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准备
搭建好的6幢房子(简单的:3幢一样的房子;较难的:3幢不一样的房子)
幼儿每人三张统计表(分别表示1、2、3号房子)、笔、大的黑板架、磁铁。
目标
正确点数15块以内重叠摆放的积木,积累数数的`多种策略。
尝试记录数数的结果。
过程
一、数一数,了解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桌上有什么?(3幢一样的房子。)
2.数一数每幢房子一共有几块积木,试试有几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结:原来数重叠摆放的积木有不同的方法:一块块数、一层层数、一列列数、一排排数。
二、尝试记录,体验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小房子变成3幢不一样的房子了,请你用记录表来统计每幢房子用了几块积木。
2.(出示记录表)提问:记录表上的数字和文字表示什么意思?(1号、2号、3号房子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记录,表格上的数字表示记录的步骤。“数量”表示每一次数积木的块数,“合计”表示这幢房子一共用了几块积木。)
3.要求幼儿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分别数出3幢房子(1号、2号、3号房子的积木数量、难度递增)各用了几块积木,教师关注幼儿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按块数、按层数、按列数、按排数等)。
4.尝试使用记录表记录操作结果。
三、交流验证,积累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提问:×号房子用了几块积木?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幼儿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共同讨论、纠错。)
2.小结:数重叠摆放的积木时可以按层数,也可以按列数,还可以先数看得见的,再数隐藏的。统计时仔细一点,就能知道每幢房子用了多少块积木了。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去尝试数数那些重叠、遮挡得更多的房子。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数学活动:《按数群计数》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树群整5、整10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猴子捞月”;挂图“猴子捞月”;挂图“数手印”;音乐磁带一盘;
教室的地上画6个圆圈(圆圈里写有不同的数字)。
2、学具准备:“猴子捞月”;“金色珠子①②③”中的串珠;花生1袋。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
①创设情境:看谁数得快又准。
教师:今天我们来举行数数比赛。首先老师要给你们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小朋友们根据故事内容数数。(教师一边出示挂图“猴子捞月”,一边讲故事)有一天,1只小猴到河边玩,看到水里有个黄黄的月亮,大叫:“月亮掉进水里了!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许多小猴来捞月亮,大家看,先来了几只小猴(出示5个一组的教具小猴),又来了几只小猴(依次出示几组),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
②引导幼儿说出总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出来的。如:我是1个1个数的;
我是先数先来的5只,再接着1个1个地数后面的。
③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能数得更快呢?引导幼儿用5个一数或10个一数的方法
数出总数。教师再依次出示教具“猴子捞月”中的若干组猴子(数量视幼儿能力定),引导幼儿用最快的.方法说出总数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跳绳练习
户外活动:看书
下午Z
数学活动:《感知数位》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为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挂图“数酸奶”;两位数、三位数数位板各1张。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金色珠①②③”。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
①认识数位
教师出示“金色珠”中的3串串珠和9颗粒珠,创设情境:小猪嘟嘟的串珠店开张了,它一大早就起来做串烧了,做着做着,迷糊的嘟嘟竟忘了自己拿了多少粒丸子出来了,我们帮帮它吧。教师引导幼儿将3串串珠摆在右边,下方摆出数字卡片30,9个粒珠摆在右边,下方摆出数字卡片9.
教师:这么多的丸子,到底怎么来表示呢?教师示范将数字卡片30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两位数数板中,再将数字卡片9放在个位的位置。
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9,认识百位。
②幼儿自己去卡片,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表示1个1,十位的“1”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 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 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6分成两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知上: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能力上: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一、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二、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三、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四、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五、《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一分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一分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二、体验一分钟的长与短(感受不同场景下的一分钟)过渡:接下来,我们做一个一分钟的游戏,到底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1、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是我们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觉得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 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了解数字的重要性,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3、初步尝试用绘画、文字及符号对生活中所使用的数字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掌握不同数字在不同地方的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难点是:引导孩子运用绘画、符号、或文字的形势记录生活中的数字应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观察记录卡、记录笔一套
2、环境准备:创设相关数字的隐性教育的环境。如:时钟、挂历、扑克牌等
3、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寻找数朋友
今天,有一群数字宝宝来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它们藏了起来,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做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幼儿共同寻找数字朋友,鼓励幼儿间一边找一边相互交流这些数字的作用。)
二、基本环节:我们的数朋友
1、幼儿园里的数朋友
教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数朋友?他们代表什么意思?(集体交流,师幼图文并茂共同记录“离不开的数朋友”,并说一说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生活中的数朋友
教师:除了我们刚才找到的数朋友,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数字朋友?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归纳并记录:在自己家里,商场、交通、通讯、气象等方面使用的数字及它们的用途)
3、特殊的数朋友
教师: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些特殊的数字朋友,帮我们脱离危险,它们是什么?又有什么特殊用途呢?(教师在幼儿了解数字一般作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字组成的重要号码的关注兴趣,知道它们的特殊用途并进行记录。如: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
三、结束环节:离不开的数朋友
教师: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想像并大胆表达没有数字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麻烦。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离不开数字,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延伸环节:
1、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寻找数字并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完善家园共创的《离不开的数朋友》记录表。
2、找一找节日中的数字。(如:六一儿童节)
3、尝试自己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现家人的生日。
教学反思:
兴趣是求知的发动机,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为此,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数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可探索性的操作材料。再通过利用日常生活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并记录观察结果,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字、体验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同时,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数”应用的新经验,还得到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有关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又尝试运用发现法,按“问题情境——探究发现——交流归纳——新情境中迁移”的循环往复思路展开,从生活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索,帮助幼儿将零星的表层的经验,整理成有条理的、正确的知识,让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最后,再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使孩子们对数的探索在生活中和家庭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融洽、愉悦的心理氛围,丰富、有时效的物质探究氛围,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充分的调动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玩数学的兴趣;多变的生活化、游戏化数学活动与孩子的互动,使孩子们能被有趣的数学现象所吸引,使幼儿在活动中从质疑到解疑,从探索到实践,开拓了思维,引发幼儿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趣”为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逐步使幼儿形成求知的心理愿望和一种自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心理趋向,让幼儿更好地在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里遨游!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四等分。
2、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四等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手工纸若干张、剪刀、等分和不等分的图片若干,四等分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圆形的四等分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奇幻的图形王国里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呀?
幼:想。
教师:老师想起来图形王国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他们呀正在为如何把一张圆圆的饼怎样平均分成两份而发愁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用我们学过的二等分的知识帮帮他们呢?
幼:想。
教师:那谁来试一试呢?(教师出示圆形卡片,请一位小朋友演示)教师:你真是个愿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分的很公平,教师出示课件二等分小猴子动图。现在呀,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不,四只小猴子也为怎样分得同样大的饼而发愁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幼:愿意。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动手试一试,我们可以将圆形对折再对折,折完的`小朋友观察一下,你折完的四部分是不是一样大?
幼:一样大。
教师:你是怎样检查的呢?我们给每组的小组长发一把剪刀让他们沿着折痕剪一剪,看看剪下来的四个图形能不能重合。
验证结果:可以重合。
教师小结:四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等分后的每一份的大小都是同样大小的,而且他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教师出示课件四等分小猴子图片。
2、正方形的四等分小组长分发正方形纸片,引导幼儿将正方形四等分,启发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等分方法教师:小朋友们,正方形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引导幼儿将找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找三位折的不同的小朋友分别展示。
教师总结: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第一种对边折再对边折;第二种横向对折一下在纵向对折一下;第三种是对角折再对角折。
3、长方形的四等分首先分发长方形纸片,接下来请三位小朋友展示。
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四等分发方法也有三种:第一种把短边对折再把长边对折;第二种方法是短边对折再短边对折;第三种是长边对折在长边对折。
四、操作练习引导幼儿完成操作单《四等分》,在四等分的图形下面()里画"√",在不是四等分的()里画"×"。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将掌握了四等分的方法,接下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完成操作包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请大家先在操作单上独立完成,一会我们一起核对结果。
五、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二等分,四等分,那你们想一想,会不会有六等分和八等分呢?请小朋友们在游戏的时候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
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1、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朋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
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
玩一玩教师出示的物体。
通过观察和玩一玩,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1、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
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
3、教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滚一滚
(1)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回答教师提问。
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
幼儿回答。
回答教师提问。
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交流。
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三、分组活动
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
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能力。
分类。
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某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2、了解5以内某输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不同颜色的花片各6个,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进行谈话引题。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相邻数。
1)教师取出三种颜色的瓶盖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让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2)引导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坐边,讨论:比5少1的数字是几,应该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4,排在5的前面。另一个是比5多1的6,排在5的后面。
4)引导幼儿借助花片探索4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比3多1的数各是几个几,比2多1和少1的数各是几和几。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拿一张练习纸,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画圆点。
(2)第二组:投骰子,骰子上的数是几,就先在练习纸的中间盖几个实物印章,然后在这个数的上下根据相邻两个数的数目再分别盖实物印章。
(3)第三组: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填数字。
4.游戏《接牌》。
三名幼儿一组,各取10张牌,由一名幼儿任意出一张牌,其他两名幼儿依次根据相邻数接牌。
5.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找邻居》。
活动延伸:
1.将瓶盖3投放于区角,提供骰子和三种颜色的颜料。由幼儿自己掷骰子,根据骰子的点数,请幼儿用瓶醮其中一种颜色的颜料印出相应数量的图形,然后在它的两边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印出少1个和多1个的图形。
2.将花片投放在计算区,供幼儿继续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准备:
小猫家、小溪、环境布置;鳄鱼头饰,请配 班老师扮演。
过程:
一、以去捉鱼导入,激起幼儿的欲望。
1、孩子们,今天林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捉鱼,想去吗?
2、在去之前,我想考考咱们大(7)班孩子,通过考验的才有资格去捉鱼哦!
3、我们以碰碰球的形式开始。知道什么是碰碰球吗?
讲解:比如说碰10个球,就是林老师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10个球,理解吗?
4、好!现在请接球。请5、6个小朋友。
二、捉鱼。
1、捉鱼讲解:
真不错!那现在我们可以准备捉鱼了,但是这个池塘里不仅仅只有鱼,还有一只饿急了的鳄鱼,我们小朋友去捉鱼时,要小心些。看见鳄鱼来了,就要马上跳到得数是10的一块大石头上。那样就可以避开鳄鱼了。若是得数不是10或者没跳到石头上,那样你就会成为鳄鱼的早餐了。每人一次捉一条鱼。记住了吗?
2、分三批进行捉鱼。
第一次:总结被捉的:逃到其他地方的。
第二次:鼓励被捉的,总结经验。
第三次:表扬成功的孩子。
三、卖鱼。
1、捉到鱼的孩子根据鱼的.颜色分批坐。
2、讲解鱼身上的数字的意义。
3、买鱼的规则:一次购买两条鱼,一条红一条蓝,合起是10元的。
四、延伸活动:
将鱼与钱投到区角,让孩子在日后的活动中进行继续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10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01-02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1-02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