算吗?
师出题学生口答
师:那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道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做减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那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全班说。
四、解决1-几分之一的减法
师:那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3/8,这时候小熊说了:我们不要吃了,也给妈妈留点啊?,小熊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那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呢?(PPT)
你会列算式吗?同样,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组内说说你想法。
师:你是怎样列的算式?
(8/8-3/8=5/8,板书)
师: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个西瓜。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1-3/8)
师:那这个1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整体你也可以用“1”来表示。(划等号)
师:那8/8-3/8你会算吗?
板书结果5/8
师:我们再来看看整个思考的过程
师:(PPT)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8份,也可以用1来表示,从中去掉姐姐和弟弟一共吃的3/8,果然还剩下了这个西瓜的5/8
(1就是8个1/8,先把1划成8/8,8个1/8去掉3个1/8,还剩5个1/8就是5/8)
做答
师:那如果这道题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师:那为什么这里把1划成7/7而没有象刚才一样划成8/8或者是6/6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算式跟前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师:那象这种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师:那么也就是说要把1划成跟减数分母相同的一个分子分母都一样的分数来计算。这样其实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师:其实如果孩子们计算熟练了,中间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五、练习
师: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开心,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想试一试同学们的实力,敢不敢接受挑战?
A.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口算题,看算式直接写得数,(打开书完成)
选其中一道题请学生说想法
注意:3/4-3/4(用图解释)
B. 师:这是一条线段图,认真观察,现在发生了什么?(PPT线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着又怎么样了?(闪现红色部分,红色部分是这段的3/10,闪现兰色部分,兰色部分是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闪现“?”,算一算一共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决,并口答。
师:接下来看下一个线段图,
师:那你会列算式吗?
8/9-2/9=6/9
C. 再来看一个线段图,请生解释。列算式解决
六、总结
同学们,吃西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学们真是好样的,看来只要我们用一双充满智慧的,善于发现的研究去细心观察生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
2、讨论:怎么算?
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
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
三、巩固与应用
1、独立完成第17页1、4
2、第17页2、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第17页3、6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案例:“认识平面图形”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
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绘画图形,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的同时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在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4、 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上课一开始,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的空气多新鲜呀。可爱的小鸡们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找食物,瞧!他们找得多高兴啊!(多媒体动态演示)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
生:漂亮。
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
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
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
生:它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和名字吗?
生:想。
二、动手操作,诱导美。
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可以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
(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师: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子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生:四四方方的。
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我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我们就叫正方形。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们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大家再拿出任意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也沿着底面画画看。
生:(第二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
生:圆柱可以画出一个圆圈。
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知道吗?
生:圆形。
师:对了,像这样子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
生1:我画出了一个长长的,方方的图形。
生2:我画出了正方形。
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长长方方的,一个是四四方方的。
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来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这个我们把它取名叫“长方形”,这就是它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看吗?(想)
(第三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得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困难没有?
生:球很难画,我画不出来。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朋友们用球来画图形很难画出来,所以现在暂时球没有办法画出什么样的图形,但是等到高年级的时候,相信有小朋友能想出好办法画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名称找对应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用掌声给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镜),沿着它的底面也可画出一个新的图形。(教师画)它就是你们熟悉的朋友——三角形。
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四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四个好朋友和我们昨天认识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他们住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都是平面的。
三、合作交流,寻找美。
师:认识了这四个朋友,它们还委托老师另外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把这些智慧星送给认真动笔表现出色的孩子,你们商量商量要奖给谁?
生(兴奋地讨论着,给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
师: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已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就是帮它们找找生活中的朋友——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把你想到的找到的先告诉你身边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帮老师来完成这个任务?
生:(争着抢着说,教师指导补充)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饮料罐的上面和下面教师圆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
师: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图。(电脑逐一显示各种图形,学生说它们各自的名称。)
四、游戏巩固,创造美。
(1)找一找,练习一第3题。
(2)拼一拼,练习五第4题。
(3)引导学生用这四种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其他的,拼好的进行全班展示,并给矛奖励。
(4)画一画,用学过的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得漂亮得,老师给他签名,并送给一朵小红花。
五、课堂小结,表达美。
师:今天,你觉得我们的课堂美吗?美在哪里?
生:美,因为我们可以拼很多画也可以画出很多画。
师:今天小朋友拼出的画,画出的画很漂亮,很有创意,回家的作业就把你们的作品带给爸爸妈妈看,说给他们听,美在哪里。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以美激趣。
鲜艳美观的图案,简洁大方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故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妙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情境:以“阳光明媚的早晨”画面导入,通过学生边观察边欣赏,“说说漂亮在哪里”,把冷冰冰的知识与美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描一描,拼一拼,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知识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回归生活——以美促智。
“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感性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合作、寻找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图形这一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积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积极评价——以美育德。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学生记忆犹新,激情高潮。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我承读了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掌声、小红花、智慧星等,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营造舒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x.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知道一、两位小数的含义,能初步应用,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
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组数是小数。(用课件分物品)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
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
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
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 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
师: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2、出示2角钱
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观察: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元还可以写成0.2元,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
三、通过米尺量,发现一米几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巩固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然后给整数、分数、小数分类)
师:同捉两位同学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绿色彩条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么表示(0.1米)
红色彩条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0.2米)
课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2角就是 元,还可以写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3米
师:上边这些数,你们能不能分类
1,2,3是整数, 是分数,0.1 、0.2 、0.3叫做小数。
出示小数,观察他们 的共同点
(都是小数,都有一个点,小数前一位都是零点几,它们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是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对口令(说分数对小数,说小数对分数)
2、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学习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师: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一百分之一)写成:1厘米= 米
讨论:用小数这样表示?
3厘米呢?
观察
从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后边有两位数的叫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3、认识几点几
用课件让学生认识几点几
师:象几角不够1元,几分米不够1米,如果用元、米来做单位,可以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但生活中呀我们常常遇到超过1元,1米的事,用小数该怎样表示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
1、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学前班的时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数该怎样表示(0.7米)
现在他长高了,一年级时身高正好是1米,现在他已经是三年级了超过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小数怎样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来就是1.4米)
3、出示钱币图样
师:这道题在大家又会做又会想,我们来观察这些钱币。
1元3角=( )元,怎样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1-02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