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12 08:01:4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通过概述、复述、阅读、列表格呈现学习结果的思维学习方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学习卡,列表格工具(尺子、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开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上一节学习方式训练课。老师听说同学们也进行过学习方式的训练。我们先来复习复习:准备就绪的约定是“OK”;明白(拇指向上),不明白(拇指向下);做出判断,正确“V”,错误“X”;同学表现好,掌声表扬他的方式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四人小组合作,请分成四人小组,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有分工,是组长的请举手,记录员请举起手中的笔,声控员请像老师一样把手放在嘴唇上,发言人请站起来。活动结束的口令是——一般的是击三下掌声X、X、X,还可以倒数五个数。接下来的课我们要用到这些约定,请同学们接原来约定的去做。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学习方式训练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好途径。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学习方式的训练。板书:学习方式训练

  二、概述

  1.我们先进行概述训练。板书:一、概述

  概述就是大概地叙述。把主要内容说出来,数据大约是多少?请说出来。

  2.请看幻灯,听老师读,听完后请进行概述:

  玉州区东环小学位于玉州区一环东路166号,创建于1995年,占地40亩,现有教师185名,69个教学班,4725名学生。

  师:这段话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所讲的数据大约是多少?

  学生练说。

  师:请你再说。

  学生再练说。

  师:说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原话。

  三、复述训练

  1.概述只要求大概地说,复述是把自己说过的话重复叙述一遍或把别人的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

  2.接下来我们进行复述训练。板书:二、复述

  请看幻灯,听老师读题,听完后请进行复述。

  笑笑从家去学校,计划10分钟走完全程,笑笑每分钟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师:看到了、听到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大胆地复述。

  师:谁能再说说?

  师:我们再看看刚才复述的内容。同学们复述对了吗?

  谁能说说笑笑每分钟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3.再听一段话。

  看着听的内容,同学们能复述了。只听不看,同学们能不能复述?

  师:请听题:一块三角形的广告牌,底边长4米,底边的高是2.5米,这块三角形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听好啦?请大胆地复述。听到了什么就说什么。请你来。

  谁再来复述?你听得认真,还能在心里与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请同学们把表扬的掌声也送给她!

  我们来看原文。

  这块三角形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能口算出来吗?

  认真听别人说话,你的听力会越来越好!大胆地练说,你会变得能说会道。

  四、读题训练

  我们会听、会说,还要会读。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数学的读也非常重要。数学上我们要学会读题。接下来我们进行读题训练。板书:读题

  请拿出学习卡1:

  淘气从家里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走80米,淘气走后5分钟,爸爸发现淘气的数学书落在家里了,骑上自行车给淘气送去,8分钟追上淘气。请问爸爸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怎么读题呢?请看读题要求。

  幻灯出示读题要求:

  1.浏览。快速地看题目,看看讲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类型的题目;

  2.指读。用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不漏字,不漏句,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3.精读。认真地读题,画出关键的词句。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老师逐一出示要求,引导学生读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题目,看看讲的是什么内容?板书:浏览

  学生快速读题。

  师:这道题讲了什么内容?谁能说说?

  学生说

  师:你很会抓住题目的主要内容。

  师:接着,请用手指,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不漏字,不漏句,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板书:指读

  生指读。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最后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地读题目,把刚才同

  学们讲的,及你自己思考的,认为关键的词句,画出来。板书:精读

  题目的关键的词句是什么?同学们都说了题目的关键词,那么,淘气爸爸追上淘气的`时候,淘气走了多长时间?

  仔细地思考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写在学习卡上。

  生做题。

  师:同学们做完了,结果对不对呢?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各自的结果。

  师:击掌三下停止交流。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生汇报。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你来展示。

  师:同学们,请判断!

  师:题目做完了,刚才我们的读题是分三步去读的:先浏览,快速地看一遍,然后指读,不漏字,不漏句,最后精读。同学们以后读题,希望也能按照这三个要求去做。

  五、表格呈现训练。

  师:运用结构图状的表达方式呈现学习过程及结果,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结构图状表达方式有线状结构、气泡图、树状、表格式、状、饼状、图文结构等。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用表格式结构的表达方式。板书:表格呈现。

  请看题:出示幻灯片。

  少年文学社56名同学到公园游玩,租了11条游船,正好坐满。每条大船限坐7人,每条小船限坐4人。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条?

  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读题方法去读题。

  这道题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卡2,用表格呈现的方式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表现出来,并能在表格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请各组组长上来领学习卡2。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2。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的学习结果,介绍你们制作的表格。

  师:请这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展示。生1汇报。

  师:哪个组的与这个组不一样的。请生2汇报。

  师: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了同学们思考的过程,真聪明,思维真敏捷!

  六、课堂:

  这节课我们就训练到这里,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谈各自的收获,同桌互相交流,请几名学生在班上汇报。)

  同学们的收获真大,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学习方式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板书:

  学习方式训练

  一、概述

  二、复述浏览

  三、读题指读

  四、表格呈现精读

  课后反思:

  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途径。

  这节课从概述、复述、读题和表格呈现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方式的训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一些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学习方式训练,强化训练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在平时的读题中是常用到的,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到,但一些学生由于忽略了,致使读了几遍题目,都不知题题目讲的是什么。这节学习方式训练从概述、复述、读题三方面进行训练,学生就懂得从何入手读题才更好地理解题意。

  2、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识记,并快速进行表达呈现,运用科学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表达的呈现方式有许多种,这节课对学生进行表格呈现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时把纯文字的内容变为表格呈现方式,不仅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还加快了记忆的速度。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努力。本节课中,对于概述和复述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由于引导得不够,学生放不开,不敢大胆地表达。相信只要训练得法,好的学习习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问题冲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跑过步吧,那你们知道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吗?

  我们就以50米为例,请5位你认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所用的时间。

  [引用学生体育活动中熟悉的50米跑为情景,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进一步对下文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作铺垫。]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时,比速度。

  师:你们认为这5位小朋友中,谁跑的最快?

  为什么? (生说理由)

  师:可见,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速度。

  师:一年级的小A同学看到( )号运动员跑的这个成绩,他乐坏了,高兴得说,我居然和三年级的大哥哥跑的一样快。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说想法)

  师:可见,在时间相同时,谁跑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1、学习速度的单位

  师:刚刚我们说,路程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相等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那么,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该怎么比快慢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题)谁跑得快

  来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间的PK赛,小丁丁说“我3分钟走了180米,小胖说“我5分钟走了250米,谁跑的快?”说说你准备怎么比?(算出每分钟所行的路程)

  师:请你在1号本上完成(1学生板演、校对)。 师:再来看看摩托赛车与小汽车之间的较量。

  师:小丁丁这里是60米,摩托赛车这里也是60米,大家都是60米,是不是就是说,小丁丁和摩托赛车一样快呢?

  [相同的数据,不同的意义,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学生在头脑中出现“冲突”,通过学生自己感悟,得出每个数据表示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路程的表达,从而引出速度的单位,并对速度的意义产生初步的感悟。]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第一个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钟行60米,第二个60米是摩托赛的1秒钟行了60米)

  师:我们光从数据上看,是一样的',这样很难区分,所以这时候,我们很需要一个能正确表示速度的单位,像小丁丁这样1分钟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书),我们把它写作60米/分。读作、表示?而摩托赛车的速度则应该是60米/秒。读作、表示?如果我们把速度单位这样来写,我们就能很好地进行区分了。

  师:照着老师的样子,将自己本子上的单位修改一下吧。

  师:思考这道题目,现在,你能尝试着用刚刚学到的这个本领来完整地解答了吗?(一学生黑板)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所计算的吉普车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读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其实,除了我们刚才遇到的物体的速度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当遇到狮子的追捕时,鸵鸟甚至奔跑的还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技能;遇到过电闪雷鸣吗?你能说一说,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做一个有心人,相信你会了解更多。

  [通过感悟生活中的速度,一方面是让学生练习速度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在有趣的欣赏、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其次,使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速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介绍,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更多。其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 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师:看来,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时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吗?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师:这是我们刚刚用过的6组数据(PPT呈现出之前计算过的6组数据),仔细观察,想一想,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

  5、口答:

  ⑴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 。

  ⑵自行车3分钟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 。

  ⑶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 。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

  带有这个标志(标志上标有60)的路共长18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开完这一路段。他会超速吗?

  [本节课是《谁跑得快》的第一课时,因而在授课时着重安排解决“速度”,将“路程”与“时间”安排在第二课时,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需求,也预设到了学生求出“路程”或“时间”来解决此题的可能,因此,除了上面练习中集中练习了解决不同物体的速度外,在此题中,我特意编写了一些特殊的数据,旨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需要。]

  四、回顾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练习与应用”第8~10题,“探索与实践”第11~14题,“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圆的独特性。

  3、通过“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练习与应用

  1、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进行与复习。

  板书课题:与练习。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师问:最大的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与面积呢?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师问:谁来指一指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哪个部分?求它的周长可以怎样想呢?求它的面积可以怎样想呢?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师问:要求半圆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圆的面积,必须求出什么?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教师问:是什么标志,知道标志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自己以圆为基本图形的标志。

  2、完成第11题。

  师:在操场上画的'圆一般都比较大,用圆规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说己的想法。

  到操场上试着画一画。

  师追问:这个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

  3、完成第13题。

  在操场上进行测量并记录,回去后进行计算。

  4、完成第14题。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用一根绳子围一围、量一量。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三、与反思

  1、指导学生理解每项指标的含义。

  2、自我、打☆。

  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四、课堂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35~37 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 : 和 :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37第7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7~38第8~11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题。

  2、4:8=12: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少?

  3、把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15,请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少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请写出这个比例。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线绳,你觉得哪根长一点呢?

  师: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有根据的说出哪根长点,哪根短点?

  (引出尺子)

  师:非常好,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啊,就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样用尺子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 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 “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

  ■ 刻度线有长有短。

  ■ 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尺子长些,数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数字就少些。

  2、认识、感受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食指的宽度吗?把你们食指摁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

  师: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从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厘米。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l 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我们大家现在一起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多长。互相看一下,计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

  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

  4、用厘米量

  师:刚才上课时,老师展示的2根线绳,到底哪一根长一点呢?现在,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两根线绳各自多长,然后在测量比较一下,好吗?

  师:结果是哪根线绳长一点呢?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

  三、 知识拓展

  1、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啊?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办法,好吗?

  2、其他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件展示)

  卷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长度单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码、里、海里

  4、《买鞋》的故事

  四、 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啊?这些知识有些吗?我们能不能象那个“买鞋的”一样啊,为什么啊?

  五、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

  第四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板书:估算)

  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怎么去估算?

  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估算有什么用?

  生5:估算用在哪里?

  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

  课件:

  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汇报并板书:

  生1:300×6=1800小估

  生2:400×6=2400大估

  生3:350×6=2100中估

  生4:300×7=2100大小估

  生5:300×6+300=2100凑、调估

  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

  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4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